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鸭传染性浆膜炎在鸭中较为常见,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将会对影响鸭的健康成长,同时也会影响养鸭场的经济效益,因而,及时对鸭进行检查,对传染性浆膜炎实施早期诊断和预防极为重要.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和防治方面已经取得较大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本研究针对鸭传染性浆膜炎相应流行特点、症状表现及病理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并以此为基础总结相应的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旨在为养鸭场防治诊治鸭传染性浆膜炎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鸭球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鸭的寄生虫病,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从1998年以来,我市樱桃谷肉鸭场经常发生鸭球虫病并发传染性浆膜炎病.1998年至今3年来共诊治鸭24群,36000多只.  相似文献   

3.
马宏恩 《兽医导刊》2020,(8):132-132
鸭传染性浆膜炎在鸭养殖领域中较为常见,对养殖场的收益造成严重的威胁,且一旦病鸭被人食用,甚至会引发人类疾病。鸭传染性浆膜炎也被称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有着耐药性多变的特点,药物难以起到较为显著的控制效果,免疫效果参差不齐,不同菌株有着不同程度的致病性,对国内外鸭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成为了鸭养殖业广泛探讨的一个话题。基于此,本文进行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就一起鸭传染性浆膜炎进行诊断,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细菌学检查总结为急性鸭传染性浆膜炎。  相似文献   

5.
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病毒性肝炎是鸭的常见传染病,结合鸭浆膜炎、鸭病毒性肝炎混合感染发生实例,对该病例的发病经过、剖检、防治措施等进行总结,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氏杆菌病或鸭败血病,原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传染病.由于本病能引起雏鸭的大批死亡和发育不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当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我院动物门诊于今年4月就接诊了一例鸭传染性浆膜炎病例,现将具体情况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7.
<正>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简称鸭疫里氏杆菌,原名鸭疫巴氏杆菌,是引起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原。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的传染病,且易与大肠杆  相似文献   

8.
黄丽红 《兽医导刊》2020,(6):179-179
鸭传染性浆膜炎也被称为鸭疫综合征、鸭白血病等,是鸭子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而导致的一种高致病性、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雏禽,具有感染率高、不宜彻底清除等特点,可导致不同批次雏禽发病。本文将通过对一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为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原体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已经为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采取免疫接种、鸭舍消毒、治疗等,控制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鸭传染性浆膜炎10多年前在尤溪县就有零星发生,一直持续不断,而且最近几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有逐年提高的趋势.鸭群一旦发病,2~5周龄雏鸭的死亡率可达20%~70%,目前该病已成为尤溪县危害最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给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鸭传染病,主要感染2~3周龄雏鸭,其特征是引起雏鸭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现将一起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经过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巴氏杆菌病或鸭疫里默氏菌病,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各种雏鸭发病死亡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细菌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现将我区水西镇白田村一例樱桃谷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氏杆茵病,原名鸭疫巴氏杆茵病,是主要侵害2~7周龄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8周龄的雏鸭对该茵敏感,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慢性耐过鸭主要表现神经性症状,导致残鸭和僵鸭,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细茵性传染病之一.阐述了诊治雏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过程及体会,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是近年来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疾病。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感染1~8周龄的雏鸭,2~3周龄的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和干酪性输卵管炎为病理特征。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可引起各种年龄鸭感染发病,而雏鸭感染发病后的病变特征常与鸭传染性浆膜炎相似,并常与鸭传染性浆膜炎混合感染,临床上很难将两者区分。笔者根据潢川县某养殖场发生的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病例,谈这两种疾病的鉴定方法及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目前鸭场中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对养鸭业危害很大。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鸭病防治经验,对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其防控措施做一概述,以期对我省同行防控鸭传染性浆膜炎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危害鸭和其它家禽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文主要从事兽医的角度论述了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因病理、临床症状、剖检变化、防治原则及常用方剂、用药方法等。  相似文献   

16.
宋春文 《兽医导刊》2020,(2):151-151
鸭是一种杂食性禽类,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与其他禽类相比有着较强的抗病能力.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A)引起的主要侵害雏鸭等多种家禽的一种急性、高致病性接触性传染病,对养鸭的威胁极大.本文就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予以综述,以期为提高此病防治效果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17.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氏杆菌病,主要危害1~7周龄的鸭,呈急性或慢性经过,近年来在临床上相当普遍。作者结合临床实际,选择1例鸭传染性浆膜炎予以报道,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即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严重危害鸭生产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根据病鸭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症状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采取中西医综合防治措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原鸭疫里氏杆菌属革兰氏阴性小杆菌,不能运动,无芽胞。国内至少已鉴定出8个血清型,其中以1型和2型引起的发病最多。多种抗菌素对鸭疫里氏杆菌都有效,但因鸭场大量使用抗菌素和该菌本身极易产生耐药性,故临床常用的药物无法控制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生。当较大规模的鸭场发生鸭传染性浆膜炎时,应采集病料做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2流行病学鸭传染性浆膜炎无严格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鸭疫里氏杆菌主要感染幼龄鸭,各种品种的鸭均可感染。20~30日龄为发病高峰期。7周龄以上鸭较少发病,成…  相似文献   

20.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给养鸭业带来巨大损失,直接影响养鸭户的经济效益。现将我县蛟洋乡1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