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宜选择山坡、溪边或灌木丛中,土壤肥沃疏松的坡地或缓坡地均可,翻耕土地,清除杂草,树根、作畦,宽1~1.2m,高20cm。秋冬翻耕,春季整地起畦,施入3000kg/667m^2的腐熟农家肥作基肥。 (2)3月下旬至4月初种植,选粒大、饱满、新鲜的种子。  相似文献   

2.
从园地选择、品种选择、翻耕整地、定植、田间管理和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贵州旱坡地芒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以双低油莱中双10号为试材.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栽培方式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对油莱产量无显著影响;纯利润以免耕移栽最高,免耕直播次之,翻耕移栽最低;利润率以免耕直播最高,免耕移栽次之,翻耕直播再次.翻耕移栽最低。  相似文献   

4.
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实施不同的土壤管理措施。平地梨树秋季进行土填耕翻、熟化土层;坡地梨树要修建树坪、保持水土。士壤过于瘠薄地块,实施人工扩穴或放炮扩穴,改良土壤,加厚土层,为梨树生长告创选良好的立地条件。在翻耕过程中,刨除树下根孽,使营养集中,供梨树生长。  相似文献   

5.
水稻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培试验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2002年早造对比试验,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区平均每hm^2产量为7818.0kg,稻草不还田免耕抛秧区为7716.0kg,翻耕耙沤抛秧区7324.5kg。稻草还田免耕比不还田免耕增产1.32%,比翻耕增产6.74%。  相似文献   

6.
紫陵村总人口5600余人,耕地3300余亩,人均耕地仅0.59亩,人多地少,制约了大多数村民的收入增长。面对这种现状,紫陵村两委把目光投向了村北的1.1万亩山前坡地。根据山前坡地土薄石厚,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宜林不宜农的实际,紫陵村两委决定因地制宜,依托山前坡地,发展林果业,向荒山要效益。  相似文献   

7.
墨西哥菜用仙人掌属于仙人掌科 ,原产于美洲 ,墨西哥是主要分布区。菜用仙人掌主要食用其嫩茎 ,品种较多。中国农业部优质产品开发服务中心于1998年3月首先引进了墨西哥菜用仙人掌的一个主要优良品种———米邦塔进行试种获得成功。同年8月 ,我场也引进种苗种植取得成功。现将墨西哥菜用仙人掌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选地整地仙人掌喜欢阳光、怕水湿、耐瘠薄。因此 ,栽培仙人掌首先要考虑沙质壤土 ,含有机钙和腐植质 ,pH值在中性或微酸性 ,排水良好 ,如坡地 ,要选向阳坡的地方。在种植地选定后 ,先要翻耕平整土地。如坡地 ,要砌…  相似文献   

8.
采用稻草还田免耕直播、稻草还田翻耕直播、非稻草还田免耕直播和非稻草还田翻耕直播4种耕作方式。探讨它们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免耕直播的效果最好,其出苗率、低位分蘖发生率、成熟期绿叶数均为最高,分别达到94.98%、93.2%、2.7张,而倒伏率为0。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翻耕、免耕不同条件下夏大豆的生育进程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期播种条件下,翻耕不仅能提高单株有效荚数和百粒重,比免耕平均增产5.55%,而且能缩短夏大豆的生育期。  相似文献   

10.
1鸭跖草的危害 鸭跖草(Commolina comnunis)原为旱地杂草,1958年嘉兴市嘉北仅在桑园和稻田斜坡地上发现几株.1987年嘉兴市草害普查时未见危害稻田.1995年桐乡市新生稻田每平方米有该草4株,次年增至15株,1999年嘉兴市大桥有107株,次年增至291株,可见年增3倍左右.2000年嘉兴市洪合直播稻田该草危害严重,2002年嘉兴市桃园有该草922株,同年嘉兴市高照农户反映翻耕前要先人工割掉才能翻耕,可见已泛滥成灾.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吴沟村全村482块农田系统的有关调查,旨在解释为何山区农民落实退耕还林政策的内在驱动不及。研究表明,山区坡地农田系统种植效率大多高于平地,在物质流中,农田系统总体产投比为0.75:0.42,种植小麦、玉米分别为0.76:0.42、0.63:0.38;在价值流中,农田系统总体产投比为2.99:2.43,种植小麦、玉米分别为2.73:2.09、3.39:2.66。从此视角,可认为平地农田为高投入、高产出、低利用效率系统,坡地为低投入、低产出、高利用效率系统。坡地颇具吸引力的经济利益是山地农村退耕还林政策落实困难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2.
单季杂交晚稻免耕强化栽培技术应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进行了单季杂交晚稻免耕强化栽培与翻耕强化栽培、免耕强化栽培与翻耕常规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栽培始穗期、齐穗期较翻耕提前2d;采取免耕栽培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11.47%-13.42%。  相似文献   

13.
任伟 《农村科技》2005,(10):50-50
杜仲播种育苗春秋均可。播种的圃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水性能良好的砂壤土为宜,播种前对圃地进行翻耕平整,并做成宽0.7~0.9米、低15~20厘米的苗床。结合翻耕,可增施农家肥。为了减少地下害虫,适量施硫酸亚铁、生石灰、福尔马林等进行土壤消毒。  相似文献   

14.
霞浦县2003年冬季低温考察及栽植果树的小气候区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察点晴天坡地逆温表现明显,晴天坡地辐射逆温和海洋调温同时存在使坡地逆温呈现复杂化趋势,由于山坡晴天辐射逆温效应和水体增温效应,比霞浦县气象站极端最低气温观测值(4.8℃)高1℃以上的地段属龙眼、荔枝的次适宜区或适宜区。应选择纬度偏南、山坡中上部、离海距离0.3~1.0km的地方建园,同时在霞浦县的南亚热带果树生产中应采取一些有效的防冻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少免耕栽培晚稻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及活度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为探明农业技术措施对土壤生物学特征的影响,以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度,保障土壤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1/3稻草覆盖少免耕对晚稻土壤微生物区系及活度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几类微生物的数量在晚稻不同生育期都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并且在晚稻分蘖盛期最高.好气性细菌、放线菌、真菌及微生物活度从高到低为少耕土壤、翻耕土壤、免耕土壤,而厌气性细菌数量从高到低为翻耕土壤、少耕土壤、免耕土壤.通过对土壤微生物分析评价发现,在提高土壤质量和利于作物生长方面,少量秸秆还田少耕要优于少壤特秆还田翻耕和免耕。  相似文献   

16.
水稻免耕旱播耕作法的效益及其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稻免耕旱播耕作法集免耕旱播、湿润灌溉、良种配套、化学除草、合理施肥、高产栽培于一体,既省工节本,又高产高效和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经几年对比试验观察,免耕旱播比翻耕直播和翻耕移栽,每公顷增谷189kg和93kg;加上省工节本,效益分别增加564元和1285元;耕层土壤通气孔隙增加1.03 ̄5.03个百分点;〈0.01微团聚体差别不大,0.05、0.25mm粗微团聚体增加20.06和8.3个百分点;易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免耕稻鸭复合系统生态学特性.对该系统的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免耕抛秧养鸭、免耕抛秧不养鸭、翻耕抛秧不养鸭处理对土壤物理性状有着不同的影响.经过一季免耕养鸭,稻田0~5cm土层的体积质量降低了0.013g/cm^3.免耕抛秧不养鸭,土壤体积质量增加了0.012g/cm^3.翻耕不养鸭处理土壤体积质量变化不大.土壤非毛管孔隙在免耕处理中有所增加,免耕抛秧养鸭和免耕抛秧不养鸭在0~5cm土层分别较翻耕抛秧不养鸭增加3.13%和2.75%,在5~15cm处分别增加1.05%和0.92%.在0~5cm土层处,免耕养鸭能显著降低土层体积质量,显著增加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其影响的程度均达到显著水平,但对土壤总孔隙度影响不显著.在5~15cm土层处,翻耕不养鸭处理中的非毛管孔隙度显著低于免耕养鸭和免耕不养鸭处理,它们之间的体积质量和总孔隙度差异不显著.(2)对免耕养鸭复合系统土壤的化学性质分析表明,免耕养鸭有利于土壤中有机碳、全氮、碱解氮的提高,但有效磷和速效钾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连续4a研究表明,黄土丘陵区木枣稀植丰产园吊果比基本稳定在1.0-1.3之间;旱坡地木枣密植园4-5年生时,吊果比已经接近于1,5年以后超过1,亦即旱坡地木枣密植丰产园5年生时就已达到丰产园的要求。黄土丘陵区木枣丰产园有效枣股数量与产量的关系为y=-5.248165 1.37477x-0.039528x^2。旱坡地枣树稀植丰产园每公顷宜有效枣股数在150000-180000之间,产量在7500kg/hm^2左右,旱坡地枣树密植园,有效股数也应如此,不同的只是提早进入丰产期。  相似文献   

19.
我县位于秦岭南麓,山峦叠嶂,地形复杂,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土石山区。全县34.5万农业人口,41万亩耕地,人均1.19亩。耕地中基本农田15万亩,一般亩产500千克,也有不少吨产田块,原坡地3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68%,这些地常年亩产只有50千克至150千克,风调雨顺时,产量也不超过200千克,是我县粮食生产中的“拉腿田”。群众形象的说:“坡原挖6寸。再上一层粪,夏秋遇大雨,粪土下河去,出了牛力气,单产照样底”。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生态条件,我们从1977年就开始试验、示范,推广了“两田种植法”。即:原地起垄套种,坡地条田套种获得了良好效果,近年来年均推广面积4.51万亩,其中原坡地起垄套种3.5万亩,坡地条田套种1.01万亩。  相似文献   

20.
国外田间灌水新法1.坡地灌水管灌溉这是俄罗斯研究的一种田间灌水方法。管子长度一般为150—200m,管径145mm左右。各节管子之间用变径法连接,这样能保证各段孔口出流均匀,使水由管壁孔口流入坡地的灌水沟中。2.波涌灌溉这是美国推出的一种灌水方法,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