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盆栽法研究了土壤相对含水量对741杨嫩枝扦插苗水分代谢和生长的影响。在中等供水(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5%)条件下,741杨缺乏降低蒸腾、调节自然状态下的水势和降低ψ°π值等功能,因而较严重地抑制了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在低供水(土壤相对含水量为35%)条件下,741杨表现出降低蒸腾、增加角质层厚度、降低自然状态下的水势和ψ°π值等调节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分胁迫的抑制作用。741杨生长的最适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2%~95%,但在25%~35%的低供水条件下仍能生长。  相似文献   

2.
新育优良无性系741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惠明  吴秀云 《林业科学》1991,27(6):589-594
741杨是以银白杨×(山杨+小叶杨)杂种为母本,以毛白杨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的单株无性系。经过区域试验和性状测定,表明741杨具有速生、优质的特点。4—9年平均单株材积超过普通毛白杨240%,超过易县毛白杨12—169%;树干通直、圆满,木材基本密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曲强度、硬度等均显著优于易县毛白杨。还对741杨的适生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741杨试管苗培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741杨是用有性杂交法选育出的一个优良毛白杨杂种无性系。用组培法经正交试验,获得了春季芽继代培养基成份的最佳组合:1/2G.MS+2.5%+6-BA0.5+KT0.1+IBA0.03,分化率为85%。芽继代培养基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应随季节变化而改变。对生根培养基的研究发现,生根基质用琼脂比蛭石效果好。并提出了一套较成熟的试管苗移栽到大田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741杨生长与木材品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41杨的生长节律、细胞壁化学组成、解剖结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741杨生长持续期长,生长速度快,株高、茎粗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在生长旺季具有速生的特点;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741杨纤维细胞壁较薄,断面形状多为圆形或多边形,导管多为孔纹型导管,木射线为单列;741杨茎细胞壁中S-木质素含量明显高于G-木质素,随着树龄的增加,S-木质素的含量逐年增加.741杨基本密度小于毛白杨成熟材,体积干缩率在杨属中处于较低水平,抗弯强度与同类型杨树木材相比处于较高水平,冲击韧性按我国主要用材树种冲击韧性大小的分类属中等.741杨可广泛应用于绿化、建筑、家具、胶合板、造纸等行业.  相似文献   

6.
以转双抗虫基因741杨无菌苗叶片为材料,对叶片原生质体游离、纯化方法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部叶片产量和活力均高于其他叶位,在实验的浓度范围之内,Macerozyme R-10(离析酶)、Cellulase Onozuka R-10(纤维素酶)、Driselase (Sigma)(崩溃酶)对原生质体的产量和活力无显著影响.适宜转双抗虫基因741杨叶片原生质体游离与纯化的条件为无菌苗上部叶片为材料,0.7 mol/L甘露醇的CPW盐溶液预质壁分离1~1.5 h CPW+0.5% Macerozyme R-10+0.25% CellulaseOnozuka R-10+0.025% Driselase (Sigma)+ 0.5 mol/L甘露醇(pH 5.7),酶解温度27℃,酶解时间10 h,用“过滤-离心-漂浮法”纯化原生质体.  相似文献   

7.
转双抗虫基因741杨特征及其繁殖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简述了当今植物抗虫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Bt基因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以及防治害虫产生抗性的策略等。双抗虫基因是用部分改造BtCry1Ac基因和慈菇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API)构建的植物表达载体。被转化体 74 1杨 (Populus×aldatomen tosaCl.74 1)是以银白杨× (山杨 小叶杨 )为母本 ,毛白杨为父本 ,1994年杂交育成 ,为一优良白杨无性系 ,形态酷似毛白杨。在转双抗虫基因的研究中 ,选出高抗虫、中抗虫无性系。高抗虫无性系杀死昆虫幼虫的总死亡率为 83%~ 90 %。从苗期高生长和形态观察 ,转双抗虫基因 74 1杨生长发育正常。比较详细地介绍了 74 1杨营养繁殖技术及基本原理。介绍了硬枝扦插容器育苗、组培微繁技术、容器育苗的移栽和苗圃管理以及采穗圃的建立和经营等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741杨对舞毒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7种不同系号的转抗741叶片为材料,对舞毒蛾幼虫进行逐龄分别饲养,系统测定各系号抗虫杨叶片对舞毒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死亡率,体重增长速率,发育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抗虫杨叶片对1龄幼虫均表现出较高的毒杀作用,其中处理3d的死亡率均达到35%,处理5d死亡率达80%。对2,3龄幼虫除具有一定的毒杀作用外,主要表现为对其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影响其正常的取食,降低体重增长速率和减慢发育速率。  相似文献   

9.
转双抗虫基因741杨基本特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对携带两个外源抗虫基因 (部分改造的BtCry1Ac基因和慈菇蛋白酶抑制剂基因API)的白杨杂种 74 1杨的抗虫性、生长特性、木材品质、结实特性及适应性进行多年连续观测。结果表明 ,3个转双抗虫基因 74 1杨株系对杨扇舟蛾、舞毒蛾、美国白蛾等鳞翅目食叶害虫具有高抗虫性 ,幼虫死亡率均在 80 %以上 ,并且还能抑制存活下来的昆虫幼虫的发育 ,使其发育速率减缓 ,不能正常结茧 ,连续 4年饲虫试验未发现其抗虫性有规律下降的趋势。转基因受体 74 1杨具有生长速度快 ,特别是胸径和材积生长在生长后期具有明显的速生优势 ,单株材积生长量平均超出对照 4 0 %以上 ;74 1杨木材品质优良 ,木材密度、纤维特性及各项力学性质均优于毛白杨。连续 3年观测表明 ,74 1杨为高度败育雌株 ,果穗小、数量少 ,成熟开裂前 70 %~ 90 %脱落 ,基本不飞絮。转基因 74 1杨没有发生明显变异 ,生长未受影响 ,可在毛白杨适生区推广应用。建议采用适宜的栽培模式 ,控制害虫抗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741杨的缺素症状和最适pH值。观察了5种大量元素的缺素症状,缺素对苗木生长和生物量的抑制顺序为N>K>P>Mg>Fe.缺素对叶绿素含量的抑制顺序为N>Fe>K>Mg>P.缺素会降低叶内其它必需元素的含量。741杨苗木生长的最适pH值为4.84~7.03,适应pH值为7.46~8.22,它能在pH4.84~8.22的范围内正常生长,在极限pH值(pH4和pH10)生长受抑制较大,但未出现坏死等症状。  相似文献   

11.
本项研究应用遮荫封闭式塑料小拱棚,选用从幼年母树上采取的优良插穗及适宜基质,进行容器嫩枝扦插育苗,插前插后对基质及插穗进行严格消毒等技术措施,使扦插周期缩短到15~20天,扦插及移栽成活率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河北省保定市大激店混栽模式下不同株系的转基因741杨pb29、pb11、pb17及对照741杨试验林进行了节肢动物群落调查,并初步分析了其群落组成、物种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及优势种的发生发展规律。结果表明:混栽模式下的转基因741杨pb29、pb11和pb17的节肢动物种类组成基本一致,其群落多样性、均匀性均高于对照杨树,优势集中性均低于对照杨树,稳定性较好。混栽转基因741杨林内的优势种异色瓢虫、白毛蚜和杨白潜叶蛾在不同株系上发生趋势基本一致,且在对照杨树上虫口数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741杨器官,体细胞胚胎发和的细胞组织学及生理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克久  郑均宝 《林业科学》1998,34(6):99-104
  相似文献   

14.
<正> 741杨是原河北林业专科学校1974年选育出的白杨派新品种,其母本是银白杨×(山杨+小叶杨),父本是毛白杨。各地大量试验已经表明,741杨比毛白杨速生,耐寒、耐旱、抗病虫害。但74杨难以生根,至今未能大面积栽植。宣化县国营林场1988年创造出大芽片取芽法(后面详细介绍),对  相似文献   

15.
杨树是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优良杂种无性系741杨[Populusalba×(P.davidiana×P.simoni)×P.tomentosa]更因其速生丰产、材质优良等特点在我国北方诸省有极广泛的栽培[1]。杨树的组织培养工作进展较快,在体细胞胚胎...  相似文献   

16.
17.
转不同抗虫基因741杨的抗虫选择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转抗虫基因(BtCry3A)741杨7个株系和转双抗虫基因(BtCrylAc API)741杨2个株系为材料,从分子生物学检测、毒蛋白的表达、抗虫性检测3个方面,研究转不同Bt基因741杨对不同类型害虫的抗虫选择性.结果表明:2种Bt抗虫基因分别在转基因741杨不同株系中稳定存在.转BtCrylAc的2个株系毒蛋白含量分别为0.012 7%和0.009 9%,具高抗虫性的株系pb29的毒蛋白含量高于中等抗虫性的株系pb17.转BtCry3A基因的5个株系毒蛋白含量为0.067 8%~0.152 1%,不同株系间存在一定差异.BtCry3型的毒蛋白表达量非常高,是BtCry1型的10倍.用对鳞翅目害虫具高抗虫性和中等抗虫性的转双抗虫基因(BtCrylAc API)741杨株系叶片饲养鞘翅目害虫柳蓝叶甲,幼虫死亡率达到28.4%~42.8%,转基因株系与未转基因的对照没有明显差异.用转BtCry3A基因741杨不同株系叶片饲养柳兰叶甲幼虫,均表现出高抗虫性,死亡率在2天之内均可达到100%;而饲养杨扇舟蛾幼虫,死亡率为0~42.86%,未表现出明显抗虫性,与未转基因对照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转双抗虫基因741杨不同时期扦插苗的抗寒性,以5月、6月、7月、8月嫩枝扦插苗为试验材料,进行低温处理,测定生理反应和恢复生长能力。结果表明,7月、8月嫩枝扦插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低,-15℃以下低温相对电导率明显增高,枝条皮部逐渐变黑,芽失去萌发能力;而5月、6月嫩枝扦插苗对寒冷适应性较强,-15℃以下低温仍具一定恢复生长能力。  相似文献   

19.
林阳 《防护林科技》2014,(11):17-19
通过对花曲柳、黄栌、火炬树、山杏、复叶槭、卫矛、五角枫等7个树种进行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处理和遮阴胁迫处理,进行相关生理指标测定,初步探讨了这7个树种的耐旱性及耐阴性特点,结果表明:五角枫、花曲柳、复叶槭的抗脱水能力较强,是较为耐旱的树种;卫矛、花曲柳、复叶槭和火炬树表现出很好的耐阴性,黄栌和五角枫的耐阴性较差,山杏具有一定的耐阴性,但遮阴强度不宜过大。  相似文献   

20.
利用741杨扦插苗二次新梢进行全光雾插,插穗生根快,生根数量多;单位面积扦插株数多;繁殖系数大,移栽成活率较高,是快速繁殖741杨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