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红三叶、杂三叶和具有抗菌核病的野生种——粉花三叶草进行远缘杂交,经过选择、培育从而获得较为满意的32个杂交植株。  相似文献   

2.
3.
种间杂交并同时进行染色体加倍,在禾本科牧草的进化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这种过程同样可以人为地进行,某些有缺点的材料可以用属间和种间杂交来改良,所选用的属和种的特性可以互补。  相似文献   

4.
目前,袋鼠生理结构、功能以及其他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已经比较透彻,但是在人工饲养下袋鼠种间杂交行为这一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研究通过观察南宁市动物园2008年-2011年间四种袋鼠20余只之间的繁殖行为,并对四种袋鼠的杂交行为在种间和种内作比较,为保护袋鼠繁育和种群维系提供资料。经观察记录,在人工饲养下,不给予袋鼠舒适的生活环境及营养供给,袋鼠种间可能形喊远缘杂交,甚至生殖隔离。  相似文献   

5.
我国栽培苜蓿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苜蓿的种植利用和产业化发展较快。苜蓿被认为是建设优质高产人工饲料基地、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首选牧草之一。目前仅内蒙古地区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30多万hm^2。据预测,我国国内苜蓿需求量每年约为210~420万吨。  相似文献   

6.
对牦牛和普通牛种间杂种公牛精子生成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对牦牛和普通牛种间杂种公牛睾丸组织及电刺激所采精液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种间杂种公牛随代数增加,睾丸逐渐恢复产生精子的机能。种间杂种3代公牛有的可产生形态正常的精子。种间杂种3代是可育或不育(不能产生精子)的临界代。  相似文献   

7.
《草业学报》2009,18(3):86-93
为探讨在二倍体拟鹅观草属物种中St基因组的分化及其系统关系,本试验通过对3个二倍体拟鹅观草的种间杂种及黎巴嫩拟鹅观草和托瑞拟鹅观草与4个四倍体鹅观草属物种(StY)和3个披碱草属(StH,StYW)物种的属间杂种F1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配对行为及繁育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东的拟鹅观草二倍体物种(黎巴嫩拟鹅观草和托瑞拟鹅观草)中St染色体组与来自北美的物种(穗状拟鹅观草)可能存在差异;2)St染色体组在鹅观草属物种中(StY)和在披碱草属物种中(StH,StYW)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具有一定程度的分化;3)St染色体组与Y 染色体组具有一定程度的同源性,亲缘关系较近,而与H染色体组的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8.
在野鸭(WD)、花斑喙鸭(SB)和家鸭之间通过人工授精得到杂种蛋,然后测定其受精率和孵化率。用按摩法和电刺激法收集精液。以父本种为基础将杂种蛋分类,从而得出各父本种杂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将46个 WD 蛋、208个 SB 蛋和287个种间杂种蛋用于孵化。在对远缘杂交作出评价以前就对遍及全日本且很易收集到的 SB 的生长类型进行了特别的估  相似文献   

9.
牦牛和普通牛种间杂种公牛睾丸的组织学观测与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对牦牛和黄牛种间杂种公牛及未成年公牦掉睾丸的比较组织学观测,结果表明:杂种牛雄性不育的生殖隔离机制与生精小管及生精上皮细胞的发育状况、生精小管基膜的厚度、生精小管的间距、间质组织细胞的发育状况、间质组织与生精小管间形成大量组织液等因素有关。随种间杂交代数增加,睾丸组织的发育状况逐渐改善,精原细胞的死亡率相应降低,杂种3代(F3)已能完成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并显示出精原细胞的死亡率的逐代减少与父本基因含量逐代增多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正> 1977~1984年,在基洛夫省多列恩斯克地区希尔萨栽培种用苜蓿专业农庄,以及尼古拉省许多农庄里,我们研究了综合措施防治苜蓿害虫群落的效果,及其通过农业组织和农业技术措施为基础,最大限度地保持和利用有益昆虫区系,合理运用化学杀虫剂,估计害虫为害性的经济阈值和预防药剂残余对产品和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12.
介绍几种苜蓿良种张雪艳,刘淑琳苜蓿栽培历史悠久,种植广泛,并享有“牧草之王”的美称,是我国北方最主要的当家草种。苜蓿品种繁多,品种间有明显差异。通过苜蓿引种试验,确认以下几种主要良种适宜我国北方半干旱区栽培。1工农一号苜蓿是吉林省农科院畜牧所由美国引...  相似文献   

13.
罗兰  袁忠林  孙娟 《草业学报》2017,26(1):160-167
为评价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氯氰菊酯乳油和48%毒死蜱乳油对苜蓿蚜虫和蓟马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采用田间喷雾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了3种杀虫剂对苜蓿蚜虫和蓟马的防治效果及其在春季紫花苜蓿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吡虫啉、氯氰菊酯和毒死蜱在剂量分别为35.7 g a.i. (g有效成分)/hm2、75.0 g a.i./hm2和480.0 g a.i./hm2时,药后1~7 d对苜蓿蚜虫的防效为80.83%~94.78%、79.29%~87.80%和90.93%~98.90%;对苜蓿蓟马的防效为78.33%~95.57%、78.56%~91.67%和92.78%~100.00%;在紫花苜蓿中的半衰期分别为4.78,3.69和2.48 d。按推荐使用量施药,吡虫啉和毒死蜱药后7 d在苜蓿中的残留量均低于0.5 mg/kg,氯氰菊酯药后14 d在苜蓿中的残留量均低于0.5 mg/kg。参照我国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农药残留限量要求,拟建议吡虫啉、氯氰菊酯和毒死蜱在紫花苜蓿的最高残留限量(MRL)分别为0.5,1.0和0.5 mg/kg,安全间隔期分别为7,14和7 d。  相似文献   

14.
国内两种苜蓿新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苜蓿收获是采用圆盘式或往复式割草机,都不带压扁装备,但由于苜蓿脱水时期长,蛋白质的损失很大,不能保证苜蓿产品的质量,因而大力推广割草压扁机收获苜蓿是十分必要的。 处于收割期的苜蓿不仅有80%左右的含水量,同时也含有占于物质重量20%~25%、处于活性状态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当苜蓿被刈割后,干燥过程实质就开始了。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  相似文献   

16.
苜蓿在匈牙利是飼料作物中最重要的植物之一。苜蓿种子在1768年第一次从維也納引入匈牙利。由于它有重大的經济价值,所以在短短的时期內很快就在全国推广了,还在1790年就栽培了几十吨苜蓿种子。在1947—1948年匈牙利輸出了5000多吨苜蓿种子。苜蓿的播种面积不断增加,到1960年——与其他多年生豆科作物一起——将約占总耕地面积的7%;在某些单位中苜蓿的播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25—30%。苜蓿不仅作为宝貴的飼料作物而具有很大的利益,且通过栽培苜蓿的方法还能大大改良土壤的結构,  相似文献   

17.
<正> 作者研究出了黑麦草和多花黑麦草×F.donax杂种子房染色体有丝分裂计数的一种简易技术。概括说来,这个技术包括以下程序: (1)首先将子房在1℃蒸馏水中预处理16小时或在α—溴萘中预处理1 1/2小时;(2)再用3:1酒精:醋酸液中固定1—2小时;(3)在60℃ 1 N的HCl中水解10分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牧草收获机械的需求日益增长。目前,牧草收获机械特别是苜蓿收获机械主要是由国外进口,国产机械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新疆机械研究院研制成功了两种苜蓿压扁收获机,可供广大农牧区用户选购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苜蓿的种质资源利用和杂交育种研究提供细胞学依据,试验应用染色体制片方法,分析了龙牧801、WL319HQ、WL343HQ、阿迪娜和先驱者5个国内外苜蓿品种的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5个供试苜蓿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32,龙牧801核型组成为2n=32=16m+14sm+2st,WL343HQ核型组成为2n=32=20m+10sm+2st,WL319HQ、阿迪娜、先驱者核型组成均为2n=32=20m+12sm;染色体类型划分阿迪娜为2B型,其他苜蓿为2C型。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适于鉴定易混淆种矩镰荚苜蓿(Medicago archiducis-nicolai)和花苜蓿(M.ruthenica)的DNA条形码,本研究采集了两近缘种的113个样本,对6个候选条形码序列(通用序列rbcL,psbA-trnH,trnL-trnF,trnK-matK,ITS2和新序列GA3ox1)进行PCR扩增、测序和序列比对,经过barcoding gap分析、wilcoxn检验以及构建NJ系统发育树评价各序列的鉴定能力。结果显示:6条候选序列的扩增和测序成功率在85%以上;rbcL序列在两近缘种间不存在变异位点,其余5条候选序列各有不同的种内变异和种间变异;5条候选序列的种间最小遗传距离均大于种内最大遗传距离,GA3ox1,ITS2和psbA-trnH序列在种内种间存在明显的“Barcoding Gap”区域;在候选序列构建的NJ系统进化树中,利用GA3ox1和psbA-trnH,矩镰荚苜蓿和花苜蓿均能各自形成单系,但trnL-trnF,trnK-matK和ITS2不能将两个近缘种区分开。通过分析,我们推荐使用核编码基因GA3ox1作为鉴定矩镰荚苜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