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按Griffing方法Ⅱ分别对8个六棱大麦亲本和5个二棱亲本进行了双列杂交分析。比较了各亲本产量、千粒重、株高、单株有效分蘖数、穗长、每穗粒数、每穗粒重,抽穗期的一般配合力效应。绝大多数性状为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共同起作用。广义遗传力以株高,抽穗期为最高。狭义遗传力六棱品种从大到小依次为株高、穗粒重、穗粒数、抽穗期、穗长、千粒重、分蘗、产量,二棱品种依次为穗长、穗粒数,株高、抽穗期、产量,分蘗。  相似文献   

2.
该文用空间句法对林火分布与道路连通度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房山区的纸质地形图进行扫描,制作房山的道路分布专题图,并将GPS采集的林火火点位置转入ArcView GIS,制作林火火点位置图;用Axwoman扩展模块勾绘了道路,进行了道路连通度的分析,并以勾绘的连通线作了1 000 m的缓冲分析;以连通度与相应的缓冲区内的林火火点数作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林火火点数与道路的连通性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即连通度低的道路两侧发生的林火次数以及连通度高的道路两侧发生的林火次数少,林火主要发生在连通度居于中间水平的道路两侧.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5个二棱大麦“抗性强×抗性中”组合的F_6集团和4个“二棱抗性弱×六棱抗性中”组合的113个F_7系统以及50对二棱和六棱近等基因系,进行了大麦赤霉病的抗性鉴定及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大麦赤霉病抗性受具有累加效应的微效多基因系统的控制,其广义遗传力为0.60;二棱系统的抗性比六棱系统强,但控制抗性的基因和棱型基因之间连锁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5个二棱大麦“抗性强×抗性中”组合的F6集团和4个“二棱抗性弱×六棱抗性”组合的113个F7系统以及50对二棱和六棱近等基因系,进行了大麦赤霉病的抗性鉴定及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大麦赤霉病抗性受具有累加效应的微效多基因系统的控制,其广义遗传力为0.60,二棱系统的抗生比六棱系统强,但控制抗性的基因和棱型基因之间连锁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5.
地层胶结指数m是碳酸盐岩储层评价中的重要参数,与孔隙结构和胶结度有关,是地层导电通道弯曲复杂程度的反映。一般情况下,地层中裂缝越发育,m越小,孔洞越发育,则m越大。在三孔隙模型中,一般将孔隙分为3种类型:基质孔隙、裂缝和非连通孔洞。基于三孔隙模型,计算了2种不同孔隙类型组合情况下的m:第1种孔隙类型组合为基质孔隙与裂缝并联,再与非连通孔洞串联;第2种孔隙类型组合为基质孔隙与非连通孔洞串联,再与裂缝并联。计算结果表明,2种三孔隙模型计算的m差异不大,且均与岩心试验分析的m符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聚类是分析和探测数据的重要方法,而图聚类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特征模式聚类的变体。以无向非加权连通图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间相异度度量的凝聚层次聚类方法。实验表明该算法简单有效,适合一般图的聚类。  相似文献   

7.
图论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利用图的各种参数来刻画图的结构。通过对图的两个重要不变量——独立数和连通度的分析,分别给出了图G的独立数α(G)=1,2或3,而连通度κ(G)任意取值时图G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8.
贺研1号有棱丝瓜表现为中熟、优质、丰产、抗寒抗热抗霜霉病及细菌性角斑病,一般每公顷产量为37500kg。文章详细概述了贺研1号有棱丝瓜品种特征特性和从播种到采收的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超高产奇特品种--八棱芝麻 该品种株高1.5米左右,单株结荚密而多,且所结的芝麻荚角和别的芝麻荚角大不相同.一般的芝麻荚角形状为四棱,打开为两片,而此芝麻所结的荚角为八棱,打开为四片,本品种不但形状奇特,而且产量极高,一般每667平方米可产250公斤以上,是普通芝麻产量的2倍.  相似文献   

10.
在序拓扑向量空间中引入较锥凸映射更一般的若干弧连通锥凸映射概念,讨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给出连续映射成为弧连通锥弱凸映射的条件,得到弧连通锥凸映射的值域与锥水平集分别是锥凸集与弧连通集,证明了锥半连续的弧连通严格凸映射是弧连通锥凸映射.  相似文献   

11.
考虑一类非线性中立双曲型时滞偏微分方程系统解的振动性.利用空间平均法和泛函微分方程的某些结果,获得了该类系统振动的若干充分条件.结果表明振动是由时滞量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oscillation of solutions of neutral dela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ur results extend and improve some theorems in papers[1,3,10]. We also obtain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Eq.(1) to have a nonoscillatory solution.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oscillation of a kind of first order neutral dela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Some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the oscillation of all solutions and the existence of non-oscillatory solutions are obtained. Our results solve seve  相似文献   

14.
人工势场法以其快捷的环境描述和算法形式,在机器人实时避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传统的人工势场法在目标点与障碍太近时,存在机器人不能达到目标点或在目标点附近振荡的缺陷,动态避障一直是避障的难点,本文提出了将时变势场法与角度势场法相融合的策略,此方法适用于动态复杂环境下的避障,仿真结果证明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主要研究一类可变时滞非自治Logistic方程的全局吸引性,通过分别研究非振动解和振动解的性质并使用一定的分析技巧结合不等式的方法,得到了方程的正平衡态为全局吸子的新的充分条件,这些条件便于验证.所得到的结果推广并改进了相关文献中的一些结果.也完善并补充了非自治变时滞Logistic方程的全局吸引性问题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The Sun's rotation profile and lithium content have been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in the context of conventional models of stellar evolution. Classical hydrodynamic models predict that the solar interior must rotate highly differentially, in disagreement with observations. It has recently been shown that internal waves produced by convection in solar-type stars produce an asymmetric, shear layer oscillation, similar to Earth's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that leads to efficient angular momentum redistribution from the core to the envelope. We present results of a model that successfully reproduces both the rotation profile and the surface abundance of lithium in solar-type stars of various ages.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给出一类高阶线性中立型方程一切解振动的若干充分条件,通过减弱常用的积分发散条件,所得结果改进了文献中若干已知结果。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the UJT forced oscillation circuits, a new theory of class and the structure of inverse triangle step are proposed for describing the complicated behaviors of this dynamic system. The model for the inver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一类中立型差分方程的振动性,获得了保证这个方程的所有解振动的几个新的充分条件,所得结论推广了文献中的某些已知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的信号能量分析法无法直接处理高阶模式下的非平稳振荡信号,结合振荡机组的分群辨识,提出用基于分群辨识曲线的信号能量分析法进行低频振荡参数的在线辨识,以拓展信号能量分析法的适用范围,并提高辨识效率。该方法借助信号能量分析法能处理上下包络线关于时间轴对称的信号这一特点,利用振荡机组分群辨识得到的两个发电机群的反向对称轨迹,采用信号能量分析法辨识主导振荡模式。仿真测试的结果表明基于分群曲线的低频振荡在线辨识方法结果准确、计算效率高,能够有效地识别系统的主导振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