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鸭源隐孢子虫种类鉴定及对鸡鸭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鉴定在河南地区鸭群中广泛存在的隐孢子虫种类及其致病性,我们将河南省鸭源隐孢子虫分离株传代增殖,10只鸡和10只鸭分别逐只接种上述分离株640万个卵囊,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样品进行观察。根据卵囊形态测定数据,排卵囊规律,寄生部位及其寄生特点鉴定该分离株为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aileyi)。该分离株接种鸡、鸭后主要引起呼吸道和法氏囊的炎症。病理形态学变化表现为气管纤毛脱落,杯状细胞排空,上皮细胞肥大或增生。除虫体寄生处之外,其他区域微绒毛尚保持完整。对虫体寄生密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综合比较的结果表明鸡对贝氏隐孢子虫易感性比鸭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宠物豚鼠隐孢子虫感染情况,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郑州某宠物市场55份豚鼠粪便和免疫抑制后的30只豚鼠新鲜粪便样本进行检查。结果发现,隐孢子虫总感染率分别为12.7%和80%,卵囊呈近圆形,卵囊大小为5.3μm×4.7μm〔(5.0~5.5)μm×(4.4~4.9)μm〕,卵囊指数为1.11。基于18SrRNA基因位点,对调查中发现的7个隐孢子虫分离株进行PCR扩增,PCR-RFLP和测序结果显示,7个分离株均为维瑞隐孢子虫。宠物豚鼠隐孢子虫感染较为普遍,感染虫种是维瑞隐孢子虫,且豚鼠在免疫抑制后,其隐孢子虫感染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郑州市山羊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并分析虫株的种类和遗传进化关系,应用饱和蔗糖漂浮法对郑州市不同县市采集的276份山羊粪便样品进行山羊隐孢子虫感染情况检测,并应用PCR扩增部分阳性样品的核糖体18S rRNA基因序列,对获得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确定所获得的隐孢子虫分离株的种类和遗传进化关系。结果表明,郑州市山羊隐孢子虫感染率为3.26%。序列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获得的9个山羊隐孢子虫分离株核糖体18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7.4%~99.9%,与已知牛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ovis)分离株的同源性超过98.8%,且分离株与牛隐孢子虫属于同一大分支,与其他虫株所属分支相隔较远,表明获得的9个山羊隐孢子虫分离株均为牛隐孢子虫。综上,郑州市存在山羊隐孢子虫病的流行情况,均为牛隐孢子虫感染,会对人畜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亟须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河南省安阳市绵羊源贾第虫和隐孢子虫的分子特性,对基于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检查获得的16份绵羊源贾第虫和3份隐孢子虫分离株分别进行DNA提取,并基于16S rRNA基因位点和18S rRNA基因位点进行巢式PCR扩增,获得阳性扩增产物,再进行测序鉴定和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结果显示,PCR成功扩增绵羊源贾第虫和隐孢子虫的特异性基因位点。基于对上述2种肠道原虫特异性基因位点的分子序列分析,将贾第虫鉴定为十二指肠贾第虫集聚体E(93.75%,15/16)和集聚体A(6.25%,1/16);将隐孢子虫鉴定为泛在隐孢子虫(66.67%,2/3)和猪隐孢子虫(33.33%,1/3)。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云南某动物园袋鼠粪样中分离到的1株隐孢子虫分离株进行种/基因型的分子鉴定,为云南动物园的袋鼠隐孢子虫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针对隐孢子虫小亚基核糖体RN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巢式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比对;使用DNAMAN和MEGA7.0等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以确定该袋鼠源分离株与其他源隐孢子虫间的亲缘关系。【结果】成功扩增出隐孢子虫阳性片段。BLAST结果表明:获得的袋鼠源隐孢子虫分离株与鼠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muris)一致,同源性可达100%。种系发育进化树表明:该分离株与鼠隐孢子虫处于同一分支,亲缘关系最近,属于胃寄生隐孢子虫的鼠隐孢子虫。【结论】该园袋鼠存在隐孢子虫感染,鉴定为具有人兽共患潜能的鼠隐孢子虫。本研究首次报道了中国袋鼠感染鼠隐孢子虫。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樱桃谷鸭贝氏隐孢子虫人工感染石歧杂鸡后法氏囊虫体生活史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各期虫体,除裂殖子,子孢子或小配子体,均寄生于微绒毛包围形成的带虫空泡内,但未与上皮细胞浆接触。在虫体和上皮细胞间存在附着带和营养器。成熟裂殖体具有8个或4个裂植子,孢子化卵囊具有4个子孢子。裂殖子前端有顶泡,锥体前环,锥体,棒状体和微线。后端有致密体,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核。但没有发现线粒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1个五步蛇(Deinagkistrodon acutus)源隐孢子虫分离株,了解中国蛇隐孢子虫感染的种类分布。【方法】利用巢式PCR方法,扩增隐孢子虫18S rRNA基因特异性片段,对PCR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同源性分析,构建其种系发育进化树。【结果】成功扩增出18S rRNA基因目的片段,PCR产物经SspⅠ酶消化后获得的酶切结果和先前报道的蛇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erpentis)一致。获得的840 bp 18S rRNA基因序列与C.serpentis同源性达到99.8%。种系发育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分离株与C.serpentis位于同一分支,节点支持值达100%。【结论】本研究获得的五步蛇源隐孢子虫分离株为C.serpentis,说明C.serpentis有更宽的感染宿主范围。  相似文献   

8.
抗安氏隐孢子虫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纯化的安氏隐孢子虫卵囊超声波破碎,反复冻融后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经3~5次有限稀释克隆化,筛选出4株持续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ELISA,IFA和EITB测其反应性.结果表明,4株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效价为1:100~1:12 800,诱生腹水效价为1:6 400~1:102 400;4株单抗均特异性识别安氏隐孢子虫卵囊壁抗原;免疫印迹表明,4株单抗分别与38.0~97.2 kD的主要抗原蛋白条带起反应.  相似文献   

9.
合肥地区鸡隐孢子虫感染及其季节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对合肥地区4个鸡场的120个粪样进行检查,结果表明,鸡隐孢子虫感染率为50.83%;每日检查1次(30个粪样),连续12个月对同难鸡场鸡隐孢子虫感染与季节的关系进行观察,发现鸡隐孢子虫感染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春,夏,秋感染率较高,冬季感染率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为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提供候选菌株,对非洲鸵鸟(Struthio camelus)粪便中3株乳酸菌的生长特性、产酸性能以及耐酸、耐胆盐、耐药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非洲鸵鸟粪便中分离的3株乳酸菌(M1、M2、M3)培养6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14 h后达到稳定期,24 h后菌液pH稳定在4.92。3株乳酸菌间互相比较,M1有较好的耐酸性,M2、M3有较高的耐胆盐能力。3株乳酸菌对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中度敏感,对四环素、氧氟沙星耐药。3株菌株具有很好的生物学特性,可应用于动物微生态制剂中。  相似文献   

11.
鸵鸟屠宰性能测定及解剖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解剖两只14月龄的雄性鸵鸟,可知其屠宰率煤8.28%-71.64%,产肉率为38.25%-38.98%,瘦肉率53.39%-57.04%。另外对鸵鸟肌肉的分布、相关器官的形态结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JGF复合酶在鸵鸟育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雏鸵鸟饲料利用率、成活率,对陕西英考鸵鸟股份有限公司杨凌鸵鸟示范中心130只1日龄雏鸟进行随机分栏,每栏65只,在相同的饲养模式下,对照组使用英考雏鸵鸟专用饲料,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3%复合酶制剂进行为期60 d饲养对比试验,统计分析15日龄、30日龄、45日龄、60日龄4个阶段雏鸵鸟日增重、成活率、料肉比、舍内环境。结果表明:①增重效果第一个阶段差异不显著(P>0.5),第二、第三、第四阶段差异极显著(P<0.01);②成活率第一、第三、第四阶段差异显著(P<0.5),第二个阶段差异极显著(P<0.01);③料肉比第一个阶段差异不显著(P>0.5),第二、第三阶段差异极显著(P<0.01),第四个阶段差异显著(P<0.5);④舍内环境4个阶段差异极显著(P<0.01)。综合分析表明:使用JGF酶制剂饲料饲喂雏鸵鸟要比雏鸵鸟饲料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荚果蕨露地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露地引种栽培荚果蕨的生长发育规律、环境因子对其生长、发育及园林观赏效果的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北京地区露地栽培中,荚果蕨4月上旬萌发,营养生长迅速;6月中旬始孢子叶生长;10月下旬枯萎,绿色期较长.对土壤适应性极强,尤耐碱性土;全光下可正常生长,但适当遮荫观赏效果最佳,喜湿润空气,忌土壤长期积水.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地区牛隐孢子虫感染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地区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通过对7个不同地点、不同品种和日龄的17头犊牛及54头成年牛的粪样检查,结果显示犊牛隐孢子虫的平均感染率为52.94%,成年牛隐孢子虫的平均感染率为12.96%:平均感染强度以400倍光学显微镜下,每个视野中的隐孢子虫卵囊数量计,犊牛为6个:成年牛为1.5个。上述数据表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地区牛群中有隐孢子虫感染,而且犊牛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成年牛。  相似文献   

15.
发育过程中雌性鸵鸟脾脏中神经肽Y的分布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神经肽(Y neuropeptide Y,NPY)在鸵鸟脾脏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通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幼龄期(10~30日龄)、青年期(11~21月龄)和性成熟期(2.5~3岁)3个生长发育阶段鸵鸟脾脏中NPY的表达及其变化。[结果]不同年龄阶段的鸵鸟脾脏内均有不同量的NPY免疫阳性细胞表达,与幼龄期相比,青年期的表达量增多,性成熟期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NPY在鸵鸟性发育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机采取无直接亲缘关系的68只鸵鸟血样,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鸵鸟20个微卫星座位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有3个座位(CAU13、CAU36、CAU46)没有多态性,其他17个座位(LEI0094、CAU5、CAU7、CAU8、CAU11、CAU14、CAU15、CAU16、CAU17、CAU22、CAU23、CAU24、CAU32、CAU34、CAU42、CAU43、和CAU57)共检测到142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座位上等位基因数为8.3529±1.2803,平均期望杂合度及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8468±0.1368和0.8213±0.0321。鸵鸟群体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遗传多样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非洲鸵鸟皮肤抗菌肤对海蓝白商品雏鸡肠道黏膜结构的影响.选取50只1日龄健康的海蓝白商品雏鸡,随机平均分为2组:试验组(T组)饮水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 mg·L~(-1)的非洲鸵鸟皮肤抗菌肽提取物,对照组(C组)饮水中不添加,分别于1,4,7,10,17日龄取材,制作组织切片,显微成像系统测定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和肌层厚度,盲肠的隐窝深度、皱襞高度和肌层厚度.结果表明,T组雏鸡的各项指标均高于C组,且4日龄时T组雏鸡十二指肠绒毛长度与C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10日龄时T组雏鸡空肠隐窝深度与C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10日龄时T组雏鸡盲肠隐窝深度与C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8.
鸵鸟前后肢动脉血管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鸵鸟前后肢部动脉血管的分布。[方法]采用注射器注射法,将ABS的丁酮溶液注入鸵鸟的主动脉使动脉血管显色,用甲醛固定后进行大体解剖剥离,观察鸵鸟前后肢动脉血管的分布情况。[结果]结果表明,鸵鸟前肢的主要动脉分别为腋动脉、臂动脉、臂深动脉以及尺动脉和桡动脉 后肢的主要动脉为股内动脉和坐骨动脉及其分支,股内动脉是从股动脉后方发出的,有分支到髋关节。坐骨动脉是降主动脉的最大动脉支。月国动脉、肾中动脉、肾后动脉和腓肠动脉等都为坐骨动脉的分支延续。[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有效地防治鸵鸟腿病的发生,以及鸵鸟形态学解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Three isolates of the genus Cryptosporidium, namely, Guangdong isolate, Anhui isolate and Jiangsu isolate from Mainland China, were identified and characterized genetically utilizing nuclear DNA regions of the small subunit of ribosomal RNA (SSU rRNA) and heat shock protein 70 gene (HSP70) as genetic markers. These two regions were amplified by PCR from DNA extracted from oocysts and amplicons of approximately 290 bp and 450 bp were produced, respectively. The amplicons were purified, cloned and sequenced. Sequences of 446 bp and 290-292 bp were obtained for the SSU rRNA and HSP70 regions, respectively. The obtained SSU rRNA and HSP70 sequences representing the three Cryptosporidium isolate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retrieved from the DNA database. Genetic analyses using either DNA region revealed that members of Cryptosporidium formed two clusters, with C. parvum, C. wariri, C. felis and C. meleagridis clustered together, while C. andersoni, C. muris and C. serpentis belong to the other cluster. Based on SSU rRNA and HSP70 sequences, both Guangdong and Anhui isolates of Cryptosporidium were identified as C. muris of the calf genotype (i.e., C. andersoni), whereas the Jiangsu isolate was identified as C. parvum of the calf genotype. The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study should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diagnosis and control of Cryptosporidium infections in both humans and animals in China.  相似文献   

20.
为了查明安徽省奶牛隐孢子虫感染与地理分布情况,选取该省境内4个奶牛场进行了奶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在26头奶牛的粪样中查到了隐孢子虫卵囊,其感染率为5.18%(26/502)。经鉴定,所获虫体为鼠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muris)和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