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节省家蚕品种资源保存成本 ,减缓世代演替进程 ,避免因饲养环境不当而造成基因漂失 ,研究了家蚕秋用品种资源不经春季饲养只作秋繁继代的可行性。以 4个中系品种和 4个日系品种为研究材料 ,以供试品种春制冷藏浸酸种为对照种做常规技术处理 ,以秋制越年种为试验种 ,经复式冷藏至次年 8月与对照种同时出库 ,常规饲养。经 7年连续 7个世代对虫蛹生命率、4龄结茧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健蛹率、制种率、产卵量、孵化率等指标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 :对照种和试验种无显著差异 ,家蚕秋用品种资源秋繁继代能够保持种性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采用目标基因导入、杂交、回交等育种手段,育成了家蚕天然黄色茧新品种"金秋×初日"。据2013、2014年两年浙江省5个蚕品种实验室鉴定,对照彩色茧蚕品种实验室鉴定项目与指标全部达到:色彩明显,耐水色牢度3~4级;四龄起蚕虫蛹率97.40%,比对照种高0.4个百分点;万蚕产茧量18.04 kg,比对照种高2.44%;净度94.80分。据2015、2016年两年2个农村生产试验点鉴定结果平均成绩:张种产茧44.7 kg,张种产值1620元,比对照种分别高6.1 kg、227元;健蛹率95.72%,比对照高10.67%。据缫丝试样调查,一茧丝长1053 m、解舒丝长576 m、干茧出丝率36.14%、净度93分,与对照种比,分别长26 m、长12 m、低0.46个百分点、相同,达到彩色茧蚕品种生产鉴定各项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开展了三眠蚕品种苏·玉×银·白在云南省实验室和农村秋季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苏·玉×银·白的50 kg桑产茧量、解舒率分别比对照种菁松×皓月高37.20%、9.24%,茧丝纤度比对照种低10.63%,而全茧量、克蚁收茧量、万头产茧量以及出丝率、茧丝长、解舒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种,该品种是否可以在云南省推广,需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4.
2016年春,对桑蚕新品种鲁41×鲁42和9芙×7湘进行了实验室鉴定,鲁41×鲁42正反交平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均高于对照品种,但死笼率略高于对照品种;9芙×7湘正反交四项综合经济性状调查成绩及死笼率较对照品种低,孵化率略高于对照品种;2对桑蚕品种的解舒好、上车率高,普通茧重量百分率均低于对照种.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给桑量对家蚕新品种苏秀×春丰的茧质和丝质的影响,以菁松×皓月为对照,调查了5龄期100%给桑量(T1)、80%给桑量(T2)和60%给桑量(T3)处理后新品种和对照品种的茧质和丝质成绩。结果表明,经T2和T3处理后,新品种和对照品种的全茧量、茧层量、干茧量以及茧丝量均减少,经T3处理后,新品种的茧层量、干茧量以及茧丝量的减少百分率小于对照品种;新品种和对照品种的健蛹率、洁净和解舒率均表现上升趋势;T2处理后新品种和对照品种的解舒率分别上升了5.151%和6.221%,T3处理后解舒率分别上升了16.912%和20.249%;2种处理使茧丝长均缩短,由于新品种的茧丝长比对照品种长,经过T2和T3处理后,分别比对照品种长264.722 m和242.484 m;新品种的茧丝纤度比对照品种细,2种处理后,其减少百分率又小于对照品种,表明新品种的纤度指标相对稳定。结果表明,400头新品种的5龄蚕最佳用桑量为7.17 kg,并研究探明了不同给桑量对新品种和对照品种的影响既存在一致性,也存在差异,为通过控制给桑量稳定发挥新品种的优良性状,建立新品种饲养技术规范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经过对新育成的黄色茧品种与生产应用白色茧品种秋丰×白玉的对比试验及丝质鉴定,秋丰×黄,正反交、秋丰×HJ,正反交这两对黄色茧品种具有龄期短、抗病力强、虫蛹率高的优点;黄色茧品种的产茧量与对照种相比差距不显著;两对黄色茧品种的鲜茧出丝率等茧丝质指标略低于对照,解舒丝长达到750m左右,解舒率均在65%以上,净度优良,符合缫丝业对茧质的基本要求。对其中的秋丰×HJ7在农村进行规模化中秋蚕饲养与缫丝应用试验,符合生产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干旱及复水处理下坪用黑麦草和高羊茅抗旱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冷季型草坪草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品种凌志(Barlexas)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品种首相(Premier)为供试材料,研究其在干旱胁迫和复水过程中的生长、形态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草坪草在干旱胁迫期间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水势、蒸散量、土壤相对含水量、草坪质量、生长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质膜透性(以相对电导率表示)、萎蔫率呈上升趋势;复水后两草种叶片相对含水量、萎蔫率、叶片水势、生长速率和凌志草坪质量恢复到对照水平,两草种质膜透性、蒸散量和首相草坪质量未恢复到对照水平。胁迫期间凌志各指标可保持较好水平,变化幅度也相对较低,复水期间凌志各指标恢复速度快,复水结束时较多指标恢复到胁迫前水平,说明高羊茅品种凌志的抗旱性及恢复能力优于黑麦草品种首相。  相似文献   

8.
采用多个亲本品种复合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4个夏秋用家蚕新品种,并组配四元杂交组合青·行×进·锦,定名为玉蚕一号。玉蚕一号参加家蚕新品种实验室联合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的实用经济性状优良,表现出抗逆性强、耐高温多湿、产茧量性状稳定、茧丝品质优的特点:4龄结茧率和虫蛹生命率分别为97.16%、94.41%,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相仿;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为1.658 g、0.384 g、23.16%,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3.88%、11.95%和1.67百分点;万蚕收茧量和万蚕茧层量为16.054 kg、3.718 kg,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3.51%和11.55%;干茧出丝率43.74%,比对照品种提高1.09百分点;一粒茧丝长1 119.5 m,比对照品种增加123 m;解舒率77.87%,与对照品种相仿;洁净92.4分,略低于对照品种;张种产茧量33.20 kg,略高于对照品种。新品种已于2013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家蚕品种“桂蚕2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0×7·11"是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育成的强健性春秋用四元杂交蚕品种。实验室联合鉴定结茧率98.26%,虫蛹率95.60%,一茧丝长1111.6m,解舒率76.84%,净度94.38分。农村联合鉴定单张产茧量38.61kg,比对照品种"两广二号"增产10.22%,一茧丝长986.7m,解舒率72.22%,净度93.47分。主要经济性状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相比,结茧率、虫蛹率等强健性指标没有差异,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增产显著,一茧丝长、净度等均略有提高;繁育性能良好。该品种具有强健、优质、高产、易繁等优点,适合广西亚热带蚕区的春秋兼用。2009年5月18日,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桂蚕2号"。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多个亲本品种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夏秋用家蚕新品种玉蚕二号(应·行×创·秀)。经广西家蚕新品种实验室联合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表明该品种具有优良的实用经济性状。在实验室鉴定中,结茧率、虫蛹率分别为96.03%、92.73%,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相仿;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分别为15.751 kg、3.701 kg,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2.33%和11.95%;干茧出丝率43.34%,一粒茧丝长1 062.0 m,分别比对照品种高1.09个百分点、61.5 m;解舒率72.11%;净度87.5分。在农村联合鉴定中,单张产茧量33.06 kg,与对照品种相仿;茧层量、茧层率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5.44%和1.15个百分比;解舒率67.77%,洁净93.1分。该品种已于2013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北方蚕业》2020,(2):30-32
2019年秋蚕期,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对桑蚕品种鲁21×鲁22进行了实验室鉴定。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孵化良好、发育整齐、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均优于对照品种,但死笼率高,丝质成绩均不如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12.
航天育种是近十几年来快速发展的农业高科技新领域,已经变成一种主要的诱变育种方法。本研究以航天搭载的紫花苜蓿种子为基础材料,选育出我国第一个航天诱变多叶型紫花苜蓿新品种“航苜1号”。为验证该品种的生产性能,在兰州进行生产性能的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多叶性状使航苜1号叶量比对照增加5.72%;干草产量(14237.5 kg/hm2)比对照提高13.26%;第一茬和第二茬草开花初期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0.08%和18.42%,分别高于对照2.97%和5.79%;18种必需氨基酸为12.32%,高于对照1.57%;微量元素明显优于对照品种。多叶率与其他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多叶率和草产量、粗蛋白、氨基酸总量呈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该品种具有多叶率高、产草量高和营养含量高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2017年秋,在安康市农村试验点进行了华康2号与明丰×春玉的比较试验。从试验成绩看,华康2号的各项经济性状指标与对照种无明显差异,死笼率明显低于对照,茧质和抗逆性明显优于对照,可作为夏秋季蚕品种用于生产推广。  相似文献   

14.
苜蓿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新疆大叶苜蓿为对照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对苜蓿的出苗速度、生育期、产草量、抗寒性、抗病性及根茎直径与根茎入土深度等项指标调查研究结果表明,FunduleaⅠ苜蓿出苗速度高于对熙2.8%,第2,3年干草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6.4%与12.4%,成熟期比对照提前9~16d,且抗霜霉病。就抗寒性而言,FunduleaⅠ苜蓿第2年越冬率略低于对照新疆大叶苜蓿,第3年与对照品种相同,2种苜蓿干叶率相比,FunduleaⅠ苜蓿低干时熙品种新疆大叶苜蓿。  相似文献   

15.
针对蚕丝被消费市场对原料茧的巨大需求,利用茧型大、茧层厚的家蚕种质资源,通过杂交育种并结合纯系分离定向选择技术,育成了万蚕产茧层量高、茧丝纤度粗的蚕丝被生产专用家蚕新品种丝棉1号.该品种具有孵化眠起齐一、熟蚕齐涌、茧型大、茧层厚、双宫茧率高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万蚕产茧量和万蚕产茧层量分别比对照品种秋丰×白玉提高16.05%和22.75%,茧丝纤度>3.556 dtex,出丝率高出对照品种0.89百分点,出棉率比对照高3.29百分点,丝棉的压缩率(55.20%)和回复率(93.0%)均达到蚕丝被国家标准中优等品的指标要求.丝棉1号于2020年5月通过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华东地区环境条件较好的季节饲养.  相似文献   

16.
"渝黔绿茧"是家蚕特殊用途新品种,属于天然绿色茧.以贵州省大量推广的"贵蚕1号"为对照,对该品种进行区试.通过对催青、龄期经过、结茧率、死笼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茧色以及产值等多项指标的调查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渝黔绿茧"品种的茧丝成绩已经达到常规家蚕品种实际生产水平,其产值远高于普通家蚕品种,其茧色为淡绿色,可促进地方民族家蚕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871×872"为对照,比较"川山×蜀水"和"华康2号"两对家蚕品种晚秋季在黔江区的生产表现。试验表明:"华康2号"的病死蚕率高于对照,茧层率低于对照;"川山×蜀水"四龄结茧率表现优于对照;对照品种"871×872"的万蚕结茧量和茧层率优于试验品种,但抗病性稍差。  相似文献   

18.
《北方蚕业》2018,(3):30-32
2017年秋季,对湖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7对家蚕新组合进行了实验室鉴定。7对家蚕新组合均发育整齐、上蔟齐涌,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头蚕茧层量性状指标超过对照品种,其茧丝质优良,综合经济性状以菁9×镇J2品种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9.
2018年春,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对9801×9802、鲁87×鲁88、苏婴×熙阳3对桑蚕新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这3对品种的茧层率、四项经济性状、上车率均高于对照品种,死笼率、普通茧重量百分率、解舒率均低于对照品种。苏婴×熙阳茧丝纤度细,缫丝成绩好。  相似文献   

20.
添食壳寡聚糖对家蚕茧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夏芳、秋白品种为对象,研究添食壳寡聚糖对家蚕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3龄蚕和5龄雄蚕添食壳聚糖与对照相比,蚕的生长和茧质指标均无明显差异;5龄雌蚕添食壳聚糖与对照相比,解舒率显著增加,平均粒茧落绪次数显著减少,而其他指标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