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生物质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科学高效地推动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既是破解资源短缺、落实双碳目标的基本抓手,也是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可持续生产与消费的核心动力。瑞典作为全球第一批实现碳达峰的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启动了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进程,政策行动路径不断演进完善,逐步形成了以生物质供热为基础、生物质发电为补充、生物质交通运输为未来发展方向的能源化模式。基于当前我国推动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的需求,本文系统梳理了瑞典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发展脉络、主要政策行动和关键成果,挖掘了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管理和模式的典型经验,并结合我国生物质资源的禀赋条件、利用需求和转化利用问题,从顶层设计、管理体系、转化利用模式和核心技术四个方面剖析了启示性建议对策,以供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中央与地方出台系列政策及文件探索绿色金融发展路径,绿色金融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监管性法律法规缺乏,精细化、针对性不足,法律文件位阶低,重复性多等问题。主要由于绿色金融在我国起步晚、配套机制不完善、绿色金融市场自身的不成熟以及法律内在属性桎梏,使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留在"浅绿"阶段。法律作为外在机制发挥作用,需要以绿色金融的内部机制为基础,完善高位阶法律的基准性功能、政策补充机制、监督保障机制、法律资源整合运行机制、绿色金融制度更新机制,寻找法律有限但关键的发力点,逐步融入绿色金融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董克库 《乡村科技》2020,(8):72-72,75
近年来,林业资源管护逐渐成为我国林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是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键措施。但是,当前我国林业资源管护存在一些问题,如过于重视眼前利益、供需关系失衡、资金投入不足、法律制度不完善等,严重制约了管护工作高质高效开展,需要在日后工作中不断加以改善和优化。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林业资源管护现状,并探讨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每年产生农业生物质资源量约为213.8万 t ,将其充分利用,有助于缓解能源压力和促进经济发展.介绍了北京市农业生物质种类及资源量,重点分析了其主要利用方式,并从原料收集、利用技术、经济收益以及相关政策4个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研究发现,北京市农业生物质利用潜力大,但利用不充分,需要建立完善的循环回收利用的管理体系,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5.
李军刚  王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198-2201
通过对我国农村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政策环境和内容进行分析,建议政府加大生物质能产业化的技术研发和技术引进力度,加强对生物质能产业的市场监管和政策扶持,建立生物质能产业碳汇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生物质能产业的领导机制和宣传推广机制,以促进我国农村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为总结日本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的成功经验,在J-STAGE、CINII和CNKI等网站检索1970—2021年以来日本有关秸秆综合利用的文献,归纳和分析日本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出台的政策、制定的法律法规等,并对中日秸秆资源管理政策、法律和法规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70—2021年日本形成了以目标政策为指引,以法律法规为保障,以财税等经济扶持政策为动力较为完善的秸秆利用政策、法律和法规体系。在政策制定方面,日本重视发展战略的引导作用,2002年开始出台了《日本生物质战略》等一系列战略,注重秸秆后续产品的扶持力度,实施了政府采购、终端产品补贴、绿色电力交易制度等政策。在法律法规方面,建立了涵盖基本法和专项法较为完善的法律框架体系,具体包括环境保护类法规、生物质能源类法规和电力类法规等16部,内容相对细化、覆盖面广、针对性较强。《生物质利用促进法》和《关于促进农林渔业有机物质资源作为生物燃料原料利用的法律》等对秸秆等生物质发电、成型燃料等利用方式做出具体规定,《肥力促进法》将秸秆直接还田上升至国家法律层面。最后基于中国的国情,提出4个方面的经验启示,包括制定国家、区域生物质能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河北省生物质能源产业及科技发展情况进行定性研究,系统分析了河北省生物质能源产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内容,可为河北省生物质能源产业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和长远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支撑。具体的发展建议有: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创新联盟;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创新效率;构建服务体系,提供高效服务;创新投入机制,实施优惠政策;注重引进创新,完善创新链条;重视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张雯  欧阳子健  苏盼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29-13932
近年来,生物质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全社会重视。以湖北省当阳市为例,对农村生物质的能源利用进行了调查分析,重点探讨该地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以期为我国广大农村合理、高效利用生物质能提供经验与借鉴。研究发现生物质发电面临原料供应不足和环境污染问题,而当地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也存在一定不足。基于此,提出了应优化电厂原料供应、促进生物质资源梯级开发、引进先进技术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秸秆高值化利用现状与困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秸秆是农作物收获后剩余的重要生物质资源。我国农业秸秆资源化利用正处于初始期向成长期过渡的关键时期。秸秆资源化利用面临着总量大,但区域特色明显、产品附加值低、商业化应用不足的困境。基于我国农业秸秆资源现状和高值化利用视角,重点分析了秸秆综合利用中的经济效益和技术困境,并提出发展路径,即围绕秸秆的高值化利用,重点加强相关领域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坚,拓宽和提升秸秆转化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和能力。可为下一阶段我国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河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一直是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在总结了河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基础上,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从体制机制、政策环境、研产结合、转化动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支持政策、优化转化环境和完善体制机制等对策,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相似文献   

11.
农业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有助于缓解资源约束、减少环境污染。秸秆纤维素是细胞壁中最主要的物质,与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稳定嵌套,难以分离。因此,秸秆有效组分分离提取是实现其高值化利用的基础和关键。本文对秸秆中纤维微观结构、形成机制及理化性质进行深入阐述,介绍了提取纤维素的多种技术,并对纤维素分离原理与优缺点进行了凝练。针对现有技术壁垒及局限性,展望秸秆纤维分离、提取及纯化等的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以期为探索出高效绿色环保的工艺技术,实现秸秆纤维素的高值化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国内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的现状调研,结合我国华北、东北地区乡村在人居环境和资源清洁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汇总了乡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生物质燃料利用技术和有机废弃物建筑原料化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从废弃物类型、工艺路径、技术指标、技术优缺点以及地区适应性、量化指标等方面,对这三项村镇资源清洁利用技术的发展进行对比分析,提供了可持续研究的方向。从华北、东北村镇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的角度,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综合型资源清洁利用技术方案,即整合多元有机废弃物发酵利用技术、生物质混合物料低氮燃烧供暖技术、主被动结合的村镇建筑构造技术和人居环境信息化技术,为华北、东北村镇人居环境改善补充技术方案,推进村镇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与乡村振兴的相向而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问题及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认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全面把握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与举措,对于有效贯彻落实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从新发展理念的角度全面诠释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及举措。研究认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协调为内生特点、绿色为普遍形态、开放为必由之路、共享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从新发展理念视角看,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创新不足、协调不力、绿色理念缺失、开放水平不高、共享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推进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需要着力于增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活力、改善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协调缺陷、深化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理念、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开放水平、完善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现阶段畜牧业转型的攻坚要点及保障政策,首先从畜牧业发展历程和外部突发事件冲击的视角,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界定为能够更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优质安全畜产品需求的畜牧业发展动力结构、发展方式、发展环境和发展结果。在此基础上,阐明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内容应包含发展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随后结合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对照高质量发展内涵与内容,提出现阶段我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攻坚要点,包括推动创新驱动改革、加大科技赋能、倡导绿色发展、促进制度创新、改善畜产品供给结构等方面。最后提出助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政策,包括处理好畜牧业政府部门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创新政策工具、因事施策、提高财政资金效率、建立畜牧业政策纠偏与容错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畜牧业发展,大量病死畜禽尸体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和公共安全问题。病死畜禽尸体也是潜在的生物质能源,因此对于病死畜禽的处理方式的导向应该是无害化与资源化结合。通过归纳我国对病死畜禽的处理方式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建议完善补偿机制,合理选择处理方法,推广堆肥发酵法、高温生物降解法等可实现资源化利用的方法,研发资源化利用的新技术,保障产品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绿色发展背景下农业生态补偿理论内涵与定价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颖  梅旭荣  杨鹏  刘静 《中国农业科学》2021,54(20):4358-4369
【目的】绿色发展背景下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已成为我国农业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极为迫切的战略任务。生态补偿标准直接影响政策内部化外部效应的实际效果,重新界定农业生态补偿的理论内涵,确定补偿定价的思路及依据,是提高补贴政策准确性和指向性有效途径。【方法】综合运用规范分析及归纳和演绎法,重新定位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边界,系统划分农业生态补偿的类型与内容,尝试构建以外部效应测度为重点的定价机制,科学回答农业生态补偿“为什么补”及“补什么”等核心问题。【结果】一是科学解析农业绿色发展生态补偿的内涵:农业生态补偿是在对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中产生外溢效益(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补偿核心内容包含对农业资源资产保护补偿和对于农业绿色生产行为补偿两大部分。二是重建绿色生产技术产生的外溢效益与外溢成本价值,根据技术作用于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将补偿内容划分为4种类型:①资源开发建设补偿,针对环境正外部性减少和私人利益损失进行补偿;②资源保护利用补偿,针对生态资本保值和增殖行为进行合理回报;③环境污染治理补偿,针对降低环境负外部性的成本投入及损失给予报酬;④环境质量提升补偿,针对提升环境正外部性的投入及收益损失给予补偿。三是探明4种补偿类型的补偿标准核算依据,其中:资源开发建设补偿应以资源生产或维护的重置成本、资源资产预期收益及发展机会成本为依据;资源保护利用补偿应以资源保护者直接投入、发展机会成本及资源保护的生态服务价值为依据;环境污染治理与质量提升都属于绿色技术应用补偿,其补偿定价主要考虑额外生产成本、环境成本、发展机会成本及技术外溢效益价值等指标因素。【结论】我国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创新,一要从绿色生产的环境贡献视角,划分农业生态补偿政策边界:针对降低环境负外部性和提升环境正外部性生产行为的成本投入及个人利益损失进行补偿;二要从外部性双边界视角,确立补偿定价思路及原则:从理论研究的纵向边界和实践应用的横向边界两个方向,并结合政府财政支付能力确定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17.
我国秸秆粉碎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祖宇  郝玲  董良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753-1756,1759
我国是生物质产出大国,随着对生物质能的不断开发与利用,对生物质的粉碎就显得十分的重要。该文概述了我国秸秆粉碎机的研究发展现状,研究了现有粉碎机如铡切式、锤片式、揉切式和组合式粉碎机的结构特点、性能参数及粉碎的基本原理,阐述了今后秸秆粉碎机的发展趋势,提出要重视对秸秆粉碎机的理论研究与创新,优化现有的粉碎设备,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有机型,使各种机型的主要工作部件实现标准化。发展一体化联合加工设备,大力开拓秸秆粉碎机的经济市场,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农村城镇化生态风险法律规制的规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如何在转型期的城镇化进程中,有效应对以生态风险为代表的各类风险,对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伴随着人口的聚集和工业的进驻,农村城镇化既会带来环境污染的不断累积,也会造成自然资源的大量耗费,同时也会占用大量的生态空间。基于对这些生态风险现状的分析,阐明我国在应对农村城镇化产生的污染累积性生态风险、资源耗竭性生态风险、生态空间占用性生态风险及复合型生态风险时,固然会受到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但更主要是因为出现了法律规制失灵的困境,存在着应对生态风险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司法救济效能有待提升、行政监管能力有待加强等滞碍因素。为有效规制城镇化生态风险,应以规范分析为进路,以法制生态化为方向,从完善生态立法,增强生态司法效能,提高生态执法能力等几个方面提出消解城镇化生态风险法律规制滞碍因素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粮食18年连续增产,持续7年保持在6.5亿吨以上高位。但我国人均农业资源少、作物生产成本高且面临从农劳力锐减和粮食进口量不断增加等诸多严峻挑战。因此,迫切需要深入探讨粮食生产科技前沿问题,并针对性寻求切实可行的创新发展方向。本文重点分析了国内外大田作物栽培领域科技前沿及其发展现状与趋势,根据我国当前大田作物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阐述了我国大田作物优质丰产高效协同栽培、固碳节能减排绿色栽培、“无人化”智慧栽培三方面的重大科技需求,针对性指出了我国大田作物优质丰产高效协同栽培、固碳节能减排绿色栽培和“无人化”智慧栽培三方面重点科技突破方向与路径。最后,从政策顶层设计与有效投入、加强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及实用产品研发、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大田作物栽培领域科技创新的措施及建议。未来大田作物栽培必须要通过优质丰产高效协同栽培,持续提高粮食产量前提下显著提升谷物品质与种植效益,通过以绿色为“底色”的节本增效栽培,实现显著减少物质投入和资源高效利用,通过农艺农机智能多方面融合创新,构建“无人化”智慧栽培,大幅度减少劳动力投入,有效提高规模生产效益,从而实现中国式的大田作物生产现代化,达到确保粮食安全与农产品有效的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