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许明丰 《花卉》2020,(8):9-10
由于人们对高品质果品需求的提高和劳动力成本加大,果园自然生草栽培技术逐渐得到推广。自然生草是以培养健康土壤和打造良好生态结构为基础,建立果园生物和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平衡性,从而更合理有效利用光、温、水、肥、气,达到生产有机果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笔者阐述了城市化进程中自然教育对于公众和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社区共建花园实施自然教育的可行性以及社区共建花园基于自然教育的场域设计,并以深圳市社区共建花园“企鹅花园”为例,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实地调研法等研究方法,对其功能分区、植物选配、设计原则和自然教育活动等加以分析,为社区共建花园可持续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提出建议,以期推动社区共建花园场域自然教育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满足自然教育功能的景观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园艺》2020,(3):170-171
自然教育是近两年飞速发展的一种培养孩子天性、释放潜在能力与天赋的教育形式。自然教育所需要的活动空间与现代园林设计密不可分。初步探讨如何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融入自然教育的理念,着重研究了道路、水景等园林要素的设计中如何融入自然教育元素,并就材质、色彩等细节提供了一些具体的设计策略,为更好地开发公园绿地的自然教育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宋晓青 《现代园艺》2022,(18):163-16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患有自然缺失症的儿童数量越来越多。近年来,自然教育作为解决儿童“自然缺失症”、发展儿童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之一,逐渐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乡村因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特色,作为自然教育场所具有其独一无二的优势。在“双减”的教育背景下,乡村自然教育旅游正逐渐成为国内的消费热点。本研究在分析自然教育介入乡村建设的优势、杭州乡村自然教育的发展现状及乡村自然教育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探寻乡村自然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尝试。  相似文献   

5.
陈佳 《花卉》2021,(12):195-196
为解决华北地区生态林资源分布不均匀和森林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本文以北京地区为例,对近自然养护模式在华北地区生态林保护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提出推行试点经验、完善林业治理制度等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原始绿地面积逐年减少,人们与自然的亲密接触空间越来越少,陪伴孩子长大的是城市钢筋水泥和占据空余时间的电子产品,与自然的疏离造成许多儿童患上"自然缺失症"。新时代素质教育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使孩子获得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因为中小学时期学生可塑性高,接受能力强,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强烈的探索欲。因此,在孩童最易接触的校园绿地推进自然教育,从小培养孩童的自然意识,减少自然缺失症的发生是十分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林冉 《花卉》2020,(8):274-275
在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对提高人们了解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种自然保护的主动战略,对自然保护区的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为此,本文以象头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本文对在自然保护区中开展自然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提出一些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公园迎来了建设热潮,公众与自然联结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城市综合公园因其在自然环境、交通便利、出行距离、活动安全和人群覆盖面等方面具有优势,逐渐发展为自然教育的重要阵地。笔者以深圳市建立的第一批城市综合公园自然教育中心之一——香蜜公园自然教育中心为案例,通过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和访谈等研究方法,探索城市综合公园自然教育中心构建及运作模式,以期为中国各城市综合公园开展自然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自然教育对指导人们了解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有着重大作用。随着近年来“自然缺失症”的人群不断增长,自然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不断得到重视。本研究论述了森林公园开展自然教育的情况和作用,并介绍了森林公园儿童活动空间面向青少年的自然教育的优势,由此提出了森林公园儿童活动空间实施自然教育的意见与措施,为以后我国森林公园的自然教育建设提供案例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自然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自然教育有助于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影响公众参与生态环保事业的积极性。作为中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应在自然教育方面起示范作用,为建设美丽大湾区作出积极的贡献。在粤港澳大湾区自然资源和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保护地自然教育进行合理构思,梳理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基础设施的构建,以及保护区自然教育软实力的构建,提高自然保护地统筹规划,自然教育资源充分有效利用的能力,充分发挥出自然教育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自然教育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以浙江大青山泉岗村为例,深入探讨基于卢梭自然教育观下的乡村儿童自然教育营地设计策略,以寻找重新连接家庭、孩子与自然的有效方法,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并为乡村振兴探索新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曾秀丹 《花卉》2021,(10):175-176
韶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韶关市中心城区,在自然教育方面,具有区位优势、自然生态条件优势,但特色森林资源待挖掘、公园知名度不高、自然教育专业专职人才缺乏.本文通过SWOT分析,提出公园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的建议,为公园开展自然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艳 《现代园艺》2021,(6):161-162
林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林业与自然保护,实现林业多样性发展,构建和谐生态环境。通过分析林业与自然保护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种植育苗技术落后,缺乏有效管理机制的问题,对此提出采用多样化育林技术,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病虫害防治和人才培养,提升林业保护重视程度等策略,以期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杨依兰  唐贤巩 《花卉》2020,(10):279-280
分析了我国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戏场地和自然教育行业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试图将自然教育与居住区内儿童户外游戏场地结合,为基于自然教育的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戏场地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胡毛  吕徐  刘兆丰  陈莎 《现代园艺》2021,(5):185-189
选取北美洲、欧洲、亚洲中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德国、日本3个国家的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其国家公园中自然教育的实践经验进行比较分析,结合国内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现状,总结出适用于国内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中的3条自然教育途径:完善自然教育的法规体系;完善自然保护地的管理体系及保障体系;促进自然教育实践模式的成熟与多元化。以期为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中自然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提高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从而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6.
在社区开展自然教育活动具有明显的优点。老年人、中年人、青少年、儿童、幼儿等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认知各有特点,而自然教育活动有观察类、体验类、分享类、综合类等不同类型。基于终身教育的理念,在社区建立适合于全年龄段的自然教育课程体系,并提出开展社区自然教育的安全保障措施和持续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陈华强 《花木盆景》2003,(12B):17-17
何谓“规则式”?何谓“自然式”?依笔的一孔之见,“规则式”的盆景应指的是在造型上按一定规定要求,采用相对固定的几种模式,按一定的方法方式创作出来的盆景。“自然式”盆景指的应是有一定的造型方法和规律可循,但法无定法、没有一定的固定模式规定,采用的是因材施艺的创作手法,创作出来的盆景有如自然界中的树木多种多样,故日“自然式”。  相似文献   

18.
赵梓娟  罗媛媛 《现代园艺》2022,(17):107-109
自然教育场域作为自然教育体系的重要载体,是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景观作为场地中重要的构成要素,是提高景观效果,也是展现自然教育资源、提升自然教育体验的有效途径。通过资料查阅,总结了我国自然教育场域的现状、景观美学评价的方法以及应用,梳理了能实践运用的方法以及实验步骤,并提出在今后的研究中通过开展调研及评价分析、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符合长沙本地乡土特征的自然教育场域景观美学评价体系,以期为自然教育的发展和基于自然教育场域的景观美学评价体系构建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寒地城市哈尔滨市闽江小区社区花园为例,结合场地的自然现状,对寒地社区花园的空间塑造、景观营造、活动开展和后期维护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以期科学有效地解决地域性、寒地气候性问题,并为以儿童自然教育为背景的寒地社区花园营造设计方法提供一种新的实践指导.通过分析使用荒废的社区绿地空间作为儿童自然教育载体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提出了功能布局科学合理、儿童老人友好、生态可持续化、后期维护管理共治、适应寒地特性的社区花园景观营造与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自然风景区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并分析了自然风景区的定义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希望对自然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