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亚麻种质创新工作采用外源总体DNA导入,Co60-γ射线处理种子、植株以及利用雄性核不育材料进入转育等方法创造新类型、新材料,提供给育种家,培育出一批优异亚麻新品种,促进了亚麻生产的飞速发展.随着新的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突破,对今后种质创新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亚麻优异种质创新利用及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路颖 《中国麻作》2000,22(3):21-24
亚麻种质创新工作采用外源总体DNA导入,Co60-γ射线处理种子,植株以及利用雄性核不育材料进入转育等方法创造新类型,新材料,提供给育种家,培育出一批优异亚麻新品种,促进了亚麻生产的飞速发展,随着新的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突破,对今后种质创新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甜菜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平  潘荣 《中国糖料》2005,(4):26-29,37
通过对107份甜菜种质的主要农艺性状鉴定和品质分析,鉴定筛选出一批甜菜优异种质资源.再经两年多点的异地鉴定试验,对其参试种质的丰产性、高糖性和抗病性进行综合的评价及稳定性分析,从中选出9份产质量性状非常稳定的优异种质材料,其中优异种质79018具有丰产性、抗褐斑病及适应性好等特点,达到了国家甜菜优异种质一级标准,目前已被国内主要甜菜育种单位配制杂交组合,并参加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4.
麻类优异种质的创新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种质资源是育种和生产重要的物质基础,种质创新是种质资源研究的核心。通过多年的系统研究,我国麻类种质资源研究已跃居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世界麻类资源大国。但是,麻类种质创新落后、育种材料遗传基础狭窄、可利用资源贫乏的矛盾还十分突出,种质资源研究与育种和生产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报告了麻类种质创新的方法和技术,麻类优异基因源的发掘和利用,“十五”苎麻、红麻、亚麻、黄麻优异种质创新和利用的成果,对今后的麻类种质创新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多胚亚麻种质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多胚亚麻种质资源的引进、保存、遗传、诱导及多胚苗的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和种质创新利用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选出株高、纤维含量及多胚率等表现不同的株系19个,创制多胚种质115份,本研究对亚麻种质多胚性保持、提高及利用具有一定意义,同时,还对多胚亚麻育种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作物种质资源是育种和生产重要的物质基础,种质创新是种质资源研究的核心.通过多年的系统研究,我国麻类种质资源研究已跃居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世界麻类资源大国.但是,麻类种质创新落后、育种材料遗传基础狭窄、可利用资源贫乏的矛盾还十分突出,种质资源研究与育种和生产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报告了麻类种质创新的方法和技术,麻类优异基因源的发掘和利用,"十五"苎麻、红麻、亚麻、黄麻优异种质创新和利用的成果,对今后的麻类种质创新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亚麻种质资源的研究与评价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路颖 《中国麻业》2004,26(5):212-216
本文介绍了我国亚麻生产、种质资源的分布特点、生态类型、搜集保存、鉴定评价以及种质资源的利用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亚麻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八五"九五"期间收集的464份国内外亚麻种质资源进行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抗逆性鉴定及综合评价.筛选出早熟资源261份、原茎产量高资源314份、纤维产量高资源268份、种子产量高资源137份、抗逆性强资源60份,可作为育种的基础材料和种质创新等利用.  相似文献   

9.
国外亚麻种质资源的引进、研究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出遗传基础好、抗病性强、综合性状好、品质优良等从国外引进的亚麻优异种质资源12份.并在育种中广泛利用.育成10个具有高纤维、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的优良品种.这些品种资源的引进与利用,丰富了我国亚麻的遗传基础,提高了育种水平,对推动亚麻生产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亚麻种质资源进行了聚类分析并探讨了核心品种的抽取方法.以134份亚麻品种为材料,通过14个性状的分析,采用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根据树状图,将该亚麻群体分为7个类群,对各类群品种性状进行了分析.根据取样比例,将该群体分为23个组,在各组内,采用随机抽样、按样品间最小遗传距离和最大遗传距离抽样三种方法,构建了3个亚麻核心种质库,并加以比较.结果显示最大遗传距离法构建的核心种质库,能最大限度地保存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亚麻品种资源的聚类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52个国内亚麻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形成了亚麻品种的系统分类,亚麻可分为4个品种群.其中品种群Ⅱ包含两个亚群,亚群Ⅰ为油用及油纤兼用类型,亚群Ⅱ为纤维用类型.亚群Ⅱ包括了我国主要栽培品种,这些品种抗病性强,产量水平高,农艺性状优良.品种群Ⅵ的明显特点是主茎分枝多,单株果数多,抗病性强,其中红木65和匈牙利5号为我国品种选育的骨干亲本.  相似文献   

12.
亚麻品种资源对枯萎病的抗性评价 —0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亚麻枯萎病病圃,对508份国内外亚麻品种资源进行了抗枯萎病的鉴定和评价,按照参试品种较统 一感病对照发病率的降低率,把抗枯萎病程度划分为高抗(HR) 、中抗(MR) 、低抗(LR) 、低感(LS) 、中感(MS)和高 感(HS)共6个级别。各个级别的品种资源数分别为45、38、64、92、112 和157;分别占试验资源总数的8. 9%、 7. 5%、12. 5%、18. 1%、22. 1%和30. 9%。高、中抗资源共计16. 4%。筛选出的高抗和中抗枯萎病资源中有41份 属于首次报道,其中包括13份国外引进品种、7份国内地方品种和21份国内育成品种,一些重点抗源已成功地应 用于亚麻抗枯萎病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13.
国外引进油用亚麻品种资源农艺性状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从国外引进的256份油用亚麻品种资源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和系统聚类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7.51%~92.43%,表明各材料间农艺性状遗传变异丰富,类型广泛;2)主成分分析将主要农艺性状凝聚为4个主成分,分别为“单株果数因子”、“株高因子”、“千粒重因子”和“果粒数因子”,这4个主成分对总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33.85%、25.95%、16.32 %和12.05%,累计贡献率为88.17%;3)系统聚类分析将256份品种资源在欧氏距离D=34.42水平上聚为六大类群,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材料主要集中在第Ⅲ、第Ⅳ类群,包括76份材料,这些材料株高适中,单株分茎、分枝能力强,单株果数多,单株生产力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作为优异基因资源可以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亚麻枯萎病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从亚麻枯萎病的发生、发展、危害、病原菌传播途径到病害综合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该病的发生与品种、土壤类型及气象因素等诸方面的关系,为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明确了带菌土壤和种子是该病害主要侵染源和传播途径,用药剂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同时建立综合防病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丰产早熟抗病亚麻新品种天亚8号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亚8号是以列诺特为母本、天亚6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不同生态区穿梭选育而成的丰产早熟抗病油纤兼用型亚麻新品种,具有丰产性好、抗病性强、油分品质较好、早熟、适应性广等特点.甘肃省区试平均产量1 324.95kg/hm2,比对照陇亚8号增产10.2%.全国(华北、西北)胡麻区试平均产量1 729.8kg/hm2,比对照品种陇亚8号增产6.29%.生产示范最高产量3 062.3kg/hm2,比当地对照品种平均增产11.89%.籽实平均含油率39.07%,其中亚油酸含量14.35%,亚麻酸含量52.98%.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密度与亚麻纤维形成发育的关系 ,结果表明 :亚麻植株横切面上的纤维细胞数无论密度如何变化 ,均以中部最多 ,下部次之 ,上部最少。纤维细胞大小 :下部最大 ,中部次之 ,上部最小。在快速生长期以前 ,茎中部的纤维细胞数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而纤维细胞群数则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开花后直到工艺成热期 ,茎中部的纤维细胞均以中密度最多 ,分别为 5 30个和 6 6 2个 ;纤维细胞群数则以其最少。  相似文献   

17.
杨学 《中国麻业》2002,24(6):17-20
从亚麻锈病的发生、发展、危害及病原菌生长发育规律到病害综合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该病的发生与品种、土壤类型及气象因素等诸方面的关系,为病害防治提了理论依据;也明确了带菌土壤和种子是该病害主要侵染源和传播途径,用药剂防治效果可达75%以上;同时建立了综合防病体系。  相似文献   

18.
来自西欧(含美国)的材料综合经济性状最好,引种与利用价值最高;来自俄罗斯(含东欧)的材料主要经济性状也表现良好。在品种进步上,国外先进种麻国家产量的提高是在不增高株高和不延长生育期的前提下实现的;国内则靠增高株高和延长生育期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天亚7号油纤兼用型亚麻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围绕高产、抗亚麻枯萎病和油、纤两用的育种目标,利用复式杂交选育出了天亚7号亚麻新品种,并且在自然和人工病圃内进行了抗亚麻枯萎病的鉴定。在品比和区试过程中,天亚7号表现显著增产,籽实含油率达41.9%,工艺长度50.7cm。在自然病田内苗期死亡率0.19%,在病圃内成株期发病率为3.2%,其它综合性状均优于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