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雨露沤麻是我所研究推广的一项工省效宏的亚麻沤制新技术,东北地区推广后取得很大效益.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导致出麻率低和纤维品质劣的问题一直没能解决.本文探讨了在5月20日至9月1日适宜温度内铺麻,采用间隔48小时人工喷水4毫米的新技术,以弥补自然降水的不足,增加沤麻湿度,改善沤麻环境,缩短沤麻周期,提高长麻率0.9-3.4个百分点,纤维号提高2号.该项技术对指导雨露沤麻工作和雨露沤麻工厂化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提高雨露沤麻品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宋宪友 《中国麻作》2000,22(2):41-43
雨露沤麻是我所研究推广的一项工省效宏的亚麻沤制新技术,东北地区推广后取得很大效益,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导致出麻率低和纤维品质劣的问题一直没能解决。本文探讨了在5月20日至9月1日适宜温度内铺麻,采用间隔48小时人工喷水4毫米的新技术,以弥补自然降水的不足,增加沤麻湿度,改善沤麻环境,缩短沤麻周期,提高长麻率0.9-3.4个百分点,纤维号提高2号,该项技术对指导雨露沤麻工作和雨露沤麻工厂化有一定  相似文献   

3.
亚麻鲜茎雨露沤制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雨露麻以其生产方式简单,成本低,不污染环境而被广泛应用,但传统的雨露麻采用人工收获,在多雨季节里原茎保存困难,常发生霉烂.给工农业均造成损失.鲜茎雨露沤麻技术的提出解决了这一问题,同时使沤麻时间提前10天左右,亚麻收获就开始沤制,充分利用了亚麻收获季节的高温和降雨.沤麻速度快,沤麻时间缩短,降低了生产成本,麻率相对提高0.5-1个百分点,纤维强度增加1.2-2.7kg.此项技术对我国雨露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亚麻鲜茎雨露沤制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吴广文 《中国麻业》2002,24(2):18-21
雨露麻以其生产方式简单,成本低,不污染环境而被广泛应用,但传统的雨露麻采用人工收获,在多雨季节里原茎保存困难,常发生霉烂。给工农业均造成损失。鲜茎雨露沤麻技术的提出解决了这一问题,同时使沤麻时间提前10天左右,亚麻收获就开始沤制,充分利用了亚麻收获季节的高温和降雨。沤麻速度快,沤麻时间缩短,降低了生产成本,麻率相对提高0.5-1个百分点,纤维强度增加1.2—2.7kg。此项技术对我国雨露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西双版纳种植的云麻1号进行大麻雨露沤制技术研究。选择直径为5—10mm的原茎做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本试验中以温度为25℃以上,降雨量在250mm以上,相对湿度为80%的条件为最好。在版纳地区最佳的沤麻时间为6—10月份,铺麻厚度为80—100mm,以有植被的场地最适合雨露沤麻。本文对铺麻后的翻晒、浇水及收麻做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西双版纳种植的云麻1号进行大麻雨露沤制技术研究。选择直径为5-10mm的原茎做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本试验中以温度为25℃以上,降雨量在250mm以上,相对湿度为80%的条件为最好。在版纳地区最佳的沤麻时间为6-10月份,铺麻厚度为80-100mm,以有植被的场地最适合雨露沤麻。本文对铺麻后的翻晒、浇水及收麻做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7.
麻田沤麻的好处和沤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六十年代,我县大部分产麻社队利用自然池塘、河滨等水源沤麻。由于池塘,河滨等水源的水深不同,水温不一,麻皮发酵不匀,沤洗的纤维品质较差,且大量的麻叶和胶杂物质溶于水中,随水流失而污染水质,给群众饮水和发展养鱼业带来困难.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从1972年起,我们采取就地收麻、就地沤麻的办法,1975年,在全县麻区推广这项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研究亚麻重迎茬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除草技术、雨露沤制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亚麻种植、雨露沤制、初加工一体化生产配套技术.2001-2002年对该技术进行了示范推广,推广面积5373公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搞好试验示范改革沤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麻田就地沤麻 红麻高产优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南县1979年种黄麻、红麻56700亩,一般亩产鲜茎9000斤左右,全县总产鲜茎在5亿斤以上,要将这样多的鲜茎加工浸洗好,水源是个很大的问题,加之砍麻节季集中,只有半个月左右,劳力十分紧张,搬运也很困难,在沟港、池塘水源不足的情况下,怎样解决沤麻的困难呢?用什么办法保证丰产丰收,优质高产?南县农业部门在实践中研究总结,积极推广麻田就地沤麻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中国麻作》1980,(3):33-35
黑龙江省是我国纤维亚麻主要产区,历年栽培面积六十万亩左右,分布在呼兰、海伦、巴彦、拜泉等11个县,还有些适合种植亚麻的沿江河流域和地势比较低洼地区及边远地区,因没有亚麻原料加工厂和交通不便,影响了群众种植亚麻的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一实际生产问题,提出亚麻就地种植、就地沤麻、就地加工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影响亚麻天然水浸沤麻的水源水质、水温、pH值、浴比和无机盐等项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厌氧细菌含量较高的塘水,脱胶时间最短;沤麻水适当稀释可加速再次沤麻;亚麻天然水浸沉麻的适宜水温、pH值和浴比分别为30-35℃、7.0-8.0和1:30-40;添加0.05%的(NH4)2HPO4可缩短脱胶时间33%左右。  相似文献   

13.
在六十年代,我县大部分产麻社队利用自然池塘、河滨等水源沤麻。由于池塘、河滨等水源的水深不同,水温不一,麻皮发酵不匀,沤洗的纤维品质较差,且大量的麻叶和胶杂物质溶于水中,随水流失而污染水质,给群众饮水和发展养鱼业带来困难.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从1972年起,我们采取就地收麻、就地沤麻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15.
湖南南县1979年种黄麻、红麻56700亩,一般亩产鲜茎9000斤左右,全县总产鲜茎在5亿斤以上,要将这样多的鲜茎加工浸洗好,水源是个很大的问题,加之砍麻节季集中,只有半个月左右,劳力十分紧张,搬运也很困难,在沟港、池塘水源不足  相似文献   

16.
红麻稻田高埂沤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亚麻天然水沤麻过程中的脱胶微生物数量,果胶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的活性,以及水体的pH、还原糖、含氮量、COD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探明了亚麻天然水沤麻过程中微生物类群与数量、脱胶酶活性、水体特征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亚麻种植、雨露沤制、初加工一体化生产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研究亚麻重迎茬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除草技术、雨露沤制技术研完的基础上,提出了亚麻种植、雨露沤制、初加工一体化生产配套技术。200l-2002年对谈技术进行了示范推广,推广面积5373公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中国麻业》1980,(3):33-35
黑龙江省是我国纤维亚麻主要产区,历年栽培面积六十万亩左右,分布在呼兰、海伦、巴彦、拜泉等11个县,还有些适合种植亚麻的沿江河流域和地势比较低洼地区及边远地区,因没有亚麻原料加工厂和交通不便,影响了群众种植亚麻的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一实际生产问题,提出亚麻就地种植、就地沤麻、就地加工的技  相似文献   

20.
文章指出了亚麻机械收获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办法 ,阐述了机械拔麻的推广前景 ,对我省雨露麻生产现代化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