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纤亚麻品种的茎解剖特点是:韧皮部、纤维层和木质部的相对厚度要大于低纤品种,而髓腔半径的相对值小于低纤品种;高纤品种的单纤维细胞比低纤品种的略粗,且细胞壁略厚.  相似文献   

2.
不同基因型亚麻不同茎段出麻率及纤维含量的变化规律相似,均呈抛物线状,可用Y=A+BX-CX2表示。高纤亚麻品种不同茎段的出麻率与纤维含量均高于低纤品种,其抛物线方程的常数项A和一次项系数B均高于低纤品种。茎中下部(2~6段)的纤维贡献超过60%,表明亚麻茎中下部的纤维分布最多。  相似文献   

3.
亚麻茎上纤维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明  李彩凤 《中国麻作》1999,21(2):24-26
不同基因型亚麻不同茎段出麻率及纤维含量的变化规律相似,均呈抛物线状,可用Y=A+BX-CX^2表示。高纤亚麻品种不同茎段的出经与纤维含量的均高于低纤品种,其抛物线方程常数项A和一次项系数B均高于低纤品种。茎中下部的纤维贡献超过60%,表明亚麻茎中下部的纤维分布最多。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国家种植结构调整,促进黑龙江亚麻产业发展,实现优质、高纤、抗病、抗倒伏育种目标,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纤、抗性强亚麻品种黑亚12号为母本,以高纤、抗倒、早熟的法国品种Ilona为父本杂交选育出了98110-3。经试验该品系原茎、全麻、种子产量分别为6141.1、1556.2、636.3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7.5%、25.3%和13.5%。全麻率30.8%,比对照高1.8个百分点。于201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推广,定名为黑亚23号,同时提出了该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10年参加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常规中早熟棉花品种的综合表现分析,结果表明:中植棉GD89、山东SF06早熟性好、产量水平高、纤雏品质优。  相似文献   

6.
糯稻品种的千粒重和比重略小于籼粳稻品种,使其产量要比近等质的籼、粳稻品种平均低5%左右。对糯玉米及其等质基因系非糯玉米成熟过程中籽粒水分含量的研究发现糯与非糯有差异。武田和义用水稻品种台中65及台中65糯  相似文献   

7.
留桩高度对再生稻源库性状与物质运转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8个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研究了留桩高度对再生稻源库流特性的影响。根据不同留桩高度下再生稻产量,将供试品种分为3种再生类型:高桩再生型、低桩再生型和中高桩再生型。留桩高度降低,再生稻有效穗数减少而每穗粒数增加,而低桩再生型品种每穗粒数增幅更大;高桩与中高桩再生型品种再生稻叶面积指数以高桩处理最大,而低桩再生型品种随留桩高度下降而增大;高桩再生型品种灌浆期光合速率以中、高桩处理较大,中高桩与低桩再生型品种齐穗期以高桩处理最大,齐穗后10 d和20 d以中低桩处理较大;高桩再生型品种再生稻作物生长率以高桩处理最高,而中高桩、低桩再生型品种以低桩或中桩处理最高;中高桩与低桩再生型品种再生稻枝梗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留桩高度下降而增强,而高桩再生型品种表现相反;高桩再生型品种茎鞘碳水化合物转运率以高桩处理较高,而低桩再生型品种以中、低桩处理较高。可见,留桩高度对再生稻源库流特性的影响与品种的再生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双亚六号品种是采用复合杂交方法(7410-95)F1×(黑亚三号×Ariane)F1经混合个体选择育成的。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高纤、多抗、熟期适中等优点,原茎、纤维和种子每公顷产量分别为6581.84、985.6和678.8kg分别比对照品种黑亚七号增产10.3%、34.4%和23.1%。长麻率18.6%,比对照高3.1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8.6kg、可绕度50.2mm、分裂度455m·g-1,属高纤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9.
亚麻新品种“双亚六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双亚六号品种是采用复合杂交方法F1×F1经混合个体选择育成的。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高纤,多抗,熟期适中等优点,原茎,纤维和种子每化顷产量分别为6581.84,985.6和678.8kg分别比对照品种黑亚七号增产10.3%,34.4%和23.1%。长麻率18.6%,比对照高3.1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8.6kg,可绕度50.2mm,分裂度455m.g^-1,属高纤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10.
黑亚16号是以高纤、抗病、抗倒、早熟的俄罗斯亚麻品种俄—5为供体,以我所育成的优质、高纤、抗旱品种黑亚7号为受体进行DNA导入,于2000年D4代决选出了亚麻新品系D96021-1。经两年鉴定试验和两年区域试验均表现出高纤、优质、抗病、抗倒等优点。2005年生产试验原茎产量5842.3kg h/m 2,比对照增产11.8%;长麻产量986.6kg h/m 2,比对照增产18.1%;全麻1469.7kg/hm 2、比对照增产18.6%;种子产量405.9kg h/m 2,比对照增产15.8%;长麻率20.6%,比对照高0.9个百分点;全麻率30.8%,比对照高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茶树杂交新品系"浙农8-8"、"浙农6-10" 选育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福鼎大白茶×浙农12"、"福鼎大白茶×浙农109"人工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优质、高产茶树新品系--"浙农8-8"、"浙农6-10".品比试验表明:浙农8-8发芽期中偏早,浙农6-10发芽期中等;均适制红绿茶,品质超过或相当福鼎大白茶;两品种小区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春夏茶多酚含量均低于福鼎大白茶,氨基酸含量比福鼎大白茶高,咖啡碱含量浙农8-8春夏茶均比福鼎大白茶高,浙农6-10比福鼎大白茶低;抗寒性两品种与福鼎大白茶相当;抗旱性比福鼎大白茶稍弱;抗虫性比福鼎大白茶略强,抗病性浙农6-10比福鼎大白茶略强,浙农8-8略弱.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当地栽培的主要品种火麻1号为对照,研究了引进的3个乌克兰工业大麻品种Золотоношские15(金刀-15)、Гляна(格里昂)、Глесия(格列西亚)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及品质等。结果表明:在试种区,全麻产量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Золотоношские15、Гляна、火麻1号和Глесия,产量分别为3371、2930、2614、2188 kg/hm~2。统计分析结果表明,Золотоношские15和Гляна全麻产量显著高于火麻1号和Глесия;Золотоношские15(34. 4%)、Гляна(31. 4%)、Глесия(29. 9%)全麻率显著高于火麻1号(22. 9%)。Глесия单株果穗长42 cm,单株小穗数34个,显著高于Золотоношские15、Гляна和火麻1号。火麻1号和Золотоношские15纤维品质相对较好,麻束断裂比强度分别为1. 2、0. 9 cN/dtex,分裂度为89、84 Nm;Гляна和Глесия纤维品质一般,麻束断裂比强度分别为1. 6、0. 96 cN/dtex,分裂度为59、39 Nm。综合分析各品种的生育期、长势、产量、品质、抗性等指标,Золотоношские15综合性状表现优异,可作为高纤工业大麻品种在黑龙江省大庆地区种植、推广和应用,Гляна可作为选育高纤工业大麻品种优异种质资源利用,Глесия可作为选育籽纤兼用工业大麻品种优异种质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13.
以3个高油大豆品种(绥农14、红丰9、东农47)为试验材料,在2003—2004不同年份探讨高油大豆品种 蛋白质和脂肪积累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油大豆品种在不同年份间,脂肪含量的相对排序保持不变。油分含 量高的品种,蛋白质含量年份间变异较小;油分含量低的品种,则变异较大。高油大豆的蛋白质含量积累呈现出 “高—低—高”趋势,并且种子成熟后的蛋白质含量要小于初期测量时的含量;高油大豆脂肪含量积累呈现了“低— 高—低”趋势,并且种子成熟后的脂肪含量要高于初期测量时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系谱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现有品种的遗传基础狭窄, 与国外品种的差距较大,因此要拓宽遗传基础,选择新的亲本特别是高纤、高种子产量及中早熟的材料;提高亚麻的出麻率与纤维产量是亚麻行业生存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5.
黄麻主要经济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对于黄麻育种工作有着积极指导意义。印度黄麻农业研究所 Singh,D.P.研究了黄麻20个品种的数量性状的相关性,证明纤维产量与株高、茎粗及茎重成高度相关;据印度对黄麻 D154品种的测试,纤  相似文献   

16.
黑亚16号亚麻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黑亚16号是以高纤、抗病、抗倒、早熟的俄罗斯亚麻品种俄-5为供体,以我所育成的优质、高纤、抗旱品种黑亚7号为受体进行DNA导入,于2000年D4代决选出了亚麻新品系D96021-1。经两年鉴定试验和两年区域试验均表现出高纤、优质、抗病、抗倒等优点。2005年生产试验原茎产量5842.3kg/hm^2,比对照增产11.8%;长麻产量986.6kg/hm^2,比对照增产18.1%;全麻1469.7kg/hm^2、比对照增产18.6%;种子产量405.9kg/hm^2,比对照增产15.8%;长麻率20.6%,比对照高0.9个百分点;全麻率30.8%,比对照高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水稻植株镉积累分配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土培法,研究了高镉型与低镉型水稻品种植株镉积累、分布的差异。研究表明,两类型水稻品种根系与茎鞘镉含量差异不显著,糙米镉含量差异最大,达极显著水平。低积累型品种根系、叶片镉积累小于高镉型品种,但差异不显著,而其茎鞘镉积累量、茎鞘镉与植株镉总量比值都大于高镉型水稻品种。这可能是低镉型水稻品种糙米锅吉量极显著小于高镉型品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关于黑龙江省亚麻育种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明 《中国麻作》1999,21(3):12-15
系谱手聚类分析表明,现有品种的遗传基础狭窄,与国外品种的差距较大,因此要三宽跗基础,选择新的亲本特别是高纤,高种子产量及中早 材料;提高亚麻的出麻率与纤维产量是亚麻行业生存发 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9.
采集湖南省18个烤烟种植县(市)的54份烟叶样品,以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为基础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虽各地区间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存在差异,但总体烟碱含量偏高。(2)基于品种平均值可以将18个县(市)分为4类。第一类为中糖低氮中碱中钾中氯区,各化学成分含量比较适宜,化学性质优良,可以作为卷烟原料的最优选择;第二类属于中糖中氮中碱低钾高氯区,钾含量偏低而氯含量偏高,此类烟叶燃烧性较差,应考虑改善施肥方案,增施钾肥,提高烟叶钾含量从而提高烟叶品质;第三类属于低糖高氮高碱高钾低氯区,钾氯比值高燃烧性较好,但糖含量低烟碱含量高,烟气粗糙,刺激性略大;第四类为高糖中氮低碱中钾中氯区,此类烟叶烟碱含量低,糖含量高,劲头小,烟气偏淡,香气平淡,可作为工业企业低烟碱含量烟叶或填充料的原料使用。  相似文献   

20.
亚麻品种资源的聚类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52个国内亚麻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形成了亚麻品种的系统分类,亚麻可分为4个品种群.其中品种群Ⅱ包含两个亚群,亚群Ⅰ为油用及油纤兼用类型,亚群Ⅱ为纤维用类型.亚群Ⅱ包括了我国主要栽培品种,这些品种抗病性强,产量水平高,农艺性状优良.品种群Ⅵ的明显特点是主茎分枝多,单株果数多,抗病性强,其中红木65和匈牙利5号为我国品种选育的骨干亲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