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回归直线法对变温条件下大理窃蠹(Ptilineurus Marmoratus Reitt)全代及各虫态的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测定结果:其全代、卵期、幼虫期及蛹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12、12.82、13.39和12.41,有效积温分别为1077.75、101.20、755.52和183.86℃。为预测该虫的发生期和掌握其防治适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回归直线法对变温条件下大理窃蠹(Ptilineurus Marmoratus Reitt)全代及各虫态的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测定结果:其全代、卵期、幼虫期及蛹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12、12.82、13.39和12.41℃,有效积温分别为1077.75、101.20、755.52和183.86℃.为预测该虫的发生期和掌握其防治适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40,50,55,60℃高温下及-5,-10,-15,-18℃低温下分别对大理窃蠹卵,幼虫,蛹,成虫各虫态100%致死的时间,结果表明,高低温度对大理窃蠹秒虫态的致死时间的长短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45、50、55、60℃高温下及—5、—10、—15、—18℃低温下分别对大理窃囊卵、幼虫、蛹、成虫各虫态100%致死的时间,结果表明,高低温度对大理窃蠹各虫态的致死时间的长短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6.
7.
8.
茶毛虫的发育起点与有效积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明确,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常数(日度),进而探明了卵期发育的数学模式:y=12.53+191.00x,预测式:N=191.00±36.13/T-(12.53±2.15);幼虫期发育的数学模式:y=6.16+820.24x,预测式:N=820.24±99.39/T-(6.16±2.14);蛹期发育的数学模式:y=4.89+365.28x,预测式:N=365.28±6.85/T-(4.89±0.36);全世代发育的数学模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苎麻仓库用磷化铝10克/米3,密闭熏蒸5天或熏灭净30克/米3密闭熏蒸3天,或溴甲烷40克/米3密闭熏蒸3—4天,对苎麻窃蠹有显著防治效果。熏后对苎麻纤维的拉力、色泽等质量无影响。平均气温达到16℃以上时,磷化铝熏蒸杀虫效果较理想。而低于9℃时杀虫效果较差。试验还表明,用薄膜帐罩有良好密封作用,是解决孔眼多,缝隙大,难糊封的好办法,具有经济、安全、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茶尺蠖发育历期的温度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各虫态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上升而缩短,发育速率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并探明了各虫态历期与期内均温之间的曲线关系模型。同时,用加权法和回归直线法分别计算了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常数,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的数据间差异不显著,表明两方法均可采用。验证结果表明,利用各虫态的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推算茶尺蠖的发生代数及各虫态的发生期,与实际发生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1.
12.
茶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pirisuga(Matsumura)]在我国茶区分布广泛,危害颇重。为了能更准确地预报发生期,作者于1986~1988年对其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3.
茶叶夜蛾[Antivaleria viridimacula(Graeser)]是近10年来逐渐猖獗的茶树害虫之一。据调查,该虫在皖南、浙北、苏南等茶区均有发生为害,一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幼虫为害春茶幼嫩芽叶,严重影响春茶的产量和质量。为了快速、准确预报该虫的发生以及时和有效地进行防治,确保春茶高产优质,笔者于1988~1991年对该虫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各茶区测报该虫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自然变温条件下测定结果,茶黑毒蛾卵的发育起点温度8.29±0.57(℃),有效积温常数 K=136.00±6.08(日度);幼虫发育起点温度6.20±2.00(℃),K=435.91±60.47(日度);茧—蛹发育起点温度4.93±1.32(℃),K=226.33±16.46(日度);成虫发育起点温度2.19±7.79(℃),K=167.79±60.19(日度),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6.33±2.42(℃),K=857.6±51.65(日度)。根据历年旬平均气温测试,在浙江余杭年有效积温3643.62(日度),Ni=4.25,即年发生4代,个别年份可能出现不完全的5代,预测与实测相符。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尖锥额野螟卵和幼虫生长发育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在室内利用人工气候箱,分别对17,21,25,29,33℃条件下卵及各龄幼虫的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及幼虫存活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尖锥额野螟在17~33℃的温度范围内,卵及各龄幼虫的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stic模型对卵及各龄幼虫的发育速率进行模拟分析,两种模型均能较好地反映出环境温度与卵及各龄幼虫发育速度的关系。温度对尖锥额野螟各龄幼虫存活率有一定影响,33℃高温下其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温度处理,不利于尖锥额野螟幼虫的生长发育。综合各温度下幼虫发育历期和存活率,其适宜环境温度应为25~29℃。尖锥额野螟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9.82℃,有效积温为63.54℃·d,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89℃,有效积温为276.50℃·d。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温度对大豆主要害虫豆卷叶螟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大豆叶片为主要寄主饲料,研究了19,22,25,28,31℃共5个恒温处理对豆卷叶螟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31℃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均缩短,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豆卷叶螟卵、幼虫、蛹、成虫和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89,10.90,11.18,19.57和13.49℃,有效积温依次为75.16,193.39,98.59,48.34和431.04 d·℃。豆卷叶螟种群存活曲线属于DeveyⅢ型,表现为卵期的高死亡率。这些结果为豆卷叶螟的预测预报提供了基础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7.
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 Moore)是白木香的重要害虫。本文研究了温度和补充营养对该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19、23、27、31 ℃ 5个恒温条件下,黄野螟各虫态及世代的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该虫在11、35 ℃条件下均不能完成一个世代的发育。该虫卵、幼虫、预蛹、蛹、产卵前期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26、8.79、11.97、11.49、5.62、9.22 ℃;有效积温分别为150.73、291.45、37.23、138.66、93.83、718.10 d? ℃。该虫在云南西双版纳州年发生代数为6代。10%蔗糖水为该虫最佳补充营养。研究结果可为该虫的室内饲养、预测预报及田间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阐明圆纹广翅蜡蝉(Pochazia guttifera Walker)产卵对茶树的为害规律及温度对其越冬卵发育的影响,通过五点取样法,系统调查了圆纹广翅蜡蝉产卵对茶树的为害情况,并研究了16、19、22、25、28℃恒温对圆纹广翅蜡蝉越冬卵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圆纹广翅蜡蝉成虫喜欢在直径为(0.23±0.04)cm的茶树幼嫩枝条上产卵,产卵刻痕在枝条上的为害长度为(1.36±0.59)cm。在茶园周围有较多寄主林木且管理较为粗放的马鞍山茶叶试验场阶梯茶园内,茶树枝条的受害率为13.35%,显著高于其他茶园。此外,越冬卵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缩短,28℃处理的越冬卵发育历期为(28.75±7.03)d,若虫初孵时间较早,孵化率较高。温度与圆纹广翅蜡蝉越冬卵发育速率关系满足方程y=0.001 9x–0.022,越冬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58℃,有效积温为526.32 d·℃。本研究对信阳茶区圆纹广翅蜡蝉越冬种群发生期的预测预报和防控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温度对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I.Bolivar)种群生长发育、生殖力及种群趋势的影响。本试
验设置16℃、20℃、24℃、28℃和32℃等5个恒温梯度,在实验室条件下(H:D = 16:8,RH 70%±5%),以大豆叶片为食
物饲养,系统观测短额负蝗实验种群各虫态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及繁殖等情况,测算其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并利用生命表技术分析各温度条件下的种群趋势。结果表明,短额负蝗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
短,其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短额负蝗卵、若虫和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58℃、10.55℃、11.40℃,有
效积温依次为449.80、540.03、430.94日·度。在试验条件下,短额负蝗单雌产卵量28℃时最高,为66.12粒,24℃时次
之,为 60.30粒,16℃时最低,为 28粒;各试验温度条件下实验种群趋势指数均>1,其中 24℃时最大,为 18.97。该结
果为短额负蝗的田间预测及综合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