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本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也有表现为慢性多发性关节炎或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2.
鹅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发的败血性传染病,分为眼型、脐炎型、急性败血型和关节炎型等,其中眼型病例较少见,仅依靠临床观测难以准确判断病原,仍需辅以剖检和实验室检测手段进行精确判断,为临床诊断及后续治疗提供借鉴依据.本文以临床症状表现、病理剖检结果与实验室诊断对疾病综合诊断,通过药物治疗、改善饲养管理措施辅助提...  相似文献   

3.
本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也有表现为慢性多发性关节炎或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4.
<正>猪丹毒是由丹毒杆菌属的红斑丹毒丝菌(俗称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根据病程分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败血型在临床中较多见,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经过,常可急性死亡。该型易与其他败血性传染病混淆致使其在临床中常被误诊。病猪体温升高达42~43℃,不食,粪干硬。病猪结膜充血,呼吸困难者结膜发绀。部分病猪耳、颈、背皮肤潮红,继而发绀。亚急性型在临床中最常见,以皮肤出现疹块为特  相似文献   

5.
国内多数材料中均记载,猪对炭疽抵抗力较其他家畜为强,大多表现为临床上很难查觉的慢性型,只在宰后卫生检验时才能发现。此外,可表现为局限性的咽型和肠型,而急性败血型則很少见。本文报告一例急性败血型猪炭疽。  相似文献   

6.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和皮肤上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转为慢性的多发生关节炎、心  相似文献   

7.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一般表现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转为慢性型后多表现为心内膜炎、增生性关节炎及皮肤坏死.  相似文献   

8.
猪丹毒(Swine erysipelas,SE),俗称打火印,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慢性型猪丹毒病有关节炎型、心内膜炎型和皮肤坏死型三种,其中皮肤坏死型猪丹毒病很少见报道。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主要发生于架子猪,常为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感染,有时也呈暴发性流行。一般来说,慢性型猪丹毒病多由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转变而来,也有原发性的。但笔者在临床所见的两起原发性皮肤坏死型猪丹毒病病例皆为仔猪,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兔病毒性出血症又叫兔出血性肺炎或兔病毒性败血症,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一)诊断1.临床症状诊断。临床表现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温和型三种。最急性型:发生于流行初期,无任何异常表现,突然倒地而死。急性型:表现为精神萎  相似文献   

10.
炭疽是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人、畜共患病。家畜中草食兽(牛、羊、马)常为最急性、急性表现。猪常限于局部急性,败血型极为少见。1979年上海某生产队病死猪一头,送来本站要求诊断,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急性败血型猪炭疽病。  相似文献   

11.
肇东市某商品猪场内仔猪大批发病,病猪精神状态极差、发热、食欲下降、拉白色糊状并伴有腥臭味的粪便,有些迅速死亡但死亡率不高。为确诊此批病猪,运用临床分子生物学诊断和病理解剖观察等手段初步判定为大肠杆菌与猪瘟病毒混合感染。根据其剖解现象使用细菌学检测和PCR技术对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猪瘟病毒、大肠杆菌、放线杆菌及链球菌进行检测。SS培养基培养出的菌落形态为圆形半透明的小凸起,革兰氏染色镜检后观察到是革兰氏阴性杆菌。PCR检测结果显示猪瘟病毒为阳性。最终确诊为大肠杆菌和猪瘟病毒混合感染。通过对分离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环丙沙、硫酸阿米卡星、恩诺沙星、阿莫西林等药物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2.
猪链球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猪的一类疾病的总称。病猪的,临床症状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关节炎,该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人也会因与病猪接触而感染发病。文章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疾病防治和公共卫生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从疑似发生猪链球菌病患猪的肺脏和淋巴结中分离到1株细菌。该细菌经形态学观察、培养特性、溶血试验、生化试验和动物试验鉴定为偏向厌氧型链球菌。该菌株对小白鼠存在致病性。药敏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阿莫西林和先锋V高度敏感,对菌必治、呋喃妥因、磺胺类药中敏,对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和恩诺沙星等药物不敏感。  相似文献   

14.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该病是由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奶牛乳房发炎。该病的发生常常给奶牛养殖业带来极大的损失。本试验采集南京某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患牛的乳汁,并分离到3株细菌,经过对这3株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形态染色、生化试验、药敏试验、致病性试验和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这3株细菌均为O2血清型大肠杆菌,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链球菌是一种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疾病,对现代养猪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链球菌感染的流行情况、致病作用、诊断方法以及防制等方面都进行了研究,本文就该病的研究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6.
猪乙型脑炎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日本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作者对某养殖户的病死猪进行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通过病毒分离及鉴定,确诊病死猪为乙型脑炎病毒感染。鉴于养殖户中该病的存在及对养猪业的危害,建议加强对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及监控。  相似文献   

17.
考察马波沙星对猪临床分离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马波沙星对猪临床分离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以土霉素、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多西环素作为对照药物。结果表明:马波沙星对猪临床分离病原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均有较低的最小抑菌浓度,对临床分离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抑菌活性明显高于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强力霉素,对临床分离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高于恩诺沙星。马波沙星对引起猪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MMA)的主要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优于常用抗菌药。  相似文献   

18.
河南平顶山某猪场母猪出现较严重的流产和产死胎现象,且50日龄~70日龄仔猪出现神经症状,根据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伪狂犬病。为排除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进行了实验室诊断。应用ELISA方法检测发病保育猪及母猪血清的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gE抗体,并对发病仔猪病料进行了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瘟病毒(CSF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抗体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确定仔猪病料中PRV核酸阳性,PRRSV和CSFV核酸阴性。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确诊该猪场发生的是猪伪狂犬病。  相似文献   

19.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不仅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也高,已被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疾病,是我国重点防控的动物疫病之一。非洲猪瘟的危害性较强,一旦出现会大面积扩散,病情控制的难度较大,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在养猪中,做好非洲猪瘟的预防工作,充分认识非洲猪瘟的危害性,保障养殖业的发展和消费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探索3种评价猪群健康的急性期蛋白(APP)指标之间的关系。随机采集表观健康猪和表观患病猪各31头的血液,利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触珠蛋白(HPT)、主要急性期蛋白(MAP)与载脂蛋白A1(Apo-A1)的含量。结果表明:猪血清MAP浓度与HPT浓度显著正相关(r=0.999;P<0.01),与Apo-A1浓度低度相关(r=0.252;P<0.05)。提示机体MAP浓度与HPT浓度密切相关,为临床检验及实验室分析提供试验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