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陇春22号(MY94—9)是甘肃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和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于1994年从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引进,于1995年进行性状观察和产量鉴定试验,1996-1999年参加甘肃省水地春小麦预试、区试,2000~2003年生产试验和示范种植,2004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审定。  相似文献   

2.
1 品种来源 金玉1号是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97年以自育系858作母本,自育系409作父本选育的高产、高淀粉、多抗、中熟玉米新杂交种.1998-1999年参加品鉴试验,2000-2001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2002-2003年参加甘肃省玉米中(中晚)熟组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生产试验,2004年12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甘审玉2005004),2005年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3.
1品种来源棉花新品种酒棉9号(代号CT11)是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中棉27号”为母本,“中65110/新陆早7号”为父本复合杂交选育而成。2004—2005年进行品比试验,2005—2007年参加甘肃省棉花区域试验,2006—2007年参加甘肃省棉花生产试验示范,2009年1月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4.
大豆新品种陇黄1号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和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于2008年初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引进的,以汾豆56为母本、汾豆62为父本常规杂交的F_3代群体中,经系谱法选育而成。陇黄1号2013—2014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平均产量2 442.00kg/hm~2,比对照陇豆2号平均增产3.75%;2015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71.30 kg/hm~2,比对照陇豆2号增产9.04%。籽粒粗蛋白质含量39.40%,粗脂肪含量20.52%。其突出特点是抗病性强、稳产、商品性优且适宜间套作。该品种于2016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西灌区、沿黄灌区、陇东旱塬区及等生态相似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根据农业部《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和《甘肃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试验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在征求省内农业科研、教学、种子管理、经营等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对1990年以前审定通过,在生产使用中有明显缺陷或丰产性丧失的小麦、玉米、马铃薯、油料、棉花等主要农作物品种进行了清理,并报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21次品种审定会议讨论通过,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停止推广中单2号等59个衣作物品种(详见附件),现予以公告。  相似文献   

6.
方玉36号是2005年冬在海南以自选系F501为母本、自选系H09为父本组配杂交而成的中晚熟单交种。2007~2008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13 816.5 kg/hm2,较对照郑单958增产9.8%;2010~2011年参加辽宁省玉米晚熟组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8 706.0 kg/hm2,较对照增产3.9%;2009~2012年分别参加承德市中熟组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均较对照(承玉14/农大364)增产。2009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蒙审玉2009024号);2011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玉[2011]546号);2012年通过宁夏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宁审玉2012009);201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13020号);2014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玉2014008)。该品种株型紧凑,茎秆韧性好,气生根多,抗倒性强;果穗均匀,结实好,不秃尖,品质优良;高产、稳产,抗旱、耐瘠薄。方玉36春播生育期128 d,需≥10℃活动积温2 800℃,适宜在河北省中晚熟春播玉米种植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新大坪是定西市安定区农技中心1996年从本省马铃薯区试材料中选留下来的一个参试品种,经定西市安定区农技中心多年、多点品种比较试验、生产示范试验,该品种表现出品种优良、丰产性好、耐瘠耐旱等特性,2005年12月通过了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推广面积可达56万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辣椒育种课题组经过多年的努力,选育出辣椒系列新品种陇椒1、2、3、4、5、6号等.陇椒1号1997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陇椒2号2000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综合性状与国内同类品种相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03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陇椒6号2000年通过省级鉴定,研究水平达国内领先.陇椒3号2007年通过甘肃省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9.
定西39号是由甘肃省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以外引材料南27/临3的F1为母本、自育的"8152"为父本复合杂交后,经多年定向选择培育而成的旱地春小麦新品种。于2008年1月通过了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定名,审定号为2008004。2009年获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2008~2012年为甘肃省旱地春小麦主推品  相似文献   

10.
金顿302是由甘肃省酒泉市博世裱农作物新品种研究所应用传统选育方法和育种技术,成功选育了特性表现优良,综合性状稳定的玉米自交系,又应用先进科学的自交系特性分析和测配方法育成了高产、优质、特早熟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05~2007年参加甘肃省早熟品种审定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审定编号:甘审玉2008012)。特早熟玉米金顿302的选育成功,解决了高海拔地区或积温在2200—2500℃左右地区玉米品种不能正常成熟的问题;解决了西北地区早春作物收获后的夏播玉米品种问题,实现了西北地区一年两茬种植,改变了一年只能种植一季作物后的弃荒历史。  相似文献   

11.
豫玉22是河南农业大学利用自交系综3为母本,87-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97年9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组织生产与推广.1998年由陕西省农科院金种子公司引进示范.经1998~2000年3 a在关中夏播试验结果来看,豫玉22表现突出,增产明显.   ……  相似文献   

12.
平玉8号是由河南省平顶山市农科院、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甘肃武威甘鑫种业有限公司通过常规育种方法组配成的玉米杂交种,表现为紧凑、优质、高产、多抗及广适性。2007年-2008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了河南省玉米生产试验。2009年4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玉2009010。  相似文献   

13.
定西39号是由甘肃省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以外引材料南27/临3的F1为母本、自育的"8152"为父本复合杂交后,经多年定向选择培育而成的旱地春小麦新品种.于2008年1月通过了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定名,审定号为2008004.2009年获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2008~2012年为甘肃省旱地春小麦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生产上提供早熟玉米品种,促进甘肃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白银金穗种业有限公司于2015年以自交系GE247-6205为母本、GEA10-DE4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2 a的品比试验、2 a的甘肃省旱作玉米联合体区域试验、1 a的甘肃省旱作玉米联合体生产试验、1 a的生产示范,选育出了抗旱高产中早熟玉米杂交种金穗306。在2018—2019年的甘肃省旱作玉米联合体区域试验中,金穗306平均折合产量为11 741.3 kg/hm2,其中2018年平均折合产量为12 666.0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穗3号增产3.46%;2019年平均折合产量为10 816.50 kg/hm2,较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4.02%。在2019年的甘肃省旱作玉米联合体生产试验中,金穗306平均折合产量为11 232.0 kg/hm2,较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4.83%。金穗306出苗至成熟118 d,株高295cm。果穗筒型,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18 g。籽粒含粗蛋白93.2 g/kg、粗脂肪47.1 g/kg...  相似文献   

15.
航玉35是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以航05为母本,A08为父本选育的中晚熟玉米新品种。该品种稳产性强,活秆成熟。2015-2016参加甘肃省旱地组中晚熟区试,2017年参加甘肃省生产试验。2018年通过甘肃省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品种来源和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对其配套栽培技术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K优130(K17A×130),是四川农大水稻研究所与眉山农校联合选育成的重穗型杂交中籼高产晚熟新品种,1998年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1996年引入安康市,经本市区试3a,表现突出,1999年推荐省区试,经3a试验,表现高产稳产,抗倒性强,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2002年2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正>一、装订成册的申报材料一式5套,内容包括:(1)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申请书。(2)省级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由区试主持单位签章)。(3)抗病性鉴定和品质测定报告复印件(鉴测定项目需符合《甘肃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品质测定和抗病性鉴定管理办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青稞新品种黄青1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品种来源 青稞新品种黄青1号原代号9640,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1996年以甘青1号为母本,90-19-14-1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通过系统选育而成。2003年参加品鉴试验,2004年参加品比试验,2005—2007年参加甘南州青稞品种区域试验,2007—2011年进行甘南州青稞生产试验示范,2009—2011年参加第3轮国家青稞品种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第3轮国家青稞品种生产试验,2012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定名,同年9月通过全国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9.
玉米新品种敦玉706选育及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敦玉706是甘肃省敦煌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自交系dx-2为母本、自交系Z5-3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 2015—2017年参加甘肃省玉米中晚熟高密组区域试验,3 a平均折合产量为15 654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7.3%;2017年参加甘肃省玉米新品种中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14 843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6.6%。敦玉706丰产性和稳产性好,适宜在甘肃省河西及中东部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双低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圣光401是由雄性不育系206A和恢复系1815DH-1配制而成.2008-2009年甘肃省春油菜区试2 a 12点(次)折合平均产量3 677.1 kg/hm2,比对照品种陇油5号增产16.4%;2009年甘肃省春油菜生产试验折合产量3 271.5 kg/hm2,比对照陇油5号增产13.6%.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