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方田鼠净化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方田鼠隶属仓鼠科(Cricetidae)、田鼠亚科(Microti-nae)、田鼠属(Microtus)。早在上世纪50年代人们就注意到东方田鼠对日本血吸虫具有天然抗感染性〔1〕,近年来随着许多学者对实验室饲养和繁殖的东方田鼠从其遗传学、免疫学等多方位有了较为系统的观察研究〔2~5〕,以期推动东方田鼠抗病基因的重大突破。但要充分利用东方田鼠这一种质资源,则必须对东方田鼠进行实验动物化〔6~8〕,通过将其净化,为抗日本血吸虫机制研究提供安全、理想的动物模型。而东方田鼠的净化工作尚无先例,因此净化方案的确立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考虑,既科学又有可操…  相似文献   

2.
东方田鼠具有天然抗日本血吸虫病特征,为了探索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机制,本研究分析了东方田鼠和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前后血液细胞以及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东方田鼠和BALB/c鼠定量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于感染后第0、1、3、5、8、12、16、21、28、35、42 d分别采集抗凝血和血清,进行血常规和血清生化分析。血常规检测结果表明,东方田鼠感染后第3~16 d,WBC数量显著升高(Neu数量显著升高),而小鼠血常规检测结果正常;血清生化结果显示,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ALB、HDL-C显著升高,小鼠各指标变化不明显。本研究结果显示东方田鼠天然免疫细胞Neu和血清ALB可能与其抗日本血吸虫特性相关,对补体杀伤日本血吸虫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探讨东方田鼠和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前后不同时点组织与血清中蛋白质电泳谱的变化。分别提取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0、7、12、25 d) 和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0、7、12、45 d)后的肝脏、脾脏、肺脏蛋白及血清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结果比较分析并进行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第7和12天后肝脏150 ku附近蛋白质条带较东方田鼠表达量明显增高;东方田鼠在感染日本血吸虫后40~50 ku附近蛋白质条带较正常东方田鼠表达明显上调;感染第7天后肺脏40 ku附近蛋白质条带较其他时间点变化明显;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第7、12和45天后血清中IgG类蛋白质表达量较东方田鼠显著增高。东方田鼠和小鼠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后不同时点间的组织及血清蛋白组分存在差异,东方田鼠肝脏和血清中150 ku附近蛋白条带较其他动物特异,蛋白质表达丰度高,该蛋白可能与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相关。  相似文献   

4.
东方田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种具有天然抗日本血吸虫病特性的哺乳动物,但具体抗病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应用组织培养法比较了东方田鼠和BALB/c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1、3、8、12、15 d的皮肤、肺脏和肝脏中童虫回收情况,结果表明东方田鼠对日本血吸虫的杀伤主要发生在感染后1~3 d和8~12 d。应用RT-PCR和ELISA检测东方田鼠和BALB/c鼠的补体相关分子C3、C9、CD59和DAF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BALB/c小鼠各指标变化不明显,东方田鼠感染后8 d各因子转录水平显著升高。体外杀虫试验结果显示,东方田鼠正常血清和灭活补体血清孵育的日本血吸虫童虫死亡率分别为85.50%±7.15%和60.99%±8.6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1)。结果表明东方田鼠补体对日本血吸虫童虫具有显著杀伤效果,东方田鼠早期对日本血吸虫的杀伤作用可能和补体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兔、牛、人及感染日本血吸虫后小鼠血清蛋白为对照,分别提取东方田鼠和小鼠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皮肤、骨髓和脑组织蛋白,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综合比较和筛选东方田鼠组织及血清中潜在的抗日本血吸虫相关蛋白组分。结果表明,随着感染日龄的增加,小鼠在感染日本血吸虫后12和45 d,其血清中85 ku附近蛋白质条带较东方田鼠表达量明显上调,且有继续升高的趋势;东方田鼠肝脏及血清中150 ku组分蛋白电泳条带与其他动物相同组织中相应蛋白质在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蛋白质表达丰度高,该蛋白质组分可能与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6.
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抗体水平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方田鼠具有抗日本血吸虫病的特性,观察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变化,可为阐明其抗病机制提供依据。本试验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东方田鼠抗成虫可溶性抗原(SWAP)和几种日本血吸虫基因重组抗原(Sj28-GST、LHD-SjTP1、C-SjParamyosion)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动态变化,并检测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前、后的IgG3亚类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东方田鼠在攻击日本血吸虫尾蚴后,抗SWAP的特异性抗体水平有所升高,而抗几体基因重组抗原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低,没有显著变化。东方田鼠正常血清中抗SWAP和IgG3亚类抗体的OD值是牛血清白蛋白(BSA)对照的31倍。结果表明,在东方田鼠血清中有较高水平的SWAP的IgG3亚类抗体,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东方田鼠重复感染日本血吸虫试验研究初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试验以100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同时攻击感染东方田鼠洞庭湖种群和东方田鼠宁夏指名亚种进行重复感染对比试验,并在攻击后不同天数分别同时解剖相数目的两种群东方田鼠,收集其体内不同时段,不同部位的日本血吸虫童虫,比较结果证实东方田鼠对日本血吸虫具有天然的抗性,其抗性是可遗传的,不以东方田鼠的地域分布不同、生活环境的差异或传代数目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与获得必免疫无关。  相似文献   

8.
东方田鼠对血吸虫具有天然抗性。为寻找东方田鼠抗血吸虫抗性相关靶基因,探索其分子机理,我们将日本血吸虫童虫与东方田鼠不同组织/器官裂解物共培养,比较它们对血吸虫童虫的杀伤效果,之后,以杀伤效果较好的肝脏裂解物为探针,以亲和淘洗方法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44d)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经三轮筛选后,随机挑取92个噬菌体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19个有效EST序列,其中15条EST序列与已知基因或表达序列标签同源,4个EST序列与已知基因或表达序列标签均无同源性,为新的表达序列标签。对19个有效EST编码蛋白的功能预测结果显示,其中6个为卵壳蛋白(Eggshell protein)相关基因,10个EST及其编码蛋白的功能与血吸虫基因表达调控及蛋白质加工修饰相关。研究结果提示,东方田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血吸虫基因表达,进而影响血吸虫的发育,可能是东方田鼠具有抗血吸虫特性的一个重要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9.
东方田鼠由于对日本血吸虫有特殊的抗感染性,在对其进行系列研究后提示这种抗感染性以及其他生物学特征是与它的基因组相关。本研究采取第二代基因组测序技术对东方田鼠进行基因组测序,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基因组数据概貌和单核苷酸多态性、插入缺失突变、结构变异等变异数据,其结果为:检测到94 708 732个SNP、17 069 380个INDEL、348 146个SV,同时与参考基因组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位于外显子区段的SNP有1 860 429个,其中异意突变有723 244个,同义突变有403 555个;位于UTR3区段的SNP有602 912个,INDEL 133 488个,基因间隔区的SNP有45 691 044个,INDEL 7 706 141个,以上的测序数据为进一步挖掘基因功能以及基因与表型之间的关联和基于基因组选择的东方田鼠各类品系培育打下基础,此外这些数据还有助于阐明东方田鼠实验动物化的基因组机理,为野生动物实验动物化奠定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总IgG和IgG3对日本血吸虫抗原的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纯化东方田鼠IgG,用间接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东方田鼠总IgG和IgG3对日本血吸虫童虫可溶性抗原(soluble schistosomula antigen,SSA)、成虫可溶性抗原(soluble adult worm antigen,SWA)、虫卵可溶性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SEA)、童虫不可溶性抗原(insoluble schistosomula antigen,ISSA)、雄虫不可溶性抗原(insoluble male worm antigen,ISMA)、雌虫不可溶性抗原(insoluble female worm antigen,ISFA),以及基因工程抗原rSj14、rSj23-HLD、rSJ28GST、rSjPP的反应情况.结果显示,HRP标记免抗东方田鼠IgG抗体和羊抗小鼠IgG3抗体作为二抗,A值变化规律一致.该结果显示东方田鼠总IgG和IgG3与日本血吸虫抗原可能存在非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找与东方田鼠抗性相关的血吸虫靶基因。方法以东方田鼠肺脏裂解物为探针,亲和淘洗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44d)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三轮筛选后.随机挑取76个阳性噬菌体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获得了13个有效EST序列,其中8条EST序列与已知基因或表达序列标签同源,5个EST序列与已知基因或表达序列标签均无同源性,为新的表达序列标签。功能预测结果显示.这13个有效EST编码蛋白主要与血吸虫基因表达调控及蛋白质加工修饰相关。结论东方田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血吸虫基因表达,进而影响血吸虫的发育,可能是东方田鼠具有抗血吸虫特性的一个重要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从细胞水平深入研究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机制提供试验材料,以及经济可靠地保存野生东方田鼠的生物活性细胞,试验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分别取妊娠12 d的东方田鼠和昆明小鼠胚胎组织,体外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观察比较不同培养方法、胰蛋白酶浓度、消化时间、传代次数及冻存复苏等因素对分离和培养两种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实时观察比较两种细胞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组织块贴壁法和胰蛋白酶消化法均能在体外条件下较好地分离、培养两种胚胎成纤维细胞;采用0.125%胰蛋白酶37℃消化组织10 min,分离的细胞普遍密度大、活力好、贴壁细胞多、速度快,是实验室分离12 d胎龄东方田鼠与小鼠胚胎组织最佳胰酶浓度;昆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较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足丝长而明显,细胞核较小;两种细胞冻存后生长及活率无显著差异;在含10%血清浓度培养体系中,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生长速率慢于昆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生理代数分别为8代和7代,其中2~5代增殖旺盛。说明东方田鼠和昆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分离方法上差异不显著,而两者在生物学特性方面存在一定种属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病现象的观察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本试验分别应用1000条、200条和4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人工攻击感染东方田鼠,金黄地鼠和Balb/c小鼠,在攻击后第1、2、3、4、7、9、12、15、16、18、19、21、22、24、42天时分别将其剖杀,集虫、观察。结果观察到血吸虫在东方田鼠体内不能发育成熟,在攻击后19天时虫体已全部死亡。而黄金地鼠和Balb/c小鼠的虫体回收率分别为65%和60.6%。在虫体移行时,东方田鼠肺组织和肝组织  相似文献   

14.
运用传统形态分类学和现代分子系统学两种方法鉴定在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新发现的啮齿动物,通过传统形态分类学初步鉴定为东方田鼠,进一步利用分子系统学中的DNA条形码技术,通过细胞色素b基因(cytochrome b,cytb)序列,构建分析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所有比较的21种田鼠基因序列的cytb基因,大致可分为3组。本次试验个体与沼泽田鼠的亲缘关系最近,而沼泽田鼠即为东方田鼠的别称。且在NCBI中使用BLAST相似性检索进行物种序列比对,得到了可供最后比较分析的高质量序列各10条,最终发现与之同源性最高的鼠种为东方田鼠,从而确定本研究中物种为东方田鼠。  相似文献   

15.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构建东方田鼠肝脏T7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为筛选东方田鼠抗血吸虫病抗性相关基因奠定基础.用TRIzol试剂提取东方田鼠肝脏总RNA,分离纯化mRNA,经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在双链cDNA末端加上EcoRⅠ/HindⅢ定向接头并用EcoRⅠ和Hind Ⅲ酶切,使其两端分别带EcoRⅠ和HindⅢ粘性末端.用Mini Column纯化、收集300 bp以上的双链cDNA片段,再连接于带有EcoRⅠ和HindⅢ末端的T7 Select 10-3b载体,经体外包装后,以BLT5403为受体菌构建T7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经测定,库容量为1.3×107 PFU/mL,扩增后文库滴度为1.8×1011 PFU/mL.对从原始文库中随机挑取的100个噬菌斑进行PCR鉴定,重组率为91.7%,阳性克隆片段大小分布在200 bp~1 000 bp,其中有95.5%的插入片段大于300 bp.用日本血吸虫童虫可溶性抗原对文库进行了初筛,得到了21个ESTs,将这些阳性噬菌体克隆和血吸虫童虫共培养,其中大部分克隆诱导的童虫死亡率比阴性噬菌体对照高出2%~13%.  相似文献   

16.
吕纪增 《蜜蜂杂志》2006,26(7):18-18
隆回县雨山铺镇青少年科技组的师生,在养蜂专业户的指导下,探寻出一简便易行、效率高,且十分安全的高处收蜂法。1制作收蜂工具1.1材料杉木板5块,规格为40cm×40cm×1cm;横木1根,规格为40cm×2cm×2cm;竹竿2根或多根(每根长5cm),顶端留杈;柏树枝叶1束;粘木胶水1瓶;铁钉数颗、螺丝钉2颗,各4cm长;不锈钢拉手1个;绳索1m。1.2制作方法将5块木板刨平整后,用木胶、铁钉将木板镶拢、固定,成为一个规格为40cm×40cm×40cm的无底正方体木箱,重量在2kg左右为宜。在木箱顶面正中央装一块40cm×2cm×2cm的横木,再在其居中处用螺丝钉装上1个不锈钢拉手,然…  相似文献   

17.
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为日本血吸虫体内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本文简要介绍:1药物对日本血吸虫体长和运动性的影响;2日本血吸虫体内5-HT的含量;3日本血吸虫体内5-HT的合成及降解;4抗血吸虫药物对虫体内5-HT含量的影响;5日本血吸虫体内5-HT受体特性;6药物对日本血吸虫体内环核甘酸(cAMP)的影响;7GABA含量、来源;收稿日期:2002-05-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170578)作者简介:余祖功(1966-),男,河南省商城人,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讲师,在职博士生,主要从事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和新兽药及新制剂的研究工作。8日本血吸虫GABA受体特性。  相似文献   

18.
吡喹酮(Praziguontol,Dioncit,FMBA—8440)是我国继硝硫氰胺后合成的又一广谱抗血吸虫药物,国内外对吡喹酮的药理作用及杀虫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Webbe与James等分别报导了感染日本血吸虫田鼠和猴的实验治疗结果。国内范必勤等首次报导了人工感染  相似文献   

19.
试验主要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小鼠乳腺组织肥大细胞的影响,为研究肥大细胞在乳腺炎中的作用提供新的动物模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7~8周龄BALB/c系封闭群清洁级未经产母鼠24只,体重20~25g;成年公鼠12只,均购自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相似文献   

20.
通过观察东方田鼠活动节律与空气中菌落数变化的关系以及空气中细菌种类的分布情况,旨在建立科学的东方田鼠生活环境标准。24h内每3h在不同测定点放置普通营养琼脂,暴露5m in后,37℃恒温培养48h,统计并分析结果;用血琼脂培养基检测空气中微生物并作出常规生化鉴定。结果表明:12∶00和21∶00时左右,东方田鼠饲养室内微生物数量最多;鼠笼Ⅰ日平均落下菌数为(13.95±1.41)个/皿,鼠笼Ⅱ为(18.38±1.36)个/皿,鼠笼Ⅲ为(16.67±1.26)个/皿,笼架为(14.19±1.46)个/皿。经常规生化鉴定,空气中微生物种类有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洛菲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东方田鼠经实验动物化后,其活动节律与环境条件和饲养条件密切相关,可采用人工措施调控空气中细菌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