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粳稻品质与穗部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聚类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辽宁省近年来32个水稻品种(品系,以后简称品种)品质性状和穗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弯穗型品种品质指标优于半直立穗型品种,半直立穗型品种品质指标优于直立穗型品种。依品质性状参试材料可聚类为6类,第1类辽盐40组品质特点是垩白率、垩白度较高;第2类是辽粳294组,品质指标普遍很好;第3类辽粳5号组,垩白率、垩白度偏高;第4类沈农654组,直链淀粉含量较高,垩白率、垩白度较高,胶稠度较小。黎明、辽粳326各成一类.垩白率、垩白度很高。直立穗型品种成粒率、谷粒长对品质影响很大;半直立穗型品种一次枝梗、成粒率、谷粒长宽比对品质影响很大:弯穗型品种穗长、二次枝梗/一次枝梗、成粒率、一次枝梗对品质影响很大。以提高成粒率为重点,可使穗部性状各指标实现优化组合,实现优质。  相似文献   

2.
引进8个紫心甘薯品种(系)在贵州省贵阳市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研究8个品种(系)的农艺性状、适应性及品质等.结果表明,渝紫7号的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均居第1位,食味品质最优,综合性状表现最好;其次为浙紫薯2号,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均居第2位,食味品质较佳,综合性状表现较好,这两个品种适合在贵阳地区作为鲜食和薯干加工型品种种植;济黑薯1号的鲜薯产量居第5位,薯干产量居第4位,花青素含量最高、达4.52 mg/g,可作为贵州省加工企业色素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粳型超级稻品种产量与源库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盐丰47和辽星1号2个超级粳稻品种的产量、产量结构、物质生产及源库特性等。结果表明,2个超级稻品种的产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盐丰47的有效穗数最高,产量水平最高,辽星1号的每穗粒数最高,各品种成粒率和千粒重差异不显著。超级稻品种出穗后物质生产能力和茎鞘物质向子粒的转运率都高于对照品种,超级稻品种单位面积颖花量和灌浆期叶源量、比叶重、光合势都高于对照,源库比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仙游县农户喜欢种植汕油系和粤油系花生品种,2018年对7个花生品种(其中6个为花生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田联花2号荚果产量最高,比对照汕油71增产53.81%,增产达显著水平;汕油188比对照增产42.47%,居第2位,达到显著水平差异,粤油45比对照汕油71增产18.56%,达显著水平,产量虽然居第4位,但综合性状好,这三品种均适宜在仙游县区域内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2011年在沈阳市新民地区进行水稻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16个品种,有11个品种较辽星1号(CK)增产,分别为辽星20号、辽星13号、盐粳377、盐试6号、盐901、99-3、沈农9903、沈农02-5、沈农9816、沈农04-3、沈农Y2010,其中以沈农9816产量最高,达到10 955.6 kg/hm2,增幅为17.8%;其次为辽星20号,产量达到10 800.0 kg/hm2,增幅为16.1%,这2个品种目前已在沈阳市新民区推广,其他品种有待进一步试验种植。  相似文献   

6.
水稻新品种辽星1号生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新品种辽星1号具有很强的生产潜力,从北纬39°到北纬43°,安排了辽星1号品种与其它3个对照品种在4个不同纬度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4个不同纬度,辽星1号的产量结构没有发生很大变化,产量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均显著地高于对照品种.此外,稳定性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也表明辽星1号属于生产潜力很高的广适型品种.  相似文献   

7.
水稻新品种辽星1号具有很强的广适性,从北纬39°到北纬43°布点试验,用L6400光效测定仪测定辽星1号及其对照品种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SPAD)、经济系数等指标,在4个不同纬度,辽星1号的各项指标均显著地高于辽宁其它主栽品种;产量结构没有发生很大变化,产量始终表现出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8.
2012年沈阳市晚粳稻谷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2012年沈阳市晚粳稻谷品质,结果表明:辽星1号、辽星10号、麦穗、富禾77、辽星17、沈稻6、沈稻8、优988、圣丰26、吉农大18号、吉粳、杨粳4038、盐粳188、盐粳48、袁氏大穗天龙、天丰518、东方明珠、神稻76、中华利群、佳丰稻王、富粳357和中华瑞丰等品种的品质指标均符合优质晚粳稻谷品质要求,可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疆不同香型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筛选出适合新疆稻区种植的优质丰产香型水稻品种。【方法】以11份香型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测定不同香型水稻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和品质指标,利用相关性、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综合评价不同香型水稻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差异。【结果】11份香型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变异系数2.70%~69.19%,变异主要体现在穗粒数、垩白度和垩白率上。产量及品质性状间存在较多的相关关系,千粒重与粒长存在显著正相关,产量与垩白率、胶稠度呈显著正相关。综合得分新粳伊20号最高为2.565 9,新粳香53号最低为-2.022 6,当欧式距离为10时香型水稻品种被分为3类,第I类香型水稻品种占比63.64%,第Ⅱ类香型水稻品种占比27.27%,第Ⅲ类香型水稻品种是新粳伊20号,占比9.09%,第Ⅲ类香型水稻优质丰产性最好,第I类优质丰产性居中,第Ⅱ类最差。新粳伊20号优质丰产性最好。【结论】香型水稻品种新粳伊20号优质丰产性最好,提高穗粒数、降低垩白率可以作为新疆香型水稻产量和品质改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对2008年参加辽宁省水稻区域试验中熟、中晚熟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稻米品质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有些品质性状在协调上存在较大矛盾;前6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0%以上;39个品种大致分为8类,其中第1、第3类所包含品种占总数70%以上,且品质综合水平较高,多数中熟品种品质因为垩白性状值较小而优于中晚熟品种;辽宁主要稻区水稻新品种在品质育种上仍应以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