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寒地区雏鸡饲养管理要点格根塔娜,孙志红,李建军(内蒙古呼盟畜牧兽医研究所021008)雏鸡的饲养管理是养鸡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雏鸡成活率的高低是养鸡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探索高寒地区雏鸡饲养管理方法,我们在本地区的几个鸡场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雏鸡的饲养管理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影响鸡成年后的产蛋性能和种用价值,与养殖者经营效益有着密切的关系。雏鸡的饲养管理必须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和精心的管理,给雏鸡创造适宜的环境,把好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光照等技术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雏鸡成活率、保证雏鸡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雏鸡有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差、抵抗力差、代谢旺盛、生长快等特点,因此雏鸡良好的饲养管理是相当关键的,介绍了雏鸡的选择和进雏前的准备、鸡舍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饲养密度等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雏鸡的饲养管理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该工作的成败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影响以后成年鸡的产蛋性能和种用价值,与鸡场经营效益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养殖者要特别重视该项工作。如何才能养好雏鸡呢?概括说来,必须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和精心的管理,给雏鸡创造适宜的环境,是提高雏鸡成活率、保证雏鸡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雏鸡是指从刚孵出到50日龄阶段的小鸡,该阶段小鸡具有生长速度快、代谢旺盛、消化和体温调节能力差、对疾病抵抗力弱和环境适应能力差等方面的特点,因此饲养雏鸡要精心。雏鸡饲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雏鸡的成活率和养鸡户的经济效益。本文阐述了育雏、饲养管理要点,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实际生产当中许多饲养场(户)直接购进雏鸡进行饲养.尤其是新上养殖场或养殖户在饲养雏鸡阶段(出壳-6周龄),管理措施不科学、不规范,造成雏鸡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了解1日龄雏鸡存放不同时间的饲养前期卵黄吸收情况,为鸡苗运输和雏鸡前期饲养提供参考数据。试验分两个条件观察,一个是在鸡苗存放室不吃不喝状态下存放观察,另一个是在小鸡饲养状态观察(前期14 d),结果表明:存放40~42 h:雏鸡卵黄体重比出壳时卵黄占体重10%,出壳后24 h为5.0%~6.4%、40~42 h为3.9%~4.1%。饲养状前期:雏鸡饲养健雏比次雏卵黄吸收快,且生长速度比次雏快。说明出雏后要尽可能在24~48 h内运输到饲养地方进行开饮、开食,这样可以提高饲养成活率和饲养效果,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蛋鸡养殖业是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渠道。在鸡的饲养过程中,雏鸡的饲养管理又是养殖的关键。本文对雏鸡的饲养管理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介绍,为农民养殖户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从而帮助农民朋友快速掌握养鸡技术,尽快致富。  相似文献   

9.
岑溪市大部分农民过去规模饲养肉鸡,从出壳雏鸡到出栏鸡都习惯将公、母鸡混合在一起喂养,这种饲养方法是不够科学的。从调查大部分养鸡户获益的实践经验中体现出,科学的饲养除了喂料和管理之外,应该是从出壳雏鸡起分公、母鸡分群饲养到出栏,这样可以提高成活率、饲料利用率、肉鸡商品率,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如马路镇义垌村民黎文龙,他从1988年开始饲养肉鸡至今,每年出栏肉鸡一万多羽,盈利五万多元。他就是从买出壳雏鸡起,要种鸡场把公、母雏鸡分开装笼,运到家里分开公、母雏各一个育雏室进行育雏。脱温后放到林果等山坡地上散养,也是各一个山坡饲养到出栏,所以他养鸡效益好,许多养鸡户到他家参观学习,仿他的方法饲养。  相似文献   

10.
雏鸡饲养管理是养鸡生产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认真抓好,以利于提高雏鸡育成率,为整个鸡群高产打好基础.1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不从疫区购买雏鸡。从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鸡场订购雏鸡,进鸡数量要高于鸡场饲养规模的10%,防止因中间损失造成饲养设施的浪费。在进雏前2W,舍内彻底清洗,用配置好的消毒液和火碱喷洒消毒;  相似文献   

11.
雏鸡体小娇嫩,抗病力弱,加之大群密集饲养.很难达到100%成活率。雏鸡死亡的原因很多,有意外死亡,如压死、淹死、啄死、咬死、踩死等;加之疫病的原因,雏鸡发病后死亡率比较高.发病死亡是雏鸡育成率降低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提高雏鸡育成率既要进行科学饲养.提高雏鸡机体抵抗力.又要加强管理,防止意外死亡.还要加强疫病综合防控.有效提高鸡群抗体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初生雏鸡不象刚出生的哺乳动物那样,能够根据外生殖器官立即辨认出雌雄,而是必须等到第二性征出现以后才能辨认。对初生雏鸡进行雌雄鉴别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是节省饲料,蛋鸡场仅饲养母雏,饲养公雏价值不大,浪费饲料;二是节省禽舍、劳动力和各种饲养费用;三是可以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镇养鸡业迅速发展,以分界村为示范点,以点带面全镇养鸡场不断涌现,很多养鸡场因缺少养鸡专业知识而败下阵来。整个养鸡过程中,雏鸡的饲养管理是最关键的环节,那么怎样做好雏鸡的饲养管理呢?  相似文献   

14.
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雏鸡成活率以及育成期的鸡体生长发育状况,将会影响产蛋期的生产性能、因此、养好雏鸡是决定养鸡成败的关键。如何提高育雏成活率、培育出健壮的鸡苗、是现代科学育雏所追求的目标。结合几年来在鸡场工作实践、就雏鸡饲养阶段所采取的饲养管理措施作一些探讨,愿与养鸡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5.
雏鸡常见病的主要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雏鸡疫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中.预防是积极主动的措施,是重于治疗的管理方法。预防疫病的根奉措施,一是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实施科学饲养,精心照料,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密度和良好的通风,提高鸡群的健康水平;对病、弱、残雏鸡耍严格分群,隔离饲养,并对鸡群进行适时有效的免疫接种;二是搞好环境卫生,严格消毒,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防止疫病的侵袭和传播。  相似文献   

16.
关于雏鸡饲养管理上的几点建议■李志鸿(河北省邯郸市牛奶公司养鸡场256000)■裴志勤(河北省邯郸市牧工商公司056001)雏鸡因个体小,适应能力差,抗病力弱,如若饲养管理不当,往往导致雏鸡感染各种疾病。为了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的水平,防止各种...  相似文献   

17.
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还关系到将来的生产性能。因此,在养鸡生产中,育雏期(0-6周龄)是蛋鸡生产的关键时期,在饲养管理上主要应抓好以下措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及早接雏有利于提高雏鸡成活率李宏强(甘肃省静宁县畜牧兽医中心743400)张鹏岳(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育雏工作是养鸡业的关键。静宁县年供雏量在50万只左右,农户就人工孵化雏鸡的饲养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许多人仍误认为刚出壳的雏鸡体质弱,难以饲养。...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不同光照颜色,强度对雏鸡耗料、活动等的影响,分析了光照条件对雏鸡生长发育的重要性,认为合理光照是培育雏鸡的必要条件之一,不同的光照条件不仅影响雏鸡的食量、成活率,还影响性腺的发育,因此,饲养雏鸡必须为其提供良好的光照。  相似文献   

20.
提高雏鸡成活率,是育雏阶段的首要任务,也是养鸡成败的关键。但是,雏鸡由于体温不恒定、消化机能不健全、敏感性强、胆小、抵抗力弱等缺陷,很容易发病死亡。如何才能提高雏鸡成活率,这就要求饲养人员加强管理,精心饲养,搞好卫生,认真地观察分析死亡原因,及时准确地采取相应措施。引起雏鸡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孵化技术。在孵化过程中,由于孵化条件(如温度、湿度、通风等)控制得不好,造成胚胎发育不良,出壳提前或迟滞。这部分雏鸡,即使饲养管理得好,也难以养好。有的是种鸡营养不良,所产蛋孵出的鸡苗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