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为揭示外源水杨酸对提高烤烟幼苗抗低温能力的生理效应,以云烟87为供试品种,运用人工气候培养箱模拟4℃低温,设置不同浓度(0、0.6、0.8、1.0和1.2mmol/L)水杨酸对烤烟幼苗连续3d进行叶面喷施预处理,随后进行连续5d的低温处理,以25℃、喷施蒸馏水作为对照,测定烤烟幼苗活性氧代谢、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烤烟幼苗活性氧增加,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抑制幼苗的生长发育。而外源水杨酸能够明显提高低温胁迫下烤烟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O2-·产生速率和MDA积累量,缓解低温胁迫对烤烟幼苗的损伤,增强其抗低温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马铃薯郑薯5号(耐寒品种)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0.5 mmol/L水杨酸(SA)叶面喷施处理,通过低温胁迫(4℃14 h,2℃10 h)后,测定马铃薯叶片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和叶绿素总含量,过氧化物歧化酶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研究外源SA对马铃薯叶片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喷施SA后的马铃薯叶片MDA、SS、SP、Pro和叶绿素总含量显著提高,POD和SOD活性显著提高。因此叶面喷施外源SA能通过调控马铃薯的渗透调节和抗氧化能力来减轻细胞膜的损伤,抵制低温伤害,提高其耐寒性。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苹果对干旱的生理反应、抗旱机制及甜菜碱对其抗旱性的影响,以苹果砧木平邑甜茶为试材,通过砂培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甜菜碱(GB,5~40 mmol/L)对干旱胁迫下平邑甜茶生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叶面喷施低浓度的甜菜碱(5~20 mmol/L)有效缓解了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提高了叶片的光合能力;降低了叶片超氧自由基(O2-)的积累,降低了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膜脂过氧化水平,提高了平邑甜茶的抗干旱能力,其中以甜菜碱10.0 mmol/L的保护效果最好,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它能够增加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提高叶片的水分状况和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减轻活性氧的积累,缓解水分胁迫对膜的破坏作用有关。而喷施高浓度甜菜碱(40 mmol/L)则没有此种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外源ABA对茶树抗寒性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ABA喷施茶树枝条,根据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确定适宜的浓度,再用最适浓度的ABA喷施茶树枝条,测定经低温胁迫后抗寒生理指标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及相对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50mg/L和250mg/LABA喷施茶树枝条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影响最显著,但50mg/L较为适宜。-8℃低温处理48h后,ABA喷施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对照40.13%,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10.42%。实验表明一定浓度的外源ABA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茶树叶片的低温伤害,增强茶树抗寒性。  相似文献   

5.
外源调节物质对棉花幼苗耐寒生理特性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棉花幼苗为试材,叶面分别喷施外源调节物质水杨酸(SA)、壳聚糖(CTS)、水杨酸+壳聚糖(SCM)、水杨酸+壳聚糖+硝酸钙(SCCa M)后,在5℃低温下进行处理,分别于0、24 h、48 h及恢复处理24 h时测定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叶绿素含量,SOD、POD、CAT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前用0.7 mmol·L-1水杨酸、0.6 mmol·L-1壳聚糖及复配制剂处理棉花幼苗,其叶片的SOD、POD、CAT活性和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有所降低;复配制剂处理效果优于水杨酸和壳聚糖单独施用的效果,而水杨酸、壳聚糖、硝酸钙三元复配的效果比水杨酸和壳聚糖两元复配的效果好。表明水杨酸、壳聚糖和硝酸钙在诱导棉花幼苗耐寒性中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
水杨酸对低温胁迫下甘蔗苗期抗寒性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试验材料,采用0.5 mmol/L水杨酸(SA)喷施苗期甘蔗叶片,于7℃进行低温胁迫,研究水杨酸对甘蔗苗期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A降低了受低温胁迫的甘蔗苗期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减缓了叶绿素含量的下降,认为喷施一定浓度的SA可缓解低温对甘蔗幼苗的损伤,进而可提高甘蔗苗期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7.
以油橄榄(品种为弗奥)一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喷施66.7 mg/L的多效唑(PP333)于油橄榄幼苗叶片表面,每株喷施量为100 mL,且设置对照(喷施相同量的蒸馏水),随后停止浇水,分别取干旱胁迫0,2,7 d的油橄榄幼苗叶片进行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及比较分析,以期探讨干旱胁迫下叶面喷施多效唑对油橄榄幼苗叶片细胞膜保护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干旱胁迫(停止浇水7 d)使细胞膜受到显著破坏时,叶片喷施PP333显著减轻了细胞膜损伤程度,其细胞膜稳定指数比对照(叶片喷施对应量的蒸馏水)高41.5%;研究结果还显示,干旱胁迫下叶面喷施PP333相对减小了油橄榄叶片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幅度,显著提高了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进一步提高了SOD、POD和CAT活性,抑制MDA含量、O2·-产生速率和H2 O2含量升高的幅度,提高了Vc和还原型谷胱甘肽这2种重要抗氧化物质的含量。可见,干旱胁迫下叶面喷施PP333能通过相对提高干旱胁迫下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物质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减轻了光合色素含量的下降和活性氧、自由基的累积,由此加强了对油橄榄幼苗叶片细胞膜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水分胁迫下水杨酸对毛豆幼苗生长及其抗渍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水分胁迫下采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对毛豆幼苗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测定其对毛豆幼苗生长及其抗渍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一定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可以促进苗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和抑制丙二醛增生、降低细胞膜透性,增强了毛豆幼苗对渍水环境的抵抗能力。从叶面喷施对毛豆的营养指标和生理指标进行综合判断可知:在试验的范围内,以2mmol/L水杨酸的处理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亚油酸能否提高烟草的胁迫抗性,检测了不同浓度的亚油酸喷施后,烟草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活性氧、MDA、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以及抗逆和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亚油酸处理降低了烟叶中的MDA含量,提高了脯氨酸、可溶性糖、H_2O_2含量和POD活性,增强了rbohD、rbohF、WRKY57、PR-1a、JAZ1和APX基因的表达水平,且大多在10 mmol/L时值最高。表明亚油酸能增强烟叶对胁迫的耐受性,且在10 mmol/L亚油酸处理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水杨酸和盐对香稻和非香稻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香稻品种农香18和非香稻品种华航丝苗为材料,设置水杨酸(SA)0,1 mmol/L和盐(NaCl)0,50 mmol/L浸种处理,测定了幼苗叶片和茎鞘超氧化物超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及香稻香气2-AP含量。 SA、盐以及两者的混合溶液浸后,香稻2-AP含量均显著增加。1 mmol/L水杨酸与50 mmol/L盐混合溶液处理显著提高香稻幼苗脯氨酸含量而对非香稻品种无显著影响;50 mmol/L盐溶液处理可显著提高香稻和非香稻幼苗茎鞘POD活性及香稻幼苗茎鞘SOD活性;1 mmol/L水杨酸处理显著提高香稻和非香稻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及香稻幼苗POD活性。SOD、脯氨酸和POD是水稻幼苗响应水杨酸和盐浸种处理的主要生理特性指标。盐胁迫下香稻2-AP含量增加, SA可缓解盐胁迫,同时可提高香稻2-AP含量。  相似文献   

11.
外源物质处理对辣椒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辣椒幼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喷施不同浓度亚精胺、壳聚糖、水杨酸、CaCl2、甜菜碱溶液,采用昼温/夜温为10℃/5℃低温胁迫5天后进行相对电导率、冷害指数、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的测定和分析,探讨外源物质对低温胁迫下辣椒幼苗的影响及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物质可以显著降低辣椒幼苗低温胁迫后的相对电导率、冷害指数和MDA的积累量,提高可溶性糖、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对提高辣椒幼苗抗冷性有积极作用。亚精胺、壳聚糖、水杨酸、CaCl2、甜菜碱提高辣椒幼苗抗冷性的最佳诱导浓度分别为0.5 mmol/L、50 mg/L、2 mmol/L、10 mmol/L、10 mmol/L。  相似文献   

12.
水杨酸对移栽后烟株早生快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促进移栽后烟株的早生快发,以‘K326’为试验材料,采用温室大棚漂浮育苗,在幼苗长至3~4叶1心时,叶面分别喷施0、0.5、1.0、1.5 mmol/L的水杨酸,成苗后移栽至大田。结果表明,水杨酸通过增强抗氧化系统的活性,及时有效的清除活性氧,为移栽后烟株快速适应变化的环境提供有利的条件,从而促进烟株根系的快速发育、增强根系活力和根冠比,最终缩短烟株的还苗期,促进早生快发,为后续的快速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奠定基础。水杨酸浓度不同,作用效果不同,1.0和1.5 mmol/L浓度的作用效果好于0.5 mmol/L。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为探讨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预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茉莉(Jasminun Sambac L. Ait)幼苗的影响;【方法】采用叶面喷施不同浓度SA的方法,测定了单、双瓣茉莉经SA预处理后在低温胁迫下存活率、活性氧、保护酶和细胞膜方面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茉莉幼苗经SA预处理后在低温胁迫下存活率有效提高,相对电导率、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显著提高。最适合提高单、双瓣茉莉耐寒性的SA预处理浓度分别为1.25mmol/L和0.75mmol/L。【结论】这表明SA可通过减轻活性氧积累,提高保护酶活性,保护膜结构和功能,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茉莉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为培育优质茅苍术种质资源,提高道地产区茅苍术的耐旱性,本研究以茅苍术植株为材料,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使用1.0 mmol/L水杨酸(SA)喷施处理茅苍术叶面,检测其光合作用参数及保护酶系统等相关生理指标动态变化,讨论茅苍术在干旱条件下施用水杨酸对其光合系统保护和对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水杨酸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干旱胁迫对茅苍术植株生长的胁迫效应。干旱胁迫下茅苍术经水杨酸处理后,净光合速率(Pn)、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值升高;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升后降;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降低。研究表明,干旱胁迫对茅苍术光合系统和保护酶系统会造成伤害,水杨酸可以通过保护茅苍术光合系统和调节其保护酶系统,缓解干旱胁迫对茅苍术带来的危害,提高茅苍术抗氧化和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伟  陈伟  熊涛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7):194-196
摘要:【研究目的】在温室内种植中油杂2号油菜,当长至2-3片真叶时,使用水杨酸(10mg/mL)、核黄素(1mmol/L)、氯化汞(0.01%)和BTH(0.5mmol/L)四种化学物质,对叶片进行诱导处理,研究其对油菜叶片β-1,3-葡聚糖酶的诱导。【结果】水杨酸、核黄素和氯化汞处理的油菜叶片,β-1,3-葡聚糖酶在短期内活性达到第一个高峰后随之下降,然后又上升。BTH处理的油菜叶片在处理后第五天达到活性高峰。【结论】几种化学物质处理后油菜叶片中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BTH的诱导作用最强。对于油菜β-1,3-葡聚糖酶活性诱导的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β-1,3-葡聚糖酶在病程反应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水杨酸对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水杨酸对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的保护机制,筛选其有效增强小麦幼苗抗旱性的最适施用浓度。选用小麦品种洛旱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水培法,观测并测定小麦幼苗在20%聚乙二醇(PEG)胁迫下经不同浓度水杨酸(SA)处理后的形态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外源SA能够提高小麦幼苗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双氧水(H2O2)含量,减少丙二醛(MDA)积累,促进小麦幼苗地上部生长。施用SA可通过提高小麦幼苗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酶活性来降低活性氧产生速率,减轻膜脂过氧化程度,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缓解水分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本试验条件下以0.6mmol/L SA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外源水杨酸处理对黄瓜幼苗根系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调节作用,采用黄瓜水培试验,并结合根际施用水杨酸(SA)的方法。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SA处理促进黄瓜幼苗根系的生长,以0.1 mmol/L SA 处理效果最好;SA 处理后,根系内AI、NI 和SS(分解方向)活性都高于对照;在0.05 mmol/L 和0.1 mmol/L SA 处理后SS(分解方向)活性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性差异水平,而0.5 mmol/L SA处理后效果不明显;AI 和NI 活性与对照差异显著;不同浓度SA处理后,SPS 活性减小,3 个浓度在处理6 天后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0.5 mmol/L SA处理效果最明显,到处理第6 天活性为1.81 μmol Sucrose/(g · h) FW,SS 活性与SPS 活性变化具有相似的趋势;不同浓度SA处理后,淀 粉酶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总体呈先降低后稍有升高的趋势变化,总体低于对照,其中0.05 mmol/LSA处理效果最明显,到处理第6 天活性为2.33 mg/(g· h) FW,与对照达到极显著性差异水平。由上可知,适当浓度的SA处理,其通过调节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从而促进黄瓜幼苗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外源SA对低温胁迫下养心菜生理代谢的调节作用,以养心菜为试材,在0,5℃低温胁迫下,分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0.5,1.0,2.0,4.0 mmol/L)的水杨酸(SA)对养心菜膜透性、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0.5,1.0,2.0 mmol/L的水杨酸处理均能抑制低温下养心菜相对电导率和MDA的升高,提高养心菜叶片SOD和POD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也使养心菜叶片Fv/Fm的下降幅度减缓,光抑制对植物的伤害也得以减缓,养心菜的抗寒指标在低温下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同一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对不同温度的作用效果不同。综合评价的结果显示,1.0 mmol/L SA处理对养心菜在5℃低温下的缓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桃叶片抗氧化系统对光照长度诱导休眠的响应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天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9):141-145
为了探讨不同光周期诱导下桃树的休眠进程改变情况以及抗氧化保护酶系统的变化情况,以设施桃专用品种‘春捷’为试材,研究了光周期诱导树体进入休眠的过程中,叶片的抗氧化酶保护系统对不同光照长度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光照长度对休眠的诱导作用不同,短日照具有显著的诱导休眠效果,而长日照起着延迟作用。处理期内,叶片中抗氧化保护酶SOD、POD和CAT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最高峰出现在进入休眠诱导期前7天左右,长日照不同程度地降低了3种酶的活性,而短日照则激发了三者的活性,表明SOD、POD和CAT的活性与休眠进程相关,敏感响应期约在进入休眠诱导期的前1周。MDA含量随光周期诱导休眠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增加,长日照降低了MDA含量,短日照使MDA含量增加,表明长日照下叶肉细胞的过氧化程度较低,而短日照下则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