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东北地区农业用水安全预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用水安全预警可分为水量预警和水质预警2方面。在区域农业用水供水量以及需水量调查研究基础上,结合供、需水发展趋势,对东北区农业用水进行了预测研究,并依据农业用水保证率对东北区农业用水发展趋势给出了相应的警戒等级。结果表明,在现状供水条件下,如采取耗水发展模式东北区缺水将最为严重,现状供水与节水和潜状供水与耗水发展模式相对于现状供水与耗水发展模式农业用水的缺水状况有所缓解,但是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潜状供水与节水模式耦合分析表明东北区在2030年以前农业用水基本得到保障,仅在2030年缺水1.57×10~(10)m~3,但是水资源保证率为0.83属无警戒状态。针对东北区农业用水安全问题,提出了保障东北农业用水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节水农业科技创新成效与进展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农业必须走依靠科技创新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高效农业的内涵式增长道路、从传统的粗放型灌溉农业和旱地雨养农业向现代高效节水型灌溉农业、节水型旱作农业和节水型生态农业转变。为此,在“九五”期间已取得的节水农业科技创新成效基础上,国家应加大对节水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强化节水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完善节水农业技术创新平台,加快节水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尽快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与模式,实现我国节水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黑河中游张掖市水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现状分析为基础,提出发展节水农业是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关键。本文提出发展节水农业是建设节水型社会所基础;调整结构,优化水资源配置是发展节水型农业的根本途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走工程节水、常规节水和高新技术节水之路,是发展节水型农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旱灾是我国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大威胁。旱作农业+节水农业是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希望所在。北方干旱地区按水利设施条件可划分为无水利设施区域和有水利设施区域。前者应以旱作农业为重点,推广地膜覆盖、作物绿肥带状轮作培肥保墒、蓄水保墒耕作、秸秆覆盖、种植结构调整优化、窑窖蓄水灌溉等旱作农业技术;有水利设施区域则以节水农业为重点推广输水系统节水、田间节水、节水型井灌、非充分灌溉和局部灌溉等节水灌溉  相似文献   

5.
彭阳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境内水资源贫乏,人均占有水资源518.2 m^3,耕地占有水资源量为1 138.5 m^3/hm^2,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9.8%和4.2%,属资源性缺水地区,且水资源在时空上分布差异很大,开发成本高。因此,发展节水农业,合理利用水资源是推动彭阳县农业经济的必由之路。彭阳县节水农业目前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诸多问题,今后应加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大力实施工程节水措施、推广节水灌溉管理技术、推广农业耕作栽培节水技术、建立节水农业推广示范体系等5个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紧缺巳成为全球突出问题之一,国内外对研究节水灌溉都给予高度的重视,但大多数都是从单项内容进行研究,如节水灌溉技术、充分利用雨水、保水农业栽培措施等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生产效益。我们认为:节水农业就是充分利用降水和当地水资源,水利措施与农业措施紧密结合以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的利用效率。也就是灌溉农业和旱地农业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农业生产类型区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从而得出不同的农、水措施优化体系,在中国农科院商丘666.7ha(万亩)节水农业试验区进行了四年的试验与推广,取得了综合节水6%、增产8%的效益。对指导缺水地区生产和宏观控制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山西水资源现状与农业节水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西是我国严重缺水省份之一,不仅水资源总量少,而且水体污染突出,农业用水效率低。农业是用水大户,在节水方面,应采取营造植被改善水环境、提高雨水利用蓄水保墒、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措施,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西安市节水型园林建设中市民社会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建设节水型园林城市以及普及园林中再生水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SPSS与AMOS工具对西安市13个区县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西安市民有较高的节水意识,其中女性、年龄较长、受教育程度较高、经历过缺水和认为城市缺水的群体有着较高的节水意识,并且性别、年龄和对城市缺水程度的感知影响显著。对再生水用于园林的接受程度也普遍较为赞同,年龄较长、受教育程度较高、经历过缺水的人群接受度普遍较高,且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表现出了一定的显著性。市民节水意识与园林再生水接受程度正向相关。[结论]性别、年龄、感知城市缺水正向影响节水意识;年龄、受教育程度正向影响园林再生水接受程度;节水意识正向影响园林再生水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9.
从降水资源、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等方面分析了关中地区水资源的现状。指出了该区域在传统灌溉模式下现存的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了将关中地区建设成节水型灌区的构想和措施。提出要尽快制定节水灌区的建设标准,重视输水过程中的节水和改进灌溉方式,重视生物节水,推广有限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农艺节水,推广地表防止蒸发措施,提高水分利用率,开源节流,扩大非常规水资源利用。这些措施是建设节水型灌区的关键,也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0.
建立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发展高产优质果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总结近年来试验研究和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渭北旱塬高产优质果园建设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即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合理的灌溉制度,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为中心的农业节水与生物节水灌溉以及建立节灌管理体系和推广体系,可作为该地区发展高产优质果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以河北省为例, 阐述了目前我国北方节水的关键。认为节水的关键在农业, 而农业节水的重点在小麦。提出在发展工程节水的同时, 注重发展生物节水和农艺节水, 以水分利用效率高的小麦品种为先导, 与配套的节水栽培技术相结合, 实现小麦生产的节水, 这对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现状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北省石家庄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石麦15”和“石家庄8号”节水栽培实践论述了培育节水品种的可行性以及推广节水品种在农业节水中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2.
节水农业的土壤水分调控与标准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了节水高产的土壤水分调控理论依据,提出了小麦—夏玉米连作一体化栽培,农水措施结合后获得的水分利用效率达2.01kg/m的土壤水分调控标准,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及指导当前的节水农业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发展农业节水灌溉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生  陈秀玲 《土壤通报》2001,32(Z1):88-90
本文提出了农业节水的关键是:节水的主要潜力在河水灌 区,要按农业用水需要量控制灌溉水量,要在河水灌区积极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和微咸水, 发展井渠结合灌溉的统一管理并改革水价.  相似文献   

14.
保水剂在农业上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党秀丽  张玉龙  黄毅 《土壤通报》2006,37(2):352-355
综述了国内外保水剂的研制、生产与应用概况,阐述了保水剂的应用机理与应用技术,探讨了保水剂的施用效果,指出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黄河灌区年超量引黄河水18.72亿m3是造成黄河断流的重要因素之一。河套灌区节水措施及节水潜力主要有渠道衬砌年可节水22亿m3,改进灌水方式节水10%,建设节水型农田防护林年可节水1.47亿m3,重复利用总排干沟回归水年可节水3亿m3。  相似文献   

16.
蔬菜保护地节点式渗灌管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保护地渗灌存在的问题 ,研制了高效节水、经济耐用、性能优良的节点式渗灌管。试验结果表明 ,此种渗灌管节水效率是普通渗灌管的一倍以上 ,生产番茄的灌溉定额为 12 2 5 5~ 12 90m3 hm- 2 ,植株间番茄果实的均匀度达到了0 .75以上 ,单位面积产量 58680~ 59910kghm- 2 ,水资源的效率为 46.44~ 47.88kgm- 3 。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海河低平原水资源严重不足,干旱日趋加剧的现状,以节水为主线,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为中心,以节水增产增收为目的,系统研究了限水灌溉农田土壤水分消长动态,主要作物生长发育特点、需肥需水规律及水肥配合原则。在节水种植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又系统研究了调整作物布局,优化种植方式,筛选抗旱喜肥型品种,调控水肥运用,采取抗旱节水耕作措施等,形成限水灌溉农田节水种植系列技术,产量稳定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倍左右。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我国节水农业发展趋势及其对策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分析了我国农业用水现状及其发展要求,提出了21世纪初可能产生突破的几项关键节水技术,分析了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将对我国21世纪农业发展可能产生的贡献,最后论述了未来我国在发展节水农业中应采取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节水农业专题导引库资源的采集原则。分析了该导引库资源类型的分布特点和存在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拓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