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纤维品质优异的陆地棉品种中棉所127为父本,以高衣分品系GH07-44为母本,构建了F2和F2:3分离群体,并对F2和F2:3群体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进行表型评价及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分离群体各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和超亲分离,变异系数为1.15%~15.19%;F2群体中铃重的变异系数最大,2个世代中纤维成熟度指数的变异系数均最小。超高亲比例为1.71%~66.86%,其中F2:3群体马克隆值的超高亲比例最高,2个世代中最小的超高亲比例性状均为上半部平均长度。简单相关分析表明:衣分与马克隆值、成熟度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铃重与马克隆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F2群体的成熟度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F2:3群体的成熟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产量性状组与纤维品质性状组间存在相关关系,主要表现在衣分与上半部平均长度呈负相关、与马克隆值呈正相关,随着世代的增加,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降低,因此实现产量和纤维品质同步改良虽有一定难度但有可能实现。本研究筛选出2个世代衣分均超过43%且纤维品质较好的材料9个(马克隆值均值<4.5、上半部平均长度均值>30 mm),为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同步改良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2.
以属于5个杂种优势群的24个常用玉米自交系为母本(P1),优良玉米自交系T138-1及其秭妹系T138-2为父本(P2),杂交获得了48个组合。分析了亲本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和总配合力效应,主要结果表明:不同组合各性状配合力存在极显著差异。P1亲本,除出籽率GCA外,其他性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2亲本,生育期、株高、穗粗、行粒数、穗位、棒三叶面积GCA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1与P2互作间的SCA方差除出籽率和小区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外,其余10个性状的SCA差异均极显著。P1亲本各性状一般配合力差别很大,P2亲本T138-1出籽率一般配合力效应高于T138-2,其它性状GCA值均低于T138-2。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秃尖、百粒重、出籽率SCA值与其性状均值之间达到了正的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受环境影响较大。各性状总配合力效应与实际田间表现基本一致,生育期、株高、穗位高、棒三叶面积、穗长、穗粗、行粒数、百粒重总配合力效应与小区产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5个南方春大豆品种间双列杂交的F_1代材料,对产量等7个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单株荚粒数杂种优势明显,百粒重等性状则不明显。产量主要表现为加性基因效应,显性效应转为次要。单株产量与双亲均值正相关,杂种优势与双亲配合力总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显著正相关。组合实际产量表现则与双亲一般配合力均值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优质小麦重要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25  
利用7个优质小麦品种(品系),分析了优质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关系,以及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干面筋含量等营养品质性状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与Zeleny沉淀值、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等加工品质性状相关不显著。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和干面筋含量逗号地极显著正相关,湿面筋含量与干面筋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Zeleny沉淀值与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面团形成时间与稳定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据此提出优质高产结合改良的重点是协调好粒产量与加工质量,充分利用蛋白质优质基组合。  相似文献   

5.
采用较易杀雄制种的品种为母本,与高产品种或品系配制组合19个, 研究化杀杂交稻F1主要产量性状的优势及其与亲本的关系。结果表明,F1的单株 粒重优势最大,主要由每穗实粒数、总粒数、单株穗数的优势综合构成。F1的单 株粒重、总粒数、实粒数、千粒重与亲本平均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父本值呈极显 著或显著正相关,F1实粒数、千粒重与母本值是极显著正相关。选用双亲主要性 状良好的品种配组,易选育出高产化杀组合。  相似文献   

6.
选用5个性状稳定的品种与555进行6×6双列杂交,研究有关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及F1的杂种优势,其结果为:①所有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极显著。②在所分析的产量性状中555表现突出好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良好的特殊配合力效应,所有以555为父本的组合均表现出了较高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7.
选用6个三系不育系和8个红米恢复系,按6×8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48个杂交红米组合,分析与产量相关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结果表明:除不育系单株产量外,其余性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受基因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无明显的相关性;千粒重、株高、糙米率、结实率、有效穗数的狭义遗传力较高,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作用,可在低世代选择有效;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穗长和单株产量的狭义遗传力较低,须在高世代进行选择。18Rr174在9个主要农艺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均达到正效应值,育种应用价值高;广8A×18Rr250、品红1A×18Rr175、荃9311A×18Rr175、品红1A×18Rr174和野香A×18Rr178的产量性状具有较好特殊配合力,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小麦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指导小麦优质育种的亲本配组,选择8个品种和2个新品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置25个杂交组合,对F_1代产量、千粒质量、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面筋指数、稳定时间等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杂种优势分析、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杂种优势整体表现为负向优势,千粒质量为正向优势,其它品质性状整体表现为正向优势;4个亲本材料新麦26、洛麦47、藁优5766及洛麦41的多个品质性状GCA值均较好,可作为综合性状优良的优质亲本;丰德存麦13在产量性状上GCA值最大,适合作为产量改良亲本使用;组合洛麦47×丰德存麦13、洛麦47×丰德存麦5号、郑麦366×藁优5766多个性状SCA效应值和杂种优势值均较高,可作为重点组合进行后代筛选;相关性分析表明,F_1各性状均值与亲本一般配合力之和(GCAs)均呈极显著相关,产量、千粒质量、湿面筋、蛋白含量的F_1值也与杂种优势值和SCA值紧密相关,沉降值、吸水率、面筋指数和稳定时间的F_1值受组合影响较小,主要与双亲的GCAs值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7个优良马铃薯品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组合,分析了群体主要性状与生产力的遗传相关及其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群体平均单株结薯数、平均块茎重、商品薯数量和产量及小薯数量和产量与群体产量的遗传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平均块茎重、商品薯数量和产量是筛选商品价值较高的优良群体的重要相关性状.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在平均单株结薯数、平均决茎重、商品薯产量、小薯产量和数量几个性状上对模型Ⅰ差异显著,组合间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均达到显著差异.特殊配合力方差为总方差的61.47%~147.52%,表明该群体的生产力主要由非加性基因控制.相对配合力总效应值与产量的相关达极显著水平(r_(3.4)=0.99).综合评定亲本801-5,Katahdin和Baraka在马铃薯群体和品种选育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蛋白质含量不同的九个大豆品种配成六个杂交组合,对其F_2、F_3、F_4不同世代群体蛋白质含量与植株的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各生育阶段的长短和脂肪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旨在为大豆高蛋白质育种杂交后代的间接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六个组合的蛋白质含量与植株的形态性状和各生育阶段长短的相关数一般未达到显著水平,且相关性因组合和世代而异,不宜以这些性状作为蛋白质含量的间接选择性状。各组合于F_2、F_3和F_4三个世代,蛋白质含量与量及产量因素呈一致倾向的负相关,但相关程度不大。因此,高蛋白育种与高产育种有可能相结合,F_4代蛋白质含量与蛋白产量的正相关说明,在选择高蛋白质时并不总是伴随单位面积蛋白质产量的降低。由于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之间为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可用低脂肪含量作为高蛋白育种中对蛋白质进行选择的间接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11.
花生亲本材料遗传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8个亲本按NCⅡ配制16个组合,研究了F1-F4:5代产量性状和F4种子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情况,测定了F4:5384个株系、56个品系的产量。结果表明:①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变异大于特殊配合力变异,杂种均数的遗传分量中以加性效应为主,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②亲本产量配合力在杂种世代间表现不一致,早代测定以F3较为适宜。③亲本性状值与一般配合力效应呈正相关,表明亲本性状优劣对杂种后代表现有一定影响。④优良品系的分布很集中,主要分布在母本963-4-1和父本88-1202的序列组合中,显示出优良亲本在育种效果上的突出优势。⑤963-4-1和88-1202是很好的高产育种亲本,904-79和佐治亚的育种利用价值也较高。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自交系698-3及改良系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改良系与原自交系性状差异,分析不同改良系产量配合力及组合杂种优势表现,明确其遗传改良效果和育种利用潜力。结果表明,各改良系在吐丝期、株高、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等方面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改良系K336有13个性状与自交系698-3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是表型差异最大的改良系,改良系SP698-3-17和SP698-3-11的表型差异最小。单株产量GCA正效应较大的改良系依次为K336、K389和698-3GT42,多数改良系组合单株产量SCA效应差异不显著。多数组合统一对照优势为显著负优势,只有组合205-11×K336达显著正优势,其优势值达12.27%;36个改良系组合的分类对照优势多数为正优势,其中7个组合的正优势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综上,改良系K336和K389的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配合力均得到显著改良,其组合特殊配合力以及杂种优势总体表现较高,可作为高产育种用亲本。  相似文献   

13.
以4个四川省常用玉米自交系为测验种,20个抗玉米纹枯病自交系为被测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80个组合,对产量、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粗、粒深和百粒重7个经济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H2149等11个抗病家系的产量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为正值,其中9个家系所配F1产量较高,可直接利用;其他自交系个别性状较优,可根据育种目标有针对性的选择利用。玉米纹枯病抗源CML270与感病自交系478构建的CML270×478重组近交系群体有重要育种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NCII设计,配成8个组合,选择高产或高脂肪的7个大豆亲本.试验结果表明,F2代脂肪含量的变异大小与双亲脂肪含量的差异有关,双亲的差异越大,F2代脂肪含量的变异程度也越大.双亲脂肪含量均高,且双亲熟期差异较大,F2代出现高脂肪材料的几率高.F2代脂肪含量与父本的脂肪含量呈一定的正相关,但不显著;与母本脂肪含量及中亲值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四倍体普通栽培种(Solanum tuberosum)、新型栽培种S.andigena和二倍体杂种(2x S.tuberosum)、双单体×S.phureja 品系为材料,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了15个组合。试验结果表明:a.二倍体杂种品系M6、四倍体普通栽培种中的极早熟品种东农303和结蕾期较早的中晚熟品系T8073一般配合力效应较好。东农303×M6和T 8073×M6组合产量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值较高,但其小区产量和单株块茎重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低于T×A 组合中的T8024×N2167。因血缘关系,东农303×W5295. 7(二倍体杂种品系)组合产量较低,特殊配合力为负效应。b.相对一般配合力总效应和相对配合力总效应与产量相关达极显著水平(γ_(1,4)=0. 66;γ(3,4) =0. 81) 。相对特殊配合力效应与相对一般配合力总效应及产量间关系不密切(γ(1,2) =0. 23;γ_(2,4) =0. 22) 。  相似文献   

16.
摘要采用NCII设计,配成8个组合,选择高产或高脂肪的7个大豆亲本。试验结果表明,F2代脂肪含量的变异大小与双亲脂肪含量的差异有关,双亲的差异越大,F2代脂肪含量的变异程度也越大。双亲脂肪含量均高,且双亲熟期差异较大,F2代出现高脂肪材料的几率高。F2代脂肪含量与父本的脂肪含量呈一定的正相关,但不显著;与母本脂肪含量及中亲值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陈恒鹤  梁振富 《大豆科学》1989,8(3):217-225
以高产、高蛋白、高脂肪三类5亲本轮配杂交的F_1代资料,按Griffing方法模型1,对5种主要农艺性状分析了正反交效应和配合力。全部10组合平均各性状正反交差异均不显著,不存在母体效应。配合力分析表明:不同类亲本性状水平与值大小关系密切,值与值有一定关系。优质性状、产量性状与籽粒外观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存在符合育种要求的互补作用。优质亲本的其它农艺性状水平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6个母本与5个父本,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30个杂交组合,并产生无性一代。无性一代块茎还原糖和干物质含量的研究结果如下:(1)两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分别为31%和18%;(2)通过选择淀粉、产量来间接选择干物质含量具有较大可能性;(3)从T×N类型的杂交组合中选育低还原糖及高干物质含量的品种不会很困准;(4)T8024和N2176对于选育低还原糖及高干物质含量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