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得吼 《畜牧兽医杂志》2012,31(2):13-14,17
为防治本市林缘地区放牧黄牛越冬渡春过程中出现的患牛咳喘、拉稀、水肿、贫血、瘦弱死亡现象,特选择20%碘硝酚注射液,对放牧黄牛进行了冬前驱虫。试验发现,用碘硝酚对黄牛进行越冬前驱虫,促进了牛体生长发育,增强了抗病能力,有效降低了肝片吸虫病、线虫病、疥癣等寄生虫病的发病率。极大地减少了因越冬渡春而造成的春乏死亡,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在当地养牛生产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1983年我们对渭源县黄香沟牧场进行家畜寄生虫病调查的结果表明,马胃蝇幼虫感染率达100%,肺丝虫、胃肠道线虫、肝片吸虫黄牛感染率达82%,牦牛、羊达100%,青海血蜱体外寄生虫,牦牛、羊感染达100%。在调查的基础上,用硝氯酚、驱虫净对黄牛、羊进行了驱虫试验,并从1984年起开始全面驱虫。马、牛用驱虫净皮下或肌肉注射(精制,用注射用水配成10%溶液,无菌操作,随用随配,  相似文献   

3.
家畜“猝死症”的病因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瑞生 《畜牧与兽医》1998,30(5):229-230
家畜猝死症是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一种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的疾病。由于病畜不见任何前驱症状而突然死亡,称为“猝死症”。该病1985年在河南省商丘、周口地区零星发生,当时以犊牛为主,成年牛和其他家畜很少发病。随后安徽省阜阳地区发生本病,以黄牛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2010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从米东新区活畜市场购买的42头试验牛相继发病,并出现批量死亡,前后死亡黄牛9头。经对死亡牛的剖检诊断,发现牛瘤胃内有大量寄生虫。通过对虫体的鉴定,病原为后滕同盘吸虫(Paramphistomum gotoi Fukui)。经过驱虫治疗后,牛群停止死亡。  相似文献   

5.
1985年,在周口、商丘等地零星发生,以发病快、死亡急、致死率高、剖解病理变化以实质器官出血为特征的黄牛“猝死症”。当时以犊牛为主,其他家畜未见发病死亡。1992年以后,该病流行日趋严重,发病范围逐渐扩大。1994年,全省17个市(地)均有不同程度地...  相似文献   

6.
一般根据驱虫的目的可分为治疗性驱虫、预防性驱虫和诊断性驱虫。根据虫体的发展阶段可分为成虫期前驱虫、成虫期驱虫和成虫期后驱虫。家畜驱虫时间一般是每年进行两次:春季和秋季。春季驱虫,对放牧家畜驱虫,应在放牧之前进行;而对舍饲的家畜驱虫,开化之前为好。秋季驱虫,放牧家畜在归牧以后,目的是驱除在牧场上感染的虫体;舍饲的家畜应选在上冻以后。家畜的驱虫药物一般选择广谱、高效、低毒,经济、安全方便的药物。广谱,就是抗虫体的种类越多越好;高效,就是该药既对寄生虫的成虫有效,也对寄生虫的幼虫有效;低毒,就是药物进入畜体无急性中…  相似文献   

7.
牧草一般指供饲养的家畜使用的草本植物.牧草的种植不仅为家畜提供了优质的饲料,而且满足了现代化家畜饲养要求.但是随着气温的下降,大部分牧草便会停止种植,冬季家畜的饲养面临着饲料短缺的困扰,通过种植越冬牧草可以有效的解决冬季和早春饲草短缺的情况,可有效缓解家畜冬瘦或死亡等现象的发生,从而降低家畜饲养成本,提高效益.因此,加强对越冬牧草的田间管理对于提高越冬牧草产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越冬牧草的田间管理与利用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2017年5月至10月对湖南临武县某肉牛饲养场放养本地湘南黄牛、西门塔尔牛牛蜱虫继发感染牛焦虫病进行了防治研究,对其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治疗进行了观察,发现西门塔尔牛放牧母牛感染牛焦虫发病率最高为26.66%;育肥牛为20%;湘南黄牛放牧母牛、产犊母牛和1~6月龄犊牛感染牛焦虫病发病率为0%。在牛蜱流行期间放牧牛被牛蜱虫侵袭后,饲养员和兽医对蜱虫认识不够,发病前期未能及时驱蜱虫和治疗,最后导致西门塔尔牛放牧母牛死亡2头,育肥牛亡1头,母牛流产5头,给牛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经5个月防治经验总结,只要发现放牧牛群体表有牛蜱就应用双甲脒进行全群体表驱虫,还能使牛舍内苍蝇、蚊子等吸血虫昆虫显著减少。对感染发病的牛采取体内外驱虫结合抗生素综合防治方法,取得较好理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家畜“猝死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畜“碎死症”是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新出现的一种发病急、病程短、病畜无任何前期征兆而突然死亡,致死率极高的疾病。病因各地报道不一,根据发病特征,暂称为“碎死症”或“暴死症”。工流行情况本病最早于1985年8月在河南省淮阳县呈零星散发,以犊牛发病为主,无明显季节性。1989年8月一1990年6月,发病急增,死亡率高,豫东地区黄牛散发“摔死症”,死亡黄牛1642头[1]。1991年以后,河南省各地(市)发生不同程度流行,全国11个省出现该病流行,并继续蔓延。患病畜种增加,除犊牛外,成年黄牛、羊、猪、犬、奶牛、牦牛等发病增加。仅19…  相似文献   

10.
黄牛难产是家畜产科常见的疾病,随着黄牛的改良,初产的母牛难产率也在升高.我站在1 985年~2007年期间,对75例难产的黄牛施行了剖腹产手术.母畜成活72例(96%),死亡3例(4%).  相似文献   

11.
牛捻转血矛线虫和奥斯特线虫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道线虫是危害草食动物的主要寄生虫病,日常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如果不定期进行驱虫,则可能引起此类疾病的发生。黑龙江省通河县某养殖户饲养黄牛133头,2003年11月20日以后陆续发病,到2004年1月15日,共死亡34头。经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捻转血矛线虫和奥斯特线虫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2.
家畜是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的中间宿主,其虫子在宿主体内进行三代裂殖生殖,最后定居于心肌与横纹肌中。住肉孢子虫可导致家畜严重发病,甚至死亡。yer(1977),Lunde和Fayer(1977)、Tadhos(1974)报道用间接血凝、琼脂扩散、放射免疫扩散和免疫荧光技术等方法对黄牛住肉孢子虫病作血清学诊断。Weyreter et al.(1976),  相似文献   

13.
泌阳是全省畜牧大县和养牛大县,大牲畜及黄牛存栏连续3年均居全省第一位。县畜牧局着眼黄牛改良做文章,加强家畜冷配改良站点建设与管理,大幅度提高了我县黄牛品种质量和畜牧业经济效益。截止目前,全县共发展家畜冷配改良站点134个,共有冷配技术人员196名,年冷配改良黄牛15万头以上,全县黄牛改良率已达到52%,仅黄牛改良工作每年为全县农民增加经济收入6000多万元。为建立完善的县、乡、村三级家畜改良服务网络。2001年开始我县对现有家畜人工授精站点进行整顿,通过三年的规范化建设,严格的监督管理,使全县的家畜改良工作基本走上了规范化道…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家畜冷冻精液站为我省主要种牛冷冻精液中心站,担负全省耕牛改良种牛冷冻精液任务,曾先后引进摩拉、尼里、辛地红、关岭黄牛等良种牛。为保护种牛的健康,提高精液质量,1984年6—7月我们对该站的摩拉、尼里、辛地红、关岭黄牛、杂交黄牛共33头进行粪便蠕虫学检查,有32头种牛感染肝片吸虫,感染率为97%,应用丙硫咪唑驱虫试验的情况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塘岭是江山县纯山区贫困乡。全乡有耕牛(大都是黄牛)278头,1986年冬,经间接血凝试验,患肝片吸虫病阳性牛有101头,感染率为36.33%。应用硫双二氯酚驱虫,引起中毒,死亡10头,经济损失严重。特报告如下。一、发病经过1987年3月中旬,塘岭乡畜牧兽医站,对患有肝片吸虫病的101头阳性牛,用温州兽药厂,每片含量0.3克的硫双二氯酚(别丁片)批号20701,进行驱虫。因服药超量,  相似文献   

16.
家畜"猝死症”是1990年前后在我国河南省部分地区黄牛出现的一种发病急、病程短、无任何前驱症状而突然死亡、致死率极高的疾病.近年来已蔓延到全国大部分地区,各种家畜和野生动物都有发病报道,死亡数量巨大,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经过研究调查,各地基本上查清了发病原因,摸索出了一些防治办法.概述如下,供疫区诊治时参考.1 魏氏梭菌或与巴氏杆菌疫苗免疫许多学者从当地猝死家畜病料中分离到魏氏梭菌或魏氏梭菌与其他细菌混合感染,认为本病的主要病原为魏氏梭菌.疫区多采用当地分离的菌株自制成疫苗进行免疫预防注射.从1991~1993年河南省豫东疫区应用河南农业大学自制的魏氏梭菌疫苗进行预防注射,使发病率有所下降.但由于疫苗未能广泛应用,又使疫区面积渐扩大.  相似文献   

17.
家畜寄生虫病对畜牧业的危害愈来愈明显而严重,为了掌握适宜的驱虫季节,提高驱虫率,减少牧业生产的经济损失。我们对家畜寄生虫的驱虫季节进行了摸索,认为在藏北牧区最适宜的驱虫季节是秋季。  相似文献   

18.
1995年7月13日~10月7日,灵璧县大面积爆发黄牛流行热。历时88天,出现两次发病高峰,部分黄牛两次发病;发病、死亡、流产率之高,居历次发病之首,给养殖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有关业务部门,对全县历次黄牛流行热的发病动态、流行特点、临床表现,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1发病情况江汉平原某新建肉牛饲养场于2008年5月中旬从山东购回鲁西黄牛50头,圈养,饲喂精料和青绿饲料,生长较好,健康无病,但膘情不好,为加速肉牛的生长和育肥,于2008年7月1日购买阿维菌素针剂对全群肉牛进行保健驱虫。驱虫方法是牛按平均体重200千克/头计算,每3头牛颈侧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20.
<正> 浙江省江山县塘岭乡有耕牛278头(大都是黄牛).1986年冬对严重肝片吸虫病101头,应用硫酸二氯酚口服驱虫,中毒死亡10头,损失惨重。 1 中毒经过 该驱虫药为国营温州兽药厂制造,批号20701,每片含0.3g的硫酸二氯酚(别丁片),进行驱虫治疗。因服药超量,致使42头黄牛发生药物反应,其中34头严重中毒。服药后次日病牛出现严重腹泻,全身出汗,瞳孔缩小,鼻镜干燥,精神萎顿,头低耳搭,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