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刘晓霞 《吉林农业》2011,(11):242-242,241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开始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以期望自身获取更多的效益。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了提高整个系统性能实现智能化将数据挖掘引用进来。文章介绍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在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在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信贷过程中,信贷风险是农村信用合作社会在小额信贷最主要的问题,一旦农村信用合作社小儿信贷中出现风险,会对农业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针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信贷风险问题,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降低风险的发展。本文就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信贷的风险及防范作了相关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当前中国农村金融长期供求失衡等问题,认识到中国现阶段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一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严重制约和影响着“三农”问题。因此笔者提出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完善农村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4.
民国乡村建设期间,为了解决农民借贷困难,实验区政府和乡建机构纷纷发动农民成立农村信用合作社,这些农村信用合作社有着自身特点,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问题也不少。研究民国乡村建设期间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特点、作用及问题,对于新时期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我国经过70多年的发展,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村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我国农村金融合作社经历了自我萌芽期、快速发展期、公社管理期、恢复发展期、改革试点期、定型期几个阶段。未来,农村信用合作社必须定位"三农",努力探索如何服务"三农"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新型框架,依靠"三农"的发展来实现自身的特殊价值,这也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一、农村、小城镇金融改革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主体是农村信用合作社。长期以来它的操作都不是十分规范。这就带来了很多争论。有意见认为应该按照合作制原则改造农村信用合作社:另有意见认为应该组建股份制商业银行,而双方都是以现有的合作社不符合合作制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在合作金融方面的探索起源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一开始由政府发起成立,后由国有银行监督管理,最后又独立出来进行内部改革,这一路走来,可谓道路崎岖坎坷,时至今日,虽然农村信用合作社已经成为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中坚力量,但是它始终未能真正成为农民的合作金融组织。  相似文献   

8.
结合乌苏市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支持基本情况,从信贷角度研究对农户生产投入的供给支持,分析乌苏市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类别及农户贷款情况,针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农户信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农户资金投入力度、相关服务政策及农户贷款环境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作为世界合作金融组织的发源地,100多年来,从建立农民救助社到成功构建合作银行体系,德国在合作金融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莱夫艾森农村信用合作社了.莱夫艾森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德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德国农村、农业、农民的全面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系统地回顾和分析了德国莱夫艾森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并概括出其获得成功的经验,以期对中国合作金融体制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淮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行的统一安排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化解风险为重点,以改善信贷资产质量为突破口,积极深化改革,扭转了淮阳在全市农村信用社落后局面,业务经营有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必须大力发展。但是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仍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和不断完善,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使农村信用社真正转变为能为农村社区服务的地方金融企业,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樊层凌  王耕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811-3812
运用美国COSO报告中的新要素分析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制度,找出信用社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内控失效的根本原因。通过现状分析,提出我国农村信用社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加强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采用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陕西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内控体系各要素的影响权重及其完善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内控体系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公司治理结构,风险管理部门,信息管理水平,领导重视程度,员工素质以及风险责任等。现阶段陕西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内控体系的完善程度为中等偏上水平,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其中制度控制要素完善程度的评价最高,过程控制要素评价最低,说明陕西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内控制度相对健全,而全程风险控制理念尚未良好地贯穿于陕西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实践。  相似文献   

14.
深化农村合作金融管理体制改革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本文拟就当前农村信用社存在着的一些问题,试图从健全法人治理构,明确产权关系,理顺管理体制方面构筑有助于农村信用社功能作用发挥和自身业务成长的体制框架:从市场定位和管理机制方面探讨效益增长点和激发经营活力:从消化历史包袱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理顺政策扶持和央行监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李永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130-17131
分析了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地理限制及相关政策的演变过程,提出了农村信用社在现阶段不宜改变地理限制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京郊农村信用社合作面临扩大农村金融市场的良好机遇,为进一步发挥作用,应明确并坚持支持农业的正确宗旨;改善金融服务,拓宽支农领域;深化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国家要加强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17.
何频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3,(11):1670-1673
中国农民对合作金融有着强烈的需求,但目前仍存在法人治理机构不完善、产权监督缺失等问题。应利用股份合作制来解决农村信用社的治理模式问题,通过引入投资股、设置合理的股权结构;建立有效的产权监督机制,强化农村信用社的信息披露,努力把农村信用合作社办成产权明晰、经营有特色的现代金融企业。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整个农村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新中国成立至今,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最庞大的金融组织,但其经营模式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服务功能尚需加强。所以,借鉴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的成功模式,对促进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村信贷资金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在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担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但当前我国农村信贷资金不足的问题已十分突出,因此,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遏制农村资金外流、引导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健康发展将有利于解决农村信贷资金不足的问题,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