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报道了对等外绿茶中的多糖进行分离、纯化的方法.采用温水浸提法粗提,过离子树脂分离得咖啡因,过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得茶叶黄酮,采用鞣酸除蛋白,用乙醇沉淀出复合茶多糖,纯度达∞%以上,分子量在2~4万之间,由5种单糖组成的蛋白质复合多糖.该方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具有生产流程简单,安全,无毒,成本低廉,产品纯度较高,对于充分开发茶叶这一丰富的生物资源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孔径树脂分离纯化无花果多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无花果多糖分离与参数及纯化工艺大孔径树脂类型。方法:通过不同树脂比较,筛选最佳树脂类型及最佳吸附和洗脱条件。结果:AB-8树脂在pH值=8时吸附能力最佳,0.02 mg/mL NaC l洗脱液在流速为2mL/m in时,获得多糖最佳纯度(73.12%)和回收率(71.30%)。结论:AB-8型树脂是分离纯化无花果多糖的适宜大孔径树脂。  相似文献   

3.
刺梨叶片中总黄酮和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煮浸提法综合提取刺梨叶片中的总黄酮和水溶性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对提取有显著影响的因素进行正交实验,分析获得较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综合提取总黄酮和水溶性多糖的较优的工艺参数为:固液比1:30,温度90℃,pH=10。提取液通过炭粉吸附法获得粗多糖的纯度为21.37%,粗黄酮的纯度为53.26%。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法获得粗多糖的纯度为18.27%;粗黄酮的纯度为36.27%。用水煮浸提法,对刺梨叶片中黄酮和多糖共同进行提取是可行的,并通过大孔树脂或活性炭将二者初步分离。  相似文献   

4.
以玉竹多糖含量为指标,研究LSA-10型和LX-20B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玉竹多糖的工艺,考察了上样浓度、洗脱液浓度、洗脱速度及洗脱液体积对玉竹多糖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LSA-10型大孔吸附树脂法的最佳工艺为上样浓度1.5 mg/mL,洗脱液50%乙醇,流速1.5 mL/min,洗脱液体积为上样量的20倍;LX-20B型大孔吸附树脂法的最佳工艺为上样浓度5 mg/mL,洗脱液75%乙醇,流速2.0 mL/min,洗脱液体积为上样量的5倍。LSA-10型和LX-20B型大孔树脂制得的玉竹多糖纯度分别为79.7%、72.6%,表明2种大孔吸附树脂均可简化玉竹多糖的分离纯化工艺,提高多糖纯度,但LSA-10型优于LX-20B型。  相似文献   

5.
茶叶中有效成分的开发利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单概述了茶叶中的有效成分茶多酚、咖啡因、茶多糖、茶黄素的药理功能及其单一提取方法研究进展。茶多酚单一分离提取方法主要有如下4类:溶剂法、沉淀法、树脂吸附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咖啡碱的单一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法、升华法、吸附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4类。茶多糖、茶黄素的单一提取分离方法也已研究得较深入。提出了膜分离法和树脂吸附法相结合,从中低档绿茶中同时提取分离茶多酚、咖啡因、茶多糖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6.
蝉花虫草粗多糖中杂有蛋白、核酸、酚类等物质,给多糖的分离纯化带来许多干扰,为了排除杂质干扰,获得较为纯净的多糖组分,采用Sevag法和大孔树脂吸附法相结合对蝉花虫草粗多糖进行了脱蛋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大孔树脂法或Sevag法均不能完全去除粗多糖中的游离蛋白,两种方法结合脱蛋白除杂效果较为理想,蛋白去除率达96%以上。初步分离获得大孔树脂水相洗脱部位和20%乙醇洗脱部位2种主要多糖组分。综合分析,先用Sevag法脱蛋白2~3次,再用大孔树脂AB-8吸附分离,或先大孔树脂AB-8吸附分离获得不同多糖组分,再用Sevag法辅助脱蛋白1~2次,两种方法去除蝉花虫草粗多糖中蛋白的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7.
毛讯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308-7308,7338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纯化分离麦冬多糖的优化工艺条件。[方法]比较了不同pH值、流速对麦冬多糖的纯化效果。[结果]确定大孔树脂纯化麦冬多糖的层析条件为:上柱溶液pH值为8,洗脱溶液pH值为8,流速为1.0ml/min,在此条件下麦冬多糖纯度可达到81.0%,回收率71.2%。[结论]该优化工艺条件可以作为麦冬多糖的纯化方式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大孔吸附树脂提取荞麦芦丁工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热水浸提荞麦茎叶,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制备芦丁的新工艺,制得芦丁纯度达95%以上,提取率达85%以上,采用本方法分离制备芦丁,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安全,试剂无毒,成本低廉的特点。对于充分开发利用荞麦资源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蓖麻凝集素(RCA)为亲和配体制备亲和层析树脂,在比较2种固定载体制备亲和树脂对金花茶多糖分离效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多糖上样量、NaCl浓度以及洗涤量对RCA-Sepharose-2B亲和树脂结合率或再生效果的影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亲和多糖进行分离效果分析,为将亲和层析技术应用于金花茶活性多糖的分离纯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相比AF-Amino-650 m树脂,RCA-Sepharose 2B亲和树脂的分离效果比较好,而且可以进行反复使用多次。多糖上样量显著影响多糖与树脂的亲和效果,多糖结合率随上样量增加呈倒U型变化,当多糖上样量为10.4 mg/g亲和层析树脂时,其亲合率最高,达到57%左右;NaCl浓度对树脂的再生效果也有显著影响,用含0.2 mol/L NaCl的磷酸缓冲液洗涤树脂可以有效恢复树脂对多糖的亲和效果。HPLC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获得的亲和活性多糖是由3种不同分子量的多糖组分组成。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对核桃青皮中多糖的吸附性能最佳的大孔树脂,以吸附率、解析率和纯度作为考察指标,分别考察D101、D4020、AB-8、X-5 4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核桃青皮中多糖的动态和静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4种树脂对核桃青皮中多糖的吸附性能以AB-8为最佳,静态吸附率及解析率分别可达53.28%、75.33%,静态吸附后多糖纯度为60.21%,动态吸附率及解析率分别可达66.41%、76.81%,动态吸附后多糖纯度为71.56%,动态吸附效果显著优于静态吸附效果,说明AB-8是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核桃青皮中多糖的最佳树脂,且选择动态吸附为宜。  相似文献   

11.
绿茶910 EGCG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绿茶910为原料,采用咖啡碱沉淀—溶剂萃取法对茶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进行提取,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分析各影响因子对EGCG提取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子对EGCG提取纯度影响程度的大小为:氯仿萃取次数>乙酸丙酯萃取次数>水浸提温度>咖啡碱浓度>己酸乙酯萃取次数.EGCG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水浸提温度80℃,咖啡碱浓度30 mmol.L-1,氯仿萃取次数为5,己酸乙酯、乙酸丙酯萃取次数均为3.根据最佳条件提取EGCG,得到纯度为80.3%的EGCG产品.  相似文献   

12.
林继元  方北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57-6159
[目的]从广西甜茶粗提物脱苦残渣中提取甜茶茶多酚,探索广西甜茶的综合利用前景。[方法]经过甜茶茶多酚原液的制备、甜茶茶多酚的提取、测定甜茶茶多酚含量、吸附树脂吸附等程序,最后得到产物,称其可溶性固形物的重量,测定样品的纯度。[结果]广西甜茶粗提物脱苦残渣加酸溶解后,通过大孔吸附树脂DM!301吸附的分离,得到纯度为72.12%的甜茶茶多酚。[结论]该研究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为广西红茶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选用10种大孔树脂分离脱除茶汤中的咖啡碱,以茶汤中咖啡碱、茶多酚的吸附率为指标,在静态吸附条件下筛选出分离咖啡碱效果较好的树脂AL-1。以洗脱率和吸附量为指标,考察了树脂AL-1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结果表明,树脂AL-1对咖啡碱的吸附率最高,为98.58%。对于树脂AL-1吸附咖啡碱,当上样流速在0.75 mL/min、上样液pH值为5.2时,上样量最大,为11个柱体积;用50%的乙醇进行洗脱,洗脱剂用量为3个柱体积时,咖啡碱洗脱比较完全。  相似文献   

14.
以信阳毛尖为材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进行从信阳毛尖中提取咖啡因的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80%,提取时间为3 h,沉淀剂为氧化钙,咖啡因提取得率为0.594%。  相似文献   

15.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茶儿茶素和咖啡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为克服有毒溶济萃取法和金属离子沉淀法分离儿茶素和咖啡因造成环境污染和操作有安全隐患等缺陷,以粗品茶多酚为原料,研究了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分离制备儿茶素和咖啡因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大孔吸附树脂对儿茶素和咖啡因的吸附和解吸性能良好,通过梯度洗脱,可对儿茶素和咖啡因进行分离,并能制得不同规格的儿茶素产品和粗品咖啡因,其中高EGCg含量(66.95%)的高纯儿茶素产品GTC-90制率达46.47%,咖啡因低于0.5%.  相似文献   

16.
影响茶多糖含量测定的干扰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茶叶中化学物质对茶多糖定量分析的干扰影响。[方法]比较分析茶多酚、蛋白质、氨基酸、色素、咖啡碱等干扰因素对茶多糖含量测定的影响,探索双氧水氧化脱除色素,PVPP络合茶多酚等消除干扰因素的方法,建立样品前处理方法。[结果]结果表明,茶多酚和色素对茶多糖含量测定的干扰性较大,蛋白质、咖啡碱和氨基酸干扰性相对较小;建立的茶多糖样品前处理方法为“干茶→沸水浸提→过滤→H2O2脱色→透析→加PVPP→过滤”,采用此样品前处理方法,检测炒青绿茶多糖含量为1.83%,红碎茶多糖含量为2.26%,乌龙茶多糖含量为1.37%,均低于文献报道的茶多糖含量。[结论]样品前处理方法“干茶→沸水浸提→过滤→H2O2脱色→透析→加PVPP→过滤”,可以更准确、更简便地应用于茶多糖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7.
花粉管通道法对茶树进行dsTCS基因转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祁门槠叶群体种茶树植株为受体材料,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茶树咖啡碱合成酶dsRNA (dsTCS)注射到茶花子房中.试验共处理茶花500朵,收获T0种子43粒,加温催芽后出苗38棵,随机选取15棵处理后的茶株和5棵对照茶株,剪取相同部位幼叶,用HPLC测定其咖啡碱含量.检测结果为,处理后的15棵茶株,其平均咖啡碱含量均低于对照茶株,初步表明经花粉管通道法导入的dsTCS部分抑制了茶树体内咖啡碱的合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红茶粉挤压粉碎工艺参数,以及红茶粉方块酥产品的制作工艺参数。[方法]采用福建省福安市出产的坦洋功夫红茶茶叶,将其粉碎添加到方块酥中研制红茶粉方块酥。红茶粉采用双螺杆挤压工艺结合超微粉碎集成技术能获得较细的粒度,试验对红茶粉双螺杆挤压工艺参数和红茶粉超微粉碎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探讨红茶粉的粒度对红茶粉方块酥咖啡碱含量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红茶粉方块酥最佳配方组合:以面粉为基数添加超微红茶粉4%、油脂50%、糖14%、鸡蛋15%。在此条件下研制的红茶粉方块酥感官品质最好,感官评分为90.50分,方块酥咖啡碱含量为0.062%,有效成分(主要是指咖啡碱)含量最高。[结论]该试验与传统工艺采用超微粉碎制备的红茶粉方块酥比较,各项性能指标都有提高,可显著改善方块酥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9.
从茶叶中提取天然咖啡因,以乙醇作为溶剂,利用正交试验法探究了料液比、超声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乙醇的浓度对产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其最佳条件为:料液比为1∶18,超声时间为5 min,浸提温度为70℃,浸提时间为60 min,乙醇浓度为85%,咖啡因的提取产率可达3.74%。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同时产品产率高、纯度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