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果实性状和品质的分析测试和综合比较分析 ,雪雨露、东 52最佳 ,安农水蜜次之 ,早白凤稍差。  相似文献   

2.
桃树是我国北方经济林主栽品种之一.其果大色鲜,味甜多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了提高桃树的产量和质量,我们在桃树从座果到成熟期内进行了"ABT"4号生根粉喷洒试验,效果显著.单果重量比对照平均提高17.7%,最高31.1%;含糖量比对照平均提高8.0%,最高14.1%.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流胶病是核果类果树的一种主要病害,主要为害主干和主枝,小枝条、果实也可为害。桃树一旦得此病,树势日趋衰退,叶片变小变黄,树皮开裂,严重时枝枯园毁;果实受害,停止生长,品质下降,无食用价值。1症状发病初期病部微肿,暗褐色,表面湿润,并不断流出粘稠的胶液,尤其雨后流胶现象严  相似文献   

4.
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桃果和枝梢,严重时果枝枯死,果实腐烂。病菌在病枝或病果内越冬,随风雨传播。高温、阴雨连绵、天气闷热时易患病:园地低湿、排水不良、修剪粗糙、留枝过密及树势衰弱和偏施氮肥时发病易。幼果被害多成僵果残留树上;果实膨大期发病,病果很快脱落或全部腐烂,并失水成为僵果悬挂枝上;枝梢发病伴有流胶,叶片萎缩下垂。  相似文献   

5.
李树,原产我国,是我国最古老的果树之一。李果色泽鲜艳,味美爽口,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一定的药用、保健作用。其果实含糖量10%~18%,每100g果肉中含碳水化合物35g,钙45mg,磷500mg及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李果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夏令水果,但李果多在7~8月份成熟,其他季节很难见到新鲜的李果。现将李果的采收、贮存和加工介绍如下。一、李果的采收1.采收时期。李果采收时期是否适宜,对李果的质量、产量和贮藏运输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李果的成熟期不尽一致,为了保证其品质,一定要分期分批选择采收。李果的采收适宜期…  相似文献   

6.
傅文林 《云南林业》1998,19(1):15-16
要使桃树获得丰产。稳产和优质的果实,整形修剪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但整形修剪必须在土、肥、水管理得当和加强病虫防治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最大作用。1整形桃树在整形修剪上,首先要考虑光照问题。根据我们多年的生产经验,桃树的丰产树形有两种,即:3大主枝自然开心形和倒“人”字形,前者直稀植,后者直密植。这两种树形适宜桃树的生长特性,构形容易,树冠开张,光照充足,易获丰产一1.13大生校自然开心形此树形适宜的栽植密度为3m。4nl4m。sn。,4m。6m。其特点是主枝错落着生于主干上,结合牢固,结果年限长,盛果期产量高,寿命…  相似文献   

7.
8.
<正>桃树的树体具有储藏营养的特性,采果后到落叶前是桃树营养积累和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前1a营养状况的高低不仅影响当年的果实产量,而且对来年的开花结果有直接的影响。所以采果后桃树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桃树的越冬防寒能力及第2年的生长和结果,进而影响桃树的  相似文献   

9.
用新鲜花粉和贮存期达10年的花粉,作了一系列人工授粉试验,表明了保持花粉高度生命力和活力所需的环境条件。在处理时,刚提取的花粉,暴露在高达50℃的温度下24小时,具有高度的抵抗力。贮存前必须将含水量降至10%以下,然后置于保持低含水量的容器内放在3℃的冰箱内可达一年。如须贮存更久,干燥处理后的花粉,必须放置在紧密封口的玻璃瓶或塑料袋内,温度调节至-20℃。花粉在真空密封的安瓿内,置于3℃下,至少能保存10年。  相似文献   

10.
桃树。喜光树种。光照不足会造成落花落果、果实品质下降、下部枝条枯死。因此,应适时整形修剪使其通风透光,但修剪技术不当将造成结果部位外移.特别是盛果期的修剪尤为重要,现就其修剪要领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硫处理技术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洪国  陈中 《广东林业科技》2001,17(1):45-48,F003
文章综述了硫处理技术对果蔬生理生化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介绍了目前硫处理技术的使用方法以及应用现状,讨论了硫处理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桃小食心虫成虫发生规律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桃小食心虫在枣园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最佳期,采用桃小性诱剂为测报工具,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桃小食心虫成虫每年有2 ̄3次发生高峰,分别为6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和8月上中旬,同时,发现桃小成虫发生与气象因子有密切关系;温度在24℃时桃小羽化最为适宜,小于18℃或大于30℃时,难以羽化;羽化期适量降雨有利于羽化,干旱、大风、大雨不利于羽化。因此,6月底以地面防治为主。7月上旬以树上防治为主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余甘子果实贮藏保鲜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福建省生产区惠安县、南安县余甘子果实试样进行贮藏保鲜特性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蒂腐率与采样时间有关,9月底采样蒂腐率高于12月初采样。各品种(类型)或优株之间差别较大。品种(类型)之间失重率比腐烂率差异小。失重率与腐烂率显著相关联且与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典型非线性相关。各处理中常温袋贮腐烂率较低,失重率也较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与果实单宁含量趋势一致,果实单宁含量与果实腐烂率趋势相反。品种(类型)和优株之间可溶性固形物有一定差异,贮藏过程中同一试样完好果可溶性固形物变化小,相同试样气干状态可溶性固形物比袋贮高。  相似文献   

14.
JONES  EUSTACE W. 《Forestry》1958,31(2):163-166
Acorns of sessile oak (Quercus petraea) will not tolerate prolongedsubmergence, but those of pedunculate oak (Quercus robur) survivevery well in regularly changed distilled water or tap-water.Survival is considerably worse in basic river water; the differencefrom tap-water is likely to be due either to the greater activityof organisms promoting decay, or to the prevalence of loweroxygen-tensions in river water. Storage in water under suitablycontrolled conditions might be a useful practical procedurewith pedunculate acorns.  相似文献   

15.
云南龙竹,黔竹的果实——一种植物学上新的果实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龙竹、黔竹的果实甚为特殊,可称之为两型果,它是在我们研究竹类植物果实长达20余年的过程中新发现的果实类型,成熟的两型果上部果皮厚而坚硬、圆滚而有光泽,极近于栎属的假坚果,而其下部果皮薄软、不具光泽,颜色深灰且因它在成熟过程中水分的散失而皱缩,与竹类植物中的某些浆果雷同。  相似文献   

16.
猕猴桃果实成熟生理和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猕猴桃果实成熟生理的规律入手,分析了影响猕猴桃贮运性的因素,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各种贮藏保鲜技术,剖析了我国目前猕猴桃贮藏保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依靠生物技术培育耐品种,配合各种常规保鲜技术来进行猕光贮藏保鲜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新红星苹果叶片和果实中碳水化合物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以海棠砧新红星苹果叶片和果实为试材,研究了叶片和果实发育过程中淀粉,山梨醇,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及果实中淀粉酶和转化酶活性的动态。结果表明,苹果叶片和叶柄叶的碳水化合物以山梨醇为主,但在果实中山梨醇含量却很少,而果糖,蔗糖和葡萄糖和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稀土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镧系元素(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和化学性质相似的钇、钪共17种元素的统称。稀土是近30年来进入人类生活的一组新金属,在现代工业及尖端技术中已有不少重要用途。我国稀土农用研究始于1972年,但较大规模的试验是从1979年才开始的,并且在短短10年里就已取得了可喜成就。现已证明,农作物在一定条件下施用稀土,能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生理活性,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具有十分良好的效应。目前,我国稀土农用推广面积已近93万ha,取得了显著的  相似文献   

19.
果树在山区庭院经济中的地位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在承德高寒贫困山区,充分利用庭院良好的综合条件,发展庭院经济的必要性,目前存在问题,以及果树在山区庭院经济中的作用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桃树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设施果树新产业,开拓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农业的发展,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桃树日光温室栽培所需要的条件,提出了桃树日光温室早熟栽培的定植技术、温湿度控制、树形建造、花果及肥水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