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菇杂交研究初探:不正常类型单孢菌株之间的交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用在PAD培养基上生长很慢,很少发生甚至不发生气生菌丝,在稻草粉培养基上生长极慢或不生长的单孢菌株进行交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交配可获得在PDDA培养基上及在稻草粉培养基上均生长旺盛。并可正常结实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2.
研究樟芝菌丝体的固体培养特性,探索其最佳生长条件,为樟芝的固态发酵和人工栽培奠定基础。采用木屑培养基和PDA培养基,研究樟芝菌丝体固体培养过程中,培养基配方、含水量、p H值及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以杂木屑和麦皮(或稻草粉)为主料的培养基可培养出生长良好的樟芝菌丝;菌丝生长适宜的PDA培养基p H值为4~8;在木屑培养基中添加3%~5%的过磷酸钙可促进菌丝生长;光照和黑暗条件下樟芝菌丝的生长速度没有显著差异,但在黑暗条件下,樟芝菌丝的长势较好,分生孢子较多。探明了樟芝菌丝体固体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含水量和p H值,发现暗培养更有利于樟芝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陕西南部汉中盆地系产稻区,稻草资源丰富,为提高稻草的利用价值,笔者于1988年用稻草粉作培养基,进行金针菇栽培试验,初步获得成效。(一)材料供试菌株为金针菇881,引自常山县微生物总厂。母种 PDA 培养基。原种培养基配方为杂木屑78%、麸皮20%、白糖1%、石膏粉1%(原种  相似文献   

4.
适合秸秆栽培的食用菌菌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利用小麦秸秆粉、玉米芯粉、玉米秸秆粉代替PDA培养基中的蔗糖,培养平菇、香菇、金针菇、杏鲍菇、木耳、猴头菇、草菇、真姬菇、白灵菇等78个菌株,综合每个菌株在3种秸秆培养基上的平均生长速度,筛选出基因2005、金818、木屑12等生长优势明显的6个菌株。并对这6个优势菌株在3种材料培养基上的平均生长速度进行比较,筛选出较适合该菌株的秸秆培养基。其中金2102、杂交19在小麦秸秆培养基上有较大生长优势,基因2005、金818在玉米芯培养基上有较大生长优势,木屑12,特白360在玉米秸秆培养基和玉米芯培养基上均有较大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前,稻草栽培平菇一般采用长段或整草进行床畦栽培,费工费时、占地面积大。为了寻找新的栽培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稻草粉袋栽平菇与废料利用试验。现将方法与结果简介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菌种菌种为佛罗里达平菇,引自河南农大微生物室。母种用PDA 培养基,原种为玉米粒培养基,栽培种为棉子壳培养基。  相似文献   

6.
鸡腿蘑的驯化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腿蘑,学名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在我国北方各省均有分布,是食、药两用真菌。人们素有喜食的习惯。为了开发这一野生资源,我们于1989年10月开始进行驯化栽培技术研究。经过多次试验,成功地分离出母种,筛选出适于该菇生长的各种培养基,选育出菌丝生长快、抗逆性强、生产性能好、单株重的优良菌株。总结出一套栽培技术。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一、菌种分离培养 (一)材料来源 1989年10月25日采于郑州北郊黄家庵村头田野。经鉴定确认它是伞菌科的毛头鬼伞,俗名鸡腿蘑。 (二)菌种分离 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纯种。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营养丰富的综合培养基上或煮麦粒水培养基上生长得更好。菌丝最初白色,最后变成灰白色,培养基的颜色也随之加深。菌丝在25±1℃条件下恒温培养13天长满试管斜面。 (三)母种培养 选用的培养基是在PDA培养基中添加0.1%磷酸二氢钾和维生素B_1片少许,或用煮麦粒水代替PDA培养基中的马铃薯。菌丝在这两种培养基上,于25±1℃下培养7~8天菌丝可长满试管斜面。 (四)原种培养 采用以棉子壳、杂木屑、稻草三种原料为主做成培养基和用纯麦粒做成培养基。试验证明,鸡腿蘑的菌丝在这几种培养基上均可正常生长,但以在麦粒培养基和棉子壳为主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各  相似文献   

7.
灵芝菌丝虽能够在PDA培养基和PDA改良培养基上生长,为了确定菌丝生长最佳条件,我们对灵芝母种培养基配方进行了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8.
与对照PDA培养基培养比较,木屑、米糠漫出液培养基上菌丝的长速、密度及健壮程度都明显好于PDA上生长的菌丝,利用木屑、米糠漫出液培养基与PDA培养基进行交替培养,黑木耳菌丝生长明显比单一培养基连续培养要好,交替培养及更换培养基起到了苗丝复壮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蛹虫草菌株无性世代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个不同的蛹虫草菌株在PDA和四种合成培养基上生长,结果显示,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势最好,4个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以及产色素状况有显著差异.根据蛹虫草的菌落形态和凹面玻片培养法观察到的菌丝形态、产抱特点,初步得到确认无性世代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培养条件对野生猪苓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的配方培养基、pH值、温度对野生猪苓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5℃培养2d后,菌丝在黄豆饼粉培养基、玉米粉培养基、胡萝卜培养基以及苹果培养基上长满整个平皿,长势好,在其它培养基长势较差;菌丝在25℃、pH值为7.0的PDA培养基上生长较快,2d长满整个平皿,在pH值为5.0和6.0的培养基上生长慢,3d长满平皿,在pH值为8.0的培养基上生长很慢,10d长满平皿;温度为25℃时生长较快,2d长满平皿,15℃时3d长满平皿,5℃条件培养7d长满平皿。  相似文献   

11.
邱奉同  王轶 《北方园艺》2008,(3):231-232
用平板培养的方法,通过改变PDA培养基、玉米粉培养基的中的有机成分及含量,观察白灵菇茼丝生长量和菌落状况,确定不同培养基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萌发的先后顺序为:含有蛋白胨的改良PDA培养基、玉米粉培养、PDA培养基.玉米粉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最大.最终筛选出白灵菇菌丝体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玉米粉20 g,MgS04 1 g,KH2PO4 1 g,蛋白胨1 g.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牛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采用固体琼脂培养基培养牛樟芝,观测不同培养基、不同碳源和不同氮源对牛樟芝生长、菌丝形态、菌丝中总三萜含量的影响。牛樟芝在6种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差别较大,菌丝形态也有差异。胡萝卜培养基、GPY培养基、PDA培养基和PDA加富培养基是比较适合于牛樟芝的固体培养基。在胡萝卜培养基、GPY培养基上培养的菌丝中总三萜含量较高。牛樟芝对所试不同碳源均可利用,在果糖、葡萄糖、麦芽糖、甘露糖、木糖、木糖醇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较好,但在葡萄糖、麦芽糖、甘露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菌丝中三萜类成分含量更高。除了在以尿素为氮源的培养基上不生长之外,在其他所试氮源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形态有较大差别,在硫酸铵和鱼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上菌丝三萜类成分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13.
以PDA培养基为对照,观察在含有不同比例荞麦秸秆粉培养基上平菇、金针菇和鸡腿菇菌丝生长状况,并对培养的母种使用效果做了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从母种菌丝生长状况来看,平菇、金针菇、鸡腿菇均在配方2上菌丝生长最好,长速最快;从供试7个配方母种使用效果看,平菇、金针菇以配方5最好,鸡腿菇以配方2最好。  相似文献   

14.
杏鲍菇、大球盖菇、灰树花母种培养基适生配方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筛选了杏鲍菇、大球盖菇、灰树花母种培养基及适生母种培养基的营养梯度。研究表明杏鲍菇在5种培养基中以在苹果汁培养基上的茼丝生长的最好,在苹果汁培养基6个营养梯度上以在A3生长最好;大球盖菇在5种培养基中以在麸皮培养基上茼丝生长最好,在麸皮培养基6个营养梯度上以在B5上生长为最好;灰树花在5种培养基中以在PDA加富培养基上茼丝生长最好,在PDA加富培养基6个营养梯度上以在D4上生长为最好。至于在其他培养基上对茼丝生长的研究有待进一步进行。  相似文献   

15.
研究及分析新疆蘑菇栽培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控制点,结果为,菌丝在pH为6.0的PDA培养基上萌发率和长速较优;适宜栽培料为草糠、麦草添加稻草牛粪发酵料;覆土材料以90%田土、10%稻草牛粪发酵料的生物学效率较高;适宜出菇温度为23~25℃,宜在暗光或散射光下培养生长,子实体生长期的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6.
姬松茸母种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萍华 《食用菌》2001,23(2):18-19
姬松茸是一种具有很大商品潜力和发展前景的食用菌新秀。本研究对姬松茸的母种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PDA综合培养基和麸皮浸出汁加富的PDA上生长最佳,可作为姬松茸母种培养基使用。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2020,(1)
针对天津七里海野生苇蘑(Hygrophoropsis sp.)菌株继代培养过程中易老化以及采用常规方法菌株保藏难度大的问题,以PDA综合培养基为基础,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其菌株保藏培养基进行系统优化。结果表明最适继代培养基:葡萄糖10 g/L,马铃薯(浸提液)200 g/L,MgSO_4·7H_2O 1.5 g/L,KH_2PO_43 g/L,琼脂粉20 g/L,VB_10.01 g/L,稻草粉2.5 g/L,稻草(浸提液)25 g/L,芦苇腐殖质5 g/L。菌株29℃培养39 d,菌落直径可达6.33 cm且未见老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不同培养基对桑黄菌丝生长及黄酮含量的影响,通过在PDA、GPY、GPC、麦芽、麦麸以及胡萝卜培养基等6种基本培养基上接种桑黄进行发菌培养,并在不同生长时期对菌丝的生长速度、含水量、干湿重及黄酮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筛选最优培养基。结果:6种基本培养基均能被桑黄利用,其中PDA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GPY和麦麸培养基的菌丝体黄酮含量整体较高,培养至第15天,胡萝卜培养基上的菌丝体黄酮含量增加显著,跃居第一,6种培养基上的菌丝体黄酮含量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4种不同的母种培养基(PDA、PSA、PDA+木屑和PDA+K++Mg2+)和4种不同的原种、栽培种培养基(棉籽壳、棉籽壳+麦麸、木屑和木屑+麦麸)对野生灵芝菌种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4种母种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速度差异极显著,菌丝的粗度、疏密程度和生长势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菌丝的颜色均为白色,其中最佳母种培养基为PDA+木屑;在4种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速度差异极显著,菌丝的粗度、疏密程度和生长势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菌丝的颜色也均为白色。根据菌丝的生长速度、粗度、疏密程度、颜色和生长势,原种和栽培种最佳培养基均为:棉籽壳。  相似文献   

20.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初步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腿菇母种培养基使用最多的是传统的PDA培养基。然而在科研和生产过程中发现,鸡腿菇能够在PDA培养基上生长,但萌发力比较弱、长势缓慢、菌丝活力差,进而影响其产量。鸡腿菇母种培养基的改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试验对鸡腿菇母种培养基的配方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并进行了分别以棉籽壳、牛粪为主料栽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后鸡腿菇的母种培养基比传统的PDA培养基更适宜鸡腿菇生长需要,且用牛粪为主料栽培鸡腿菇经济效益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