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规模化猪场母猪肢蹄病发生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母猪肢蹄病是母猪四肢、四蹄因某些因素导致局部损伤和运动障碍等临床疾病的总称,通常表现为关节肿大、蹄角质增生龟裂、蹄壳变硬或变脆出现破裂,造成母猪姿势、步态、站立不正常和支持身体困难等。母猪肢蹄病类型包括变形蹄、变形肢、遗传性肢蹄病、传染性肢蹄病和非传染性肢蹄病等,该病已成为现代规模化养猪场中严重影响母猪生产性能和使用寿命,造成母猪非正常淘汰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2.
母猪因缺乏生物素而发生蹄裂症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漳州市龙文区某猪场的275头母猪群中,发生了以蹄裂、肢跤、脂溢性皮炎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发病母猪173头,发病率达62gi%。经笔者现场调查、病理检查、临床治疗,诊断为母猪生物素缺乏症,现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患病母猪体温正常,呼吸、心跳也正常。但被毛粗糙,有脂溢性皮炎,尤以耳朵、耳后脂溢性皮炎为明显。个别母猪有厌食现象。主要表现为蹄裂、胶行。患病母猪蹄足底面发生裂痕与溃疡,有的患病母猪足底部横裂甚至出血,有的后备母猪除蹄裂外,悬蹄也发生裂痕、溃疡。患病母猪病蹄仅能提举而不能着地,有的前后肢同时发病,而以后肢…  相似文献   

3.
母猪肢蹄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母猪肢蹄病是母猪四肢和四蹄疾病的总称,它包括变形蹄、变形肢、遗传性肢蹄病、传染性肢蹄病和非传染性肢蹄病等类型。变形蹄有过长蹄、过宽蹄、卷蹄、卧系低蹄、突系高蹄、外蹉蹄、蹄裂、蹄底增生等几种;变形肢有“X”状肢、“()”状肢等几种;遗传性肢蹄病有外翻腿(撇拉腿,长白和约克夏品种较多)、前肢增粗、屈曲腿、内趾过小、独趾(马蹄样)、多趾、蹄裂、蹄底增生、“X”状肢、“O”状肢等几种;传染性肢蹄病有口蹄疫、链球菌病、葡萄球菌病等几种;非传染性肢蹄病有变形蹄、变形肢、软组织伤、骨骼伤、神经性肌肉麻痹症、化脓性炎症、风湿性关节炎、瘫痪等几种。  相似文献   

4.
母猪肢蹄病的发生原因与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母猪肢蹄病是母猪四肢和四蹄疾病的总称,包括变形蹄、变形肢、遗传性肢蹄病、传染性肢蹄病和非传染性肢蹄病等类型;变形蹄有过长蹄、过宽蹄、卷蹄、蹄裂等几种;变形肢有"X"状肢、"O"状肢等几种;遗传性肢蹄病有外翻腿(长白和约克夏品种较多)、前肢增粗、内趾过小、独趾(马蹄样)、多趾、蹄裂、蹄底增生等几种;传染性肢  相似文献   

5.
母猪肢蹄病在世界范围内常见多发,是母猪遭淘汰的第二大原因.高强度选育、现代饲养制度和采食量过高是诱发母猪肢蹄病的三大因素.应从后备母猪的选择与培育、重视母猪肢蹄健康检查、慎重的营养措施和猪床维护等方面着手控制肢蹄病的发生.就减少母猪的肢蹄病而言,群养垫料饲喂系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由于畜主采用普通的母猪预混料,生产母猪在寒冷季节发生了蹄裂病,笔者通过调查和临床观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治愈了母猪蹄裂病,减少了猪场的经济损失。同时分析了生产母猪蹄裂病的主要发病因素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2004年3月。笔者在全县规模母猪场普查中,发现沂江、大洋洲2乡镇的两猪场,大多数母猪出现了裂蹄病为主的疾病。经过综合防治.除2头病情较严重的淘汰外,其余年内痊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蹄裂是指生猪蹄壳开裂或裂缝有轻微出血的一种肢蹄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疼痛跛行,不愿走动,但生长受阻,繁殖能力下降。在一些规模化猪场中公、母猪裂蹄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种猪场因裂蹄淘汰的种猪占淘汰总数的一半以上,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旨在探讨其发病原因并提供一些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在养猪生产过程中,猪场管理者往往只重视乳猪的护理,而忽视对母猪的呵护;只关注烈性的传染病,而忽视一些因蹄裂等造成的运动障碍性疾病。目前规模化猪场种猪淘汰率很高,其中蹄裂病是造成种猪淘汰的一个重要原因。猪患蹄病后,蹄部不  相似文献   

10.
蹄裂病是猪肢蹄病的一种以蹄壳干裂为特征的外科病。猪的裂蹄病,多为待配或初配的后备公、母猪,尤其是断奶后的空怀期母猪,轻度裂隙长2cm、宽2mm以下,重度裂隙长3cm、宽3~5mm,裸露出鲜红的蹄球。猪只卧地少动,行动困难,局部疼痛,严重的影响猪的食欲和性行为,或者继发肌肉风湿,四肢关节炎症。  相似文献   

11.
母猪正常淘汰比例低,而疾病因素淘汰较高,如何降低母猪异常淘汰?笔者认为,疾病因素主要是肢蹄病与子宫炎,控制这两方面的疾病,可以快速降低母猪异常淘汰比例。1导致母猪发生肢蹄病与子宫炎的原因1)母猪肢蹄病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母猪肢蹄病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湖南18个中小型养场的2083头,母猪进行了肢蹄病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患有肢蹄病的母猪750头,发病率36%,且发病率随母猪年龄、胎次的增加而上升。并与栏舍地面结构十分相关;如漏网式地板母猪肢蹄病发生率为28%,而水泥地板发病率则为37.3%。简易节能型畜床使肢蹄病发病率下降70%~80%。  相似文献   

13.
随着育种技术的进步,人们在追求高生产性能的同时,往往忽略了猪的体质,造成趾蹄结实度下降。本文针对母猪趾蹄病发生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在防疫诊疗中,经常看到户养中小型的猪场能繁母猪都在封闭舍饲状态下饲养,导致能繁母猪蹄裂,引发肢蹄病,从而影响母猪的正常行动,特别是在秋冬季期间,母猪淘汰现象显得越突出。跛脚多数在1胎龄以  相似文献   

15.
<正>1病因母猪肢蹄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1.1营养因素由于母猪生产应激引起母猪整体营养消耗,导致营养元素如生物素、锌、铜、锰的缺乏以及钙磷、维生素A、D含量不足,不能维持蹄的角质层强度和硬度。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防疫诊疗中,经常看到户养几十头上百头中小型的猪场的母猪发生跛脚、蹄部炎症、肿胀现象,特别是在秋冬季期间。跛脚母猪多数在1胎龄以上母猪,经检查多数是蹄壳裂开。小部分为细菌性感染伤口造成炎症跛脚。1造成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水泥地面粗糙,对母猪蹄壳腐蚀性大,容易磨破,形成炎症,二是定位栏饲养,因活动不够,有的地面积水,蹄壳浸在水中时间太长久。三是多数饲养户因母猪不按营养需求配料、营养成份缺乏(VH、生物素)。四是冬天气候转冷,猪体适应性调节体表的毛细血管收缩,导致正常脂类物质分泌减少,青年母猪蹄薄嫩,加上…  相似文献   

17.
变形蹄是母猪比较常见的蹄病,主要表现在蹄部的形状和结构的改变,如因蹄变形所引起的长蹄、宽蹄、卷蹄、外蹉蹄等,因蹄系部的变化引起的卧系、起系等,因趾部的变化引起的内趾过小、独趾(马蹄样)、多趾和羊蹄样等等。  相似文献   

18.
裂蹄病是猪蹄部的主要疾病之一,其特征表现是蹄壳出现裂缝,蹄局部疼痛以及起卧不便,轻者影响猪只进食、配种或者孕期的正常活动,重症病猪则被淘汰,有的直接死亡。笔者结合养猪生产实践,在总结猪裂蹄病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的基础上,阐述该病与猪口蹄疫的鉴别诊断要点,提出了猪裂蹄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大草原猪中心的Yolande Seddon在2014年的"森特罗利亚猪研究进展论坛"中提到:"对母猪的田间监测有利于肢蹄病的早期诊断,这对于减少经济损失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母猪肢蹄病会影响猪的福利、减少猪的产能和寿命,影响猪场的效率和产能,因此母猪肢蹄病备受养猪生产者的关注。肢蹄病是母猪生产性能降低后被淘汰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母猪肢蹄病是养猪业中一直存在的问题,但其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却鲜有报道。  相似文献   

20.
某猪场母猪肢蹄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海市某规模化猪场,母猪长期饲养于限位栏、高床,缺乏有计划轮换运动和青饲料补充,致使母猪站立时发生以四肢麻痹、痉挛、蹄部擦伤、脓肿等特征性肢蹄疾病。重者母猪瘫痪,严重影响生产性能。据统计,母猪年淘汰率为20%~30%。该场共有生产母猪550头,母猪年淘汰数约为140头,肢蹄疾病约占淘汰数35%左右。笔者对该场肢蹄疾病进行病因分析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良好,现简述如下:1 疾病类型与病因分析1.1 神经性肌肉麻痹症由于母猪长期饲养于限位栏、高床,平时缺乏驱赶站立和有计划轮换运动,血液循环减慢,当母猪站立食料、排粪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