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农村改革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成为一种必然的经济和社会现象。这种状况,虽然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但是,不合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会限制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路,是新形势下,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农村改革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成为一种必然的经济和社会现象。这种状况,虽然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但是,不合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会限制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路,是新形势下,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罗怀良  许可  李霞  陈浩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7029-7031
在分析川中丘陵地区农村经济与剩余劳动力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大英县抽样调查资料分析了川中丘陵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县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初中文化为主,外出务工多选择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中心城市,绝大多数以初级劳务型工作为主,文化程度和转移地点对务工年收入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当地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出发点不规范及转移秩序混乱影响了当地农业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给输出地带来较多社会问题。针对该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发展乡镇企业、高效农业和第三产业等措施消化和吸收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管理,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服务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劳动社会化分工的发展与劳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体现。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是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劳动力本身素质、技能与就业能力提高的需要。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劳动产率、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基本基础建设、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以及转移者个人与社会对农民入住城市成本的支付能力等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新疆必须坚持农村劳动力内部转移与外部转移相结合,以内部转移为主的方针。在组织、引导农业劳动力从事临时性、季节性的外部性转移的同时,要大力发展本地二、三产业、加速城镇化进程,增强农业劳动力的内部转移的能力。充分发挥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在转移农业劳动力方面的合力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作为农业人口大国,农业不仅是我国迈向工业化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还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的增多和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耕地面积的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目前特有的社会现象。这关系着农民是否能够持续增收,还关系着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采取策略加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成祖松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4):34-34,24
农民工的生产不仅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且是对农业低效益的一种反应,农民向城市和工业转移并不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剩余的单一原因  相似文献   

7.
农村青年劳动力就业问题,事关农业转型、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等中国社会发展大局。通过分析农业转型和农村青年劳动力特点,对比国外农业现代化必然伴随的劳动力转移这一社会发展历程,指出了农村青年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是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历史必然,更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提出了社会认同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并从多方面给出了人文关怀的途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民占全国人口的比重较大,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依旧是中国当前发展阶段面临的最基本问题。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逐渐转移到城市,本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探讨劳动力转移途径。我国是世界上农村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国土面积较大,但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很多农民正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也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  相似文献   

9.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将农村中存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到城镇、转移到非农产业,才能缩小工业与农业、城市和农村的差别. 为了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笔者就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0.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证实,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共生现象。我国作为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就业的主要压力。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指出农村职业教育对其转移具有一定的微观和宏观意义,是促进其合理有序转移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城乡发展失调表现为生活实体农民与社会设置农民的分离,社会设置农民与生活实体农民相分离,阻断了工业化与城市化自然演变的过程,造成了城乡发展的失调。其发展经过了4个阶段:60-70年代上山下乡运动与城市人口被强制转变为生活实体性农民、乡村工业的发展与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发展过程、民工潮的发展与农民“离土又离乡”的发展过程、城市化的发展与农民“失土又失乡”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刘珍玉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9):1942-1944
新农村建设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民教育观念的提升,反映在农民教育支出比重增加、男女教育均等化、教育期望值提升等方面.但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的教育观念尚需进一步更新,这需要国家从财政投入和教育政策等多方面入手,促使农村和城市在教育硬件和教育观念上对接,以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的本质是农民太多,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抓住“转移农民,减少农民”这一主线。“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有两个途径,一是直接诱导边缘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二是诱导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并吸纳农民与其一起向农业产业化企业工人转变。当前解决三农问题重点在于打破我国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和僵化的农村土地政策等。  相似文献   

14.
社区支持农业(CSA)——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绿色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以下简称:CSA)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及销售模式,农业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达成合作关系,由消费者提前支付农业生产费用或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农户则保证定期向消费者提供安全的农产品,双方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CSA提侣有机生产,侣导互助合作,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当今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扩张带来的耕地减少、生态破坏、农民失地,产业化生产带来的食品安全、小农生产生存空间被压缩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同时,处理好“三农”发展问题,最终实现城乡发展的一体化和可持续?对于该问题,CSA模式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来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即:CSA的概念,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CSA模式在城乡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工业、城市、市民对农业、农村、农民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市民和农民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实现工农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农民市民一体化的有机统一.通过分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的有机统一,讨论了增强云南省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的政策建议,展示了桥头堡战略下城乡发展一体化“蝴蝶效应”布局规划.  相似文献   

16.
在城乡统筹过程中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平台,公共发展服务体系是公共服务体系的根本和动力,农民教育"催化"城乡公共发展服务建设统筹工作由量变到质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要求与对策: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要求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城乡医疗卫生要求培养基层公共服务人才;统筹城乡公共文化体育要求适时引导农民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征占农村土地的力度越来越大,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失地农民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关键在于失地农民是否能够顺利就业。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活来源、未来生活保障的根本途径,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而针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却严重滞后。农村养老问题面临危机和挑战,这已经成为解决好"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阻碍。  相似文献   

19.
受主客观因素制约,我国农民长期无权、无钱、无力分享经济增长。重新思考农民阶级的政治定位,以土地国有化为突破口.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建立农民教育体系,建立城乡协调发展机制.促进农民全面分享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解决“三农”问题是河北省走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也是河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最大难题。针对当前河北省存在的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低,城乡差距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这一难题,从财政的角度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