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茶窗蛾Stiglius susukii sgechwanensis Chuet Wang在江西婺源一年发生6代。以蛹在表土的落叶中越冬,翌年3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产卵。卵除第一代产在茶芽或初展嫩叶的尖端外,2~6代均散产在叶正面。第一代幼虫3月下旬末开始卷叶为害。幼虫卷筒形叶苞潜藏其中为害,每虫一生一般害嫩叶4~6片。各虫态历期为:卵5.0~13.7d;幼虫9.1~27.9d,预蛹1.6~3.7d;蛹8.3~13.9d,越冬蛹135.0~155.0d;成虫寿命3.3~10.3d。 相似文献
3.
茶蚜和蚜茧蜂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茶蚜触角第 6节基部和第 5节端部各有 1个原生感觉孔 ,每个孔的附近各有 2根感觉毛。蚜茧蜂触角各节分布有毛状器和板状感器。鞭节的末节和倒数第 2节有较多的棒状感器。 相似文献
4.
茶蚜是危害茶树芽叶的重要害虫之一,特别是幼龄茶园受害较重,采摘茶园也常局部发生。及时开展药剂防治,可以控制蚜害,但是有损茶叶品质,增加农药残留量,并大量杀伤天敌,削弱其对茶蚜的自然控制。其实茶蚜的天敌资源较多,在控制用药的情况下,往往具有较大的自然控制能力,成为茶蚜的重要的生态制约因素之一。七十年代作者在安徽注意并初步研讨了这一问题,现简要报告如后。 相似文献
5.
6.
枣球蜡蚧(Eulecanium gigantea)和槐花球蚧(Eulecanium kuwanai)在呼市一年发生一代,以二龄若虫在枝干上越冬。其天敌有两种:球蚧蓝绿跳小蜂(Blastothrix sericae Dalman)和北京举肢蛾(Beijing utila Yang)。由于蚧虫具有不易察觉、发育速率快、生殖力强的特点,且枣球蜡蚧属于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因此任何一项单独的措施都难以达到控制效果,要尽可能地协调把所有适当的措施综合在一起加以运用。对呼和浩特市蚧虫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治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8.
红棕象甲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Oliver)是一种对棕榈科植物危害严重的害虫。本文对红棕象甲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进行了研究。对其形态、危害、发生及不同温度下蛹的羽化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进行了大田的药剂防治试验,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杞柳瘿蚊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杞柳瘿蚊(Rhbdophaga salics Schrank)是沿淮地区和黄河流域的一种危害杞柳的重要害虫。笔者通过对该虫的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调查,掌握了其主要的生物学特性,并对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虫在沿淮地区1年发生5代,以幼虫在当年生被害杞柳柳条上的虫瘿内越冬。第一、二代幼虫发生盛期分别为4月和5月上旬,应作为防治的重点时期。防治试验所使用的四种药剂中,啶虫脒对杞柳瘿蚊的室内毒力最高,LC50为9.1105 mg?L-1,乐斯本的毒力最低;药后7d吡虫啉和啶虫脒对杞柳瘿蚊的田间防效都能达到50%以上,是田间防治杞柳瘿蚊的较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0.
调查检测了石果红山茶和红花瘤果茶种子的千粒重、含水量、吸水率、种皮透水性、生活力和营养贮藏物质。结果表明:1)2种山茶种子为大粒种子,种子大小和色泽差异不明显,石果红山茶和红花瘤果茶种子千粒重分别为1 557.88g和1 425.60g;2)种子含水量在25%~29%之间,红花瘤果茶含水量高于石果红山茶;3)石果红山茶的种皮是阻碍种子吸收水分的重要因素,红花瘤果茶种皮对种子吸水影响不明显;4)石果红山茶种子质量较好、活力强,红花瘤果茶种子质量差、活力低;5)石果红山茶脂肪含量显著高于红花瘤果茶,但其淀粉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低于红花瘤果茶,可溶性糖的含量差距不明显。实验表明,2种山茶植物的种子特性因生境差异而变化,且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区早熟禾褐斑病菌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北京地区早熟禾褐斑病分离到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Kuhn)进行了7个温度(12,16,20,24,28,32,36℃)、两种光照条件(全黑暗和12 h光暗交替)下的菌丝生长速率测定、菌核产生量比较,温度对发病的影响,10种杀菌剂的抑菌试验和几种杀菌剂的田间药效试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4~32℃;12 h光/暗交替条件下,菌丝生长速率加快;32℃下菌核产生量显著多于其他温度;20~30℃下早熟禾发病严重。多菌灵、扑海因、坪安1号和多氧霉素等杀菌剂的抑菌效果好。田间药效试验表明,扑海因、井岗霉素、坪安1号和多菌灵对褐斑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调查研究了伴生小麦的生物学和其遗传特性,并应用A-PAGE方法对普通小麦和伴生小麦进行醇溶蛋白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伴生小麦植株高,茎杆细,分蘖多,分蘖成穗率高,叶片细长,穗粒数30-35粒左右,千粒重20-30g左右,种子休眠期通常比小麦长,伴生小麦为自花授粉作物,与小麦杂交能够结实,有42条染色体,醇溶蛋白遗传分析表明,伴生小麦属于普通小麦类型。 相似文献
13.
14.
15.
双天杉天牛属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1998a在临淄区首次发现。通过对其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研究证明,该虫在本地1a发生1代,以成虫在蛀道内越冬。幼虫在皮下串食危害。先钻蛀韧皮部,后注入木质部。危害盛期在6—7月,采用40%氧乐果200倍液树干喷雾与加强植物检疫、人工防治、生物控制等项措施综合防治,可有效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16.
青桐木虱(ThysanogynalimbataEndderlein)属同翅目,木虱科。主要为害青桐(中国梧桐),成虫和若虫都群集于生长点附近的枝条和叶片背面取食,受害枝条粗糙,受害叶具浅色斑,严重时会造成叶片枯死脱落。由于若虫要分泌白色蜡质,因此,受害部位常密布白色的絮状物,其若虫常数十头潜伏于这些絮状物中取食为害。该虫在贵州各地均有分布。1 形态特征1.1 成虫 体黄绿色,体长4~5mm,翅展13mm,头端部明显下陷,复眼半球状突起,红褐色。单眼三个,呈倒“品”字形排列。触角10节,4~8节上半部分深褐色,最后两节黑色,顶部…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楚雄腮扁叶蜂属于膜翅目、扁叶蜂科,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据统计,目前楚雄腮扁叶蜂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大部分地区和四川等我国西南地区,还有一部分在西南部沿海地区,由楚雄腮扁叶蜂引发的自然灾害破坏农业和森林,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如何进行楚雄腮扁叶蜂的防治,有效地保护国家森林资源安全,是一项十分重大的任务。以四川省为例,从楚雄腮扁叶蜂的形态及生物学特征、影响楚雄腮扁叶蜂发生的因素和防范措施等方面出发,探讨对楚雄腮扁叶蜂病虫害的防治,保护国家森林资源和农业产量的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