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膜下滴灌播种不应忽视的环节——开沟铺埋滴灌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河北农机》2010,(4):33-34
<正>棉花膜下滴灌具有保温、保墒、省水、省肥、省地、省药、省工、节能、有利于盐碱地、提高抗灾能力、增产等效果,在库尔勒市已得到了大面积推广运用,2010年库尔勒市棉花膜下滴灌面积达21.04万亩。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棉花膜下滴灌播种机铺设滴灌带装置过于简单,只是简单地将滴灌带铺放于地表,经常会因滴灌带与地膜粘连造成地膜沿滴灌带方向大面积裂开,从而使地膜失去应有保温、保墒、增产的能力,由此给库尔勒市棉花种植带来不小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正>棉花膜下滴灌具有保温、保墒、提高盐碱地出苗、增产等效果,在库尔勒市已得到了大面积推广运用,2010年库尔勒市棉花膜下滴灌面积达1.4万hm2。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棉花膜下滴灌播种机铺设滴灌带装置过于简单,只是将滴灌带铺放于地表,往往在播种后,地膜是紧贴在滴灌带之上,当棉花浇水时,  相似文献   

3.
戈壁地膜下滴灌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卢勇 《节水灌溉》2003,(3):26-28
为解决戈壁地土质差,植棉投入大、产量低、效益差的问题,进行了戈壁地大田棉花膜下滴灌试验,针对戈壁地土壤和水分运动特点和棉花生长的需求,采用大流量和出水孔距小的墒灌带进行膜下滴灌技术达到了预期效果,并初步总结出滴灌系统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4.
膜下滴灌技术便于机械化操作,且具有节水节肥等优点,因此在新疆地区得以迅速发展。然而,随着膜下滴灌推广面积的不断增加,一些在生产实际中普遍存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如苗孔覆土裸露,低温天气条件下幼苗容易受到伤害,尤其是降雨过后表层土壤干燥结壳,阻碍幼苗生长、降低出苗率;大量地膜残留造成环境污染;地面滴灌条件下棉花根系总量少且分布浅,导致植株抗性弱、易早衰等。针对以上问题,在综合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可降解膜进行双膜覆盖,并与地下滴灌技术相结合,对目前广泛应用的膜下滴灌技术模式进行改进,可提高出苗率,有效避免地膜环境污染和植株根系浅、抗性弱等缺陷,相关技术模式(如可降解膜覆盖方式及降解过程控制、合理灌溉制度的制定等)的实际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张绍勋 《农机科技推广》2011,(3):43+51-43,51
一、推广应用现状机械化膜下滴灌技术是一项集节水灌溉、科学施肥、地膜覆盖等为一体的综合技术,是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的有机结合。它利用机械一次性进行播种、施肥、铺滴灌带、铺膜复式作业,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将加压的水经过过滤设备滤清后,和水溶性肥料充分融合,形成肥水溶液,进入输水干管—支管—毛管(铺设在地膜下方的滴灌带)。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在内陆省份棉花种植区推广棉田膜下滴灌技术的实际需要。由河北国农节水工程有限公司研制开发了一种与小型地膜覆盖、播种机配套使用的滴灌带铺设装置,经在河北省邢台地区实际应用。效果良好。它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节省投资和铺膜质量可靠的优点。可由农民自己动手改装。本文以图文形式详细介绍了该装置的设计方法,为棉田膜下滴灌技术在内陆省份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经验和一种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7.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在石河子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军 《节水灌溉》2005,(5):45-47
对石河子垦区近几年膜下滴灌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滴灌技术在大田棉花应用中种植模式和滴灌带布置方式的变化,对大面积推广应用中采用的2种布管模式进行了比较,提出了相应的应用措施,并对今后滴灌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下滴灌对棉花生理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90团在棉花上应用地下滴灌的实践,以膜下滴灌棉花为对照,研究分析了地下滴灌对新疆棉花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认为地下滴灌条件下的棉花生育期有所提前、株高较低、铃数较多、叶面积系数较大、根冠比较大、根系发达并有两个根系层,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均比较高。  相似文献   

9.
棉花膜下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以田间试验为基础对棉花膜下滴灌的灌溉制度及其各因素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膜下滴灌技术采用局部灌水,男间地面蒸发量很小,另外,该技术为浅灌且可控性强,使灌水深度与棉花根系吸水深度相一致,避免深层渗漏,极大地提高了田间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棉花膜下滴灌田间耗水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在地膜下进行滴灌不仅可以减少地面水分蒸发,还可以避免深层渗漏,因此,这是一项地膜栽培与节水灌溉技术相结合的措施。本文针对膜下滴灌的田间耗水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棉花各生育阶段的耗水能力以及根系主要吸水层分布,为制定该技术的灌水制度提供了有益的根据。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阿克苏地区农机推广站和地区科技局承担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棉花膜下滴灌配套技术推广》项目.在阿瓦提县、沙雅县、柯坪县和新和县四个县农机局的共同努力下,建立棉花膜下滴灌核心示范区867公顷,通过棉花膜下滴灌综合配套,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随着棉花种植模式的改变,双扣膜及滴灌带的大量使用,使棉花单产大幅增加。同时双扣膜和滴灌带的使用,加大了春季农工揭膜、秋季回收滴灌带的劳动强度,也增加了土壤白色污染。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试验,建立了膜下滴灌棉花CWSI和水汽饱和差VPD的定量关系,确定了棉花各生育阶段CWSI下基线的特定表达形式。对膜下滴灌条件下棉花生长发育、光合动态与根系分布规律以及不同水分处理的耗水量、产量与品质指标进行了观测。对不同水分处理棉花的CWSI进行了定期观测,得到了棉花CWSI与棉花耗水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膜下滴灌棉花田间需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田间试验为基础对膜下滴灌棉花的田间需水规律进行了对比研究,从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的角度对该技术下影响棉花耗水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找到了膜下滴灌比沟灌省水的依据,同时发现对棉花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可改善需水量在各生育阶段的合理分配,提高叶面积指数LAI,从生理上提高了作物水分利用率及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5.
大田膜下滴灌的优势及对棉花增产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膜下滴灌技术具有节水、排盐、提高棉花品质、增产增效的优势。分析了在此技术条件下棉花的增产机理。为获得持续增产,还需进一步研究改进灌溉制度,加强良繁体系建设,研究膜下滴灌水肥调控技术对棉花群体质量的影响,优化生长环境,提高棉花水肥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6.
棉花膜下滴灌墒情监测点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田间观测,研究了棉花膜下滴灌墒情监测点的定位问题。试验于2009年6月至9月在新疆库尔勒市包头湖农场进行,试验区采取1膜1带4行棉花的种植形式,距滴灌带0、20、45、70 cm处布置4根TDR观测管,采用TDR观测0~100 cm深度土壤剖面水分分布。结果表明,滴头处的监测点与距滴灌带20、45 cm处的土壤含水率垂直分布无显著性差异,与距滴灌带70 cm处的土壤含水率垂直分布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墒情监测点布置于距滴灌带0、20、45 cm处均可,不宜布置在更远处。  相似文献   

17.
新疆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生长发育特点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近年来新疆棉花膜下滴灌日益严重的残膜污染问题,提出将无膜移栽与地下滴灌有机结合,形成棉花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技术,既可充分发挥移栽和地下滴灌的优势,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又可有效减缓白色污染。通过1年的盆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的吐絮期比覆膜直播地下滴灌及地表滴灌棉花均提前,全生育期有所延长,水分生产效率和产量均比较高;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与覆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相比,全生育期累计耗水量总体相当,而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也均较高。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缺水的问题,在玉米种植时采用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在成套滴灌设备费用中滴灌带的费用占很大的比例,针对滴灌带一次性使用成本高的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将滴灌带重复使用3次,从而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9.
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下滴灌技术是改变千百年来大水漫灌灌溉方式的一种节水措施。它把浇地变为浇作物,按作物最佳需水量进行灌溉,用少量的水取得较高的效益,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的利用率,是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变的有效措施。 膜下滴灌技术 膜下滴灌技术是覆膜种植与滴灌相结合的一种灌水技术,也是地膜栽培抗旱技术的延伸与深化。它根据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20.
通过农田定位试验,研究常规膜下滴灌棉花种植下,农田水盐动态变化特征、棉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对防止土壤盐渍化,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膜下滴灌主要影响棉花耕作层土壤水分,不会产生深层渗漏。各年份不同生育期滴头间和滴灌带间土壤水分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呈现“先增-后降-再增”的变化趋势,10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达25.16%。随着耕种年份增加,0~100 cm土层含盐量呈增加趋势,滴灌带带间盐分含量累积较滴头间显著,2021年收获后滴灌带间0~10 cm土层盐分含量达1.63 g/kg,从第四茬棉花种植开始,耕作层(0~40 cm)土壤盐分含量较第一茬增加117%,籽棉产量较第一茬降低8.1%,水分利用效率较第一茬降低6.3%。随年份增加籽棉产量呈下降趋势,籽棉产量介于4398.3~4970.1 kg/hm^(2)之间,同一耕地连续在膜下滴灌灌溉处理下,棉花种植从第四茬起进行种植结构和灌溉方式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