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立旱作人工混播草地的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2.
新疆地处温带荒漠干旱气候的控制下,草地生态系统平衡的维护显得特别重要由于草地植被遭破坏及牲畜超载,使生态环境日渐变差。保护草地植被、减少载畜量和提高生产力,是维护草地生态平衡及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4.
草地改良对高寒退化草地植被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针对近年来高寒草地退化问题,进行了围栏封育、划破草皮和施肥三种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改良措施都增加草群高度、盖度、密度、频率和产量,施肥改良使可食牧草产量增加45.9%~191.1%;围栏封育使可食牧草产量增加60.5%~158.3%;划破草皮使可食牧草产量增加32.7%~113.9%。由此可知,施肥和围栏封育是草地改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草地区域是一个区域性草地生态经济系统,草地区划实际上是草地自然环境条件,草地资源与草地畜牧业生产区划的结合,即草地区域规则,科尔沁草地区划以气候类型,草地类型和家畜类型为依据和指标,划分四个区,草地区各划各级单位体现了气候-草地-家畜为基本特征的分区系统。  相似文献   

6.
皖东南草地资源丰富,近10年来草地的开发利用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因地制宜的对草地进行改良,可为发展草食畜禽业开辟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8.
乌兰察布盟拥有草地280.50万hm^2耕地92.33万hm^2、林地18.49万hm^2。为综合协调地开发利用草地资源,种植与养殖互“哺”,形成良好的草地农业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进行草地农业区划,以避生产的盲目性,保障草农牧林业 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此,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将乌兰察布盟划分为两个草地农业区,并阐述了它们的资源特点、生产现状、发展方向以及措施一途径等,以期生产实践借鉴与实施。  相似文献   

9.
民勤天然草地资源及其管理利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李发明 《草业科学》1995,12(5):35-38
重点介绍了民勤盆地自然概况,对民勤草地类型,牧草产量,质量,草地面积,植被组成,土壤结构,草地利用方式等进行了详细论述,在综合分析民勤草地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提出了加强草地管护,加快人工草地建设步伐,改良天然草地,合理利用农区秸秆,广辟饲草饲料来源,扩大飞播面积,提高飞播质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西藏自治区草地资源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周寿荣 《草地学报》2004,12(2):150-157
介绍了国际草地会议的历史及其对世界草地科技发展的影响,内容包括:会议起源,历届会议概况和历史情节,世界草地科技发展的地域差异,草地科技发展的时代特征,国际天然牧地会议与国际草地会议的关系,国际草地会议对世界草地学术组织、草地农业发展和草地学家成长的影响,国际草地会议和国际天然牧地会议对我国草地科技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现状及其主要限制因子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发展经济生态草业,推进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实现牧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3.
保护草原 增强草原碳汇功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成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研究的热点。草原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碳储量,草原生态系统碳收支对我国乃至世界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此,对国内外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研究进展、我国草原的退化问题及草原生态系统固碳技术措施与潜力进行了简要概述,提出了加强草原保护、增强草原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伊金霍洛旗在充分调研、科学规划基础上合理利用草原植被恢复费进行草原生态建设的主要做法,包括退化盐碱地补播、裸露地补播、退化羊草地切根复壮、芨芨草地火烧复壮和盐碱覆沙地建设人工草地等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甘南草原,地域辽阔,水草丰美,是得天独厚的天然优质牧场,是甘肃省最大的草原,全国第五大绿色草地。甘南丰富的草原资源,良好的草原生态环境,无限壮美的草原风景,是开展草原观光旅游的最佳选择。开展草原观光旅游有利于提高国民对草原环境的保护意识,实现甘南草原旅游、草原环境和草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2010年1月19日,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组织召开了“2009年青年干部课题研究”成果汇报会。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及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参加了会议。会上,15位青年干部围绕研究课题分别进行了汇报演讲;会议评选出了优秀论文、优秀PPT、最佳口才等奖项。  相似文献   

18.
混播人工草地退化演替过程中杂草入侵和草地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多年生黑麦草与白三叶混播人工草地在退化演替过程中的杂草种类及侵入量。结果表明 ,入侵杂草的地上生物量、密度和盖度随人工草地退化程度的加重呈明显上升趋势。草地质量显著下降。华蒲公英等 15种为入侵人工草地的主要杂草种类。  相似文献   

19.
论草原文化建设对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草原文化建设对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草原文化建设是提高人对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认知价值的重要手段、草原文化建设对草原资源环境资本的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20.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青藏高原草地植被状况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青藏高原县域草地植被状况的影响,本文以2006—2018年青藏高原主体省份青海西藏牧区68个县域的数据以及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为基础,用NDVI值量化草地植被状况,应用固定效应模型控制不同县之间社会经济因素、气候因素的影响,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对青藏高原草地植被状况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草地植被的影响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对草地状况好的县的影响大于草地状况差的县,对青海省的影响大于西藏自治区,对牧区县的影响大于半牧区县。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草地保护是有效的,但有效性被其他社会经济和气候因素降低或中和。在未来有关草原保护政策制定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与市场和气候条件相关的其他因素可能的抵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