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转基因作物安全制约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转基因生物产业化进程。文章围绕转基因作物的食用安全性,阐述了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常用方法,综述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现状,展望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趋势。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转基因食品标识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天津市市售食品转基因生物产品标识的基本情况,按照农业部第一批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对天津市14家大型超市的114种产品的转基因标识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食品中有24种进行了转基因标识,9种进行了非转基因标识,转基因产品标识率为21.05%,非转基因标识率7.89%。同时调查中还发现,转基因标识方法存在很大差异,而进行非转基因标识的生产企业大多未经过非转基因IP认证。今后国家应加大对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食品标识的监察力度,提高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食品的标识率,维护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相似文献   

3.
《现代农业科技》2015,(15):296-298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呈现在公众视“,然而转基因食品安全具有不可预测性,需要国家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有效管理。在分析我国转基因食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诸如建立健全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完善转基因食品检验检测标准和溯源信息标准等可行性建议,以期实现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转基因作物的主要争论问题与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美国人吃不吃转基因食品、主食能不能吃转基因食品、吃转基因食品是否会被转基因、中国转基因水稻是否会掉进国外专利陷阱、转基因作物是否会危及我国粮食安全等问题的分析,阐明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及我国需要发展转基因作物产业的道理,同时对我国发展转基因作物产业的潜在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转基因动物的制作方法、转基因家畜类、转基因鱼类、转基因禽类研究成就。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玉米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转基因作物的土壤生态安全性,用转Bt基因玉米和非转基因玉米进行盆栽试验,评价转基因玉米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转基因玉米的土壤脲酶活性比非转基因玉米降低14.30%,成熟期提高63.34%;转基因玉米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没有影响;抽穗期和收获期转基因玉米与非转基因玉米的土壤转化酶活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转基因玉米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在苗期和收获期显著提高,分别比非转基因玉米提高28.01%和8.01%。转基因玉米对土壤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生物科普专职化团队建设需求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加强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的科学普及已成为转基因生物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文章立足我国转基因生物科普现状,在对转基因生物科普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转基因科普专职化团队建设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转基因生物科普专职化团队、加大对转基因生物科普专职化团队的支持力度、优化转基因生物科普形式和加强转基因生物科普型人才培育的建议,以期为转基因产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公众基础。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DNA重组技术获得的一种新型食品,其安全性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了科学有效地开展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文章从转基因生物的生长环境、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标准、转基因食品的处理过程、人们对食物的选择和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方法五个方面讨论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影响因子,并根据转基因生物外源基因整合的分子特征和转基因食品本身的特性,编制了一套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流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发展稳步推进,高速发展的转基因技术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校作为从事转基因技术研究的重要力量,做好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生物安全监管工作尤为重要。文章阐述了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列举了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生物安全管理的相关依据,从切实提高三大责任主体的安全意识、加强转基因试验基地硬件设施建设、建立健全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生物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天津农业科学》2017,(2):68-71
本文基于2016年天津市滨海新区的调查数据,分析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情况。结果表明,受访人群中有48.39%的人对转基因食品不是很了解,42.47%的人了解转基因食品,公众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认识主要来源于互联网。面对价格同等的转基因与非转基因食品时,65.05%的人会选择非转基因食品。通过调研数据发现,天津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度有待提高,国家应该加大对转基因食品的普及力度,引导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理性认知。  相似文献   

11.
对进出口农产品的转基因成分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转基因农产品的检出情况,探讨转基因农产品检出情况与转基因成分的关系,并总结转基因农产品的风险因素。研究采用荧光PCR法对425份进出口农产品样品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结果表明:所检样品中检出含转基因成分的有36份,阳性率为8%。检出的转基因成分主要为转基因大豆、大米、玉米和油菜籽。研究结论是我国进出口农产品中存在转基因成分。进口农产品方面,大豆、玉米及其制品是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高风险产品;出口农产品方面,大米及其制品是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高风险产品。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技术是实现基因功能研究和生物遗传改良的重要工具。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主要包括转基因操作技术安全与转基因产品安全这两个方面。近年来业内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研究主要集中于转基因农作物、水生动物和家禽、家畜等大型动物在医药、农业和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安全评估,而对于具有重要科研与经济价值的农业昆虫安全转基因技术研究的报道则较为有限,而且农业部至今未有转基因昆虫安全性评估的先例。家蚕(Bombyx mori)是重要的鳞翅目模式昆虫和农业经济昆虫,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的深入研究对于促进基础遗传学发展和推动蚕丝产业发展均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自2000年第一例转基因家蚕建立以来,转基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家蚕基因功能鉴定的基础研究和品种改良的应用研究领域,但转基因家蚕的安全性问题却成了限制转基因家蚕实用化应用的主要瓶颈。因此,开展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体系研究对促进转基因家蚕安全性评估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概述了基于条件基因打靶的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建立与研究现状,讨论了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期为转基因动物特别是农业转基因昆虫的安全转基因技术建立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范围内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商业化应用,中国进口农业转基因生物的数量逐年增加。农业转基因生物的进口应依法进行,应从中国国内法的角度探讨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的法律规制。虽然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规制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的法律体系,但是现行法律体系在立法效力层级、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制度、农业转基因生物追踪制度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应从制定《转基因生物安全法》,增加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类型,建立农业转基因生物追踪制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等方面对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法律体系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我国转基因水稻商业化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全球转基因作物的发展概况,对中国转基因水稻商业化发展进行SWOT分析,指出中国转基因水稻产业化体系尚未建成、转基因水稻的自主权面临挑战、消费者对转基因水稻缺乏辩证的认识等问题,并提出加快建立转基因水稻产业化体系、加大对转基因水稻的恰当宣传和尊重消费者知情权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作物及产品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世界各国纷纷加大了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管理力度。转基因检测是转基因安全管理的技术保障,本文就国内外转基因作物及产品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目前使用较广泛的PCR、ELISA等转基因检测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提出了今后转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范围内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商业化应用,中国进口农业转基因生物的数量逐年增加。农业转基因生物的进口应依法进行,应从中国国内法的角度探讨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的法律规制。虽然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规制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的法律体系,但是现行法律体系在立法效力层级、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制度、农业转基因生物追踪制度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应从制定《转基因生物安全法》,增加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类型,建立农业转基因生物追踪制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等方面对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法律体系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日本转基因产品溯源管理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日本通过食品卫生法、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及农林水产省的转基因标识公告初步建立的转基因食品可追溯性管理框架。厚生劳动省负责转基因产品的审批,向公众说明产品经过了安全评估,负责转基因产品的IP管理。农林水产省负责转基因产品标识规范的执行及环境释放审批。日本通过标识分类、标签系统、阈值管理和非转基因产品IP身份管理来实现转基因食品的溯源。  相似文献   

18.
由于公众对于转基因方面的认识是有限的、模糊的,加上媒体不公正的片面报道的影响,人们对转基因的概念产生了偏激的态度,认为转基因生物就是不好的,转基因食品就是有害的,对其“谈虎色变”,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似乎有着被妖魔化的危险。为了让公众对转基因生物及转基因食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作者对转基因相关的概念及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基因技术越发成熟,越来越多的转基因作物走上人们的餐桌,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介绍了转基因技术的基础上,归纳了全球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我国批准进口和生产的转基因作物,阐述了转基因作物对环境安全和转基因食品对人身健康的影响,并对转基因作物的未来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连日来,转基因食品安全备受关注.据了解,我国实行转基因标识制度,并列入转基因标识目录且在市场上销售的转基因生物均需标识.但记者在天津、北京等地调查发现,目前转基因食品的标识混乱,部分市售转基因食品并未明确标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