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马兰茎腐病病害症状观察表明,受害株基部病斑淡褐色,椭圆形至长圆形,长1~2 mm,病斑绕茎一周,整个茎基部变褐色腐烂,并向上蔓延,该病在浙江丽水地区每年10月下旬至翌年4月发病严重,且易发生在植株茂盛、湿度大的地方;通过对其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马兰茎腐病病原为丝核菌属立枯丝核菌。  相似文献   

2.
通过致病力的测定筛选出两株强致病力核桃基腐病菌菌株HA-1和KY-S,通过对酶活性的分析,研究证实核桃基腐病菌均能分泌4种细胞壁降解酶(CWDEs):β-葡萄糖苷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纤维素酶(Cx)。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核桃基腐病产生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存在一定差异,以蔗糖为碳源时,菌株分泌的各种细胞壁降解酶活性较高。在4种培养基中,达到各酶活性高峰的时间仅为3d。在蔗糖培养基中,核桃基腐病菌产生的Cx最大酶活性为1495.5mU/mL,明显高于其他3种酶,且显著高于其他培养基产生的Cx。但在树皮为碳源的培养基中Cx的活性最低。在CMC为碳源的培养基中PG、PMG的活性最高,分别为826.5mU/mL和661.3mU/mL,此外,以果胶为碳源时产生的PMG的活性最高为1068.0mU/mL。  相似文献   

3.
枣黑腐病的病原菌鉴定为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该菌可通过伤口或直接穿透果皮侵染,在病落果上越冬后进行初侵染,欧氏杆菌Erwinia sp.只为害成熟枣果,不侵染未成熟枣果。  相似文献   

4.
毛竹基腐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毛竹基腐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1)寄主的感病期很短,只在基部笋箨稍张开,而表皮未木质化之际才能受病菌侵染;(2)不低于16℃的气温和4mm以上的降雨是病害发生的必需条件,雨量大,持续降雨时间长、气温低、病害将严重,反之则轻;93)根据该发病规律,结合苏南的气候条件的以物候为基础、气象预报为依据的矩形 了技术方案,经1992-1994年的实地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 具有方法简便,准确度高的  相似文献   

5.
朗伍德王莲是著名的大型热带水生植物,观赏价值高。腐霉叶腐病是由旋柄腐霉导致的朗伍德王莲苗期一种毁灭性病害。本文总结了该病的症状和发病规律,分析了温室育苗的诱病因子,从农业措施和化学防治方面,系统地总结了关键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对腹状镰刀菌引起的橡胶树茎基腐病的治疗试验表明,刮除病灶,涂杀菌剂,用治疡灵涂封伤口的措施均降低了参试病树的病情级别,疗效显著,与只刮除病灶的对照相比,相对防效为69.6%。  相似文献   

7.
核桃属植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核桃属植物新品种鉴定测试提供参考依据,在参阅1989~2009年有关核桃属植物种质资源鉴定研究的几十篇文献的基础上,以大量的科学事实为材料,分别介绍了三种核桃新品种的鉴定方法--性状观测法、生理生化法和分子鉴定法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核桃资源鉴定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毛竹基腐病在衢江区的发生,为害情况,为害症状,病原菌及发病规律,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运用预测预报,营林技术,清除病原,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毛竹基腐病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毛竹基腐病(Arthriniumphaeospermum)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结果:(1)40%拌种双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对病菌的生长有极强的抑制力;(2)通过栽培技术措施培育和留养个大体壮的中期笋,使其快速生长,具有避病的效果;(3)及时剥除已感病竹笋基部的笋箨,有利于病情的控制;(4)一套以栽培措施为基础,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在大面积竹林内试验,防治效果达9246%。  相似文献   

10.
和田地区核桃叶枯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0月,采集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托乎乡核桃叶上的一种新病害标本的病叶进行菌种分离、纯化、鉴定,并经健康核桃叶人工接种致病性测定试验,发现了引起核桃叶枯病的病原菌.根据其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rDNA - ITS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比较,鉴定核桃叶枯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明确四川核桃褐斑病的病原菌及其发病规律。[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四川中江核桃果园自然发病的核桃病原菌进行分离,并回接检测分离物的致病性;结合孢子形态学、ITS序列和gdp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同时对核桃褐斑病的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分离得到6种真菌,回接只有菌株ZJ5能使核桃发病;孢子形态和多序列比较分析将菌株ZJ5鉴定为链格孢菌;调查明确了核桃褐斑病的发病规律。[结论]本文首次报道了四川核桃褐斑病病原菌为链格孢菌,并揭示了该病原菌的发病规律。  相似文献   

12.
试验对栽培于温室中珍珠岩、沸石、砂质和岩棉基质上非洲菊Fame、Party、Regina、Ximena进行评价,17个月的时间里测定其切花产量和品质(花柄长度和宽度)。结果表明,珍珠岩基质栽培的非洲洲菊产量最高,达75~80枝,沸石基质的产量最低,砂质与岩棉基质产量中等。相比其它品种,Party品种略显高产。切花品质受基质、品种和种植时间影响,第一阶段(7~8月)珍珠岩基质栽培的切花品质更好,但第二阶段各基质无差异不同基质栽培非洲菊的切花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北京地区李属树木上一种新的心材腐朽病害,其病原菌为王氏薄孔菌(Antrodia wangii Y.C.Dai&H.S.Yuan),该菌主要引起李属树木心材褐色腐朽.根据野外调查对这种新病害的症状进行了报道,并根据实地采样对这种新的病原菌进行了详细描述.对该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并对培养性状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4.
樟树(Camphor tree)烂皮病,危害主干和侧枝,平均发病率38%,以苗圃地和2-3年生的幼树危害较为严重。(1)经鉴定该病是由子囊菌亚门茶藨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ribis(Tode) Gross Dugg)所致,无性为半知菌亚门桑茎点菌(Phoma moricola Sacc.);(2)该菌适宜生长的温度为30℃,pH值为7.0;3%麦芽糖和98%相对湿度对无性孢子萌发极为有利;(3)多菌灵和福美砷能有效控制该病。  相似文献   

15.
16.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2006年发生大片桉树枯萎死亡,文章对此病害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病原菌鉴定等研究.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及致病性测定结果,将病原菌鉴定为尖镰孢霉(Fusarium oxysporum),这是在广东省对桉树枯萎病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7.
对云南景洪橡胶籽苗出现的茎腐病进行病原分离鉴定,确定病原为棕榈疫霉Phytophthora palmivora,就病害防治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渭南市临渭区核桃干腐病调查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干腐病是临渭区核桃林的一种新病害。经过对临渭区核桃基地干腐病发生情况调查分析,表明核桃干腐病在临渭区各地均有不同程度发生,株发病率为7.43%~25.25%,病情指数2.07~12.25。受害最重的是5~7年左右刚结实的核桃树。该病每年4月下旬始发,至10月下旬以菌丝体在病组织上越冬。发病程度与核桃园管理水平有密切关系,针对核桃干腐病的发生危害程度提出了核桃干腐病的综合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