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核型及DNA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PHA体内培养法,取鱼体肾细胞用空气干燥法制备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的染色体,经核型分析,奥利亚罗非鱼为2n=44,6sm+24st+14t;NF=50。尼罗罗非鱼为2n=44,6sm+24st+14t;NF=50。经流式细胞仪测量外周血红血球的DNA含量,奥利亚罗非鱼为2C=2.22pg(2.22pg/Nucl);尼罗罗非鱼为2C=2.27pg(2.27pg/Nucl)。经对比分析,两种鱼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城郊污水塘蓝藻水华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并提出生物预防、药物防治、泼洒生物制剂及均匀施肥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4.
5.
蓝藻水华是富营养化湖泊常见的生态灾害,通过产生毒素、死亡分解时使水体缺氧和破坏正常的食物网威胁到饮用水安全、公众健康和景观,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揭示其发生机理是进行防治的基础.综述了蓝藻水华发生机理的主要假说和证据,主要分为环境因子(营养盐、氮磷比、温度、微量元素、浮游动物牧食、水文和气象条件等)和生理生态特性(伪空泡、胶质鞘、CO2浓缩机制、适应低光强、贮藏营养物质、防晒、产毒素和固氮等)两个方面;评述了主要新理论,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到目前为止的研究表明寻找一两个关键因子并不能阐明蓝藻水华的发生机理.现存的理论或假说尽管已经在蓝藻水华的防治实践中产生重要作用,但仍然未能清楚地阐释其发生的客观规律.认为蓝藻水华是在各种环境因子(外因)的耦合驱动下,水华蓝藻由于其独特的生理生态特性(内因),产生巨大的生物量而在浮游植物群落中占绝对优势,在合适的水文气象条件下集聚于水表而形成.因此水华机理的研究应同时关注水华蓝藻的生理生态学规律和蓝藻水华发生的各种环境条件.不同环境因子协同影响水华蓝藻的不同生理生态特性的表达,从而影响水华的发生过程,将可能是以后研究的重点.蓝藻水华机理的研究在微观方面正趋向于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分析蓝藻生理过程,宏观方面则将广泛应用遥感遥测技术观测全湖蓝藻的变化规律.今后加强对水华蓝藻生理生态特性的基因表达与调控和环境多因子耦合作用于蓝藻水华过程的研究将有重要意义.蓝藻水华的机理研究包括现象、过程和原因3个层次的问题,通过大量的现象和过程的研究,不断揭示其发生过程中水华蓝藻的群落演替、种群发展、细胞活性和分子机理等变化规律,才能找到其发生的真正原因,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更好的治理措施.在蓝藻水华防治方面,控制营养盐和生态修复可能将是今后很长时间内最根本最有效和最具操作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巢湖蓝藻水华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卫星遥感监测信息和气象资料,统计分析2009 ~ 2013年巢湖蓝藻水华分布特征与其暴发期间主要气象要素特征.[结果]巢湖蓝藻水华5 ~11月均有分布,9、10月是巢湖蓝藻水华的主要暴发期,5、11月明显偏少;蓝藻水华主要分布在西半湖.适宜的气温、少雨、光照充足和风速偏小有利于蓝藻颗粒的上浮和积聚;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蓝藻生长繁殖迅速.[结论]气温是巢湖蓝藻水华暴发的基本气象条件,不是水华暴发面积的关键气象条件,5d积温165.0℃·d可作为蓝藻暴发的上限;降水对水华有抑制作用;充足的日照是水华形成的必要条件;低风速(<3.8 m/s)利于水华形成. 相似文献
7.
奥尼罗非鱼与星洲银罗非鱼染色体组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xO.aureus)和星洲银罗非鱼(Oreochromis sp.)为材料,胸腔注射PHA及秋水仙素溶液,取头肾细胞经空气干燥法制片。经核型分析,奥尼罗非鱼核型公式为2n=44,6sm+28st+10t,NF=50,星洲银罗非鱼核型公式为2n=44,10sm+20st+14t,NF=54。这两种鱼都具有1对特大的染色体,染色体对的相对长度范围也相似,但未发现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对和异型染色体,它们的核型与已报道的亲代相似。 相似文献
8.
罗非鱼(Tilapias)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丽鱼科(Cichlidae),共有3个属约70多种。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全世界推广养殖的优良品种,罗非鱼养殖已遍布75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性养殖鱼类。目前制约罗非鱼养殖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种质混杂及退化。造成种质混杂及退化的原因主要有几方面,首先,由于全雄罗非鱼苗种大多是采用种间杂交的方式获得,但由于管理上的疏忽极易造成罗非鱼纯种基因的丢失。McAndrew等就曾发现1个罗非鱼商业品系含有多达4种不同罗非鱼的基因。 相似文献
10.
11.
淡水水体中蓝藻水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目前国内大型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成因研究现状,分析蓝藻水华形成的一般机理,重点阐明蓝藻水华治理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其重要生态和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湖泊富营养化依然是我国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水环境问题.研究蓝藻水华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意义.对近20年来国内外对蓝藻的研究状况做一个总结,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水华蓝藻生物质与洞庭湖底泥混合物对水体中Cd“的吸附作用.[方法]将水华蓝藻生物质与洞庭湖底泥混合,研究混合物在不同pH、不同起始浓度、不同温度、不同吸附时间以及不同混合物比例下对Cd的吸附性能,并进行了解吸附试验.[结果]混合物对Cd2+的最大理论吸附量是4.16 mg/g,在pH =4~5时吸附效率较差,在pH =6~8时混合物对Cd保持良好的吸附效率.Cd的吸附在2h内基本完成,并且较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而温度对混合物吸附Cd的效率并无太显著的影响.吸附过程较符合Freundli-ch方程式的拟合.解吸附试验说明,混合物对Cd的吸附主要是通过离子交换和表面络合的方式.[结论]由于蓝藻水华具有巨大的生物量,其在去除水体中重金属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木瓜蛋白酶水解罗非鱼蛋白质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木瓜蛋白酶水解罗非鱼蛋白质制备多肽水解液的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木瓜蛋白酶水解罗非鱼蛋白质的影响,并以水解度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木瓜蛋白酶水解罗非鱼的最佳水解工艺。[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在酶解时间约5h、底物浓度为4%、加酶量约5500U/g、pH值为7.0~7.5范围内,温度为50℃时,木瓜蛋白酶水解罗非鱼效果较好。正交试验表明,3因素的影响顺序为:加酶量>底物浓度>水解时间;最佳水解工艺为:水解液pH值7.5,加酶量为5500U/g,底物浓度为4%,温度50℃,水解6h,在此条件下水解度可达到37.89%。[结论]采用木瓜蛋白酶进行水解可获得较高水解度的酶解液,且鱼香浓郁,颜色正常,可用于制作调味品、口服液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