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工培养蛹虫草与冬虫夏草的主要活性成分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蛹虫草为珍稀中药材,基于为培养出含有类似天然冬虫夏草主要活性物质的蛹虫草提供基础依据的目的,对人工培养蛹虫草及菌丝体、子实体和冬虫夏草及菌丝体中的氨基酸、多糖、虫草素等活性物质含量与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人工培养蛹虫草与冬虫夏草在氨基酸种类上完全一致,但人工培养蛹虫草中赖氨酸、酪氨酸含量显著升高,组氨酸则显著降低;二者组成的多糖基本一致,但冬虫夏草特有一个分子质量约100 kD的组分,该组分占多糖总量的1.38%,人工培养的蛹虫草的虫草素含量显著高于冬虫夏草。以上成分的细微变化是否是造成二者药理活性差异的原因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了虫草在不同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固体培养物的腺苷含量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虫草在以玉米面为主料的1#培养基上长势好,培养5d菌丝长满瓶。腺苷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在一定培养时间内腺苷的含量与菌丝长势呈正相关性,在长势好的1#培养基上的虫草腺苷含量高于2#培养基上的腺苷含量。通过菌丝的生长情况及腺苷含量测定结果,确定1#培养基为虫草固体法培养的适宜培养基,培养周期为5d。  相似文献   

3.
通过选育北虫草菌种,以0.1、0.3、0.5 mL接种在360日龄无公害鸡蛋尿囊腔和卵黄囊腔内,以喷雾干燥蛋虫草粉质量为指标,考察北虫草在鸡蛋内培养与制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尿囊腔内接种0.3mL菌种培养18日龄时,菌丝体生长明显,蛋虫草粉质量显著增加。鸡蛋是较好的具备多种营养元素的单一培养基,接种北虫草菌种成功培育蛋虫草,突破真菌微生物在液体、固体培养基的生长模式,简单易行、周期短、产量高,为工业化生产北虫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优化磁化水培养富硒蛹虫草的条件,试验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磁化水培养富硒蛹虫草的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富硒浓度7 mg/kg、磁场强度0.1 T、磁程15次,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蛹虫草子实体生物学效率为82.36%,多糖含量为34.41 mg/g,虫草酸含量为60.32 mg/g,虫草素含量为3.15 mg/g,总硒含量为8.97 mg/kg。说明利用磁化水培养富硒蛹虫草能有效提高蛹虫草的生物学效率和活性成分的含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不同培养基培育蛹虫草中的虫草素和腺苷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涛  张龙  王兵  申鸿 《蚕业科学》2011,37(6):1117-1122
虫草素和腺苷是蛹虫草的重要活性成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培养基培育蛹虫草中的虫草素和腺苷含量,筛选能生产高品质蛹虫草的培养基。测定结果表明,用不同培养基培育的蛹虫草子实体中,其虫草素和腺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表现为粳米+家蚕蛹浸提液培养基>糯米+家蚕蛹浸提液培养基>粳米培养基>糯米培养基,其中用粳米+家蚕蛹浸提液培养基培育蛹虫草子实体中的虫草素和腺苷质量比分别高达15.37 mg/g和39.96 mg/g。此外,相同培养基培育的蛹虫草子实体、菌丝体和培养基质中的虫草素与腺苷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总体表现为子实体>菌丝体>基质。试验结果表明,粳米培养基中添加家蚕蛹浸提液可显著提高蛹虫草中的虫草素和腺苷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水热回流法提取蛹虫草培养残基中活性成分虫草素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 选取液料比、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虫草素含量,确定水热回流法提取蛹虫草培养残基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 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蛹虫草培养残基中虫草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RSD)均<2%,准确度RSD为2.64%,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高。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影响水热回流法提取效果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液料比、提取温度,其中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提取物虫草素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提取温度和液料比影响不明显(P>0.05)。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蛹虫草培养残基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液料比25:1、提取次数5次、提取温度70 ℃、提取时间60 min,该提取条件下测得蛹虫草培养残基中虫草素含量为1.48 mg/g。【结论】 采用本研究确定的水热回流法最佳工艺参数能有效提取蛹虫草培养基活性成分,且操作简单实用,提取物活性成分得率稳定,为后续蛹虫草培养残基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蛹虫草菌种和生产栽培种的制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校实习蚕种场从2008年开始进行蛹虫草菌种培养法的研究与实践,通过3年的探索,已能成功培养蛹虫草母种和用于生产的栽培种。现将蛹虫草菌种制作的一点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虫草素和腺苷是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最主要的药用活性成分。以家蚕幼虫为寄主人工培育蚕蛹虫草,研究不同培育条件对蚕蛹虫草中虫草素和腺苷含量的影响,为建立不同药用需求的高品质蚕蛹虫草栽培技术提供试验依据。不同培育环境条件下的试验结果是:培养温度在24℃时蚕蛹虫草中的虫草素含量最高,22、24℃时腺苷的含量较高;每天以10℃的温差处理8 h,蚕蛹虫草中的虫草素含量最高(P0.01),而以此温差处理2 h与处理8 h腺苷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光质为黄光最有利于虫草素和腺苷的形成(P0.01),其次是白光和蓝光;光照度在240~1 200 lx之间虫草素含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光照度在600~1 200 lx之间腺苷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此外,以饥饿处理(接种后每天只给1次饲料)的家蚕幼虫作寄主有利于虫草素的形成,而以饱食的家蚕幼虫作寄主则更有利于腺苷的形成;以5龄第2天幼虫接种有利于虫草素的形成,以5龄起蚕接种有利于腺苷的形成。根据培养蚕蛹虫草的药用目的,可以对培养温度、温差处理时间、光照以及寄主家蚕幼虫的龄期和取食量等条件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9.
蛹虫草是一种具有药用兼食用的经济真菌,在国内外广泛用作天然药物和民间滋补食品。蛹虫草菌株在继代培养以及保藏过程中非常容易退化,是目前蛹虫草行业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阐述了蛹虫草菌株退化后生物学特征的变化,以及引起退化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以期对今后蛹虫草菌株的退化机理研究有所启发,为甄别蛹虫草退化菌株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冬虫夏草无性型的分离培养和菌丝显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简称虫草,是我国的特产珍贵药材,具有止咳、化痰、润肺、抗心率不齐、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脂蛋白、调节和增强免疫力、抗肿瘤、降血糖以及补肾壮阳、改善性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市场对虫草需要量增加,价格猛涨,造成人为过度采挖,使虫草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市场供不应求。为探索全人工室内培养,进行相关研究,成功分离培养了虫草真菌,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待发表)鉴定为虫草的无性型,现将菌种分离培养和菌丝显微结构的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虫草饲料添加剂是用蛹虫草、古尼虫草及虫草分离菌,采用工业发酵技术而生产的虫草类系列产品,包括虫草培养物、虫草菌粉、虫草培养基、中草药虫草真菌液态发酵培养基、虫草无性型固液发酵产物和虫草提取物等。本文主要对虫草饲料添加剂的活性成分及生物学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虫草素是一种具有天然生物活性的核苷类抗生素,其主要的药理作用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菌、抗炎以及调节免疫力等功效。因其特有的药理活性,被很多专家学者作为治疗特殊性疾病的一种新药所利用,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提高,通过人工培养蛹虫草而获得虫草素的工艺技术已经成熟,大大降低了虫草素的生产成本。本文主要对虫草素的药理作用及应用前景展开综述,为虫草素在畜牧养殖业的使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蛹虫草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虫生真菌被深入研究,目前以柞蚕为寄主,人工栽培蛹虫草已经产业化.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在人工培养、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及产品开发等方面,概括了柞蚕蛹虫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对采用蚕蛹活体注射接种和在小麦+大米+蚕蛹粉混合培养基(以下简称混合培养基)表面喷洒接种蛹虫草菌2种方法培养得到的蚕蛹虫草的主要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蚕蛹活体注射接种培养得到的蚕蛹虫草,腺苷含量为184 mg/kg,比混合培养基表面喷洒接种培养得到的蚕蛹虫草的腺苷含量(102 mg/kg)高80.39%;氨基酸总量(215 800 mg/kg)比混合培养基表面喷洒接种培养得到的蚕蛹虫草(165 600 mg/kg)高30.31%,必需氨基酸含量(94 200 mg/kg)比混合培养基表面喷洒接种培养得到的蚕蛹虫草(63 900 mg/kg)高47.42%;未检测出铅的含量(低于0.005 mg/kg),汞的含量(0.012 mg/kg)也低于混合培养基表面喷洒接种培养得到的蚕蛹虫草的含量(0.015 mg/kg),铅、汞的含量远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限量要求。  相似文献   

15.
蛹虫草是一种药用真菌。从人工培养的蛹虫草中提取蛹虫草多糖(CMPS),采用Ⅳ型胶原酶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研究蛹虫草多糖对CCl4诱导大鼠原代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蛹虫草的子实体和基质都含有丰富的多糖,其中基质中的多糖含量最高,约为子实体的2~4倍;CMPS可明显降低由CCl4诱导的损伤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水平和丙二醛(MDA)的含量水平,显著提高由CCl4诱导的损伤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诱导损伤肝细胞的存活率。试验结果提示CMPS对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损伤有直接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蚕体和蛹粉代料培养基上的蛹虫草生长状况与品质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申鸿  张龙  王兵  徐汉福  郭涛 《蚕业科学》2012,38(1):130-134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优选的蛹虫草菌株YCC-XD-2在家蚕蛹、蛾培养基和蛹粉代料培养基上培育蛹虫草,比较不同培养基上的蛹虫草的生长状况和虫草素含量,探究高产优质蛹虫草的培养方式。蛹虫草菌种在蚕体和蛹粉代料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其中:蚕体培养基以蚕蛾培养基上的蛹虫草生长较好;蛹粉代料培养基以糯米+蛹粉培养基上的蛹虫草生长较好。蚕体培养基培育蛹虫草子实体中的虫草素含量显著高于蛹粉代料培养基培育的蛹虫草,其中,蚕蛾培养基培育蛹虫草子实体中的虫草素质量比高达21.97 mg/g。在相同培养条件下,蛹虫草子实体中的虫草素含量高于菌丝体和培养基质。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家蚕蛹、蛾培养基可以生产出高品质蛹虫草。  相似文献   

17.
虫草是虫草属真菌的统称,包括冬虫夏草、蛹虫草等天然生长的虫草子实体及人工发酵法培养的虫草菌丝体,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和促生长的作用,文章就虫草对机体细胞免疫(对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NK细胞及LAK细胞)和体液免疫的影响及其应用情况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蚕蛹虫草母种培养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虫夏草是我国名贵的珍稀药材,资源紧缺,价格昂贵.蛹虫草具有和冬虫夏草相似的活性成分和医疗保健功效,也是我国著名的中药材.蛹虫草可以用蚕蛹或家蚕作寄主进行人工培养,所得虫草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比冬虫夏草还高,是最有可能代替冬虫夏草的虫草品种.用蚕蛹培养蛹虫草,可使桑蚕养殖的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韩国在这方面已提供了成功范例,但其菌种和我国的不同.我们对用家蚕和蚕蛹培养蚕蛹虫草进行了系列研究,研究过程中发现母种培养基对菌种质量至关重要,经过几个批次的研究筛选,得出了母种培养基的最佳配方,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虫草制品中核苷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测定虫草中核苷类化合物的方法,比较了冬虫夏草、人工培养的蚕蛹虫草、人工液体发酵的虫草菌丝及市售虫草制品中核苷类化合物的含量。采用熔融石英毛细管及Beckman P/ACE毛细管电泳仪,在硼砂-磷酸缓冲液(pH8.9),检测波长254nm,分离电压20kv的条件下,4种虫草水提液中的核苷类化合物(虫草素、腺苷、腺嘌呤、尿嘧啶和次黄嘌呤)获得了基线分离,并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检测结果表明:蚕蛹虫草中核苷类化合物含量丰富,虫草素和腺苷含量均高于冬虫夏草,液体发酵的虫草菌丝也可以达到替代野生虫草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虫草饲料添加剂对土杂肉鸡增重效果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3株虫草无性型菌株P2、P5、P6分别进行固体和液体发酵培养,将得到的6种虫草菌丝体饲料添加剂进行饲喂试验,固体培养物按0.5%和0.25%、液体培养物按0.2%和0.1%的浓度投放到试验组饲料中,分别饲喂1日龄土杂肉鸡,试验56 d.结果表明虫草添加剂对鸡体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有明显提高,其中用液体培养的P2和P5菌株浓度为0.2%时效果最佳,与对照组相比增重分别提高11.04%、11.56%,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