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红颈天牛1.危害症状。幼虫蛀食枝干,先在皮层下纵横串食,然后蛀入木质部,深入树干中心,蛀孔外堆积木屑状虫粪,易引起流胶,严重时整株死亡。2.防治方法。6月下旬至7月中旬,在中午时分进行人工捕杀;6月上、中旬成虫孵化前,在枝上喷涂白剂(硫磺1份 生石灰10份 水40份)可防成虫产卵;在幼虫危害期,当发现有鲜粪排出蛀孔时,用在80%敌敌畏乳油200倍液中浸泡过的棉球堵塞蛀孔,再用黄泥封口,将孔内幼虫熏蒸杀死。苹果透赤蛾1.危害症状。幼虫在树干皮层蛀食。蛀道内充满赤褐色液体,蛀孔外堆积赤褐色细小粪便,引起树体流胶,树势衰弱。2.防治方法。当主干有虫粪排出并有赤褐色汁液外流时,可人工挖除幼虫;发芽前用50%敌敌畏乳油10倍液涂抹虫疤,杀死当年蛀入皮下的幼虫;在成虫羽化期(6 ̄7月)喷洒80%敌敌畏乳油800 ̄1000倍液,可消灭成虫和初孵化幼虫,隔15天再喷1次。桑白蚧1.危害症状。成虫、若虫在树干上吸食汁液,使枝条枯萎,甚至全树死亡。2.防治方法。冬季刮除老树皮,消灭越冬虫体;用黏土柴油乳剂(柴油1份 细黏土1份 水2份)涂抹树干,杀死虫体;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在各代初孵若虫尚未形成介壳前喷0.3波美度石硫合...  相似文献   

2.
曹玉佩 《安徽林业》2010,(4):126-126
桃红颈天牛在果区以幼虫在树干蛀道内越冬,翌春恢复活动,在枝干基部皮层下和木质部钻蛀成不规则隧道,并向蛀孔外排出大量红褐色虫粪及碎屑,造成树干中空,皮层脱离,树势衰弱,常引起断折和整株死亡。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芳香木蠹蛾属鳞翅目木蠹科 ,在河北主要为害柳树、榆树 ,其次为害杨树、国槐等 ,以幼虫钻蛀树木枝干 ,常造成枯梢或整株死亡。1 生活史芳香木蠹蛾 2a发生 1代 ,第 1年以幼虫在树干内越冬 ,第 2年幼虫离开树干在土壤内越冬 ,第 3年春天化蛹 ,4月下旬至 6月中旬为成虫羽化期 ,5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将卵产于树干分叉处 ,树干基部的树皮裂缝、伤口及旧蛀孔处。卵单产或堆产 ,卵期 15~ 2 0d。初孵幼虫群集蛀食韧皮部和形成层 ,随后蛀入木质部 ,被害处排出白色或赤色木屑。一直为害到 9月下旬 ,开始在虫道的末端越冬。第 2年 4月上旬幼虫常…  相似文献   

4.
一、危害情况:杨干白尾象(虫甲)是我省主要害虫之一,对杨、柳、桦等幼树有毁灭性的危害,是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我场的德隆地、兴隆庄等杨树人工林被害最严重。杨干白尾象虫甲主要危害青杨、加拿大杨、小叶杨和青皮柳,其中以小青杨被害最重。从一九六五年开始对此虫进行了观察和防治试验。据历年来的观察在幼虫阶段对树木危害最重,幼虫在树干的皮层内取食危害,因此,不易发现,2~3命幼虫在边材处危害,咬成不规则的浅坑.3命以后的幼虫开始蛀入木质部,自上或向下蛀  相似文献   

5.
1 生活习性青杨天牛 ( Saperda populnea L.)亦称青杨枝天牛或山杨天牛 ,属鞘翅目天牛科 ,是杨树的危险性害虫。该虫在杜蒙地区 1年 1代 ,以老熟幼虫在枝干的坑道内越冬。翌年5月初开始化蛹 ,5月 1 8日进入羽化盛期 ,成虫飞出羽化孔 4天左右开始交尾 ,1~ 2天后开始产卵。卵的孵化盛期是 6月 7日。初孵幼虫取食韧皮部 ,继而取食木质部 ,最后蛀入髓心。被害枝干形成纺锤状虫瘿。该虫在杜蒙地区最高有虫株率 1 0 0 % ,虫口密度 1 8头 /株 ,严重影响了成材。该虫对 2~ 5年生的幼树危害最大 ,整株幼树常因主干髓部受到危害而死亡。2 防治方…  相似文献   

6.
敌敌畏注射虫孔防治桑天牛文/孙丹萍桑天牛是苹果园中一种毁灭性的蛀干害虫。幼虫先于枝干韧皮部蛀食,不久蛀入木质部,由上向下蛀成1~25米长的隧道,每隔一定距离向外蛀一排粪孔,致使枝干生长不良,削弱树势,甚至造成苹果树枯死。成虫啃食嫩枝皮层,食害嫩叶、...  相似文献   

7.
梨小食心虫简称梨小,又名梨小蛀果蛾、小食心虫,是梨树的重要害虫,除为害梨、桃树外,也为害李、杏、苹果、山楂等,在梨树与桃树混栽的果园中为害严重,发生情况复杂,严重影响果品质量及产量。春季幼虫主要为害桃梢,夏季一部分幼虫为害桃梢,另一部分为害梨果,秋季主要为害梨果。桃梢被害,幼虫多从新梢顶端2-3片叶的叶柄基部蛀入,在蛀孔处有流胶及虫粪,不久新梢顶端萎蔫枯死。  相似文献   

8.
茶蛀梗虫又称油茶蛀茎虫(Casmara patrona Meyr)。属鳞翅目织蛾科。是我省油茶和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据在我区兴国、全南、定南、安远等县调查,油茶被害株率一般为30—40%。被害后在蛀道以上的枝干不久即枯死,尤其是幼树被害后,常全株死亡,严重威  相似文献   

9.
葡萄成熟期,由于阴雨潮湿天气较多,葡萄虫害往往会大发生。果农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切实把虫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透翅蛾葡萄透翅蛾又称透羽蛾。属于鳞翅目,透翅蛾科,是葡萄产区主要害虫之一。症状:葡萄透翅蛾主要为害葡萄枝蔓。幼虫蛀食新梢和老蔓,一般多从节间或叶柄基部蛀入。被害处逐渐膨大,蛀入孔有褐色虫粪,是该虫为害标志,幼虫蛀入枝蔓内,后向嫩蔓方向蛀食,严重时,被害植物株上部枝叶枯死。  相似文献   

10.
桃蛀螟是一种杂食性害虫,不仅危害桃果,而且危害李、梨、杏、石榴、板栗、椿树、玉米等多种果树、林木、及农作物。在大部分桃、李、板栗等经济林产区都有发生,一般受害率30%~40%,特别是近几年在恩施地区已发现该虫危害柚类的果实。幼虫蛀入桃、李、柚果实内危害,使蛀孔外堆满虫粪,并有黄褐色的透明胶液流出,果  相似文献   

11.
德宏垦区冬期寒害造成胶树烂脚、烂皮较重,常遭多种小蠹虫为害,尤以黑小蠹Xyleborub sp.褐小蛀Pytyogencs sp.和/乙齿长小蠧Platypodielae sp.三种为害最烈。胶树木质部被小蠹虫蛀入为害后,虫孔隧道纵横交错,不仅破坏木质部的正常输导作用,而且大大减低胶树的抗风能力。我站七六至七七年因风断倒的一千余株胶树中,调查小蠹虫为害率达80%以上,可见小蠹虫不防不行。  相似文献   

12.
油茶蛀茎虫属鳞翅目织叶蛾科钻蛀性害虫,该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油茶枝干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使树势下降,甚至枯萎死亡。为给该虫的防治和相关研究提供本底资料,对15个样地油茶蛀茎虫的危害程度及寄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生境下,油茶林油茶蛀茎虫的危害程度间的差异显著;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样地的危害率最高,为36.0%;江西省宜春市巫家镇样地的危害率最低,只有9.0%。油茶蛀茎虫的寄生蜂主要有长体茧蜂、线长体茧蜂、油茶织蛾距茧蜂和大螟钝唇姬蜂。不同样地的寄生率间差异显著;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戈坪乡样地的寄生率最高,为31.0%;江西省丰城市董家镇样地的寄生率最低,只有8.5%。  相似文献   

13.
(1)危害症状:桃蛀螟Dichocrocispunctiferalis Guenee常以幼虫危害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果实。先在果梗、果蒂基部吐丝蛀食果子,后人果梗基部沿果核蛀入果心危害,蛀孔较大,蛀果内外有较多红褐色粒状虫粪,引起木瓜早期落果。  相似文献   

14.
李小食心虫Gropholithafunebrana又名李小蠹蛾,简称李小,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是危害李果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在李树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它以幼虫蛀果为害。蛀果前在果面上吐丝结网,栖息于网下啃果皮蛀入果内,不久,在入果孔流出泪珠状果胶。被害果实发育不正常,果面逐渐变成紫红色,提前落果。受害严重的果园,幼果豆粒般大小时即大量落果,未落的果实也因果心被蛀果内虫粪堆积成“豆沙馅”,不能食用。1 形态特征1 1 成虫 体长4 5~7 0mm,翅展11 5~14 0mm。体背面灰褐色,腹面铅灰色或灰白色。前翅前缘约具18组不很明显的白色斜短纹,翅面…  相似文献   

15.
柏树小蠹 ( Phloeosinusperlatuschapius)属鞘翅目 ,小蠹科 ,又名柏肤小蠹。北京、天津、河北公园、绿地、风景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侧柏、桧柏等柏树的树皮和木质部表面 ,破坏输导功能。常和双条杉天牛一起为害 ,加速柏树的死亡。近几年西柏坡风景区双条杉天牛与柏树小蠹同时发生 ,造成柏树风景林内柏树死亡严重。此虫在西柏坡等地为 1年 1代 ,主要以成虫在树皮内作坑道越冬 ,也有以幼虫过冬的。次年 4月成虫开始陆续飞出 ,喜到生长势弱的柏树上蛀孔侵入皮下 ,雄虫跟踪进入 ,同蛀母坑道 ,交尾后在坑道内产卵 ,母坑道一般与被害枝、干平行 …  相似文献   

16.
小卷蛾线虫防治锈色粒肩天牛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swainsoni(Hope)在山东钻蛀危害国槐,近年来在山东各地普遍发生,愈趋严重。该虫2年发生1代,其幼虫环绕国槐韧皮部取食,并可蛀入木质部边材,严重者可将10年生以上大树蛀害致死,常可看到该虫在濒死国槐树上留下大而圆的...  相似文献   

17.
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松墨天牛在福建闽北1a发生1代,以3~5龄幼虫在蛀道内越冬,极少数以低龄幼虫在树皮下越冬。4月上旬越冬幼虫在木质部内做一椭圆形蛹室化蛹,历时13~15d后成虫羽化。羽化后的成虫从蛹室向外咬圆形的羽化孔道飞出,6月上中旬是成虫羽化出孔的高峰期。成虫的雌雄性比为1∶1。在林间,成虫寻找松树嫩枝树皮补充营养,5~9d后开始交尾产卵,产卵前在树皮上咬刻槽,造成泪滴状松脂流下,1刻槽产卵1粒,少数可产2~4粒。卵期6~10d。幼虫孵化后取食松树内皮和韧皮部,在树皮外可见白色纤维状或褐色粉末状木屑与粪便的混合物。3龄幼虫咬一长椭圆形蛀入孔进入木质部,此后树皮外不再出现蛀屑。幼虫在蛀入木质部前死亡率极高,只有31 68%能蛀入树干中,幼虫期易受白僵菌侵染。幼虫期260~310d。  相似文献   

18.
应用蛀干类害虫引诱剂,分别在两种不同类型的马尾松林内监测天牛种类、群落结构,探讨主要天牛成虫的种群数量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富阳市东山村马尾松次生混交林和淳安县姥山马尾松种子园分别有20和12种天牛。前者的天牛物种数高于后者,而钻蛀松树天牛物种个体数后者高于前者。蛀松天牛种类有松墨天牛、短角幽天牛、松幽天牛和薄翅锯天牛。前者松林内松墨天牛为优势虫种,短角幽天牛为亚优势虫种;后者松林内短角幽天牛为优势虫种,松墨天牛为亚优势虫种;樟泥色天牛均为两地松林内的伴生虫种。  相似文献   

19.
<正>云斑天牛是一种蛀干害虫,为害核桃、板栗、栎、桑、杨、柳及多种果树。在我省太行山区,,对核桃树为害严重,常造成树势衰弱或死亡。例如平山县北古月村20亩核桃树,因此虫为害,1982年死去15%,1983年全部死亡。 该虫2—3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和幼虫在树干内越冬,5月成虫出现,6,7月交尾产卵,卵多产于主干上。产卵时,先在树皮咬一倒月牙形产卵孔,将卵产于皮层。幼虫开始在皮层为害,逐渐深入木质部蛀成纵向隧道。幼虫老熟后在虫道顶部作蛹室化蛹,羽化为成虫  相似文献   

20.
桃红颈天牛在果区以幼虫在树干蛀道内越冬,翌春恢复活动,在枝干基部皮层下和木质部钻蛀成不规则隧道,并向蛀孔外排出大量红褐色虫粪及碎屑,造成树干中空,皮层脱离,树势衰弱,常引起断折和整株死亡。防治方法:一、枝干涂白防产卵在成虫产卵前,在主干和主枝基部涂白涂剂,防止成虫产卵。白涂剂的配方为:生石灰10份、硫磺粉l份、食盐0.2份、水40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