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位指数表或地位级表是目前评定立地质量的二种用表。这两种表都是依赖于林分的平均优势高或林分平均高与林分平均年龄的关系来编制的,都能在有林地中使用。但是,无法使用于无林地,更不能估计各立地因子对林木生长作用的大小。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对无林地的立地质量评定,判定各立地因子对林木生长作用大小,可通过地位指数与立地因子的关系来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本文应用模糊(Fuzzy)关系方程对立地质量评价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地位指数表是评定立地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以往的评定中,多采用地位级表或地位指数表,这两种表都依赖于林分平均高或林分平均优势高与林分平均年令的关系来编制的,只能在有林地中使用,也不能判定各立地因子对林木生长作用的大小。近年来,这个问题已被人们重视。许多研究表明,对无林地的立地质量  相似文献   

3.
立地指数是以林木生长指数反映立地质量的一种数量指标,它受环境和土壤因子所制约,在编制立地指数表的同时,若能找出影响立地质量和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数学模式,可作为预测林木生长,评价立地质量和确定如何提高林地生产力的依据。本文为在编制广东杉木立地指数表的过程中,对影响立地质量的环境及土壤因子进行统计分析,选出主导因子,据此确立数学模式,以供广东选择杉木立地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林地生产力的高低,受地形地势、土壤、气候、海拔等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因此借助于立地指数表,利用数量化理论,通过数量化方法,就可以定量地估测林地的立地指数,评定有林地或无林地的生产能力。预测预报林木的生长情况。是林场集约经营不可缺少的用表。  相似文献   

5.
地位指数表是世界各国广泛用来评定立地质量的工具数表。为推进森林立地质量评价工作,我院也编制了“浙江省杉木实生林地位指数表”。但是,该表只适用于有林地。为了科学地评价宜林地对于杉木实生林的立地质量水平,笔者在已编的地位指数表资料基础上,应用数量化力法,进一步编制了“浙江省杉木实生林地位指数数量化得分表”。它不仅可预测宜林地造林后杉木优势高的生长趋势,确定地位指数,同时定量地给出了各立地因子的单独作用,使有林地和宜林地的杉木立地质量评价标准统一起来,为适地适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70块标准样地资料,采用数量化的方法,对现有人工落叶松林进行了立地指数表的编制,并利用林分优势树高和立地环境因子准确评价有林地的立地等级和无林地的未来生产潜力。旨在为培育生长稳定的优质林分,为适地适树和评价林地生产潜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林业生产中,不仅需要评定有林地的立地质量,也需要对无林地的立地质量进行评价,以便合理利用土地,为充分发挥宜林地的生产潜力和适地适树进行造林提供科学依据。为此利用标准地主要环境因子与其地位指数间的相关关系,编制此表,作为评价森林立地质量、预测林地生产力、造林规划设计、森林经营管理等重要依据。编表方法是利用地形、土壤等主要因子为自变量,按地位指数表查定各标准地的地位指数作为因变量,采用数量化理论(Ⅰ)求解,编出标准年龄时华山松立地指数得分表。  相似文献   

8.
刺槐人工林数量化立地指数表编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编制数量化立地指数表,实现了刺槐有林地怀宜林地的统一评价。在综合分析影响刺槐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基础上,选择了个立地因了,运用数理一化理论I方法,建立与立地指数的回归模型,经减少项目法筛选出包含5个因子的立地指数最佳预估方程,编制了数量化立地指数表。确定大地形、小地形及土层厚度为主导因子,土壤类型为次主导因了。实现了林地与无林地立寺质量的统一评价。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林地生产力,人们力求找到林木生长最适的立地环境,发展林业生产。通过数量分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能了解各立地因子对林木生长影响的好坏,但不能了解各立地因子最优的配合方案,找到最适的立地环境。采用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法,则能  相似文献   

10.
根据400余块马尾松标准地调查材料,应用等级系数法、数量化理论Ⅰ和交互逐步四归法分别建立数量化地位指数模型。从中筛选出浙江省马尾松适宜的数量化地位指数模型。编制成表,使有林地与无林地的立地质量评价得以统一。同时找出影响马尾松生长的主导因子,为合理规划、科学经营马尾松速生丰产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森林立地质量的高低对林木产量影响很大。一切森林经营工作和估计林木生长潜力的研究,对于不同立地都必须分别对待。当前,我国森林经营工作逐步走向集约化,森林经理必须为集约经营服务,所以,确定森林的生产力,准确地判断立地质量是当前我国森林经理的一项很重要的研究工作。地位指数表是评定立地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以往的评定中多采用地位级表或地位指数表。这两种表分别依赖于林分平均高和林分平均优势高,只能在有林地中使用,不能判定  相似文献   

12.
立地指数表是评定林地质量的重要工具,它是反映林地生产力高低和林木生长好坏的重要指标。为了发挥土地最大效率,合理进行森林经营和适地适树制定造林规划,首先应当评定立地质量。因此,编制立地指数表对林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黄龙山林区位于延安地区南部,属黄土高原丘陵山区,主要森林树种有山杨、白桦、辽东栎、油松等。山杨生长状况随立地条件不同有很大差异,生长好的可培育成檩柱材,一般的可培育成椽材,生长差的用材价值不大。在次生林抚育改造生产中,应当对不同的山杨林类型采用不同的经营措施,这就需要一种评定山杨林立地质量和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3.
杉木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福建省杉木中心产区200块样地的优势高、年龄、坡形、坡度、坡向、坡位、质地、湿度、紧密度、腐殖层厚度、土层厚度等因子,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求解各立地因子的关联度,确定各因子的权重,以总分值作为立地质量评价的指标,并将其与Schumacher生长方程综合起来,建立优势高生长模型,有效地解决了立地质量的综合评价问题,实现了有林地与无林地立地质量评价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立地指数是评价林地质量的数量化指标。本文选用的综合数学模型编表,既能模拟不同立地条件下林木生长过程,又能通过筛选不同的参数与立地指数的相关方程来模拟不同树种的高生长规律。误差检验结果表明:综合模型编表的精度比相对百分数法编表的精度提高3—6倍。该模型较好地解决了模拟并非遵循同一规律的生长曲线这一难题,同时便于电算,因此具有广阔地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杉木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福建省杉木中心产区进行了大量外业调查,得到各样地优势高、年龄及坡形、坡度、坡向、坡位、质地、湿度、紧密度、腐殖层厚度、土层厚度后,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求各立地因子的关联度,确定各因子的权重,采用总分值作为立地质量进行评价的指标。并将其与Schumacher生长方程综合起来,建立优势高生长模型,有效地解决了立地质量的综合评价问题,实现了有林地与无林地立地质量评价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本项研究经5年,拟订了简明实用的立地分类系统,建立了杉木和马尾松的最优地位指数模型和数量化地位指数模型,使有林地与无林地得以统一评价,又使树种间的地位指数得到合理的转换。建立的标准蓄积量收获模型,可对各种立地类型的林木产量进行预估。把立地分类评价和指数转换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本地区的适地适树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过密杨树速生丰产林分,通过间伐可为林木生长创造良好环境,能显著增加林木生长量,采伐强度应根据林地的立地指数、林分密度、树种和培育目标这四项因子来确定,才能充分发挥林分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晋东南石灰岩山地油松人工林立地类型划分及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沈佐  曹雅宁 《林业科学》1996,32(1):16-23
利用118块野外标准地资料,对晋东南石灰岩山地油松人工林进行了立地类型划分及生长评价。经分析坡向、海拔、土层厚度为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3个主导立地因子共构成24个组合立地,每个组合立地可视为一个立地类型,用最优分割法将24个立地类型划分为4个立地类型组。在优势木与平均木树高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以椽材林木为标准。对4个立地类型组进行了林木生长评价与预测。  相似文献   

19.
把ChapmanRichards函数改造成适合描述不同立地指数的多形立地指数模型,取得满意的拟合效果,克服了传统的单形立地指数曲线的不足。并编制了马尾松和杉木立地指数表,为林地资产评估和林木资产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选择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壤类型、坡度、坡位等立地因子,采用免疫进化算法建立投影寻踪无林地立地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以年龄和投影寻踪的投影值为自变量建立马尾松人工林地位指数模型,实现了无林地和有林地的立地质量评价的有机统一,为森林立地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