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黄瓜是典型的喜温植物,生育适温为10~32℃。白天适温较高,约为25~32℃,夜间适温较低,约为15~18℃。光合作用适温为25~32℃。黄瓜所处的环境不同生育适温也不同。黄瓜正常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是10~12℃。在10℃以下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产物的运转及受精等生理活动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停止。黄瓜植株组织柔嫩,一般-2.0℃为冻死温度。  相似文献   

2.
鸡腿菇,学名毛头鬼伞,是一种具有广泛开发价值的食、药兼用型珍稀食用菌。菇体菌肉肥硕,肉质洁白,细嫩如鸡丝,食之味道甘醇鲜美,滑嫩爽口。为了充分利用野生菌类资源,开发这一珍稀品种,笔者将经多年探索的鸡腿菇人工栽培技术简介如下:一、生物学特征鸡腿菇属中偏高温型食用菌。菌丝体生长适温范围3~35℃,最适24~28℃;子实体适温范围8~30℃,最适16~24℃。基质最佳含水量65%左右,出菇期空气相对湿度85~叨%,需要适量的散射光照和充足的氧气。最适出值6.5~7.5。菌丝体极抗衰老,在常温下可存放6个月后仍能正常出益,具…  相似文献   

3.
1水温鱼类属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水温直接影响鱼的生存、生长及代谢强度,从而影响鱼类的摄食。各种鱼类都有自身生长的适温范围和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北方养殖鱼类主要有鲤鱼、草鱼、鲢鱼、鲫鱼。生长的适温范围在15~32℃,最适生长水温为20~28℃。高于或低于适宜温度都会影响鱼类的  相似文献   

4.
肉鸡热应激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肉鸡羽毛丰厚,皮肤无汗腺,生长迅速,新陈代谢旺盛,自身体温较高,依靠呼吸和蒸发散热,因此环境温度对肉鸡生产影响很大。肉鸡有一个合适的“适温区”,一般为15.6~21.1℃。由于试验条件差异,所提出的适温范围不尽相同,罗曼×星布罗杂交肉鸡生长的适温为17~27℃(栾冬梅等,1988),宝星肉鸡生长的适温为18~23℃(杨全明,1989),22~45日龄AA肉鸡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2℃(沈咏舟等,1996)。18℃时肉鸡生长速度最快,24℃时饲料效率最高。因此,既得到最佳生长速度又得到最好的饲料报酬的理想饲养温度为21℃。环境温度超过2…  相似文献   

5.
粤北桑芽瘿蚊(Giadomyia sp.)蛹的发育速率在适温范围内随温度的的增加而上升,平均发育历期相应缩短。适温区为12.20—35℃,最适温区为19—29℃,在19—30℃的温度范围内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式为:最适温区内的直线回归式为:N=22.24—0.5786t。蛹在发育始点温度C=12.20℃,有效积温常数K=91.11日度,蛹发育历期的预测式:  相似文献   

6.
在适温范围内,肉鸡生长最快,饲料利用率最高.由于试验条件差异,所提出的适温范围及环境温度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各不相同.一般认为肉鸡生长的适温为15.6~21.1℃,而罗曼×星布罗杂交肉鸡生长的适温为17~27℃,宝星肉鸡的适温为18~23℃.低于适温范围,肉鸡生产性能受到影响,饲料利用率下降,但高于适温,环境温度对肉鸡饲料利用率的影响结论不一.本试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旨在提出肉鸡生长的适宜温度,为改善肉鸡管理条件、制订肉鸡环境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山东饲料》2007,(6):F0002-F0002
喷雾栽培,花生可移动管道栽培模式,滚动式组合栽培,袋栽,浅表基质栽培,改进型基质栽培,  相似文献   

8.
3种牧草根际平脐蠕孢形态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自甘肃环县沟壑草地牧草根部常规组织分离获得特异平脐蠕孢、高粱平脐蠕孢和麦根腐平脐蠕孢,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平脐蠕孢在生物学特性上有明显差异,特异平脐蠕孢孢子萌发的温限为5~45℃,最适萌发温度为35℃,在45℃时萌发率仍高达85.1%;高粱平脐蠕孢孢子的萌发温限为5~40℃,最适萌发温度为15~30℃;麦根腐平脐蠕孢孢子的萌发温限为5~45℃,最适温度15~25℃,在45℃时萌发率仅为2.3%;不同pH值时特异平脐蠕孢孢子萌发率均较后2种高,且前者孢子萌发的最适pH值为5.59~6.47,后两者pH值均为6.47;土壤液等4种营养液对特异平脐蠕孢孢子萌发率在4h后有促进作用,对高粱平脐蠕孢在最初2h有促进作用,而对麦根腐平脐蠕孢则有抑制作用;3种菌萌发均需要液态水,但对光不敏感。  相似文献   

9.
苜蓿,又叫紫花苜蓿。多年生。生长适温20℃左右,低于-30℃或高于30℃不能安全越冬和越夏。苜蓿适宜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区种植。籽粒苋,又叫千穗谷、西粘谷等。一年生。要求水肥条件好。生长适温25℃左右。全国各地均可种植。苦买菜,又叫苦苣菜、凉麻、山莴苣等。多年生。生长适温10℃~28℃。全国各地均可种植。串叶松香草。多年生。生长适宜温度20℃~28℃,-20℃~40℃温度范围的地区均可种植。菊苣,又叫齐可立。多年生。-20℃以下地区不能越冬。三叶草。杂交黑麦草。多年生。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适温15℃~25℃,是我国江淮以南…  相似文献   

10.
笋壳鱼学名云斑尖塘鳢(音li).由于其体形似笋壳,故名笋壳鱼。该鱼原产于东南亚,最大个体可达5~6公斤.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名贵的淡水鱼品种。笋壳鱼生活在有微流水的沙泥底层和草丛中,喜穴居,性温顺,不善跳.耐低氧;适温15℃~35℃,最适温25℃~30℃,10℃以下死亡;能在pH为5的酸性水体和盐度为1%的咸淡水中生长。幼鱼以水中微生物为饵,成鱼捕食小鱼虾,  相似文献   

11.
如皋市利用桑枝屑栽白背毛木耳不仅毛木耳产量高、生物学效率高,而且毛木耳品质也得到有效提升,摸索出桑枝屑栽培白背毛木耳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在为缫丝工业提供原料的丝茧育生产中,上簇,特别是营茧阶段的温度是决定茧质和丝质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故国内外对干上簇的适温标准均有过许多研究。所谓上簇适温,即在该温度条件下吐丝营茧,蚕体内残留丝量少,茧解舒好。目前我国生产上所采用的标准一般以24℃为中心,而日本的适温标准是21~23℃,比我国的略低。日本之所以采用这一标准是因为试验证明:解舒以20℃为优良,23℃时蚕体内残留的丝量最少。为了究明我国现行蚕品种的上簇最适温度,我们  相似文献   

13.
1夏季生产性能下降的原因1.1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小,但是对于鸡来说它本身有一个适温区。鸡的适温区大约在13℃~23℃之间。如果外界温度超过25℃。温度每上升1℃鸡的采食量就会下降1%,当外界温度达到30℃以上时鸡的采食量就会下降5%以上.这样就会因为天气炎热引起鸡采食量不足,对于蛋鸡而言在实际饲养管理过程中,能量决定产蛋率,蛋白决定蛋重。采食量不足肯定能量和营养达不到鸡体生产正常需要,  相似文献   

14.
波兰环境微生物学院及环保与渔业生产管理中心最近公布了一项他们的研究。该研究检测分析了贮存在三种温度下(-11℃、5℃和20℃)的鱼饲料中4类细菌(蛋白分解菌、氨化细菌、嗜冷细菌、适温细菌)及真菌的存活率。经过72 d贮存期后,检测结果表明真菌存活率最高(56%~80%)。在4种生理细菌群中,适温细菌存活率最高(6. 25%~9. 58%),嗜冷菌次之(2. 5%~3.25%),再次之是氨化细菌(0.07%~0. 11%),蛋白分解菌存活率最低(0%)。鱼饲料中的蛋白分解菌在-11℃和5℃贮存温度下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肉品卫生指标和营养价值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一些发达国家 ,小包装冷却肉市场占有率为6 0 %~ 70 % ,而我国只有部分大型超市有少量冷却肉销售。热鲜肉和冷却肉在卫生指标和营养价值上的区别如下。1 肉温与细菌 细菌生长繁殖与肉温高低有关。按肉品冷藏温度和卫生要求 ,将细菌大致分为嗜冷菌、嗜中温菌和嗜高温菌 3种。嗜冷菌一般生长温度为 - 1 0~ 30℃ ,最适温度为 1 0~ 2 0℃。嗜中温菌生长温度为 1 0~4 5℃ ,最适温度为 2 0~ 4 0℃。嗜高温菌生长温度为 2 6~ 80℃ ,最适温度为 50~ 55℃。热鲜…  相似文献   

16.
鸡腿蘑形似鸡腿,营养丰富,属中温偏高草腐土生菌,菌丝生长适温20~30℃,子实体生长适温12~18℃,出菇温度低,质量好,菇体产量高。空地都可培育,一般在3月份制袋,4~6月份出菇;或9月后制袋,10月出菇。一、培养料选取①棉籽壳45%,出过菇的菌料...  相似文献   

17.
沙打旺黄萎病菌(Verticiliumdahliae,营养体亲和群VCG2B)在5~30℃均能生长,适温20~25℃,在35℃时不能生长。在pH值4~10范围内都能生长,25℃时最适pH值为5.0~9.0。该菌利用可溶性淀粉、葡萄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或甘油作碳源时均能正常生长,并生成微菌核,利用硝酸钾、尿素、甘氨酸作氮源时生长较快,以蛋白胨作氮源时,生长较慢,且不能生成微菌核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蛋鸡在冬季提高产蛋率,延长产蛋高峰,必须提供适宜的产蛋环境,减少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一鸡舍保持适温产蛋鸡要求温度范围是8~27℃,最适宜温度是13~24℃,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产蛋,每升高或降低1℃都会使产蛋下降1%。冬季外界气温低,应提高鸡  相似文献   

19.
夏季猪防暑降温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怕热,在炎热的夏季,若防暑降温的方法不当猪就会中暑,严重时死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防暑降温方法如下: 1.适温:猪因体重大小不一,其生长发育的要求对适温不一,体重20千克左右的猪,环境适温为24℃,50千克为23℃,100千克为20℃。一般情况下,猪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5~28℃,最佳温度是22℃。若气温达到35℃,降温工作跟不上,45千克体重以上的猪都会减重,气温再升高即会危及生命。猪对湿度的适应性较强,但湿度过大会有害。以相对湿度45%~75%为适宜,以50%~55%为最佳湿度。 2.供水:供干净卫生的饮水。夏季气温高,猪饮水充足,体温会在水的调…  相似文献   

20.
苜蓿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主要研究了温度、湿度、pH值、光照、营养对苜蓿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该病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8~38℃,最适20~28℃;产生分生孢子的温度范围为10~38℃,最适25℃;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8~38℃,最适25~32℃.在pH值5~10的范围内该菌均能生长和产孢,菌丝生长最适pH值5~9;分生孢子产生和萌发最适pH值6~7.分生孢子在饱和湿度或水滴中萌发快,相对湿度低于85%时不能萌发.光照处理对该菌生长无显著影响.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0℃,10 min或55℃,5 min,菌丝体的致死温度为60℃,30 min或65℃,5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