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青海省东部地区春小麦蚕豆间作种植技术为对象 ,分析了春小麦蚕豆间作的基本条件和原理 ,总结了从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整地的种植技术要求以及种植效益 ,并提出进一步加快发展小麦蚕豆间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 近几年来,我市部分菜农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经过实践摸索出的“茼蒿(苋菜)—丝瓜—大白菜”高效种植模式,一般每667m~2可产茼蒿1000kg,苋菜1000kg,丝瓜4000kg,大白菜5000kg,纯收入在1万元左右。其技术要点如下: 1 茼蒿套种苋菜 1.1 播前准备。选用适宜本地的尖叶苘蒿和早熟红苋菜,在11月中下旬,利用小拱棚进行直播栽培,可在春节前后上市。一般每667m~2需茼蒿种4kg,苋菜种0.4kg。田块整平后开沟做畦,畦宽1.5m,每畦搭一个小拱棚,二个小拱棚合一个 相似文献
3.
<正>棉瓜间作种植模式,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现代科学技术与不同的农业种类和品种在生长过程中的“空间差”和“时间差”,进行的科学组合,不仅能增产、增收,而且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4.
香芋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在江苏启东、海门一带种植较多,以块茎供食,味清香,用于炖鸡、炒食、制淀粉,是启东传统特色名菜;其营养丰富,具有清热解毒、增强机体免疫机制、滋补身体之功效。香芋一生基本没有病虫害,因此一般不使用农药,属于天然无公害食品,深受大中城市居民的青睐,市场前景广阔。棉花间作香芋,高矮搭配,优势互补,改善了田间小气候,提高了棉花抗御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利于棉花、香芋双高产,是一种经济效益较高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5.
6.
地处滇中腹地的通海县蔬菜种植历史悠久,结球甘蓝的种植面积已超过2万亩,产量达9万多t。为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近几年本站探索创新的“玉米一甘蓝”高效粮菜栽培模式,适宜有灌溉条件、肥力中上的地块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萝卜一芹菜一青菜-番茄一小青菜 1.第1茬,萝卜品种为丰抗40.精细整地,深沟高畦,沟系配套,畦宽200厘米,沟宽33厘米.7月上旬开穴直播,播种前每亩基施稀薄粪肥2000千克于穴内,待粪肥吸干后播种.行株距25厘米×27厘米,密度约8 600穴,播后覆土并覆盖稻草.间苗2次,第2次间苗留壮苗1株,同时每亩追施3 000千克稀薄人畜粪肥.封行前一般不浇水,待地发白时再浇水湿润.9月上旬收获. 2.第2茬,芹菜品种为西芹7号.育苗移栽,搭棚遮阳.8月上旬播种,9月中旬移栽.每亩基施猪羊灰粪500千克、磷肥30千克、钾肥10千克.双株定植,行株距10厘米×10厘米,亩栽6万穴上下,活棵后浇稀薄粪水1次,以后追肥2~3次.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收获. 相似文献
8.
水稻—小麦连作是里下河地区主要的种植方式。近年来,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纯粮生产已不再适应农户的要求,因此在保证农田主产业的基础上,如何通过立体开发来增加农田收入,是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前些年,各地对稻田种养技术研究不少,但对麦田立体种植还缺乏系统研究。1985~1988年,我们对稻茬小麦田间作的产量、经济效益及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探索,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供生产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大棚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合理种植不同品种的蔬菜,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大棚的经济效益。通过合理安排,大棚一年可以种植三茬不同品种的蔬菜,三茬种植技术茬口可以这样安排:一茬早春西红柿,1月份温室育苗——4月份初定植——7月中旬拉秧;二茬秋黄瓜,7月中旬穴盘栽培——7月底8月初定植——9月初开始采收——11月采收结束;三茬越冬菠菜,11月份播种——第二年1月份陆续采收上市。 相似文献
10.
在水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地处黑龙江流域的南宫市,近年来探索棉田 间作收到了节水增产增收的好效果。主要间作方式是棉薯(马铃薯)间作、棉葱(圆葱)间作、棉瓜(西瓜)间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近年来滦南县各地通过生产实践,努力探索适宜本地条件的蔬菜高效种植模式,并力争突出区域特色,努力朝着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格局发展,在生产中创出了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种植模式,既扩大了全县蔬菜种植面积,提高了复种指数,也丰富了"菜篮子"的花色品种,增加了农民收入。现将有代表性的几种种植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介绍了玉米—芹菜—菠菜、玉米—地梅—花菜—甘蓝、玉米—地梅—菜豆—菠菜的立体高效种植模式,以期为推广立体高效种植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