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生物柴油树种,雌雄同序,须昆虫授粉方能结实。【方法】本文对麻疯树的传粉昆虫种类与访花频率进行观察,对优势传粉昆虫的携粉情况、柱头花粉沉降数目、对雌花与雄花的访问偏好进行观测。【结果】(1)中华蜜蜂、迷蚜蝇、大头金蝇、紫绿蝇为麻疯树的优势传粉昆虫;(2)4种传粉者的喙、腹部与足等多个部位均只携带麻疯树花粉,无异源花粉;(3)4种传粉者之间携粉量差异显著,携粉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中华蜜蜂、迷蚜蝇、大头金蝇与紫绿蝇;(4)4种传粉者之间单次授粉后单朵雌花的柱头花粉沉降数目差异显著,由大到小依次为中华蜜蜂、迷蚜蝇、大头金蝇与紫绿蝇,并且花粉在单朵雌花的3个柱头间分布极不均匀;(5)中华蜜蜂表现出"偏雄"访问,大头金蝇、迷蚜蝇与紫绿蝇没有访花性别偏好,中华蜜蜂可能增加麻疯树的自交繁殖率,但由于麻疯树自交结实率较高,可以减少自交结实的不利影响。【结论】通过对这4种传粉昆虫的携粉量、柱头花粉沉降数目与访花性别偏好综合分析后,认为中华蜜蜂为麻疯树传粉效率最高的传粉昆虫。  相似文献   

2.
芒果花的采粉昆虫及其活动规律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多年反复调查观察.确认芒果花的传粉昆虫主要是蝇类,占所有传粉昆虫的80%以上。蝇类对芒果花的传粉活动由清晨5时至傍晚8时进行;10—12时是蝇类传粉活动的高峰,这与芒果花的开放过程基本上吻合。蝇类活动对气候条件反应十分敏感。蝇类对芒果不同品种、不同性别的花采粉频率几无差异。  相似文献   

3.
百子莲的传粉昆虫及其访花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续2年对百子莲引种地的访花昆虫和昆虫访花行为进行了观察和检测,共发现访花昆虫23种,分属于5目、17科.其中传粉昆虫有10科13种,主要有中华蜜蜂、熊蜂、玉带凤蝶、菜粉蝶和黑带食蚜蝇.访花频率在不同昆虫之间差异显著.在不同花期(始花期、盛花期)间差异不显著.各昆虫单日的访花频率存在一定规律.其中蝶类传粉活动集中在上午,蜂类传粉持续时间长,7:00~17:00均有出现.昆虫访花频率和虫体解剖镜观察表明.蜂类的传粉效率明显高于蝶类和蝇类.  相似文献   

4.
刘欣  刘静娴  赵乐  霍科科 《安徽农业科学》2023,(17):190-198+242
蚜蝇科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传粉者、天敌、分解者和生物指示物种等多重角色,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依据Meta分析的原理以及野外观察记录,总结了蚜蝇访花的研究现状、中国访花蚜蝇的种类、习性及其访问的植物种类。国外访花蚜蝇的研究多聚焦于蚜蝇对植物的传粉方面,而国内多集中于访花蚜蝇的物种多样性研究。研究整理出国内访花蚜蝇2亚科16族205种,其中蚜蝇亚科101种,管蚜蝇亚科104种,访花生境主要为农田、田埂杂草丛与林下灌丛及杂草丛,涉及菊科、十字花科等40多个科100多个属160余种植物。蚜蝇访花一般在11:00—13:00和15:00—16:00温度较高时段,访花时间约为10.36 s(朵),访花频率为5~7朵/min。蚜蝇的访花行为与种类有关,清理身体上黏附的花粉等行为与蜂蜜相似。  相似文献   

5.
程丽萍  张史玲  张宏杰  陈锐  霍科科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506-10509,10512
[目的]调查汉中地区农田生态系统访花食蚜蝇的物种多样性。[方法]通过标本采集和馆藏标本整理、鉴定,结合文献资料,对汉中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访花食蚜蝇的种类及其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系统统计。[结果]共鉴定食蚜蝇科昆虫标本5015头,汉中农田生态系统中分布有访花食蚜蝇3亚科16族141种,其中食蚜蝇亚科65种;迷蚜蝇亚科72种;巢穴蚜蝇亚科4种。食蚜蝇科昆虫成虫主要活动在每年的4~7月,优势种为黑带食蚜蝇和长尾管蚜蝇。[结论]为研究汉中地区食蚜蝇科昆虫的访花习性和传粉作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扁桃(Amygdalus communisL)是新疆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其自交率极低,必须依赖传粉昆虫才能结实.为明确扁桃的传粉昆虫种类及传粉昆虫的传粉效率.[方法]通过田间观察、套袋控制昆虫访花和在显微镜下计数昆虫一次访问后剩余花粉量和柱头上被移入花粉量,对开花习性、访花昆虫种类、主要传粉昆虫的访花频率和传粉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蜂类、蝇类和蝶类均能传粉,人工饲养的意大利蜜蜂(Apismellifera L.)、凹唇壁蜂(Osmia cerinthidis F.Mor)和当地野生昆虫红附条峰(Anthophora testaceipes F.Mor)是主要传粉昆虫,三者在柱头上沉降花粉数量没有显著区别,但移出花粉能力有明显差异,意蜂传粉效率低于其他两种蜂;人工养蜂能有效提高坐果率.[结论]扁桃具有泛化的传粉系统,红附条峰是传粉媒介中最安全有效的传粉者.  相似文献   

7.
汉中地区农田生态系统访花食蚜蝇物种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汉中地区农田生态系统访花食蚜蝇的物种多样性。[方法]通过标本采集和馆藏标本整理、鉴定,结合文献资料,对汉中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访花食蚜蝇的种类及其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系统统计。[结果]共鉴定食蚜蝇科昆虫标本5015头,汉中农田生态系统中分布有访花食蚜蝇3亚科16族141种,其中食蚜蝇亚科65种;迷蚜蝇亚科72种;巢穴蚜蝇亚科4种。食蚜蝇科昆虫成虫主要活动在每年的4~7月,优势种为黑带食蚜蝇和长尾管蚜蝇。[结论]为今后研究汉中地区食蚜蝇科昆虫的访花习性和传粉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珍稀濒危物种大花黄牡丹的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网捕等方法捕捉大花黄牡丹访花昆虫,研究其种类、访花行为及日活动规律。结果表明:盛花期大花黄牡丹的访花昆虫有6目18科,以膜翅目蜂类、双翅目蝇类、鞘翅目甲虫类和鳞翅目蝶类为主要访花类群;蜂类与食蚜蝇类昆虫访花频率高、数量大,为主要传粉昆虫;访花昆虫日活动规律差异较大,环境温度与天气状况为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勋章菊花大色艳属于典型的虫媒花,为探究勋章菊主要访花昆虫种类及其访花行为,选用5个勋章菊品种:星白、红纹、苏1、红·吻以及中国勋章菊以直接观察法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苏州地区勋章菊的主要传粉昆虫有9种,分属3目6科,传粉昆虫以蜂类和蝶类居多且不同种类的传粉昆虫访花行为不同;蜂类的访花时间与食蚜蝇类昆虫相比较短,但传粉效率高于食蚜蝇类;蜂类与蝶类相比,访花目的除了采集花蜜还有采集花粉;访花昆虫的形态结构与它的访花行为密切相关,单花受各类昆虫访问频率为9.1±6.2次·h-1;不同传粉昆虫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蜂类对勋章菊种群内小范围的传粉作用较大,而对较大范围内的传粉主要靠蝶类的访花活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汉中早春农田中3种常见食蚜蝇的访花习性。[方法]对汉中早春农田中活动的访花食蚜蝇进行了调查,并研究了其中3种常见食蚜蝇的年活动节律、访花行为、口器特点及其访花适应性。[结果]汉中早春农田中活动的访花食蚜蝇有20余种,其中长尾管蚜蝇Eristalis tenax(Linnaeus,1758)、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De Geer,1776)和灰被管蚜蝇Eristalis cerealis Fabricius,1805是农田中的优势种类。3种食蚜蝇在汉中地区几乎全年活动,早春主要活动于油菜及田埂上的菊科等植物的花上,油菜田中食蚜蝇科昆虫的活动对油菜的传粉有重要作用。3种食蚜蝇口器无特别适于访花的结构特点,但口器较短,宜于访问油菜和菊科等一些花冠较浅、开口较大的花。[结论]为进一步研究食蚜蝇的访花习性和传粉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汉中早春农田中3种常见食蚜蝇的访花习性。[方法]对汉中早春农田中活动的访花食蚜蝇进行了调查,并研究了其中3种常见食蚜蝇的年活动节律、访花行为、口器特点及其访花适应性。[结果]汉中早春农田中活动的访花食蚜蝇有20余种,其中长尾管蚜蝇Eristalis tenax(Linnaeus,1758)、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DeGeer,1776)和灰被管蚜蝇Eristalis cerealis Fabricius,1805是农田中的优势种类。3种食蚜蝇在汉中地区几乎全年活动,早春主要活动于油菜及田埂上的菊科等植物的花上,油菜田中食蚜蝇科昆虫的活动对油菜的传粉有重要作用。3种食蚜蝇口器无特别适于访花的结构特点,但口器较短,宜于访问油菜和菊科等一些花冠较浅、开口较大的花。[结论]为进一步研究食蚜蝇的访花习性和传粉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子属异花授粉果树,昆虫是其重要的传粉媒介,为了解李子花期的访花昆虫种类组成及特点,对李子花期访花昆虫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李子访花昆虫共计5目25科30种,主要以膜翅目、鞘翅目、双翅目昆虫为主,其中,膜翅目访花昆虫共有11种,以叶蜂科李实蜂为主,其次为蜜蜂科;鞘翅目访花昆虫以瓢虫科为主;双翅目访花昆虫以食蚜蝇科为主。李子不同花期访花昆虫的种类组成不同,其中,初花期访花昆虫主要以条蜂科和叶蜂科访花昆虫为主;盛花期主要以蜜蜂科和叶蜂科访花昆虫为主,少见条蜂科访花昆虫。访花昆虫日活动规律监测结果表明,蜜蜂科、土蜂科、条蜂科和瓢虫科访花昆虫主要于上午活动;叶蜂科和食蚜蝇科访花昆虫多于中午活动。环境条件对李子访花昆虫组成和数量影响明显,可利用的野生传粉昆虫有地蜂科和条蜂科访花昆虫。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膜荚黄芪传粉昆虫的种类及其传粉特点,为膜荚黄芪的育种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膜荚黄芪为研究对象,调查膜荚黄芪传粉昆虫的种类及访花形为。[结果]膜荚黄芪访花昆虫共有16种,其中,红光熊蜂、明亮熊蜂、蜜蜂、狭带贝食蚜蝇和斑缘豆粉蝶为主要传粉昆虫;主要传粉昆虫的日活动规律出现单峰型、双峰型和直线型3种,活动高峰期有一定交错;昆虫的传粉频率与停留时间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昆虫访花行为对植物与传粉者相互作用等方面产生直接影响,对于理解植物的多样性与生殖生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盐地柽柳(Tamarix karelinii Bunge)的传粉生物学特征及传粉能力差异。【方法】以盐地柽柳Tamarix karelinii Bunge为研究对象,设置野外定点观测,记录花部形态特征、开花动态、传粉昆虫种类及其传粉行为特征,运用离心法测得花蜜含糖量,TTC法测定花粉活力,MTT法测定柱头可授性,显微计数统计传粉昆虫的携粉量。【结果】盐地柽柳的种群花期约58 d,单花花期为3 d,在单花花期内花粉与柱头均具活性,且开花首日两者活性最高;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稀刻淡脉隧蜂Lasioglossum albescens、长尾管蚜蝇Eristalis tenax、大灰优食蚜蝇Eupeodes corollae及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为主要传粉昆虫,其中稀刻淡脉隧蜂的访花频率最高,意大利蜂在个体数量、单花停留时间及携粉能力方面占据绝对优势;一天中14:00~16:00花蜜的含糖量最高,该时间段与上述传粉昆虫的访花高峰相吻合。【结论】盐地柽柳具有适应于虫媒传粉的花部综合特征,其泛化的传粉系统适合膜翅目及双翅目昆虫为其传粉,其中意大利蜂的...  相似文献   

15.
珍稀濒危植物蒜头果传粉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2005年在广西巴马县对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蒜头果花部形态特征、开花进程、繁育系统、访花者类别、访花行为和传粉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蒜头果通常于4月初开花,花期约30 d,单花开放的持续时间约8 d,开花期间具有较为浓烈的香气。②蒜头果虽然具备自交亲和能力,但在自然环境中则以异花传粉为主,且需要传粉者;蒜头果不存在无融合生殖,其繁育系统属于混合交配型。③记录到蒜头果访花昆虫共有8目36科43种;经过鉴定,确定传粉昆虫有7目18科19种;昆虫的访花频率因昆虫的种类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以蜂类的访花频率最高。④连续3年观察到的传粉昆虫种类不同,花期阴雨天气对昆虫访花活动和传粉效果的影响是蒜头果濒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濒危植物矮沙冬青传粉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培培  李志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222-1224,1234
[目的]阐明矮沙冬青的传粉机制,揭示影响矮沙冬青传粉成功的因素。[方法]以矮沙冬青的自然居群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花药日散粉进程和传粉昆虫的种类、行为及访花频率。[结果]矮沙冬青花粉活力保持时间较长,I~9d内均能保持50%以上的花粉活力,0~8d内柱头均具有可授性,但柱头可授性下降很快,花后10d柱头丧失可授性:传粉昆虫主要为蜂类。昆虫的访花频率与植物的花药散粉进程高度吻合。花药日散粉、昆虫的传粉频率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结论]影响矮沙冬青传粉成功的因素主要有访花昆虫的数量、访花昆虫的访花频率和外界因素,  相似文献   

17.
国内访花传粉昆虫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文卿  李川  邵有全 《农学学报》2015,5(5):102-108
全面了解中国访花传粉昆虫领域的研究现状,客观地进行分析,为访花传粉昆虫科研工作者与决策者提供数据参考。以《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访花传粉昆虫研究的年代、作者、机构、载文期刊、研究内容及基金资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检索出1980—2013年国内访花传粉昆虫研究专题256名作者在133种刊物上发表的308篇文献,揭示了30多年间国内该领域研究的动态变化和基本态势。中国访花传粉昆虫研究发文量逐年增加;机构分布广,高产机构较少;研究者众多,高产活跃作者队伍不够强大,核心作者数量及所发论文质量不是很高;研究内容广泛丰富,不同研究方向成果数量不均衡。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荔枝传粉昆虫的观察和调查表明,荔枝传粉昆虫主要有5个目(膜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和鳞翅目),28个科,65种昆虫。其中,膜翅目的蜜蜂为主要传粉蜂种,占传粉昆虫总数的54.94%,其次为双翅目昆虫,占传粉昆虫总数的40.12%,其他昆虫占4.94%。而且09:00-10:00时间段是蜜蜂访花的高峰时段,而双翅目昆虫的访花高峰有2个,分别为06:00-07:00和15:00-18:00。  相似文献   

19.
广玉兰是常见的园林绿化树种,花大且芳香浓郁。2010年4-6月对河南省驻马店市黄淮学院内种植的广玉兰的访花昆虫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广玉兰的访花昆虫有多数隶属于膜翅目、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和缨翅目;不同种类访花者的访花目的及访花行为有所不同,在植物传粉中的作用有很大差异;西方蜜蜂(Apismellfiera)为广玉兰的主要传粉者,其种群数量大,平均访花频率高。同1d内不同时间,访花昆虫的访花频率有差异,一般是11:00-l4:00的访花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旨在探明赣湘鄂三省主产区籽莲访花昆虫种类、数量以及访花昆虫群落结构。[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及定点网捕法先后在江西省石城县、湖南省临湘市、湖北省咸宁市、华中农业大学荷花园调查荷花访花昆虫种类和数量,并采用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 J)和优势集中性指数( C)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①荷花主要传粉昆虫为膜翅目昆虫,西方蜜蜂,中华蜜蜂、中华木蜂、紫木蜂和黄胸木蜂;②温度是影响荷花访花昆虫采集活动的主要因素;③荷花主要传粉昆虫的日活动规律为单峰型和双峰型,黄胸木蜂和中华木蜂呈现双峰型,西方蜜蜂、中华蜜蜂和紫木峰呈现单峰型;④湖南临湘和湖北咸宁调查地野生传粉昆虫比例仅为20.59%,3.90%,访花昆虫种类分别为6种和3种;江西石城和华中农业大学野生传粉昆虫比例为55.61%,90.40%,访花昆虫种类为13种和12种;⑤各样点荷花访花昆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特征值为江西石城县>华中农大荷花园>湖南临湘>湖北咸宁,优势集中性指数的特征值比较为江西石城县<华中农大荷花园<湖南临湘<湖北咸宁,各调查点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表现一致。[结论]不同生态区域荷花访花昆虫种类和数量不同,湖南临湘和湖北咸宁野生传粉昆虫数量稀少,荷花增产丰收必须依靠蜜蜂授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