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鼢鼠对大兴安岭林区草原的影响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鼢鼠对大兴安岭林区草原的影响及防治包翠华,尤华林(根河市草原工作站022350)内幕古大兴安岭林区,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林区。这里除森林外,还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牧草资源,并在沿河两岸,中、低山丘陵上与森林交错分布着林间草地。大兴...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北林区草地的基本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植物群落优势种及其生境的差异,将东北林区草地分成草甸、沼泽草地和灌草丛、草原草地两类。并从生境、种类组成及演替等方面论述了东北林区草地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东北林区林业、畜牧业及农业等发展状况,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东北林区草地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草原不仅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人类重要的生活环境。保护我区境内的草原包括牧区、半农半牧区、农区、城市郊区和林区的草场,以及草场上的野生植物、野生动物是我区各族人民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4.
素有“长白山立体宝库”之称的江源县在省内外享有盛名,它集山区、林区、矿区于一体,有其独特的天然资源。全县国土面积1348平方公里,林下草地、荒山荒坡及荒沟等草原资源面积约达11万公顷,其中草原可利用面积就达4.6万公顷。据调查统计,全县草原可食用牧草年储  相似文献   

5.
伊春地区有草原面积326万亩,浅山区零星草地(山边、河边、路边)约150多万亩,其中小叶章占69%、苔草占21%。在林木资源濒临枯竭、木材产量逐年下降、企业人员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研究开发利用草原资源、发展养牛、养羊,是兴林、促牧、缓解林区经济危困的措施之一。过去多数人习惯立秋后打草、牲畜吃后不爱上膘。致使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只有生长羊草的地区才适合发展牛羊、林区草原虽多,但草质较差、不适合发展牛羊。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记者从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获悉,10月23日,蒙古国境内靠近兴安盟边境发生草原大火,威胁阿尔山市、白狼林区.经过当地防火部门全力堵截扑救,境外火始终未突破我边境防火隔离带.火借风势,至10月25日,蒙古国草原火沿边境防火隔离带燃烧至新巴尔虎左旗及东乌旗边界,沿我边境线蔓延约200公里,对我方草原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7.
马云霄 《草业科学》2006,23(10):77-77
2006年9月中旬,农业部召开秋季草原防火视频会议,全面部署秋季草原防火工作。农业部副部长、草原防火指挥部总指挥张宝文在会议上强调,各级草原防火部门要切实做到思想不麻痹、作风不松懈,超前谋划、周密部署,措施早落实、工作早到位,确保秋季草原防火工作顺利完成。张宝文说,草原防火工作责任重大,它事关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我国畜牧业生产安全和林区生产安全,事关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要从落实…  相似文献   

8.
大力开展草原生态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加文 《草地学报》2018,26(5):1052-1055
生态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承担着多种重要的生态功能,草原生态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体的生态安全。从总体上看,我国草原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草原生态修复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应充分认识草原生态修复的重要性,明确草原生态修复的主要任务,夯实草原生态修复的重要基础。提高全民草原生态保护意识,增强草原生态修复的针对性,科学谋划草原生态修复重大工程,不断完善草原保护政策,全面加强草原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草业》2013,(2):56-60
这次草原饲料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自治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和全区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2年草原和饲料工作,分析形势,安排部署2013年任务。下面,结合我区工作实际,就草原保护建设、草原执法监督和饲料质量安全工作,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到5月,自治区人民政府相继发出《关于停止执行;(199)26号内政办转发自治区土地局关于加强宜农土地开垦管理报告)的通知》和《关于严禁在牧区和林区开荒种地的通知》,自治区党委刘明祖书记和政府云布龙主席也多次强调要切实保护草原资源,防止草原退化、沙化。各级草原监理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精神,严格按照两个文件和自治区有关指示,配合当地政府做好检查工作,依法严厉查处违法开垦,破坏草原行为。  相似文献   

11.
《甘肃畜牧兽医》2014,44(4):26-26
2014年全省草原技术推广工作以深化改革统揽全局,紧紧围绕草原生态建设、草产业发展和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三大任务,努力构建草原生物灾害防控、草原生态监测预警、草业生产科技支撑和饲草料加工利用技术四大体系,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快推进草原畜牧业发展,构建草原畜牧业产业体系,实现草原增绿、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目标,积极发展草原畜牧业,促进草原牧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建设意义重大。阐述了我国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总结了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及重点任务,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阐述黄南州草原虫害现状、危害程度、近年来防治情况入手,分析了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每年尽早下达防治任务、加大防治任务、提高投资标准、加大业务部门的测报经费投入等4项对策建议,对其它地区有效开展草原虫害防治、保护草原生态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博州草原资源比较丰富,天然草原面积136.87万hm2,是牧区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生存发展的基本生活资料。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关系国家生态、农牧业生产、农牧民生活,意义重大且任务繁重。草原监理机构肩负着保护草原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维护农牧民合法权益,为草原畜牧业经济  相似文献   

15.
《甘肃畜牧兽医》2013,43(1):11-12
甘肃省是草原资源大省,拥有天然草原2.68亿亩,草原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39.4%,是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由于受自然因素和超载过牧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全省90%以上的天然草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盐碱化和荒漠化。实行禁牧封育,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的任务十分紧  相似文献   

16.
2006年以来,全国草原监测工作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在工作组织、任务部署、技术培训、数据质量审核把关、数据报送、结果会商、信息报告发布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相对成熟的工作机制,大大提高了草原监测的工作效率,保证了监测工作的质量。工作组织方面,形成了由草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以草原监测工作机构为主体,相关技术单位为支撑,各级草原技术人员广泛参与的草原监测工作机制。工作任务安排部署方面,农业部每年印发全国草原监测实施方案和工作安排,并于每年春季组织召开全国草原监测工作会议,对草原监测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各地按照农业部的部署和要求,逐级制定工作方案,分解落实工作任务。通过专家、领导双审核,地、省、国家三级审核以及网络报送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地面监测数据质量和数据报送、管理效率。每年监测结果初步形成后,邀请草原专家和重点牧区监测工作负责同志进行专家会商,大大增加了报告的权威性和科学性。经过近几年草原监测工作的开展,各级草原监测机构的工作职能得到强化,监测力量不断增强,培养锻炼了一支比较壮大的草原监测队伍。截至2011年,全国共有县级以上草原监测机构997个,承担地面监测工作的省区达到23个,各级草原监测工作人员增加到4000余人。  相似文献   

17.
<正>为加强草原保护与生态建设,开展防灾减灾,实施草原监督管理,发展草原畜牧业,草原监理站利用2015年7月20日至8月31日,共40余天时间对全县境内的草原,及生态工程项目区草原进行了草原资源和生态监测。现将草原监测具体情况报告如下:1前期准备工作为了圆满完成本次监测任务,草原监理站从6月下旬就开始购置监测物资、选择样地、样方等前期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草原保护和建设中维新求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草原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草原保护和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为此国家实施了多项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新形势下,理念的滞后、生产方式的落后和草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已成为草原保护和建设的制约因素.转变观念善待草原,转变生产方式合理利用草原,应用生态经济学理论科学管理草原,是新形势下草原保护和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人们一提起大兴安岭就联想到满山的松树,然而那遍野的小草却不曾被理采。那里的草原蕴藏极大的生产潜力,尽早地开发利用这块草原,对发展节粮型寒地畜牧业,调整产业结构,振兴林区经济,具有重大意义。1地理位置及自然概况大兴安岭地区位于北伟49°35′~53°3...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正>要以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为引领,抓好抓实关键环节,全面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现代草牧业产业体系,促进草原牧区人草畜协调发展,努力实现草原美、牧民富、牧区强的目标任务。——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