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点三年的田间试验表明,环境及遗传(基因型)因素对大麦麦芽质量的影响很大,施肥对其影响较小。在三种肥料中,以N肥的影响最大.结果表明,对生产者来说,要通过管理措施的改进来生产理想的麦芽大麦,成效是很有限的.  相似文献   

2.
麦芽质量是麦芽企业的生命,影响其质量的因素很多,本文从大麦原料的控制、麦芽生产过程的控制、提高制麦潜力、麦芽溶解的均一性等4个方面对比进行了说明。另外对麦芽的市场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1992年,中国啤酒产量已达1000万吨,仅次于德国居世界第三,若按年均增长Ic%计算,到2000年中国啤酒产量将达2000万吨左右,并需要约400万吨的割麦大麦.无论从哪方面考虑,中国都不可能完全无进口创麦大安来满足本国啤酒工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展国产制表大麦品种的研究,建立国产优质制表大麦生产及贮运基地,治国产及进o大麦两条箱走路的方针,势在必行,而搞清制麦大麦质量与麦芽质量之间的关系,对实现这一方针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为此,我们在统计了我公司近几年所进o的二十余万吨大麦(包括数个优质大麦品种)和所主产的麦芽…  相似文献   

4.
谈制麦中控制叶芽生长的工艺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斌 《大麦科学》2002,(2):46-48
啤酒厂家对成品麦芽质量好坏的判断,除根据其分析指标外,外观也很重要,叶芽长度就是其中项目之一,所以,麦芽厂家对此也很重视。通过在小型制麦工艺上的探讨,将澳洲的三个品种麦芽的叶芽长度控制在较理想的范围,为大麦生产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5.
啤酒大麦籽粒外观品质的初步研究及其选择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啤酒大麦籽粒外观品质对麦芽质量和啤酒质量影响较大,目前国产大麦由于品种本身和栽培条件二个主要因素的影响,与进口国外大麦相比外观品质较差,致使国内啤酒麦芽厂家大量进口国外大麦,国内的大麦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大麦科研也日趋萎缩。因此我们大麦育种者应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选育出品质优良的大麦品种,逐步改变原料靠进口的状态。而在啤酒大麦的品质育种中,分析化验手段是非常必需的。但由于目前我国能够具备分  相似文献   

6.
国产大麦过程中,赤霉素是必须的添加剂,它能够提高麦芽的浸出率等多方面的质量指标,但它的使用也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哪就是麦芽的色度上长着重在评述多酚类物质特别是阿魏酸,以及与它们的氧化有关的酶类等,在赤霉素作用以后,对麦芽色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摘     
本文对大麦育种中制啤品质测定的精确度,包括不同批次产品、不同化验员以及不同大麦样品问的差异进行评价。被测定的大麦性状是:籽粒水分,籽粒磨碎后的水分(用二种方法测定),籽粒重,浸渍液的水分含量,麦芽湿度(用二种方法测定),麦芽产量,麦芽含氮量,麦芽的可溶氮含量,Kolbach指数,麦芽糖化力,麦芽的α-淀粉酶含量,麦芽的β一葡聚糖酶含量,麦芽汁的折光指数,热水浸出物,浸出物的重量,麦芽汁的还原糖含量,麦芽汁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麦芽汁的α-氨基氮含量和麦芽汁的总含氮量。本文讨论了这些测定在大麦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制麦工艺方面初步探讨了不同浸麦方法,外源混合植物激素、叶芽伸长度和不同焙燥工艺对麦芽过滤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浸麦方法对澳麦麦芽过滤速度没有影响;对国产大麦喷雾浸麦优于长时间空气休止的浸麦工艺;发芽时添加植物激素效果不明显,但叶芽长度和胚乳性状与滤速和麦汁透明度关系密切;焙燥周期较长(60hr)的情况下,国产大麦麦芽必须经80℃焙焦方能保证过滤速度和麦汁透明度;焙燥同期较短时(20hr)对国产和澳麦而言,焙焦温度对过滤速度和麦汁透明度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啤酒行业已进入到发展的快车道,每年都以20%左右的产量递增,已成为世界啤酒产量第二大国。麦芽产量随着啤酒需求量的增大而迅速增长,到1995年,麦芽总产量约为200万吨,快将成为世界麦芽产量之最。然而,我国用于生产麦芽的国产大麦产量、质量远不及其发展速度。据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每年耗用的啤酒大麦达240万吨,除国产大麦外,约有150万吨来向进口,进口量占总量的63%。综平近年来,进口与国产大麦在我同啤酒厂的成本相差为:西北地区大麦每吨相差600元,江、浙地区大麦每吨栩差900元,平均油吨大麦相差750元。也就是说时年我同…  相似文献   

10.
1  大麦籽粒蛋白质对加工品质的影响。影响啤酒大麦加工品质的因素相当复杂 ,而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对麦芽品质有多方面的影响。表 1 大麦蛋白质含量对麦芽品质的影响大麦蛋白质含量 (% )麦芽浸出率(% )粗细粉浸出率 (% )麦汁可溶氮mg/10 0g库尔巴哈值粘度(泊 )最终发酵度(% )<9 82 2 1 6 5 85 4 6 1 5 2 82 09 1~ 10 0 81 0 2 6 6 0 84 31 5 4 81 010 1~ 11 0 79 2 4 2 6 5 8391 6 2 78 411 1~ 12 0 79 0 4 370 6 391 5 979 412 1~ 13 0 77 94 5 788391 6 178 9  朱睦元等 ( 1 989)报道 ,籽粒千粒重与籽粒蛋白质、麦芽…  相似文献   

11.
前言选育制造麦芽和酿造啤酒用大麦新品种需要评定许多对麦芽和啤酒品质起作用的籽粒性状.但由于分析的项目多而复杂,限制了可测定大麦品系的数量,完善的评定工作只能在少量的即将发放的新品系中进行.对大多数大麦品系而言,有少数几个性状应在育种早期评定.早期评定,要选那些对大麦品质有影响而又易于评定的性状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2.
麦芽质量是麦芽企业的生命 ,影响其质量的因素很多 ,本文从大麦原料的控制、麦芽生产过程的控制、提高制麦潜力、麦芽溶解的均一性等 4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说明。另外对麦芽的市场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大麦籽粒中有许多成分与啤酒生产有关,其中,大麦胶是严重影响啤酒产量及质量的不利品质成分,它是存在于大麦籽粒胚乳细胞壁中的一类水溶性非淀粉多糖,可使麦芽汁粘度增加,减慢麦芽汁的过滤速度,从而影响生产工艺,降低经济效益。另外,大麦胶对啤酒的质量及大麦籽粒的饲料价值也有不良作用国外对大麦胶含量的测定方法有不少探讨,而在我国对此尚无人试验。为对我国啤酒大麦品质育种工作提供一快速简便的分析手段,我  相似文献   

14.
欧洲酿造大麦的品种分布与品质特性分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述了欧洲大麦品种情况,全球酿造大麦年产量约16200万t,其个37%产于欧洲。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酿造大麦产区,也是最大的酿造大麦和麦芽出口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江苏大麦育种工作的回顾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江苏大麦种植历史。从“七五”开始,大麦育种有了质的飞跃,到“十五”末,江苏共育成大麦新品种30个,其中六棱饲料大麦2个,二棱皮大麦22个,二棱元(裸)麦6个。作为啤酒大麦的苏引麦二号(冈二)及港啤一号(KA-4B)等品种因品质超群,为国内啤酒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建议啤酒大麦新品种的选育应将酿造品质放在第一位,由育种、麦芽、啤酒三方面专家对即将审定的品系作公正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为了讨论麦芽大麦的品质要求,有必要首先提一下在制麦芽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和继而作为酿造啤酒第一阶段,获得的麦芽在磨碎时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用作蒸馏的麦芽品质要求稍有差异。但该文章仅论述作为酿酒需要的大麦和麦芽的品质。一、制麦芽过程大麦发芽后,麦粒中的酶系统开始活动,淀粉类物质很容易转化成糖,这些糖在磨碎过程中溶出形成麦芽汁,用酵母发酵  相似文献   

17.
一、历史:1949年在伦敦举行了首次大麦和麦芽委员会会议,当时E.B.C.(欧洲啤酒协会)九个会员国都参加了会议,会议同意对有希望的大麦品种进行试验,并对这些品种所生产的麦芽作出评价,在会议上,也同意研究分析方法,有助于大麦育种者在育种早期检定麦芽和酿造品质。1950年有10个品种在8个国家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8.
浅谈赤霉素在制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芽是制造啤酒的主要原料,麦芽质量优劣是决定啤酒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怎样大幅度提高麦芽质量是我们技术人员不断探讨的课题,对于高蛋白质的难溶大麦,生产中我们添加了赤霉素,效果甚佳。下面就简单谈谈赤霉素在我厂麦芽生产中的应用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近10年世界大麦生产概况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世界大麦、啤麦和麦芽的生产与贸易情况。其中,大麦的种植面积由7330万hm^2降到6160万hm^2,单产亦有所下降,总产由17700万t降到13600万t。世界啤麦生产主要为北美的加拿大、澳洲的澳大利亚和欧洲的欧盟国家。大麦的世界贸易量在80年代中期曾达到2200万t,90年代初期为1800万t,其后,又有所下降。需求量以中东地区、亚太地区及非洲为多。世界麦芽生产到1997年已达1950万t。其中,欧洲占51%,其次为北美21%,亚洲16%,麦芽贸易量从1990年的310万t到1997年已达410万t。最后对我国发展大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蛋白质含量偏高,成为西北大麦制麦过程中的一个难题,针对高蛋白大麦的制麦缺陷及其在制麦过程中呈现的种种矛盾,从解决矛盾入手,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出一套适合高蛋白大麦制作麦芽的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