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以嗜热链球菌FJAT-7928、干酪乳杆菌FJAT-7929为菌株,以黄豆为基质,发酵得到植物蛋白乳酸菌饮品,研究其在4℃保存条件下菌落数以及酸度和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保存30d内,两菌种混合发酵植物蛋白乳酸菌饮品的乳酸菌可高达到3.5×109 cfu.mL-1,高于单独发酵的植物蛋白乳酸菌饮品中的活菌数。混合发酵植物蛋白乳酸菌饮品的最终酸度为109.0°T,pH值为3.58;FJAT-7929单独发酵植物蛋白乳酸菌饮品最终酸度为114.0°T,pH值为3.65;FJAT-7928植物蛋白乳酸菌饮品酸度为60.0°T,pH值4.09。4℃保存3种发酵处理的植物蛋白乳酸菌饮品,30d内乳酸菌活菌数和酸奶的理化性质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2.
酵母菌与乳酸菌混合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静  肖嫩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8824-8825,8830
[目的]研究酵母菌与乳酸菌混合培养的条件。[方法]对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tail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等4种菌的混合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分析了溶解氧、温度、pH值、接种比例及接种量对其菌体生长的影响。[结果]在培养基的起始pH值6.5、酵母菌与乳酸菌混合种子(活菌数约2×109 CFU/ml)中酿酒酵母菌数:产朊假丝酵母菌数:植物乳杆菌数:嗜酸乳杆菌数约为1∶2∶3∶3、酵母菌与乳酸菌混合种子的接种量为0.2%、前期120r/min震荡培养24 h,后期静置培养24 h,培养温度为28℃恒温24 h,32℃恒温24 h条件下,培养液中的总活菌数可达到6.50×108CFU/ml。[结论]该培养基增殖效果好,适合应用于大规模生产混合发酵酵母菌与乳酸菌的发酵剂。  相似文献   

3.
莲子乳酸菌发酵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莲子乳酸菌的发酵工艺及发酵过程中酸度,还原糖、氨基态氮含量,以及乳酸菌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乳酸菌在最适发酵温度(42.5℃)下,采用蔗糖6%、脱脂乳粉2.0%、莲子6%、CMC-Na0.20%的配方,经过9h发酵,可以获得最佳风味;在发酵过程中,随着乳酸菌数的增加,发酵液的酸度以及氨基态氮含量明显提高,还原糖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以菊芋(Jerusalem artichoke)为原料制备菊芋汁,灭菌后接种经驯化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进行发酵,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菊芋乳酸菌饮料的最佳发酵条件、稳定剂配方,并对发酵过程中菌种生长规律、p H值、酸度以及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接种量6%、发酵温度43℃、发酵时间24 h条件下,菊芋乳酸菌饮料乳酸产量、感官品质俱佳,酸度为1.17%,活菌数可达1.2×109CFU/m L以上,饮料中还原糖、蔗糖被乳酸菌优先利用,多糖(菊糖)几乎全部保留。最优稳定剂配方为:黄原胶0.015%、CMC 0.009%、海藻酸钠0.004%,制备的饮料均匀一致,离心沉淀率仅为0.25%。菊芋乳酸菌饮料兼有菊芋的风味和适当发酵乳酸气味,是一种酸甜适中、健康营养的功能饮料。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不同温度和保存时间对酸乳品质的影响。选用自制酸乳30盒,室温条件下放置15盒,分别于第3d、6d、8d、10d、12d随机取1盒测定酸乳感官、理化和微生物指标;在4℃冰箱中冷藏放置15盒,分别在第4d、7d、9d、11d、14d、17d、20d随机取1盒测定酸乳感官、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结果显示:常温条件下,酸乳在第8d时,出现感官品质异常,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数开始增加,酸度开始下降,到12d时,酸奶完全变质;在冷藏条件下,酸乳在第14d时,感官、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数、酸度出现异常变化,但变化速度较慢。到20d时,仅霉菌总数超标;常温条件下,乳酸菌有减少的趋势,冷藏条件下,乳酸菌在试验期内未受影响。综合以上结果表明:一定保存温度下,保存时间的延长会引起酸奶品质逐步变差,微生物污染加剧;冷藏保存比室温保存能延长酸奶的保存期。  相似文献   

6.
汪波  许华  陈超  张成  李文芬  沈洁莲  颜亨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329-21330,21332
[目的]明确冷藏(4℃)贮藏与冷冻(-20℃)贮藏条件下酸奶营养质量的差别。[方法]对比分析酸奶贮藏在冷藏(4℃)与冷冻(-20℃)条件下感官指标、酸度、蛋白含量和乳酸菌含量的变化。[结果]第3天开始,冷冻贮藏条件下酸奶的感官指标显著好于冷藏贮藏条件下的;蛋白含量差别不显著;冷藏贮藏条件下,酸度和乳酸菌含量前期随时间延长而升高,贮藏后期逐渐降低,而冷冻贮藏条件下酸奶的酸度和乳酸菌含量基本不变化。[结论]冷藏贮藏条件下的酸奶营养成分随时间延长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冷冻贮藏条件下的酸奶各指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以豆渣为乳酸菌固定化载体,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影响乳酸菌固定化培养的3个因素进行了优化,同时研究了体外模拟消化系统胁迫对发酵豆乳中活乳酸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液比1∶40、接种量3%、培养时间24 h为豆渣固定化培养乳酸菌的最佳条件,在此组合条件下豆渣载体上固定吸附的最大活菌数为1.07×1010cfu/g;经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系统后,豆渣固定化乳酸菌发酵豆乳中的活菌数显著高于游离乳酸菌发酵豆乳中的活菌数。说明豆渣可以作为一种新型固定化乳酸菌的材料,且能够增强乳酸菌对消化系统胁迫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豆渣为乳酸菌固定化载体,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影响乳酸菌固定化培养的3个因素进行了优化,同时研究了体外模拟消化系统胁迫对发酵豆乳中活乳酸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液比1∶40、接种量3%、培养时间24 h为豆渣固定化培养乳酸菌的最佳条件,在此组合条件下豆渣载体上固定吸附的最大活菌数为1.07×1010cfu/g;经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系统后,豆渣固定化乳酸菌发酵豆乳中的活菌数显著高于游离乳酸菌发酵豆乳中的活菌数。说明豆渣可以作为一种新型固定化乳酸菌的材料,且能够增强乳酸菌对消化系统胁迫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9.
对贮存过程中酸乳品质的检测结果表明,冷藏条件下酸度上升幅度较小,酸化现象并不明显,粘度相对比较稳定,变化幅度很小,活性乳酸菌数量变化不大,到保质期末仍能达到108CFU/ml;而在室温储存条件下酸度迅速上升,粘度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活性乳酸菌数量迅速下降,每隔3~4d就下降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储存条件(室温、冰箱4℃冷藏、保鲜膜冷藏和保鲜盒冷藏)和储存时间下白菜、黄瓜、芸豆和冬瓜V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室温还是在低温条件下,4种蔬菜中Vc含量均随储存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在相同的储存时间,低温条件下储存的蔬菜中Vc含量及其变化速率均明显低于室温条件下;3种低温处理,Vc的含量损失从小到大的顺序是保鲜盒冷藏、保鲜膜冷藏和冷藏:蔬菜中Vc含量及变化速率因蔬菜品种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乳酸菌培养液中活菌数与吸光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平板计数法测定脱脂乳为培养基的发酵液中乳酸菌的活菌数,并测其对应的吸光度,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以脱脂乳为培养基的发酵液中乳酸菌的活菌数与吸光度之间呈线性相关关系。因此,通过测定发酵液的吸光度可以评定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的活菌数。  相似文献   

12.
乳酸菌发酵骨泥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用乳酸菌对不同浓度的骨泥进行发酵发现,发酵骨泥液中游离钙的含量明显提高。10%的骨泥经乳酸菌发酵其游离钙的含量比未经发酵的鲜骨泥提高8倍,20%的骨泥经发酵后比鲜骨泥提高5倍。另外,骨泥发酵液在室温条件下(15℃~20℃)保存,1个月内其乳酸菌的数量一直保持在109以上。  相似文献   

13.
对乳酸链球菌和酿酒酵母菌进行混合培养发酵,通过讨论溶氧、温度、pH值、接种量、接种比例和培养基对其发酵结束时活菌数的影响,确定两种菌在前期28℃摇床150 r/min培养24h,后期37℃静置24h,初始pH为7.5,接种量为0.5%,接种比例乳酸菌:酵母菌为1%:0.5%,培养基为YEPD时,两者的活菌数水平达到最高值,乳酸菌达5.0×108CFU/mL,酵母菌达1.0×108CFU/mL。  相似文献   

14.
乳酸菌奶粉保护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保护剂对乳酸菌的保护作用,通过梯度实验和正交试验选出保护剂的最佳添加量和最佳复配组合。使奶粉中的乳酸菌具有较高的活菌存活率。试验表明保护剂最佳复配组合为:20g/L脱脂奶粉,5g/L葡萄糖,5mL/L甘油。从而生产出来的乳酸菌奶粉经冲调后,其活菌率达到86.80%,酸度为102°T。  相似文献   

15.
《吉林农业科学》2015,(6):104-107
本研究以甜荞为主要原料,经酶解、乳酸发酵后生产出一种风味独特、稳定性良好的谷类发酵饮料。通过复合稳定剂配比试验,确定出甜荞乳酸菌发酵饮料复合稳定剂配比为:CMC-Na添加量0.2%、海藻酸钠添加量0.2%、黄原胶添加量0.2%;通过饮料发酵工艺试验,确定出甜荞乳酸菌发酵饮料发酵工艺为:混合乳酸菌添加量4%、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4 h。活菌饮料保质期为7 d,杀菌饮料保质期为60 d。  相似文献   

16.
以5份甘肃省肃南牧区传统发酵牦牛乳为研究对象,通过MRS及E11iker培养基分离培养,共得到45株乳酸菌,其中杆菌21株,球菌24株.依据乳酸菌的特性、产酸能力、后酸化能力、产香能力以及冷藏期间活菌数的变化,进行了乳酸菌优良菌株的筛选.结果表明:初级筛选中共筛选出了凝乳时间在7~10 h,pH 5以下,保水率在60%...  相似文献   

17.
胡燕  陈忠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703-7704,7707
[目的]对用乳酸菌发酵茶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为利用茶叶浸提液发酵制备饮料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茶叶为原料,加入100倍的水,在60℃下浸提15 min,浸提液中加入糖、乳粉等原料进行乳酸菌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乳酸菌发酵的几个因素(乳酸菌接种量、加糖量、加乳粉量、发酵时间)进行优化。[结果]得到乳酸菌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茶叶浸提液中加蔗糖量为8%,加乳粉量为13%,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为40℃,发酵时间为6 h。[结论]在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下制作的茶饮料,既有茶的各种香味物质和营养成分,又有酸奶的营养成分,而且风味好、品质佳,是一种集营养和保健作用于一体的多功能饮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并优化牛蒡乳酸菌发酵饮料的工艺条件,为牛蒡的深加工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牛蒡为原料,经去皮、切片、护色、烫漂、匀浆、酶解、抽滤、发酵、调配、灭菌等工序加工牛蒡发酵饮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牛蒡乳酸菌发酵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试验得到制作牛蒡乳酸菌发酵饮料的最优工艺条件:白砂糖为牛蒡原汁的8%,酸奶(乳酸菌)为牛蒡原汁的15%,发酵时间为8h,发酵温度为45℃。[结论]在该试验工艺下研制出的牛蒡乳酸菌发酵饮料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19.
利用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发酵芹菜汁制备发酵母液,对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和鲁氏酵母3种菌的混合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分析碳、氮源种类及比例、培养温度、pH、接种比例及接种量对3种菌在芹菜汁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较优培养条件为发酵母液的起始pH 6.5,发酵母液中添加乳糖与酵母膏的质量比5∶1,培养温度30 ℃,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和鲁氏酵母按三角瓶液态培养的纯菌种体积比2∶2∶1,接种量7%。在此条件下,乳酸菌活菌数可达1.78×108 cfu/mL,酵母菌活菌数可达1.22×108 cfu/mL。  相似文献   

20.
乳酸菌对南美白对虾保鲜效果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浓度为1×109 CFU/mL的乳酸菌液浸泡南美白对虾30min,沥水后在4℃下密封冷藏,定期取样测定冷藏过程中南美白对虾肌肉中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以及南美白对虾感官品质的变化来评价乳酸菌对南美白对虾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乳酸菌能有效抑制其他微生物的活动,降低南美白对虾肌肉中总挥发性盐基氮的生成量和热烫的失水率,使南美白对虾保鲜期延长了2d。乳酸菌处理是南美白对虾保鲜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