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
土壤学发展历程、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仁芳 《农学学报》2018,8(1):53-58
土壤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壤学正在经历从传统向现代土壤学的转变。本文简单回顾了国际和中国土壤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土壤学研究现状,指出了中国土壤学的研究特色和主要研究成果。同时,分析了当前土壤学研究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为土壤学的发展指明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土壤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本文主要介绍了土壤学在考古学中的新应用——地考古学,土壤学在考古学中的一系列的应用:沉积物的研究、环境研究的记录、古环境重建、物质起源研究等。在新研究领域中开展土壤学的研究,为世界土壤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综述海南土壤肥料科学在21世纪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及面临的严峻挑战,并提出了迎接挑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植物资源、绿色基因与发展中国家的食物安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第一次“绿色革命”为改善发展中国家粮食供应做出重大的贡献。进入21世纪,发展中国家面对由于资源衰退和环境破坏带来的食物数量和质量安全的双重挑战,充分发掘本国植物资源的“绿色基因”,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良环境,从而提高作物产量,以及修复污染环境,提高植物性食品的营养和卫生品质,保障食品安全。文章最后评述了国内外与保障食物安全相关的绿色基因工程研究和开发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其不仅关系食物安全供应,而且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土壤肥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其有效的培育涉及多学科与多专业,需要系统创新与联合攻关,如今人们对土壤肥力的认识已经从农业生产向环境安全、资源利用、生态健康及全球变化等方向转变与提升。本文从土肥长期定位研究、土壤肥力培育技术、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阐述内在关系及其特点,同时分析了现代土壤学研究领域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与发展趋势,并提出若干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作物专用肥料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人、粮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我国人多地少,人增地减的矛盾突出,随着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食物安全问题将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在众多农业生产措施中,化肥是增产、增效的关键技术之一,科学施用化肥可提高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不仅可提高作物产量,而且还可改善农产品的品质与商品性.据估算,我国氮、磷、钾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年平均为40.8%,化肥是保障我国21世纪食物生产和解决未来食物短缺的基本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人们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激烈的竞争。首先面临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挑战。科技的迅速发展 ,不仅促使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而且引起世界格局深刻变化 ,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科技进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之间出现了叠合和交叉 ,技术成果转化为商品生产的周期不断缩短 ,科技、教育和生产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2 1世纪的科学与技术的这种发展特征 ,对农业院校人的素质也就提出更高的要求。1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1.1 严峻挑战 ,形势逼人 从国内外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来看…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已经初步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告别了短缺时代,新的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导致民营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个转折点,在呈现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 民营经济发展的机遇 从大的方面来讲,民营经济的发展机遇有三个:……  相似文献   

9.
作物栽培学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作物栽培学是农业科学的前沿科学之一,在解决我国农产品的安全供给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20世纪我国作物栽培学的发展历程与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展望21世纪作物栽培学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提出了作物栽培学在新时期创新与加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土壤微生物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分析了国际土壤微生物组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了土壤微生物组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综述了中国土壤微生物组的主要科研进展,提出了中国土壤微生物组研究的机遇和挑战,探讨了土壤-微生物系统功能及其调控所需的主要技术手段与能力建设,期望通过"土壤-微生物系统功能及其调控"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研究,为深度发掘土壤微生物组资源,定向调控土壤微生物组功能,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及资源瓶颈等问题起到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技术创新是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原动力,笔者通过对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历史的考察,结合技术创新过程模式理论,初步阐释了安化黑茶产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式的演变轨迹及发展的驱动力。自明清时期安化黑茶兴盛以来,安化黑茶产业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式依次经历了20世纪之前的边疆市场(边茶)和政府系统(贡茶)协同拉动模式,20世纪初到20世纪末的黑茶科学技术单向推动模式,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内陆市场需求单向拉动模式,以及目前逐步形成的技术、市场交互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信息科学,传播科学的高速发展为高等院校的图书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引发了高等院校图书馆的传统思维和各项职能的转变。重点研究了21世纪高等院校图书馆在科技发展中和国家教育中的地位、职能、人员和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变化,提出了加强和完善高等院校图书馆信息职能和教育职能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农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总体趋势21世纪农科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发展进行了探讨。认为未来农科研究生的培养将进一步注重创新、获取知识、语言表达、社会适应和协作等诸能力的培养;更加强调个性教育和与科研项目的紧密融合;更加向综合性方向发展,且应用型人才培养比例将逐渐加大。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近十年口译研究论文之理论性、技巧性和教学训练三种研究方法归纳和描述,揭示我国口译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同类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物科学若干问题的世纪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世纪前半期的生物学在动植物学分类和形态解剖学基础上建起了实验性学科,如生理、遗传和生物化学等,对机体各部分和细胞的结构功能及物质代谢进行卓有成效的研究。自60年代后,随着分子生物学兴起,导致今日生物科学的一次新飞跃,揭开了生命本质遗传密码的一致性和基因工程的新面貌,同时,由于工业发展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破坏和生物资源的流失,也引起了人类对环境和生物保护的高度重视。就生物科学中的生命起源、基因学说、光合作用、生物固氮、呼吸代谢和生物多样性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历程进行简要的回顾,旨在为读者提供一线索,参65。  相似文献   

16.
光电子产业作为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在21世纪必将有巨大的发展,对人类产生深远的影响。发展光电子产业不仅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而且能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使我国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实现腾飞。发展光电子产业,要根据光电子产业发展的特点,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战略、方针和政策,保证光电子产业在我国成功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面向 2 1世纪 ,回顾了植物生命科学对农业发展的贡献 ,概述了其研究现状。预测新世纪的植物生命科学将获得如下进展 :高产优质抗逆的转基因植物广泛应用于生产 ,第二次“绿色革命”成功 ;人工种子市场化 ;开拓食品供应 ;开发新能源 ,创造新资源 ;普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18.
网络环境下对图书馆期刊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电子期刊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期刊工作的网络环境逐步形成。因此,有关期刊管理人员素质要求研究的内容将发生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日本樱花花期演变的特点及其与春温、植物生育期变化的关系,从1979~2006年近30年来,对陕西杨凌日本樱花花期进行了连续观测,统计分析了日本樱花花期序列,花期和春温的关系以及其与小麦生育期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30年来,日本樱花花期有随时间推移逐渐提早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开花始期、盛期均较80年代提早1 d,进入21世纪以来提早明显加快,其平均开花始期、盛期均较20世纪90年代提早9 d。20世纪80和90年代,日本樱花最早和最晚花期相差21 d,到21世纪10年代,相差仅15~17 d,花期的变动明显趋于稳定。陕西杨凌早春和整个春季的气温均与日本樱花花期呈极显著负相关,日本樱花开花盛期与小麦抽穗期、开花期、乳熟期呈极显著相关,与小麦蜡熟期、成熟期呈显著相关。说明日本樱花花期变化和春温升高密切相关,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又一具体表现。根据日本樱花花期能较好预报小麦等农作物生长后期各生育期的变化,可以提早安排小麦授粉杂交、后代选择、后期栽培管理等一系列农事活动,对整个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10年来植物科学系在农业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在学科建设、专业调整、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科教兴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迎接21世纪的展望献给上海农学院建校四十年复校二十周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