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寄生虫学检查和各地兽医门诊来诊病例,在发病高峰期对邯郸、邢台、石家庄、衡水、保定地区进行了鸡住白细胞虫病调查.结果,邯郸地区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最高,幼雏为40%和80%,育成鸡为86%和35%,成年鸡为68%和15%;衡水地区最低,其感染率和死亡率幼雏为12%和50%,育成鸡为32%和15%,成年鸡为20%和10%.本病在我省的发病季节为7~10月份,高峰期在8~9月份.各种年龄、品种的鸡均易感,鸡龄越小,感染率越低,但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本病的发生与品种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是目前影响全球养猪业的头号疾病.研究表明,PRDC是由1种或几种细菌、病毒、环境应激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多为混合感染.本病多发于6~8周龄保育仔猪和育肥猪,发病率通常为30%~70%,死亡率为10%~20%.  相似文献   

3.
减蛋综合症(Eeg Drop Syndrom-1976,简称(EDS-76)是由一种腺病毒引起的鸡传染病.本病主要特征为产蛋量下降,蛋壳退色,产软壳蛋或无壳蛋.EDS-76由Van ECK于1976年首先报道本病在荷兰发生.该病可使鸡群产蛋率下降20~30%,蛋的破损可达38~40%(Darbyshire,1980),无壳蛋、软壳蛋达15%,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世界各国极为重视.为做好本病的预  相似文献   

4.
1流行病学调查 2006年3-11月,我院共接收等孢子球虫感染病犬37只,其中犬场饲养犬16只,占43%;家养宠物犬21只,占57%.从病犬品种看,大型犬13只,其中雪橇犬12只,占35%;中型犬2只,占5%;小型犬22只,其中博美犬17只,占59%.病犬均为1~4月龄幼犬.经过治疗,70%病例康复,30%治疗无效死亡.患病的家养宠物犬多从宠物市场购买,一般在30天内发病,感染因素与宠物市场品种繁杂、饲养密度高、环境卫生差等密切相关.带虫成年犬是本病重要的传染源,通常春季流行本病,特别在高温、高湿季节多发.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盐城地区猪气喘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盐城地区的猪气喘病(MPS)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猪气喘病在盐城地区呈多发性,发病率为14.99%~84.13%,死亡率为0.49%~1.47%。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于冬春季节,仔猪多发。环境卫生、饲料、管理、应激因素等是本病的主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6.
吉林市犬瘟热的发病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吉林市2009年犬瘟热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收集8个动物医院全年接诊的4 517例疑似犬瘟热病犬,通过临床检查及实验室诊断,确诊3 334例患犬发生不同类型的犬瘟热。研究表明本病的发生多以混合型和呼吸型病例为主,分别占36.47%和38.05%;犬的品种影响犬瘟热的发生,纯种犬的发病率最高,占65.93%,土种犬发病率最低,占12.84%;3~12月龄的幼犬多发,占发病数的77.59%;4~6月份和10~12月份发病率最高,分别占总发病数的44.60%和41.15%;免疫次数也影响了犬瘟热的发生,每年2次免疫可以显著降低犬瘟热的发生。因此,选择高质量的疫苗,增加免疫次数,选择合理的饲养环境,加强多发季节和多发年龄段对犬的保护是减少本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2002年冬季,上海及华东地区规模化养猪场出现大批断奶仔猪发病死亡,发病率在10%~50%,病死率在60%~80%,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主要表现为仔猪断奶后2~3周发热、呼吸系统症状.我们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理解剖、血清学检测和组织病理学研究的基础上,初步确诊本病为PCV2和PRRSV共感染所致的并与饲养管理密切相关的一类疾病--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  相似文献   

8.
鸡慢性呼吸道病的有效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病是由禽败血霉形体引起的鸡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病鸡的特征是咳嗽、流鼻涕和呼吸时发出罗音.病程长,发展缓慢.   雏鸡患病后,在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死亡率可达到40%~60%;成鸡死亡率虽低,但是产蛋率降低10%~40%;蛋的孵化率减少10%~20%.弱雏率上升10%左右;肉鸡则表现为增重受到影响.本病的病原体可以通过蛋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9.
一例鸡法氏囊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病,3~6周龄的雏鸡最易感.本病往往突然暴发,传播迅速,发病率高达80%~100%,死亡率可高达70%,死亡曲线呈尖峰式.本病常与大肠杆菌病、新城疫、鸡支原体病混合感染.本病在许多地区发生与流行,是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疫病.近年来的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干扰素治疗鸡法氏囊病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0.
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反刍兽的慢性肠道疾病.本病的特征是病畜表现慢性卡他性肠炎,长期顽固性腹泻、消瘦,易造成患畜死亡.本病在世界广泛流行,以奶牛业和肉牛业发达的国家受害严重.我国于1953年首次报道此病.副结核分枝杆菌主要引起牛发病,幼牛易感,羊和骆驼也可发病.本病不易被人察觉,平时不会造成突如其来的损失,但感染地区畜群死亡率可达2%~10%,严重的达25%,而且难从畜群中根除,其对养牛业的损失常常超过某些传染病.  相似文献   

11.
鸡产蛋疲劳症是笼养母鸡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本病的发生与笼养鸡所处的特定环境有关.本病在笼养产蛋鸡群常发.产蛋期发病率为1%~10%,多发生于产蛋高峰期.笔者近几年采用脚盘穴放血的办法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牛瓣胃阻塞多因饲养管理不当而发病,其他前胃、皱胃疾病等也可继发本病.本病多发于秋冬季,任何品种、年龄牛均可发生,但多发于2~5岁耕牛.笔者近几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瓣胃阻塞78例,治愈73例,治愈率达93.6%,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突然,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本病多发于断奶后1~2周仔猪,发病率10%~40%,死亡率可达80%以上。引起本病的大肠杆菌常见的血清型有O88、O138、O139、O141等,具有溶血性,  相似文献   

14.
乐都县北山地区羊泰勒焦虫病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多年来,我县北山地区流行一种被群众称为“肘癀”的绵、山羊疾病。该病有一定的流行区域,明显的发病季节,主要侵害羔羊,给养羊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为了确诊本病,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于1985~1987年对本病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羊链球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链球菌病俗称嗓喉病,是由溶血性兽疫链球菌引起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咽喉、呼吸道、消化道的炎性变化等败血症为特征.病羊是主要的传染源,健康羊可经呼吸道或创伤感染.发病率约20%,死亡率60%~80%.本病于2-3月间天气寒冷时多发,草质不良、羊群拥挤、寄生虫侵袭等因素可加重疫病流行.  相似文献   

16.
西安市宝鸡市新生荷斯坦小牛BVD/MD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牛的一种以黏膜发炎、糜烂、坏死和腹泻为特征的疾病.自1946年Olafson等首次报道以来,本病在世界各国都有比较普遍的发生和存在,呈世界性分布,给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病在国内某些地区感染也比较普遍,根据近年我国的疫病普查资料,已有15个省(市、自治区) 查出本病抗体或分离出病毒,感染动物包括牛、羊、猪、骆驼、鹿等,动物感染BVDV后可表现胃肠道黏膜损伤,因免疫抑制而引发继发性感染、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流产及牛的持续性感染等.封闭式牛群中呈暴发式,犊牛急性病例达25%,病死率为90%~100%.已成为牛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山羊慢性化脓性肺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羊业的不断发展 ,群发病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以冬末春初多发 ,发病率为 30 %~ 60 % ,死亡率 2 0 %~ 40 %。由于本病可造成羊慢性消瘦 ,使羊的生产性能降低 ,淘汰率增高 ,给养羊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而将本病的病原体进行分离、鉴定 ,有效预防、控制本病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微生物学诊断 ,确诊本病是由绿脓杆菌所致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1 .1 .1 病料 采自某规模化养羊场的病死羊。1 .1 .2 小白鼠、家兔 均购自山东省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1 …  相似文献   

18.
本病发生特点与鸡的品种有关,白羽产白壳蛋的轻型鸡种易发、高发,褐羽产褐壳蛋的中型鸡种较少发生,肉用仔鸡对本病易感,平养鸡易发生.本病多发生于30~80日龄,成年鸡发病少,死亡率在5%~50%不等.本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水平、环境污染度、饲养……  相似文献   

19.
1流行情况本病在一些梅花鹿饲养场中,均曾有不同程度的流行,鹿的发病率多达30%~40%,死亡率高达85%~95%,甚至100%。本病主要呈散发式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于深秋和初春季节多发。梅花鹿不分年龄和性别,均易于感染发病。本病在流行过程中,常表现明显接触传染。本病尚可通过非噬咬的方式,经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感染而横向传播,其他动物包括昆虫可能作为媒介者传播此病。  相似文献   

20.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后产生外毒素,侵害神经组织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破伤风在2000多年前已为人们所认识,1884年Nicolaier发现了破伤风梭菌.破伤风现遍布全球,平均每年约有40万人死于本病.重型破伤风病人经综合措施积极抢救后,病死率平均约20%~30%.马的致死率波动于45%~90%之间,牛的致死率通常较低,绵羊较高,幼畜特别是羔羊的致死率可达95%~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