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甘蔗是重要的糖料作物,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均较高,为促进我国制糖产业发展,亟须培育优质甘蔗品种。河糖2号是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五圃制有性杂交选育的甘蔗新品种,宿根性好,易脱叶,分蘖性强,晚熟且高产。基于此,阐述了河糖2号选育过程,分析了其品种特性、病害发病情况、产量表现等,以期能在更多蔗产区推广种植河糖2号,促进我国制糖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桂糖22号是利用^60 Coγ,射线辐照新台糖1号甘蔗茎段,经过系统选育而成。在2001—2002年广西区试中,每hm^2蔗茎产量为106.99t,蔗糖产量14.2h.最高生物产量达188.1t,可发酵糖产量48.92t,在所有参试品系中,综合性状表现最好,既可达到制糖品种指标又可达到能源蔗品种指标要求。2005年1月27日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正甘蔗属禾本科甘蔗属,是我国传统的重要经济作物,是制糖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主要分布于四川、湖南、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海南等南方省区,近年来河北、河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陕西等省市引种甘蔗成功。2018年,我国甘蔗种植面积已经超过2100万亩。在甘蔗生产中,由于地理环境条件限制、田间管理粗放等原因,使得甘蔗  相似文献   

4.
正甘蔗属禾本科甘蔗属,是制糖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主要分布于四川、湖南、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海南等南方省区,近年来河北、河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陕西等省、直辖市引种甘蔗成功。在甘蔗生产中,由于地理环境条件限制、田间管理过于粗放等原因,使得甘蔗病害发生频繁,为害较为普遍,从而导致甘蔗产量减少,含糖量大幅降  相似文献   

5.
华北高产农区部分农民自发地种植制糖用甘蔗已有十年,单位面积产量达75—90吨/公顷,超过我国1982年和1983年全国和均单产52吨/公顷的50%以上.但种植的地域很分散,总的面积不大.我国传统甘蔗种植区的北部界限为北纬30°的温州、长沙、成都一线.石家庄位于北纬38°,年平均温度低于此线约4.2℃.但石家庄的年温差和日温差都较大,四至十月份白天的温度仅低于此线0.9℃,而夜间温度低4.8℃.此外,同期的太阳总辐射量石家庄高19.6%,日照时数多36.5%.这样的气象因素对于需要高光照强度条件的甘蔗来说,是十分有利的.此外,华北高产农区水利条件好,每人平均占有的耕地面积大,这也是发展甘蔗生产的有利条件.华北高产农区试种甘蔗十年来未能大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缺少正确的指导.今后,在现有基础上,根据制糖和生食的不同要求,选用适应本地区生长的、生产性能好的糖用型和水果型甘蔗新品种,并进一步提高其栽培技术,在华北高产农区发展制糖甘蔗和水果型甘蔗都将是可行的,有发展前途的.  相似文献   

6.
甘蔗新品种桂糖32号的种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桂糖32号是广西甘蔗研究所以粤糖91-976为母本,以ROC1为父本,利用有性杂交技术育成的甘蔗新品种。2011年3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选育经过2001年9月广西甘蔗研究所甘蔗育种项目团队制订甘蔗杂交育种计划,委托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海南甘蔗育种场在海南进行甘蔗杂交。2002年3月广西甘蔗研究所获得甘蔗种子,3月26日在塑料大棚中播种育苗,5月8日幼苗二次  相似文献   

7.
贵州主要甘蔗品种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主要甘蔗品种简介雷朝云,刘玉国(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贵州省种植甘蔗历史悠久,据《兴义府志》记载,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黔西甫就有植蔗及制糖。至今,甘蔗生产上种植的品种改良发生了巨大变化。1949年前,生产上主要种植罗汉蔗和竹蔗;19...  相似文献   

8.
高产高糖甘蔗品种的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石富 《种业导刊》2010,(11):22-23
针对贵州省甘蔗主产区主栽品种的特点,介绍了部分甘蔗良种的特征特性,旨在为甘蔗生产及品种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作物育种信息》2006,(6):20-20,F0003
甘蔗为高度复杂的异源多倍体,杂交后代会发生严重分离,对于某些有应用前景的优异育种中间材料,进行无性繁殖可获得遗传稳定的无性系基因型。针对甘蔗这一育种特点,福建农业大学甘蔗综合研究所在甘蔗育种中,应用种间杂交和回交方法,开发甘蔗复合体的遗传多样性,采用国内外高优商业品种,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一系列杂交组合,应用多种先进手段,在相关世代进行特异甘蔗性状的筛选,建立了特异甘蔗育种材料选育程序,从保育的常用亲本、细茎野生种或斑茅BC1、BC2和“八五”选育的100个中间材料中完成创制4份特高糖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0.
广西蔗区引进甘蔗品种(系)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筛选适应广西蔗区地理环境、稳产高糖的甘蔗品种,实现品种多样化,提高应对病虫害、气候环境变化等不利因素的能力,在前期引进栽培试验的基础上,将筛选出的3个甘蔗品种(系)进行适应性和农艺性状的观测分析。通过一年新植一年宿根的比较试验,发现凉蔗02-6、凉蔗03-81的农艺性状与当前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CK)综合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中凉蔗02-6的分蘖率、株高、茎径、有效茎、甘蔗产量等性状都优于CK,蔗糖分与CK相当,新植、宿根凉蔗02-6产糖量分别比CK高约2.08t/hm 2、2.86t/hm 2且差异显著;凉蔗03-81甘蔗产量和产糖量等性状显著优于CK,但是蔗糖分显著低于CK,制糖成本较高,影响制糖企业效益。此外,对不同甘蔗品种(系)生长的跟踪观测发现,凉蔗02-6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11.
福建莆仙蔗区,人均耕地0.4亩,常年甘蔗种植20-22万亩,已逐步建立志蔗区高功能、高效益以“轮、间、套,铺、架、挂,农、牧、副”为一体的农业生产结构模式。达到光能利用率显著提高,种群生态协调,物质多级循环利用,经济效益倍增,促进农牧副全面发展,繁荣蔗区经济的效果。甘蔗连作2年后与水稻等作物轮作,在新植蔗生长前期,或在宿根越冬期间套豆类、瓜果、蔬菜、饲料、绿肥;利用甘蔗青梢、无效分蘖及制糖的副产品饲养奶牛、耕牛等发展畜牧业;利用牛粪便、蔗渣为培养料,在甘蔗生长中后期套养蘑菇、香菇、金针菇、黑木耳等食用菌;利用农作物秸秆、牲畜粪便及食用菌残料进行沼气发酵。集种植、养殖和食用菌于一体,求得经济、生产、生态3个效益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2.
日前甘蔗生产发展很快,在甘蔗育苗当中,培育出很多高糖和抗性和适应性强的甘蔗的新品种,推广之前的品比试验应掌握以下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3.
强宿根性丰产高糖甘蔗新品种桂糖31号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给广西糖业不断提供优良的甘蔗新品种,采用改良的有性杂交育种技术,以粤糖85-177×CP 81-1254为组合,经“五圃制”选育程序选育和2009~2010年度广西2年新植1年宿根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育成了丰产、宿根性强、高糖、适应性广、抗病虫能力较强的甘蔗新品种桂糖31号.2011年3月通过广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区试平均甘蔗单产为104.9 t/hm2,比广西主要当家品种ROC 22(ROC 22)增产18.76%,比新台糖16号(ROC 16)增产26.17%;宿根蔗平均单产为108.0 t/hm2,分别比ROC 22和ROC 16增产29.08%和29.22%;甘蔗蔗糖分为14.16%,与ROC 22和ROC 16相当;平均单位面积含糖量为14.8 t/hm2,比ROC 22增糖16.68%,比ROC 16增糖22.70%.适宜在广西各蔗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桂糖33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桂糖69-156为母本、ROC22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其母本桂糖69-156具有中熟、高糖、直立、萌芽早、宿根性特好等优良性状;父本ROC22具有生长快、植株高、生势好、糖分高、高产稳产等优良特性。2006-2007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在品比试验中,由于桂糖33号中熟、高糖、高产等优良性状表现较突出而进入区域试验。2008-2009年进行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2010-年进行广西甘蔗品种生产示范试验,桂糖号均  相似文献   

15.
<正>高温高湿的六月是甘蔗病虫的快速发展期,也是防治第二代螟虫的关键时期。近日,广西钦州市植保站要求各地做好以第二代甘蔗螟虫为重点的甘蔗病虫害防控工作,实现"虫口夺糖"保丰收。据了解,2012年广东甘蔗虫蛀率为98%,螟虫、天牛、金龟子、白蚁、绵蚜虫、粉蚧等甘蔗区主流虫害均有发生,其中,以螟虫危害最为严重,全广东180万亩甘蔗总损失约8亿元。  相似文献   

16.
<正>水果型甘蔗是指人们可以作水果直接消费的甘蔗。黔糖3号是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以华南56/12×CO419为亲本,通过实生苗培育、品种比较、区域试验、品种审定等新品种选育程序育成的优良水果型甘蔗品种。属中大茎种,平均株高242.7cm,茎径2.89cm;蔗茎露光部分深紫色,遮光部分黄绿色;茎圆,基部节无须根,实心,直立;节间微弯,节长10cm以  相似文献   

17.
甘蔗新品种桂糖21号(原代号桂糖94.119)是广西甘蔗研究所于1994年用甘蔗品种赣蔗14号为母本、崖城71.374(甘蔗野生种割手密杂交三代材料BC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11年选育而成。该品种于2005年通过全国甘蔗品种鉴定,目前已在广西蔗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是广西重点推广品种之一。我国云南、广东、四川、贵州、湖南以及越南也有引种。全国累计推广面积0.7万hm^2,产生经济效益近5亿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作物结构调整,龙陵县勐糯蔗区甘蔗生产逐渐由坝区水田向旱坡地转移,从而导致甘蔗单产低而不稳。通过在旱坡地上进行冬植试验、示范,总结出一套高产高糖栽培模式,在大面积上示范推广,达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甘蔗的产品之一——红糖粉与片糖比白砂糖味香甜,为群众所喜爱,是惠阳地区一种名土特产。全区20%甘蔗都用于制红糖粉与片糖。根据近几年来我区十几门制红糖粉与片糖较好的机糖寮的经验将加工技术要点综述于下: (一) 适当加石灰控制蔗汁酸值。榨出的混合蔗汁是酸性,pH值5.6左右,为了提高蔗糖的回收率,要酌加石灰以中和酸性,  相似文献   

20.
杨翠芳 《中国种业》2013,(Z1):64-64
桂糖33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桂糖69-156为母本,ROC22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其母本桂糖69-156具有中熟、高糖、直立、萌芽早、宿根性特好等优良性状;父本 ROC22 具有生长快、植株高、生势好、糖分高、高产稳产等优良特性。2006-2007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在品比试验中,由于桂糖33号中熟、高糖、高产等优良性状表现较突出而进入区域试验。2008-2009年进行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2010-2011年进行广西甘蔗品种生产示范试验,桂糖33号均表现中熟、高糖、丰产、宿根性较好,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于 2011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蔗2011005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