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茶园土壤中农药残留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四川主要产茶县的423个茶园土壤样品中的14种常用农药的残留量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4种常用农药均被检出;总有机氯农残(∑-OCP)的检出率高达25.24%,其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检出率均较高,分别为7.38%和10.00%,三氯杀螨醇的检出率最高,为10.71%,有24个土样中的残留量大于1.0mg.kg-1,最大残留量为1.519mg.kg-1;总有机磷农药在茶园土壤中的检出率很高,检出点数为150个,检出率达35.46%,其中水胺硫磷的检出率为9.22%,最大残留量为0.062mg.kg-1,甲胺磷和久效磷检出率均为7.09%;总菊酯类农药的检出率相对较低,为10.24%,其中氰戊菊酯的检出率相对较高,为5.00%,最大残留量为0.312mg.kg-1。对比可知,不同地区的土样中农药残留量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对四川主要产茶县的423个茶园土壤样品中的14种常用农药的残留量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4种常用农药均被检出;总有机氯农残(∑-OCP)的检出率高达25.24%,其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检出率均较高,分别为7.38%和10.00%,三氯杀螨醇的检出率最高,为10.71%,有24个土样中的残留量大于1.0mg.kg-1,最大残留量为1.519mg.kg-1;总有机磷农药在茶园土壤中的检出率很高,检出点数为150个,检出率达35.46%,其中水胺硫磷的检出率为9.22%,最大残留量为0.062mg.kg-1,甲胺磷和久效磷检出率均为7.09%;总菊酯类农药的检出率相对较低,为10.24%,其中氰戊菊酯的检出率相对较高,为5.00%,最大残留量为0.312mg.kg-1。对比可知,不同地区的土样中农药残留量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鄂东(北)茶园土壤和茶叶中六六六等13种农药的残留状况。检测结果表明,土壤中仅检出有机氯农药六六六、滴滴涕,其残留量分别在0.01 ̄0.08mg.kg-1和0.01~0.10mg.kg-1之间。综合污染指数分析结果表明,近66%的取样点土壤处于轻污染状态,污染的主要贡献因子是滴滴涕。茶样中检测出的农药品种为氰戊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喹硫磷,茶样农残结果满足无公害食品的标准,但不符合有机茶标准。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鄂东(北)茶园土壤和茶叶中六六六等13种农药的残留状况。检测结果表明,土壤中仅检出有机氯农药六六六、滴滴涕,其残留量分别在0.01 ̄0.08mg.kg-1和0.01~0.10mg.kg-1之间。综合污染指数分析结果表明,近66%的取样点土壤处于轻污染状态,污染的主要贡献因子是滴滴涕。茶样中检测出的农药品种为氰戊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喹硫磷,茶样农残结果满足无公害食品的标准,但不符合有机茶标准。  相似文献   

5.
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对于预测其变化趋势和控制农药环境污染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对测定西南地区不同茶园土壤的三种农药残留量,对茶园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并评价了茶园土壤的污染状况。研究中以丙酮为提取剂,样品经提取和浓缩后,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检测农药残留,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不同地区茶园土壤的农药残留量存在差异。分析和评价茶园土壤的农药残留现状,有利于更好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控制农药污染,促进茶叶的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农药在土壤中挥发、吸附和生物降解等基本迁移转化行为的研究进展,较详细地介绍了用以预测土壤中农药归趋的确定性模型、黑箱模型和随机模型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以福州市北郊的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喷施农药对茶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农药后,土壤含水量无明显变化,而土壤pH值呈现下降趋势;与喷施农药前相比,喷施农药后茶园土壤中有机质、全氮、速效磷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个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喷施农药前后速效磷与速效钾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3。  相似文献   

9.
溴氰菊酯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迁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蝶  邓玉君  钱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82-1278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溴氰菊酯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状态和迁移动态。[方法]采用室内柱淋洗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溴氰菊酯农药在土壤中的淋溶过程。[结果]在强度大、历时较短的等量淋溶水的作用下,随着溴氰菊酯农药浓度的增大,溴氰菊酯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逐渐减小,出现相对残留量最大的深度也随之减小。[结论]溴氰菊酯对地下水污染具有潜在危险性,要合理使用溴氰菊酯农药。  相似文献   

10.
土壤结合态农药残留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国内外关于结合态农药残留的概念、与土壤的相互作用机理、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以及对土壤动物、微生物、植物的有效性研究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综述指出,土壤中农药残留与有机质存在以下几种作用机理:共价键结合、离子键结合、电荷转移复合体、配位体交换、疏水性结合、整合作用以及氢键和范德华力;农药残留与粘土矿物也存在相互作用。与可萃取态残留相比,结合态农药残留对土壤动物、微生物、植物的有效性明显降低;土壤结合态农药残留对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并在植物体内积累,积累量与农药品种、作物类型、利用方式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以福州市北郊的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喷施农药对茶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农药后,土壤含水量无明显变化,而土壤pH值呈现下降趋势;与喷施农药前相比,喷施农药后茶园土壤中有机质、全氮、速效磷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个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喷施农药前后速效磷与速效钾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3。  相似文献   

12.
土壤氮素迁移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云  王延华  杨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442-3444,3462
氮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但过量施用氮肥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氧化亚氮的释放。对土壤氮素的迁移和转化的研究是当前的热点。综述了国内外土壤氮素迁移转化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雷  张琼 《现代农业》2012,(5):51-52
文章论述化学农药在土壤中迁移的转化规律以及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土壤农药残留的生物修复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从当地农田土壤中筛选出的两种农药降解菌,通过初步的生物修复试验,证明所筛选的降解菌的降解效果好于农药的自然降解,并将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用于生物修复的结果检测。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气相色谱对采自福建省21个茶园的土壤样本中的有机氯农药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被调查茶园土壤中,HCHs和DDTs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其中HCHs的残留总量为0.10μg.kg-1,DDT的残留总量为0.18μg.kg-1,HCHs以β-666和α-666为主,DDTs以pp-dde、pp-ddd和op-ddt为主。高海拔茶园土壤中的HCHs和DDTs残留量高于低海拔地区,同时发现残留量与茶龄呈负相关。从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分析,土壤中HCHs和DDTs的残留量尚未超标,土壤总体处于无污染状态,符合自然土壤级别机制标准,适合茶树种植。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土壤重金属可以在农作物中富集,从而影响农产品质量或导致减产,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造成巨大危害,因此重金属在土壤-作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已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该文对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土壤重金属迁移至作物系统的转化方式、影响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因素以及土壤重金属在作物中的分布和潜在风险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土壤重金属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土壤中10种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丙酮-水(7∶3,V/V)超声提取后,用正已烷进行液液分配;提取液经弗罗里硅土柱净化,采用OV-1701弹性石英毛细管柱进行分离,用GC-ECD同时检测。[结果]各农药回归方程的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0 3~0.999 1;仪器精密度为1.2%~3.4%;方法精密度为6.5%~7.4%;加标回收率为84.0%~103.2%,RSD为2.5%~8.8%。[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土壤中农药残留测定。  相似文献   

18.
该文分析了土壤施用有机磷农药后,有机磷农药在土壤中的主要环境行为和迁移转化规律,概述了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土壤农药残留的化学修复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室内模拟法及色谱检测技术,研究了本地区广泛使用的克百威和硫丹农药残留的化学修复治理。结果表明,通过单糖组分处理及改变土壤pH值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药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