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4-2016年记录589份砂梨(Pyrus pyrifolia Nakai)种质资源的物候期,计算果实发育期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由此提出果实发育期5个级别的分级标准。结果表明,果实发育期范围是108~202 d,平均果实发育期为160 d,变异系数为13.03%,遗传多样性指数为2.08。不同种质类型种质资源的平均变异系数为国外引进品种(11.67%)国内选育品种(10.23%)地方品种(10.03%),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国内选育品种(2.08)地方品种(2.06)国外引进品种(1.96)。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砂梨种质资源花粉的遗传多样性,离体条件下对455份砂梨种质资源的花粉量及花粉萌发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砂梨不同种质资源的花粉量和花粉萌发率有较大差异,单个花药花粉量变幅为0~41 875粒,花粉萌发率变幅为0~96.11%。砂梨花粉特性的平均变异系数为66.37,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95。不同砂梨种质资源的平均变异系数为国内选育品种(67.12)地方品种(64.58)国外引进(61.08),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地方品种(1.95)国内选育品种(1.89)国外引进品种(1.81)。不同省(区)地方品种的平均变异系数变幅为53.51~95.90,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较高,福建省最低;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55~1.88之间,以湖北省较高,江西省最低。  相似文献   

3.
24个甜高粱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国内9份和国外15份甜高粱自交系品种的45个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在新疆干旱区的表现进行遗传参数分析。目的是了解甜高粱种质资源在新疆干旱区的表现,为新疆干旱区甜高粱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主要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831 9,明显高于分级性状的0.779 6。其中,茎秆产量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达到1.817 2,茎秆可溶性总糖含量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946 9。变异系数分析表明,各性状的遗传变异潜力较大。其中,叶鞘可溶性总糖含量变异系数最大为50.3%,播种-出苗期变异系数最小为5.7%,总体平均为23.9%。遗传参数分析表明,农艺性状平均广义遗传率为0.74;产量性状平均广义遗传率为0.92;各品质性状平均广义遗传率为0.93,其中茎秆可溶性总糖的广义遗传率达到0.99。进一步分析发现茎秆产量和茎秆可溶性总糖含量的相对遗传进度分别为81.1%和84.9%,可获得遗传增量分别是122.3和212.3g/kg,说明该甜高粱群体的茎秆产量和茎秆可溶性总糖含量均有着巨大的改良潜力。  相似文献   

4.
对广西保存的476份国内外不同甘薯种质资源的形态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广西保存的甘薯种质资源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7个形态性状在不同甘薯种质材料间的平均变异系数为40.14%,平均多样性指数达到了0.6012;来源于广西的甘薯种质资源群体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其平均多样性指数比整个群体平均值高88.24%;从国内三大薯区和国外甘薯种质资源群体划分来看,国外群体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大,应更好地保护和加以利用;前9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72.41%,它们代表了全部性状的绝大部分变异,可为甘薯新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砂梨种质资源石细胞含量特征及其多样性,进一步优化砂梨石细胞含量分级指标.[方法] 采用冷冻法检测480份砂梨种质资源石细胞含量,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 480份砂梨资源的石细胞含量呈正偏态分布,为0.043%~2.748%,平均石细胞含量0.706%,变异系数为61.11%,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95....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苦瓜品种果肉中游离态和结合态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差异。[方法]选用14个代表性的苦瓜品种,分析其果肉中的游离态和结合态总酚含量及其单体酚类的组成,采用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DPPH (1,1-二苯基-2-苦基苯肼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和ABTS+·(2, 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 2, 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phonic acid di-ammonium salt)自由基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差异,同时分析其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14 个不同苦瓜品种的游离态酚、结合态酚和总酚含量分别介于157.58~382.92、6.46~54和175.27~413.79 mg GAE/100 g DW,变异系数分别为23.50%、61.04%和21.58%,游离态酚含量占总酚含量的91.34%,结合态酚含量仅占总含量的8.66%;14 个品种的总黄酮含量介于8.97~18.22 mg CE/100 g DW,变异系数为22.80%;苦瓜中主要单体酚类物质香草醛酸、表儿茶素和芦丁含量亦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品种间的变幅分别为1.83~9.29、35.17~114.52 和0.91~4.53mg/100 g DW,变异系数分别为43.85%、26.97%、33.09%。FRAP抗氧化能力为 272.16~713.32 mg TE/100 g DW,变异系数为 27.67%;DPPH 清除能力的 IC50值为 11.43~34.14 mg GAE/100 g DW,变异系数为35.10%;ABTS+·清除能力的 IC50值为 21.57~119.71 mg GAE/100 g DW,变异系数为 63.75%。总酚含量与 FRAP 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DPPH和ABTS+·清除能力的IC50值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14个不同苦瓜品种的游离态酚、结合态酚和总酚含量分别介于 157.58~382.92、6.46~54 和175.27~413.79 mg GAE/100 g DW,变异系数分别为23.50%、61.04%和21.58%,游离态酚含量占总酚含量的 91.34%,结合态酚含量仅占总含量的 8.66%;14个品种的总黄酮含量介于8.97~18.22 mgCE/100 g DW,变异系数为22.80%;苦瓜中主要单体酚类物质香草醛酸、表儿茶素和芦丁含量亦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品种间的变幅分别为1.83~9.29、35.17~114.52和0.91~4.53 mg/100 g DW,变异系数分别为43.85%、26.97%、33.09%。FRAP抗氧化能力为272.16~713.32 mg TE/100g DW,变异系数为27.67%;DPPH清除能力的IC50值为11.43~34.14 mg GAE/100 g DW,变异系数为35.10%;ABTS+·清除能力的IC50值为21.57~119.71 mg GAE/100 g DW,变异系数为63.75%。总酚含量与FRAP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DPPH和ABTS+·清除能力的IC50值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7.
基于表型性状和生化成分对陕西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以期为优异茶树种质资源选育提供信息和科学依据,并加快利用和丰富陕西茶树种质资源种类。利用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陕西茶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和生化成分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并评价其遗传多样性。陕西茶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变异较丰富,不同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19.88%~55.96%,平均变异系数31.84%,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691 8~2.003 0,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1.105 9;陕西茶树种质资源内含物质成分较丰富,基于生化成分的变异系数为10.89%~30.03%,平均变异系数21.78%,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770 1~2.049 2,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1.890 0;基于表型性状和生化成分的聚类分析结果不一致,表明聚类分析结果与茶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生化成分、DNA分子的遗传多样性和地域分布关系密切,单一依据表型性状或生化成分进行茶树种质资源聚类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结果表明,陕西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优异资源筛选潜力较大,具有独特地域性,但属于江北茶区的陕南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程度稍低于南方茶区的四川、广西、贵州等地。基于生化成分初步筛选出高水浸出物(50%)茶树种质资源3份,高茶多酚(20%)茶树种质资源4份,高氨基酸(3%)茶树种质资源4份,低咖啡碱(1.6%)茶树种质资源4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河南省柿种质资源叶片中总酚、总黄酮和单宁含量的差异性,并根据成分含量对资源进行评价及分类,初步筛选出高含量优良柿种质。【方法】对来自河南省不同地区的122份柿种质资源进行叶片总酚、总黄酮和单宁含量测定,分析各成分含量的差异性、分布规律和相关性及其在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性,并根据各成分含量高低进行资源分类与筛选。【结果】河南省柿资源叶片中总酚、总黄酮和单宁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22.75,81.09和52.15mg/g,变异系数分别为30.56%,46.85%和27.58%。总酚含量集中分布在103.87~144.25mg/g,黄酮含量集中分布在54.39~96.93mg/g,单宁含量集中分布在44.91~60.55mg/g。不同地区间3种成分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3种成分含量在不同地区间的变异程度大小基本一致,即洛阳最高,南阳、豫北地区次之,三门峡、平顶山相对较小。3种成分含量彼此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且一元线性回归拟合效果较好。综合评价3种成分含量的高低,可将所有资源分为4大类,从中初步筛选出了14份高含量优良叶用种质。【结论】河南省柿种质资源叶片中总酚、总黄酮和单宁含量变异程度高,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可根据任何1种成分的含量预测另外2种成分含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本课题组收集的黄瓜种质资源,为黄瓜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本课题组收集的197份黄瓜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对黄瓜10个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和观测,并进行多样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多样性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97份黄瓜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平均变异系数为22.59%,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是第一雌花节位(48.35%),变异系数最小的性状是子叶宽(10.0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有3个,其中第1主成分包含叶片和枝条因子,第2主成分包含下胚轴和子叶的幼苗期因子,第3主成分包含第一雌花节位和叶色;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97份黄瓜种质资源可以划分为4大类群,其中第Ⅰ类群可用于选育下胚轴长的品种,第Ⅱ类群可用于选育叶片较小的品种,第Ⅲ类群可用于选育子叶较大的品种;第Ⅳ类群可用于选育子叶和叶片较小的品种。【结论】本课题组保存的黄瓜种质资源多样性较丰富,且不同农艺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不同类群的种质资源可用于相对应的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10.
柿种质资源叶片中黄酮和多酚含量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比较柿种质资源间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含量的多样性,对111份柿资源叶片中槲皮素、山奈酚、粗黄酮和多酚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柿种质资源间槲皮素、山奈酚、粗黄酮和多酚含量存在丰富的多样性;除槲皮素外,不同柿地域来源间山奈酚、粗黄酮和多酚均表现出显著(P0.05)差异性,而不同柿类型间只有山奈酚显示出显著(P0.05)差异性;聚类结果显示柿种质资源可分为四大类群,其中类群Ⅳ为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高含量的柿种质资源类群,共有21份资源,其为柿资源的选育提供了宝贵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1.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221份西瓜种质资源的番茄红素含量,采用类平均聚类法对201份红、粉瓤西瓜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番茄红素含量与西瓜品种的瓤色相关,差异很大,201份红、粉瓤西瓜品种中的番茄红素含量在10.03~91.99 mg/kg之间,平均含量为35.23 mg/kg,变异系数为41.95%,20份黄、白、橘色瓤西瓜品种中的番茄红素含量相对极少,在0~6.32 mg/kg之间,平均含量为1.79 mg/kg,变异系数为95.80%;201份红、粉瓤西瓜种质资源被聚为普通型、中间型、高型、极高型4大类,其变异系数分别为24.29%、12.51%、7.41%、7.44%,其中普通型类群中番茄红素含量的变异较为丰富;国外引进品种、选育品种、地方品种在4个类群中均有分布,品种栽培类型与番茄红素含量无明显相关性。在此研究基础上,筛选出6份极高番茄红素含量和9份高番茄红素含量的西瓜品种。  相似文献   

12.
以328份来源不同区域的青稞种质资源为材料,对5个籽粒表型性状(长均值、宽均值、长/宽、直径和千粒重)和4个品质性状(总淀粉、直链淀粉、蛋白质和β-葡聚糖)进行了测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测定的9个性状在供试种质资源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青稞籽粒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幅为6.23%~17.22%,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幅为10.60%~27.34%。9个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均高于1.8,表明供试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从区域上看,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国外、西藏山南、国内其他地区、西藏昌都、西藏日喀则、西藏拉萨、西藏林芝、西藏阿里。  相似文献   

13.
西瓜种质资源主要性状的表型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西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应用潜力,为西瓜遗传多样性保护和育种实践提供依据。【方法】以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的768份西瓜种质资源为材料,通过2009年和2010年2年的田间试验进行了24个性状(包括果实生育期、全生育期、雌花到生长点距离、茎节间长度、叶片纵径、叶片横径、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单果质量、果皮厚度、固形物含量、种子百粒质量、单瓜种子数等13个数量性状,以及茎断面形状、植株性型、果皮底色、果皮斑纹形状、果皮斑纹颜色、果肉色泽、果肉质地、果肉风味、种子底色、种子斑纹形状和种子斑纹颜色等11个质量性状)的表型多样性研究。【结果】西瓜种质资源13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3.28%,其中单果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52.63%,雌花到生长点距离的变异系数最小,为0.32%。11个质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43.21%,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种子斑纹形状(72.32%),最小的是茎断面形状(17.07%)。13个数量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93,11个质量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20;果肉质地(2.12)、雌花到生长点距离(2.06)、固形物含量(2.04)、叶片纵径(2.02)、种子百粒质量(2.02)、单瓜种子数(2.01)和果实横径的遗传多样性指数(2.01)均较大,茎断面形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小(0.40)。【结论】西瓜种质资源不同性状指标的变异程度和多样性指数较大,表明其具有丰富的变异程度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为选育高产优质苦荞品种,本课题组以晋荞麦2号为对照,利用~(60)Co-γ射线诱变创制了苦荞种质资源库。本试验从该种质库中选择具有高产潜力的49份材料进行总黄酮、多酚和蛋白质组分含量测定,结果发现,这49份材料的总黄酮含量在7.55~32.05 mg/g间,平均为20.52 mg/g, 19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总多酚含量在4.55~11.76 mg/g间,平均为8.21 mg/g, 4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总蛋白含量在55.51~116.08 mg/g之间,平均为88.85 mg/g, 2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苦荞总蛋白、清蛋白含量与总多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谷蛋白、醇溶蛋白含量与总黄酮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选育兼具高蛋白、高黄酮和高多酚含量的苦荞品种具有可行性。~(60)Co-γ射线辐射诱变不仅是苦荞优质育种的有效途径,还可为苦荞的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国家果树种质武昌砂梨圃保存的49份广西砂梨地方品种的果实品质性状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为挖掘利用广西砂梨地方品种优异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2个果实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Shannon-Weaver指数等指标,应用聚类分析对品种和性状进行分类,并应用主成分分析进行果实品质的综合评价。【结果】广西砂梨地方品种的果实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9.25%~52.57%,其Shannon-Weaver指数(H')范围在1.827~2.037。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和果形指数的均值分别为223.2 g、7.19 cm、7.18 cm和1.00,变异系数分别为33.20%、16.9%、11.26%和12.24%,H'分别是1.851、1.965、1.907和1.949。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石细胞含量的均值分别为12.00 kg/cm2、10.49%、5.63%、0.31%、1.75 mg/100 g和0.90%,变异系数分别为14.40%、9.25%、15.18%、52.57%、18.25%和35.18%,H'分别为1.957、2.037、1.935、1.910、1.827和1.933,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H'(2.037)最大,可滴定酸含量变异系数(52.57%)最大,多样性最丰富。固酸比和糖酸比的均值分别为42.73和22.65,变异系数分别为45.50%和44.76%,H'分别为1.956和1.848。R型聚类将12个梨果实品质性状聚成4类。经相关分析及R型聚类分析表明,果实品质部分性状之间的逻辑相关性明显,多数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4个主成分,可反映原始数据80.424%的信息量;建立基于主成分的梨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筛选获得9份综合得分在1.000以上的地方品种。采用Q聚类将广西49个砂梨地方品种分为3大类,分别对应品质优良、品质中等和品质差3个类型。【结论】广西砂梨地方品种果实品质性状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发掘出1份大果型特异种质苍悟大砂梨,可作为大果型特异资源进行开发利用;通过建立基于主成分的梨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广西砂梨地方品种的果实品质结果可靠,可为砂梨地方品种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嫩梢中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高的优异豌豆种质资源,对84份豌豆嫩梢中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比较豌豆种质资源嫩梢中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的多样性。结果表明,豌豆种质资源嫩梢中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其中槲皮素含量多样性指数为2. 740,山奈酚含量多样性指数为1. 877;不同来源地和不同花色豌豆种质资源嫩梢中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豌豆种质资源可分为五大类群,类群Ⅳ包含6份高槲皮素含量的种质资源,槲皮素含量平均为11. 79 mg/g;类群Ⅴ包含5份高山奈酚含量的种质资源,山奈酚含量平均为5. 33 mg/g;类群Ⅲ包含1份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都较高的种质资源,槲皮素含量为8. 99 mg/g,山奈酚含量为4. 82 mg/g。  相似文献   

17.
茶树黄山种自然杂交后代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4份黄山种自然杂交后代种质材料系统鉴定评价,发现黄山种自然杂交后代抗寒性差异很大,其中叶片解剖结构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达到1.69,平均变异系数达到23.69%,叶片生理指标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达到2.01,平均变异系数达到18.22%。通过对黄山种自然杂交后代茶树叶片解剖结构指数和生理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发现第一类种质材料抗寒性较强,其中0708-1104、0708-2501等材料属于抗寒性特强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研究新疆阿拉尔地区不同引进品种枣核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的差异,为枣核中总黄酮和总酚的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乙醇超声提取枣核中总黄酮和总酚,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对60个引进品种的红枣枣核中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枣核样品进行了聚类分析。不同品种的枣核中总黄酮、总酚含量各不相同。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是临猗辣椒枣,含量为10.25±0.70 mg/g,最低的是双仁,含量1.81±0.22 mg/g;总酚含量最高的是鲁枣8号,含量为77.24±1.08 mg/g,最低的是三棱枣,含量为18.09±3.71 mg/g。60个品种的枣核采用欧氏距离平方和的聚类方法一共分为3类。新疆骏枣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分别为5.72±0.96 mg/g和31.02±1.04 mg/g),未来可以考虑种植高含量总黄酮品种临猗辣椒枣(10.25±0.70 mg/g),高含量总酚品种鲁枣8号(77.24±1.08 mg/g)作为特色抗氧化功能食品加工原料。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武夷山地方茶树种质主要生化成分特性和茶多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差异,测定了31份武夷山地方茶树种质主要生化成分含量,采用水提醇沉淀法提取茶多糖,并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比较了茶多糖SOD活力。结果表明,武夷山地方茶树种质主要生化成分存在较强的变异和遗传多样性,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平均变异系数为21.84%,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2.08,平均改良潜力为50.92%;茶多酚、游离氨基酸、黄酮类化合物、可溶性糖含量和酚氨比均呈正态分布;茶多酚含量与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游离氨基酸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提取的前2个主成分包含了5个生化指标81.08%的信息,游离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是5个生化性状的特征指标,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名前5位的茶树种质为‘白牡丹’‘红海棠’‘向天梅’‘半天妖’和‘香石角’,可作为武夷山茶区优质乌龙茶品种选育和推广栽培的良好材料;基于生化成分的聚类分析将31份茶树种质分为3类,第Ⅰ类群13份种质茶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高,可溶性糖含量低,第Ⅱ类群8份种质游离氨基酸含量较低,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第Ⅲ类群10份种质酚氨比...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表型性状对内蒙古及周边地区种植的28份甘蓝型春油菜和9份芥菜型春油菜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及周边地区春油菜种质资源遗传变异丰富,各表型性状均有较大的变异变幅,其中芥菜型春油菜各性状的变异变幅均高于甘蓝型春油菜,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37.32%和14.15%,变幅分别为18.9%~92.6%和0~31.9%;两类型春油菜各性状多样性指数较高,数量性状多样性指数大多高于质量性状.对甘蓝型和芥菜型春油菜数量性状分别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在一定距离上将国内和国外引进种分别聚在一起,在距离较小处,同一育种单位选育的不同品种大多聚在一起,说明地理因素对品种有很大影响,同一育种单位选育的品种在遗传上有很大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