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江苏省粳稻品种抗稻瘟病基因型与穗颈瘟抗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瘟病是江苏省粳稻的主要病害,以穗颈瘟的危害最为严重,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有效的方法。为了明确江苏省粳稻穗颈瘟的主要抗病基因以及主要粳稻品种的抗稻瘟病基因型,利用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Pi-b、Pi-k~h、Pi-km的功能标记对2007-2013年江苏省审定的粳稻品种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表明:65份审定的粳稻品种中同时含有3个稻瘟病抗病基因的品种6份,占审定品种的9.2%;同时含有2个稻瘟病抗病基因的品种23份,占审定品种的35.4%;含有1个稻瘟病抗病基因的品种27份,占审定品种的41.5%;不含有这4个抗病基因的品种9份,占审定品种的13.9%。2014年穗颈瘟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含有3个抗病基因的6份品种均表现为抗穗颈瘟;含有2个抗病基因的品种中19份品种抗穗颈瘟,4份品种感穗颈瘟;含有1个抗病基因的品种中12份品种抗穗颈瘟,15份品种感穗颈瘟;不含有这4个抗病基因的品种中1份品种抗穗颈瘟,8份品种感穗颈瘟。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Pi-b、Pi-km与穗颈瘟的抗性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0.81、0.11和0.15;稻瘟病抗性基因Pi-k~h与穗颈瘟抗性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05。  相似文献   

2.
E两优476是用抗稻瘟病不育系E农1S与恢复系R476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该组合产量高、抗稻瘟病、熟期适宜,2016年6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6006。  相似文献   

3.
抗瘟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谷优16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抗稻瘟病的不育系谷丰A与优质强优势恢复系新恢16配组,育成了三系杂交稻新品种谷优16。该品种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抗稻瘟病,产量高,米质优,2010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谷优16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水稻品种类型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科学、合理和准确地评价品种的优良种性对筛选优良品种和应用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广东省5年的常规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数据,对广东省稻瘟病抗性品种的选育及抗稻瘟病种资源的利用进行分析。【方法】利用2011—2115年广东省参与区域试验的早晚造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分析149个水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及抗性品种的抗源亲本,探究近年来广东省参试品种的抗稻瘟病特性。【结果】通过数据结果分析,发现149个品种中抗稻瘟病达到抗级以上的品种共84个,占比56.4%,感病以下的品种共22个,占比14.8%,感病以上抗级以下的品种共43个,占比28.9%。表明近年来广东省审定的品种大多具有抗稻瘟病特性,各育种单位越来越重视稻瘟病抗性育种和抗稻瘟病种质资源的利用。从稻瘟病的抗性来源分析,28占和青六矮1号是2个主要的稻瘟病抗源亲本,其衍生出常规稻新品种达42个,占抗稻瘟病品种的77.8%,成为广东省常规水稻抗稻瘟病育种的两大抗源。【结论】通过抗稻瘟病品种的抗源分析,说明选择合适的抗源亲本对培育抗稻瘟病新品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宜香优66是泽隆农资连锁(恩施)有限公司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用抗稻瘟病恢复系恩恢66与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宜香1A配组育成的优质抗稻瘟病三系杂交籼稻新品种。201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6.
水稻富源4号特征特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稻富源4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2000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0】0011号)。该品种米质中等,中抗稻瘟病,  相似文献   

7.
天优3550是广西科泰种业有限公司以天A作母本,R3550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感光型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05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本市引进试种,表现出高产、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耐肥、抗倒伏,品质好、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8.
恩恢142是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用恩恢58作母本,自育抗稻瘟病中间材料894-396(82州繁7/国际所1号F4)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抗稻瘟病中熟中籼恢复系,具有抗稻瘟病、恢复力强、配合力高、花粉量足等特点。与绵5A配成的杂交水稻组合绵5优142于201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米质达国标3级优质稻谷标准。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体系,培育“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的绿色水稻品种,促进绿色高效品种推广应用,特制定本指标。一、水稻绿色品种基本条件1.原则上近3年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2.目前生产上年推广面积≥100万亩。二、水稻环境友好型绿色品种1.抗稻瘟病绿色品种:南方稻区稻瘟病抗性达到中抗及以上、北方稻区和武陵山区稻瘟病抗性达到抗及以上。  相似文献   

10.
优质早籼南厦060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厦060是南平市农科所从厦大生物系育种组提供的株系中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丰产、较抗稻瘟病的早籼新品种。2000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台早518系台州市农科院选育的早籼稻新品种。该品种熟期与嘉育293相仿,具有高产稳产、中抗稻瘟病、直链淀粉含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2009年10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浙江省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12.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早稻组合陆两优28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两优28系作者用广亲和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陆18S与抗稻瘟病优质父本华28选配而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试验表现高产稳产.抗多种病虫害,生育期适宜.食味品质好。在长江流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2003年3月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3月通过广西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水稻审定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浙江省2007—2018年审定的262个水稻品种产量、品质和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浙江省审定的水稻品种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米质达部颁标准三级和三级以上的优质品种占50.8%,稻瘟病抗性达中抗和中抗以上的绿色品种占76.7%,呈产量稳步提升、优质绿色品种加快发展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杂交中稻新组合广优明118具有群体整齐,株型适中,后期转色好。表现出高产、中抗稻瘟病、适应性广、米质一般等特点。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闽审稻2009005。现将该组合烟后稻种植的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杂交中稻新组合广优明118具有群体整齐,株型适中,后期转色好。表现出高产、中抗稻瘟病、适应性广、米质一般等特点。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闽审稻2009005。现将该组合烟后稻种植的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南厦060是平南市农科所从厦大生物系育种组提供的株系中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丰产、较抗稻瘟病的早灿新品种。2000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春江063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利用嘉花1号与甬粳18配组选育而成的矮秆抗稻瘟病双季晚粳稻新品种。主要表现抗倒性好、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好、产量高、适应性广。2010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推广应用。介绍该组合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稻瘟病、白叶枯病是广东省乃至全国水稻生产的最主要病害.选育和推广“双抗”(同时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品种,不但可减少农药使用量,还可达到增产节支及环保双重作用.选育优质高产的“双抗”品种,一直都是水稻育种的追求目标.针对育种目标,本所开展抗病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育成了感温型高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水稻新品种广籼粘3号,该品种于2010年1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9.
中优186是南平市农科所用中9A与自选恢复系R186配组而成的米质较优、丰产、中抗稻瘟病的杂交早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闽审稻2005H01)。  相似文献   

20.
台早733是浙江省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温岭市种子站和临海市种子站协作育成的早籼稻新品种。该品种熟期与嘉育293相仿,具有高产稳产、抗稻瘟病、直链淀粉含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2012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浙江省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