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分离与杀虫基因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温度筛选从云南省刁苓山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伴孢晶体为长菱形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SH-1。利用PCR-RFLP鉴定体系和SDS-PAGE对菌株所含cry基因类型和晶体蛋白的构成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菌株BSH-1具有的cry基因组合为:cry1Aa,cry1Ac,cry1Db,cry2Ab,cry1Ia,表达的晶体蛋白有130,70和56 kDa 3种,该蛋白对甜菜夜蛾具有较高杀虫活性,LC50为1.43 ng/mg。该菌株的基因组合类型对构建杀虫基因工程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浙江省规模化猪场患病猪副猪嗜血杆菌的耐药性,采用K-B琼脂法对73株HPS浙江株进行了18种临床药物的敏感性试验,同时应用PCR技术对11个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和比对分析。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磺胺类耐药的分离株比例高达86.30%,对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和氯霉素类耐药的比例分别为65.75%,60.27%,50.68%,50.68%,46.58%,对大环内酯类耐药仅为28.77%。 PCR分析显示:97.26%的菌株中检测到耐药基因,多重耐药的占84.93%。其中喹诺酮类耐药基因Aac(6′)-1b的检出率为76.71%,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dA1的检出率为65.75%,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和Sul2的检出率为45.2%和10.96%,氯霉素类耐药基因Flor、CmLA、Cat1的检出率为15.07%,8.22%,58.9%,四环素类耐药基因 TetA和 TetB 的检出率为4.11%和49.32%,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11的检出率为35.62%,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B的检出率为1.37%。耐药基因型和表型符合率为:磺胺类62.07%,β-内酰胺类74.29%,氯霉素类81.48%,四环素类75.00%,大环内酯类0,喹诺酮类75.68%,氨基糖苷类72.09%。因此,HPS在浙江规模化猪场对临床药物已产生了耐药性,通过耐药基因检测结果确定耐药菌株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呼和浩特地区的部分原料乳进行调查,共采集到34个乳样,对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原料乳中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它们对红霉素、青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和氨苄西林有耐药性对头孢唑林高度敏感,对头孢噻肟钠中度敏感,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性较弱。  相似文献   

4.
为了判断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发病致死的原因,从发病濒死虾肝胰脏中分离出一株优势菌,通过对该菌进行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鉴定、16srRNA测序分析及进化树构建确认其为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profundum。通过纸片扩散法测定了该菌株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头孢氨苄、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等3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该菌对30种药物均敏感。通过回归感染实验推测其可能参与克氏原螯虾的致病过程。本实验结果为克氏原螯虾E. profundum的病原鉴定和药物诊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2016年6月江西省鄱阳县高家岭一个养殖场养殖草鱼发生的暴发性疾病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旨在确定其病因,为今后生产中有效防控该疾病提供参考。利用细菌分离方法在无菌条件下从患肝胆综合症草鱼体内分离、纯化致病菌,通过形态学、生化鉴定和16SrDNA序列分析、gyrB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菌株鉴定,用攻毒试验找出草鱼的半致死浓度,并采用滤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从患肝胆综合症草鱼体内分离、纯化到一株致病菌,经鉴定为维氏气单胞菌,命名为PYG1。攻毒试验表明该菌能感染草鱼,且半致死浓度为1.5×104CFU/g鱼体质量。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只对氨基糖苷类、第二代和第三代头孢类以及喹诺酮类的氧氟沙星共9种药物表现出敏感或中度敏感,对所测的其他药物耐药,为强耐药菌株。维氏气单胞菌PYG1是引起此次草鱼发病的致病菌,可选用氨基糖苷类、头孢类及喹诺酮类的氧氟沙星等药物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新疆石河子地区某奶牛养殖场临床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对送检的15份乳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形态学观察、16S rRNA基因序列对比以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到1株大肠杆菌和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16S rRNA序列比对,大肠杆菌同源性大于99.9%,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同源性在97.49%~99.71%之间。将两类分离菌对临床上常用的20种药物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7种药物敏感,对3种药作用尚不清楚;大肠杆菌对9种药物敏感,对7种药作用尚不清楚,对剩余的4种药物表现为中介。试验结果为临床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合理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选择性改良NPNL培养基和YQX—II型厌氧培养箱,分别对母乳喂养健康婴儿的粪便和惠尔康AB乳中的双歧杆菌进行分离培养,经过革兰氏染色和镜检,再利用生化鉴定试剂管,进行属和种的系统生化鉴定,最终确认获得了9株疑似双歧杆菌菌株,除了B-2和B-7难以判断,其余都是两歧双歧杆菌,为以后的产品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高温高效分解茶渣的菌株。利用高温特殊生境分离方法,从废弃茶渣中分离到有分解茶渣作用的5株菌,其中Fb菌株产生的蛋白酶、纤维素酶的活力均最高。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以及生长特性等研究,并克隆Fb菌株的16S rDNA基因序列和gyrB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表明,Fb属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可耐受55℃的高温。最适生长条件为:装液量30 mL、摇床转速分120 r/min、培养温度42~45℃、初始pH 5.0~7.0、培养时间16 h、盐度1.0%~6.0%。本研究首次在茶渣中分离筛选出贝莱斯芽抱杆菌,为茶渣开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新疆某鹅场鹅群突然发病大量死亡。通过病原分离,小白鼠致病性试验以及PCR诊断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禽霍乱。药敏试验结果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链霉素、氟苯尼考、土霉素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细菌素的市场需求,降低生产成本,筛选高产细菌素菌株并应用于食品生产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从东北自然酸菜发酵液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产细菌素的乳酸菌11MZ-5-2,发酵48 h时,细菌素含量达到(344.47±5.50)IU/m L。采用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该菌株,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菌株11MZ-5-2为革兰氏阳性细菌,杆状,无芽胞,最适生长温度为30~37℃,耐盐范围为0%~10%,最适pH 5.5~6.5,主要脂肪酸组分为C16:0、C18:0和C18:1。16S r DNA部分序列长度为1446 bp,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IDCC 3501相似性最大,达99%,将该菌株命名为L.plantarum 11MZ-5-2。菌株L.plantarum 11MZ-5-2可作为发酵剂或将细菌素产物应用于食品中,可以有效地防止杂菌污染,延长食品保质期。  相似文献   

11.
为发掘对蛴螬有防治作用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及其cry基因,在河北省各县市共采集土壤样品254份,采用温度筛选法分离出Bt菌株42株,经PCR-RFLP方法鉴定,其中10株含有cry8型基因。这些菌株有如下特点:同一菌株含1种或多种质粒;PCR-RFLP鉴定证明有多种cry8基因存在,多数菌株中含2种cry8基因,如cry8E和cry8F常共存于同一菌株中;Cry8杀虫晶体蛋白分子量约为130~140 kDa,晶体形态均为球形。这10株菌采样地点分布于保定、衡水、邯郸、廊坊、唐山和邢台等地,植被类型多样化,说明cry8型Bt菌株在河北省分布广泛,可为蛴螬类害虫的防治提供丰富的Bt资源。  相似文献   

12.
为指导临床用药,对新疆野猪驯养过程中发生6起严重腹泻而导致死亡的病例,采集其粪便或无菌拭子进行细菌形态学观察、鉴别培养、生化分析、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恩诺沙星、复方阿奇霉素、复方硫酸安普霉素、丁胺卡那高敏;对头孢拉啶、硫酸庆大霉素、复合磺胺中敏;对青霉素、链霉素、氟本尼考低敏或耐药。初步确定腹泻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  相似文献   

13.
对福建省一些猪场临诊疑似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病例的病例进行细菌分离鉴定,PCR扩增分离菌株的16S rRNA并进行测序分析,对分离菌进行细菌形态和PCR鉴定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获得6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该6株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在99%以上,而与国内外参考菌株序列之间的同源性在84.5%-99.2%。发育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与血清4型和5型的关系较近,与其他血清型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4.
两株芽孢杆菌的鉴定及淀粉酶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分离得到的两个菌株(B.H和B.M)进行鉴定,并对它们在芽孢杆菌培养基和淀粉富集培养基上的形态进行观察,通过对其16S rDNA序列的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B.H为枯草芽孢杆菌,B.M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根据已报道的枯草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淀粉酶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分别以两个菌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  相似文献   

15.
牛支原体FJ-HJ分离株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福建省患呼吸道疾病牛肺组织中分离到1株支原体,采用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特异性PCR检测和16S r RNA序列分析等进行鉴定,旨在明确该病病原。结果显示分离株菌落呈典型的油煎蛋状,中心有棕褐色突起,命名为FJ-HJ分离株。分离株不能水解精氨酸,不能发酵葡萄糖,不分解尿素,血细胞吸附试验和溶血试验呈阴性,胆固醇需要试验、美兰还原反应和氯化四氮唑还原反应均呈阳性;PCR反应扩增出牛支原体特异大小为1911 bp的目的片段;分离株16S r RNA基因序列与牛支原体标准株PG45的序列相似性为99.7%。研究结果表明:本次分离到的支原体为牛支原体,证实福建省存在牛支原体病的流行,为福建省牛支原体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一株大型野生真菌进行分离及鉴定,通过组织分离获得该野生菌的菌丝纯培养物,分别提取子实体及菌丝体的基因组DNA,并以此为模板进行ITS片段的扩增、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从菌丝体和子实体中菌扩增获得了750 bp左右的ITS片段,经序列测定表明,菌丝纯培养物来源于该子实体,比对结果表明,该真菌属于Agaricus属,GenBank登录号为JN907015。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了该菌在属内的遗传地位。建立了野生大型真菌的鉴定方法,为该野生资源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
<正>2008年11月,农八师某团场一牛场从各个散养养殖户手中收购的170余头2~12月龄黑白花奶牛中的大多数2月龄犊牛发病,发病率50%,致死率20%。发病初期,有个别瘦弱的牛出现轻度咳嗽,尤其在清晨或运动时咳嗽的次数和频率增多,病牛体温变化不大,有些牛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有时流出浆液或脓性鼻液;发病后期,病牛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消瘦。有些牛出现腹泻症状,个别牛出现  相似文献   

19.
黄瓜抗枯萎病相关基因cDNA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瓜枯萎病是造成黄瓜减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研究黄瓜枯萎病抗性分子机理对黄瓜抗病育种有重要意义。以黄瓜抗枯萎病材料Cu14为试材,采用基因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研究黄瓜接种枯萎病生理小种4后基因的表达情况,分离出1个接种后在根茎部特异表达的差异cDNA片断,命名为A178-2。A178-2基因片段的328个核苷酸中有145个核苷酸与拟南芥泛素蛋白同源,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85%。  相似文献   

20.
为调查新疆部分地区生鲜肉奶李氏杆菌(LM)的带菌情况及掌握其在畜产品中的生态学分布。从石河子、奎屯、额敏等地区采集牛、羊、猪、禽等生鲜肉和鲜牛奶检样共680份,采用细菌生化鉴定和PCR法鉴定分离株,通过小鼠感染试验测定致病力。从680份样品中分离获得8株李氏杆菌,带菌率为1.14%,4株LM带菌率为0.6%,4株LM可导致小鼠发病死亡。结果表明,新疆地区新鲜肉奶中李氏杆菌的带菌率较低,但食源性LM分离株都有致病性。调查结果为该地区动物性食品安全评估及李氏杆菌的监测提供一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